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风沙治理和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沙障设置是项关键技术。针对腾格里沙漠南缘特殊的地理环境,通过设置草方格、黏土方格和尼龙网沙障对比分析不同沙障对植物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9种不同规格的沙障中,草方格沙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不同坡度沙丘,沙障方格大小影响植被成活率与覆盖度,50°的沙丘上,适宜设置1.5m×1.5m大小的沙障方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肠式沙障沙埋程度、积沙宽度、位移程度及沙障控制区域植被盖度等指标进行调查,分别研究了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肠式沙障稳定性及其所在沙丘植被恢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品字沙障位移距离最大,移动平均距离达到了58.72 cm,方格沙障移动距离最小,仅为36.11 cm。4 m品字形沙障的移动距离最大,达到了70.67 cm,2 m带状沙障的次之,移动距离为52.33 cm,说明规格越大,移动程度也越大。方格沙障铺设沙丘的植被盖度较大,其中4 m×4 m方格沙障铺设沙丘植被盖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3.
新恩陶铁路沙柳沙障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新恩陶铁路不同规格沙柳沙障(1.0 m×1.0m、1.5m×1.5m和2.0m×2.0m)的植被恢复状况及防护效果。结果表明:1.0m×1.0m沙柳沙障的枝条生长状况较好,2.0m×2.0m沙柳沙障内的植被恢复情况较好。沙柳沙障能够降低地表风速,增大地表粗糙度,减少近地表输沙率。其中,1.0m×1.0m沙柳沙障在地表10cm处对风速的降低效果最好,对地表粗糙度的影响最大,输沙范围最小。  相似文献   

4.
在呼伦贝尔沙地鄂温克旗锡泥河东苏木亚日盖嘎查草原风蚀坑,根据本地区沙障材料成本实际情况,结合风蚀坑面积大、坡度大、治理难度大的特点,采用草方格沙障的1m×1m网格设计,6月初雨季期间,沿着沙障边缘人工点播杨柴和沙打旺,播种量4kg/667m2,混播比例杨柴∶沙打旺为3∶1。采用草方格沙障与灌草混播综合治理技术治理风蚀坑能够取得明显固沙效果。造林2a后,植被盖度明显增加,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改善,土壤风蚀减少。  相似文献   

5.
宣化县黄羊滩流动沙地草方格沙障固沙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对宣化县黄羊滩流动沙地风沙流结构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流动沙地草方格沙障固沙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方格沙障以2m×2m与3m×3m这2个模式防护效果好且省工省料,是最理想的模式.沙障设置后形成了稳定的沙面,在雨季播种了沙蒿、沙打旺等固沙植物,2a后沙障腐烂,固沙植物取代了沙障的防风固沙作用,使流动沙地永久固...  相似文献   

6.
黄麻纤维沙袋沙障能够有效控制地表风蚀,促进流动沙丘植被恢复,且其顶部可人工建植,易建成植物活沙障防护体系。为了解黄麻纤维沙袋沙障对流动沙丘植被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对不同埋设深度、规格、设置位置的黄麻纤维沙袋沙障顶部及沙障带间植被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黄麻纤维沙袋沙障设置1年后,沙障防护区内植物种类显著增加,植被盖度可达25.50%,是对照的5.89倍。(2)埋设处理有助于沙障顶部建植,全埋方式沙障顶部植物长势最好。(3)2 m带间距黄麻纤维沙袋沙障顶部植被盖度达到了25.55%,但是植物种类较少,而随着带间距的增加,植物的种类呈现增加的趋势。(4)建议将黄麻纤维沙袋沙障设置于流动沙丘迎风坡中部以下区域,并通过向沙障内部添加保水保肥材料,增加其他沙生植物种及全埋处理等方式,提高沙障顶部建植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榆林沙区唯一常绿灌木树种——沙地柏天然林更新恢复,选择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和丘间地,进行了设置沙障和匍匐茎埋沙对沙地柏植株产生不定根、萌发新枝的效果观察研究,结果为在试验的3种环境和2种技术条件下,不管是迎风坡、流沙坡的中部及下部,还是丘顶或沙梁,沙地柏都会产生不定根、萌发新枝,且生长正常,沙障规格和压条长度、压沙厚度不同不定根及新枝的数量和长度不同。建议在半固定和流动沙地设置规格为1.5 m×1.5 m或为2.0 m×2.0 m的沙障,匍匐茎压条时,以埋沙厚20~30 cm、压条长10~30 cm为宜。  相似文献   

8.
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研究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对设置的6种不同类型沙障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机械沙障设置后,可以提高流沙下垫面的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风速,固定流沙,减少风速。6种机械措施相比,塑料网格沙障价值系数最高,依次为:粘土方格沙障、麦草方格沙障、土工编织袋沙障、砾石方格沙障、棉花秆方格沙障。  相似文献   

