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浙江西兰花花球头腐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部分地区发生的西兰花花球头腐病的病原,通过田间症状观察、致病性测定、Biolog和脂肪酸(fatty acid methyl ester,FAME)分析将分离到的病原菌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利用16S rDNA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也都显示分离的西兰花菌株与假单胞菌聚合成群,其中与荧光假单胞菌的亲缘关系最近,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和98%.表明浙江省西兰花花球上发生的细菌性头腐病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调查了分离自不同寄主植物的107株青枯假单胞菌(简称青枯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E.F.Smith)野生型菌株,发现30株野生型菌株具有十分明显的游泳运动性和爬行运动性。这是运动性青枯菌野生型菌株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3.
2015年,在广东省广州市番茄种植区发生番茄髓部坏死病,从番茄病样中分离到一种细菌。随机选取5株细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这5株细菌均可侵染番茄植株产生典型的髓部坏死症状,与田间病株的症状相同。5株细菌的16S rDNA序列间同源性为99.9%~100%,且与菊苣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ichori)MAFF211996、TIs01和IP1-05菌株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利用菊苣假单胞菌hrcR基因的特异引物Hrp1a/Hrp2a进行PCR,从这5株细菌的DNA中均能扩增出大小约897 bp的特异片段;这些片段序列间同源性为99%~99.9%,且与P.cichori 83-1菌株hrcR基因的序列同源性为99.9%。这些结果表明,引起广东番茄髓部坏死病的病原为菊苣假单胞菌(P.cichorii)。生理生化试验显示,该病原菌与文献报道的菊苣假单胞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均相吻合,进一步证实引起广东番茄髓部坏死病的病原为菊苣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4.
花生植株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自花生的茄青枯假单胞菌菌株T2015的ORF3突变体T2135/R在花生上的致病性显著降低,说明该基因与病菌在花生上致病有关。T2135/R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与野生型T2015没有显著差别,T2135/R产生的胞外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类如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与T2015相比没有显著区别,说明该基因与病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繁殖、病菌的胞外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的产生无关。  相似文献   

5.
明确葱轮作后对三七连作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利用葱与三七轮作缓解三七连作障碍提供依据。本研究在三七连作土上连续种植两茬小葱,以休耕连作土壤为对照,采用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区测序,研究葱轮作后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及关键微生物的影响;然后分离可培养的关键细菌假单胞菌属,验证其对三七根腐病菌的拮抗功能。结果表明,葱轮作后显著提高了三七连作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两种处理后的细菌和真菌在PCo A图上均能明显分开。门水平上,葱轮作后细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酸杆菌门、绿弯菌门等显著降低;真菌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担子菌门显著增加。LEf Se分析表明,变形菌门及其下属的假单胞菌属等关键细菌在葱轮作后丰度显著增加,丛赤壳科中可以引起三七根腐的Fusarium和Ilyonectria等真菌在轮作后丰度降低。从轮作土壤中分离到22株假单胞菌,其中1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三七根腐病菌有较好的拮抗效果。综上,葱轮作可以显著改善三七连作土壤的微生物状况,有益菌相对丰度增加而根腐病原菌相对丰度降低。利用葱与三七轮作对缓解三七连作障碍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甜樱桃流胶病原菌的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甜樱桃流胶病的病原菌,采用普通细菌学方法从15个病样中分离获得10个代表性菌株,对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致病性进行了研究。利用PCR对菌株的16S-23S 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克隆测序,结果显示该菌株属于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用MegAlign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菌株与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P. syringae pv. syringae)亲缘关系最近,两者最先聚在一起。分离菌株中均可检测到syrB基因研究结果表明P. syringae pv. syringae为甜樱桃流胶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有效防治褐飞虱的病原微生物,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从感病死亡的蔷薇蚜虫体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对褐飞虱具有较高致病性的菌株JSA1;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JSA1进行了初步鉴定;采用盆栽法和稻苗浸渍法,对其杀虫活性进行了测定。鉴定结果显示菌株JSA1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JSA1对褐飞虱具有杀虫作用,且致死率随菌液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但致死率低于40%;菌株JSA1发酵液的上清液和沉淀破碎液对褐飞虱3龄若虫均具有致病力,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0.72%和82.53%,表明铜绿假单胞菌JSA1在褐飞虱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白菜软腐病是由巴西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brasiliense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细菌性病害。目前,针对蔬菜细菌性软腐病高效防治的产品较少。为了筛选对白菜细菌性软腐病具有良好拮抗效果的生防细菌,本研究从白菜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细菌性软腐病菌具有显著拮抗效果的生防细菌ZF510。经过形态学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并通过盆栽试验验证拮抗菌株对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ZF510为东湖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onghuensis,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蛋白酶,有合成IAA能力、嗜铁能力、溶磷能力。通过抑菌谱分析,证明菌株ZF510对巴西果胶杆菌、野油菜黄单胞野油菜致病变种等7种病原细菌具有显著的拮抗效果。采用二分皿法测定其挥发性物质对立枯丝核菌、黄瓜蔓枯病菌、茄匍柄霉3种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效果。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接种菌株ZF510的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症状明显减轻,防治效果达到44.56%。综上所述,菌株ZF510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两种抗生细菌防治林木病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假单胞菌(代号P751)和蜡状芽孢杆菌(代号BC752)是从马尾松叶上分离的两株杆状细菌,对松赤落叶病、泡桐炭疽病、镰刀菌等5种林木病菌孢子有溶解作用,溶菌率达85.67~99.27%;对松赤枯病等3种病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对多种化学农药具有抗性。田间试验,防治泡桐炭疽病、松赤落叶病、杜仲环剥烂皮等5种林木病害具有不同程度的效果。经用两菌液拌种飞机播种造林试验,使马尾松叶枯病降低27.55~72.25%,出苗率有所提高。这两株杆菌对人畜基本安全。  相似文献   

10.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群体庞大,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和动植物中,并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抗生素为假单胞菌在自然生态条件下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的竞争手段,同时也是生防假单胞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机制之一。本文介绍假单胞菌产生的抗生素种类、作用机制、不同浓度下抗生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假单胞菌抗生素在医学和农业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