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玉米免耕处理对产量及土壤水分和风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在小麦、玉米间作条件下,免耕高留茬、免耕秸秆覆盖、免耕秸秆覆盖+播前耙地、传统耕作4种耕作处理对小麦/玉米产量、土壤含水率、土壤风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免耕处理小麦玉米间作混合产量比传统耕作产量增产2.6%~6.6%,其中玉米产量比传统耕作处理增产8.6% ~ 13.2%,小麦产量比传统耕作降低5.2%~8.8%;2)免耕处理可增加耕作层土壤蓄水量13.4%~15.9%,降低土壤风蚀量55.6%~100.0%.说明小麦秸秆高茬收割覆盖、玉米秸秆立地过冬的间作免耕技术可在甘肃河西、沿黄地区及国内同类型的小麦玉米间作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西部风蚀耕地侵蚀特征初探张利,修竹奇,刘艳军,刘明义(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辽源136200)吉林省西部风蚀耕地面积较大,目前约有5910.9km2。风蚀耕地是吉林省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长期的不断加剧的风蚀,导致作物产量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3.
京郊延庆康庄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005~2006年冬春大风季节,对北京市郊区延庆康庄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疏林地.乔灌草.林草.翻耕地,免耕地,菜地,果菜间作)进行了风速、粗糙度、风蚀量的实地观测。得出的初步结论为:不同防护林模式中乔灌草模式与疏林地和林草两种模式相比,地表粗糙度最大,削弱近地面风速和降低土壤风蚀量的效果也最为明显;农田中果菜间作地表粗糙度最大,免耕地次之,翻耕地最小;在削弱近地面风速方面,果菜间作效果最为明显.菜地次之,翻耕地最差;在降低土壤风蚀量方面,免耕地降低幅度最大,果菜间作次之,翻耕地最差;在不同防护林模式中.乔灌草防风蚀效果最好.在农田中,免耕与果菜间作防风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大麦/玉米间作、小麦/玉米间作和蚕豆/玉米间作及其对应单作体系,在不施氮和施氮225 kg/hm2情况下,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土壤剖面无机氮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物对养分的竞争能力与其根区土壤无机氮浓度和累积量密切相关。两作物共生期不施氮肥时,0—100 cm土层,土壤剖面无机氮残留量是间作大麦和间作小麦根区分别比间作蚕豆根区减少2032~82和10717~1 kg/hm2;与大麦和小麦间作的玉米根区分别比与蚕豆间作的玉米根区减少931~20和5687~kg/hm2。土壤无机氮累积量受作物类型、种间相互作用强度及实时土壤环境条件影响。种间相互作用提高了间作大麦和小麦的氮素当季回收率,但使与其间作的玉米氮素当季回收率降低。大麦/玉米和小麦/玉米竞争体系在不施氮肥时氮素利用效率最高。施用氮肥使大麦、小麦氮素收获指数降低,玉米氮素收获指数升高,对蚕豆无影响。在选择配对作物时,为获得间作优势要充分考虑作物竞争能力、土壤基础肥力条件、施肥水平及配套栽培措施等。低肥力土壤宜选择豆科/禾本科互惠体系,高肥力土壤宜选择禾本科/禾本科竞争体系。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引黄灌区不同植被类型的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引黄灌区不同植被类型的防风固沙、蓄水保土及改良土壤效应,以黄河三角洲小开河引黄灌区沉沙池段内的杨树林、冬枣经济林、杨树+大豆农林间作和玉米农田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水蚀量、风蚀量、土壤水文物理参数和土壤养分等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侵蚀深度和侵蚀模数均低于裸地。杨树+大豆农林间作抵抗风蚀能力最好,其次是杨树林;冬枣林和农林间作抵抗水蚀能力好于玉米地和杨树林。发生风蚀和水蚀的月份分别以3-4月和7-8月为主。(2)植被恢复措施明显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蓄水性能,土壤表层的蓄水能力好于20-40cm土层。冬枣林蓄水能力较高,农林间作涵蓄有效水分较弱。土壤渗透性能表现为:玉米地杨树林冬枣林杨树+大豆间作。(3)植被恢复措施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土壤表层养分含量高于20-40cm土层。农林间作的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最高,其次为冬枣林和玉米地;冬枣林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其次为玉米地和农林间作,杨树林在改善土壤养分效能方面较差。综合来看农林间作在引黄灌区沉沙池段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土和改良土壤效应。  相似文献   