9.
PLA纤维是一种新兴固沙材料,用它灌沙形成的筒状沙袋铺设于沙丘上形成沙障,可以改变近地表风沙流结构和地表粗糙度等因子。为了解该PLA沙障对沙丘地表土壤粒径的影响情况,在铺设沙障沙丘及对照沙丘分别取0~11 cm土样,用Rise-2008型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土样平均粒径,对比研究不同规格、不同部位PLA沙障与对照沙丘表层平均粒径的差异。结果表明:1 m×1 m、2 m×2 m、3 m×3 m PLA沙障3种规格相比,规格越大其平均粒径反而越小,但是均显著高于对照沙丘(P〈0.005);铺设沙障沙丘的迎风坡、坡顶和背风坡平均粒径分别比对照沙丘高11.4%、26.8%和1.8%;并且坡顶平均粒径最大,迎风坡次之,背风坡最小,对照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流动沙地铺设沙障后土壤种子库变化对自然植被恢复评价和有效预测生态恢复进程具有重要作用。采用野外取样和温室内发芽测定方法,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沙丘活化风蚀坑铺设不同规格纱网沙障后,0~5 cm土层深度内土壤种子库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 m×4 m网格沙障内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547.20粒,分别比4 m带状和6 m带状沙障增加143.00粒和288.90粒。网格沙障内积沙部位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718.75粒,风蚀部位为每平方米350.00粒。在4 m带状沙障前段位置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412.50粒,中段位置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645.80粒,沙障后段位置土壤种子库每平方米只有154.20粒。铺设沙障后,沙化草地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675.00粒,比平缓风蚀坑内土壤种子库高70.00%。直压立式PE纱网沙障对土壤种子具有明显的拦截作用,其中4 m×4 m网格沙障对土壤种子的拦截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河成沙、海成沙、风成沙的颗粒进行筛选、称量、观察、对比,分析得出沙物质的粒径范围,同时也对沙粒的磨圆度做了分析.结果表明:风成沙为3.14%的粉沙,而河成沙为0.3%,海成沙(Ⅰ、Ⅱ)分别为0.07%和0.03%.并且,河成沙含有的粗沙和极粗沙最多,为73.35%;海成沙(Ⅰ、Ⅱ)分别为5.12%和0.15%;风...  相似文献   

12.
响沙,沙响与共鸣箱之奥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通过国内外学者对响沙的研究、试验和学说,提出了响沙和沙响的区别,在20年前作者提出“共鸣箱”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特殊地貌对响沙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库布齐沙漠裸沙丘及5种沙障内沙物质进行测定,对裸沙丘和沙障内的沙物质粒径进行对比,分析沙物质粒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立式沙柳格状沙障和平铺式玉米秆格状沙障下沙物质细物质含量最多,防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直播生物沙障固沙成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呼伦贝尔沙地采用网格状生物活沙障直播技术具有明显的固沙效果。跟踪调查表明:直播3年植物盖度为55%,杨柴平均高度增加到78.3 cm,沙障网格中心平均风蚀下降到0.2 cm。并且随着沙障生长时间的延长,能够迅速形成不同类型的结皮,形成"结皮肥岛效应"。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目前环境形势和生态建设及荒漠化防治的特点,在现有人造板生产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沙生灌木纤维铺装成型,然后进行种子置入,形成了沙生灌木纤维基材--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型治沙材料的新思路.同时分析了该纤维基材的生产工艺、经济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9号提名宝贝小档案姓名:李霄雪生日:1月9日籍贯:北京爱好:旅游、轻音乐、美食毕业院校:北京服装学院演艺经历:多次参加中国国际时装周专场发布、中国服装博览会和东北虎、爱慕、汉帛、ESPRIT、张肇达、韩国崔福浩等各大品牌发布会。担任《MISS》、《瑞丽》等杂志的平面模特。曾获2006中韩模特大赛国际总决赛季军、第四届超级模特大赛五佳、第十一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北京赛区冠军、总决赛十佳,第九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十佳。签约公司:北京希肯国际模特经纪公司  相似文献   

17.
沙漠一直被视为生命的禁区,人类在防沙的同时也在寻求各种有效的方法治沙。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1984年首次在我国提出了“沙产业”的概念。他认为,我国沙漠和戈壁大约16亿亩(当时的数字),沙漠戈壁并不是什么也不长,极干旱不长植物的只是少数,大部分还是有些降水,有植物生长,有的还长多年生植物。目前人们对沙漠和戈壁获取的只限于特产的药材,  相似文献   

18.
在流动沙丘设置具有"肥岛"功能的"一字型"模块沙障,并采用HOBO土壤水分记录仪定位定时测定土壤水分,研究不同外包装材料及不同内部填加物对流动沙丘土壤降水入渗及其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块沙障影响降水向沙障覆盖下深层土壤入渗,模块沙障下40 cm土层含水量变化范围为5.23%~6.03%,对照处理为7.86%;黄麻袋外包装、内填20%玉米芯处理土壤含水量为7.61%,而其他处理为5.23%~5.99%;9.2 mm降雨后黄麻模块沙障内部水分含量由7.2%增加到8.96%,而纤维袋模块沙障覆盖下20 cm土层水分则由2.99%急剧增加到9.97%,以后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传统沙袋沙障外包装及内部填充材料改进,形成一种新型的混物填充沙袋沙障,能够提高流动沙丘植被建植及快速恢复能力。为了解该新型沙袋沙障对流动沙丘植被恢复的影响,以普通沙袋沙障及未做任何处理的流动沙丘为对照,对混物填充沙袋沙障顶部、距离沙障不同位置及防护区内植物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物沙袋沙障顶部植物种类数量高于普通沙袋沙障,且植物高度、数量、覆盖度及生物量分别是普通沙袋沙障的1.77倍、6.06倍、6.67倍和2.27倍;混物沙袋沙障迎风侧和背风侧均有人工播种植物及天然植物生长,且随着与混物沙袋沙障距离的增大,植物长势变差。混物沙袋沙障和普通沙袋沙障均能够显著提高流动沙丘的植物种类及植物长势(p0.001),但是混物沙袋沙障提高程度较大,植物高度、密度、盖度及生物分别是普通沙袋沙障的1.39倍、2.09倍、1.57倍和1.50倍。  相似文献   

20.
207国道植物再生沙障防沙治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7国道90—100 km段公路沙害治理中,采用黄柳在流动沙丘迎风面上设置积沙、聚沙带——植物再生沙障,结合高立式和低立式红柳、芦苇生物沙障,不仅取得了阻沙、固沙、防止沙丘前移的理想效果,同时结合其他人工措施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沙丘的植被盖度,达到了阻沙、固沙和增加植被盖度的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