6.
秸秆还田、一膜两年用及间作对农田碳排放的短期效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作物高产模式碳排放高、生产实践中缺乏减排理论和技术问题,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地膜一膜两年用及间作对小麦、玉米农田碳排放特征的影响,以期为碳减排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的构建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结果表明,间作具有显著的碳减排作用,与传统单作小麦、玉米相比,小麦||玉米间作全生育期平均碳排放总量减少279~876 kg·hm~(-2),减幅达5.1%~16.0%,达到显著性差异。免耕秸秆还田及免耕一膜两年用可降低次年农田土壤的碳排放,免耕秸秆还田单作小麦较传统翻耕处理CO2排放显著减少648~966 kg·hm~(-2),减幅21.3%~31.8%;免耕一膜两年用单作玉米较翻耕覆新膜传统处理碳减排632 kg·hm~(-2),减幅10.0%,差异显著。小麦秸秆还田及地膜两年用集成应用于小麦间作玉米进一步提高了间作的碳减排效应,与传统间作处理(CTI1)相比,间作小麦高留茬免耕结合一膜两年用处理(NTSSI2)和小麦秸秆还田覆盖结合一膜两年用处理(NTSI2)的碳排放总量分别降低471 kg·hm~(-2)与518 kg·hm~(-2),降幅分别为9.2%与10.1%,达到显著水平;NTSSI2和NTSI2的总固碳量/土壤呼吸释放总碳量(NPPC/Ras)值分别为13.7与14.0,较CTI1分别高19.1%与21.7%,即NTSI2减排、碳汇潜力更为突出。因此,小麦高茬25~30 cm秸秆覆盖免耕结合一膜两年用间作(NTSI2)可作为干旱绿洲灌区碳减排、碳增汇高效农作制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耕作及轮作方式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碳组分的影响,设置免耕、传统耕作2种耕作方式,以及小麦-玉米轮作、小麦/玉米间作、小麦-冬油菜-玉米轮作3种种植模式,共形成6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增加了0~5 cm、5~20 cm土层全氮、全磷、速效磷和含水量,而降低了的土壤pH和土壤容重。免耕小麦/玉米间作(NT.W1/NT.WM.1)处理的土壤容重、含水量、全氮、全磷含量高于NT.WRM3和NT.WM5处理,在不同土层间,土壤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碳组分含量总体表现为免耕处理高于传统耕作处理,免耕处理0~5 cm土层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较相应传统耕作分别增加了1.31%~36.57%、2.07%~35.22%、2.38%~4.78%、2.08%~11.68%,在5~20 cm土层,免耕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高于传统耕作。在不同免耕处理下,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在0~5 cm、5~20 cm土层总体表现为NT.WM5高于其他免耕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容重和有机碳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免耕小麦/玉米间作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小麦-玉米轮作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  相似文献   

8.
玉米不同间作方式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针对云南山地种植措施不合理、水土资源流失严重的现状,进行了玉米间作蔬菜和草带等不同种植方式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8月份玉米间作马铃薯的径流量比玉米裸地单作减少37.4%;7月、8月份玉米间作白菜的土壤侵蚀量比玉米裸地单作分别减少46.7%和58.2%;7,8,9,10月份玉米间作混播草带(处理G)侵蚀量分别比玉米裸地单作显著减少68.9%,74.6%,84.5%和82.1%(P〈0.01);玉米间作白菜、间作马铃薯、间作辣椒总侵蚀量分别比玉米裸地单作显著减少47.O%,43.8%和10.2%(P〈O.01);玉米间作草带(处理D,G)总侵蚀量分别比玉米裸地单作显著减少60.8%和70.0%(P〈0.01),玉米间作马铃薯的总径流量比玉米盖膜单作减少21.0%;在低雨强、中雨强和高雨强下,玉米间作处理的平均侵蚀量分别比玉米裸地单作减少35.7%,61.4%和70.2%。说明玉米间作蔬菜和牧草能有效减轻坡耕地水土流失,在高强度降雨中,其水土保持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麦薯带状间作农田地表土壤抗风蚀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该文探讨了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麦薯带状间作农田土壤的抗风蚀效果。研究表明,有88.46%~98.56%的翻耕带土壤风蚀物能够被保护性耕作带截留,是一种既可以保护间作翻耕带,又能满足地区种植结构要求的防风抗蚀的种植方式。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性耕作带截留风蚀物的标准留茬高度和植被覆盖度分别为30 cm和50%。  相似文献   

10.
玉米间作豌豆种间竞争互补对少耕密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种间关系的研究,确定玉米间作豌豆中能否集成少耕和密植效应,对进一步优化间作技术具有理论指导意义。2016—2017年,本研究在河西绿洲灌区,以玉米间作豌豆为研究对象,设传统耕作、少耕两种耕作措施和低、中、高3种玉米密度,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间作豌豆种间竞争力和豌豆收后间作玉米恢复效应的影响,揭示种间关系与间作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说明本试验条件下的间作处理均具有增产优势;与传统耕作相比,少耕使玉米间作豌豆产量提高5.79%;少耕条件下,中密度间作产量较低密度、高密度处理显著提高8.37%、9.09%,说明玉米间作豌豆集成少耕和中密度具有进一步增产的优势。少耕结合中密度强化了间作豌豆对玉米的竞争力,较低密度、高密度处理的竞争力分别高36.56%、20.17%,形成间作玉米恢复效应强化的基础;豌豆收获后,少耕间作玉米具有明显的恢复生长效应,较传统耕作高10.30%~47.11%。间作群体的籽粒产量与豌豆相对于玉米全生育期内的平均竞争力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当竞争力在0.25时利于间作获得高产。因此,玉米间作豌豆模式中集成少耕和密植技术,通过调控种间关系进一步挖掘间作增产潜力,少耕结合玉米中密度可作为绿洲灌区玉米间作豌豆增产的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