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通过对红松种子雪藏和沙藏、红松留床苗覆锯沫子和草碳土等不同处理方法对红松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种子的沙藏和雪藏对苗木的高生长和径生长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红松每个家系结实株数、结塔数、塔重、种重、种子长宽厚之和5个因子进行红松结实特性综合性状评定,基本上反映出了红松家系结实数量及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利用红松在辽宁东部地区两个参试点的生长资料,分别以树高和地径为指标,采用回归分析法、基因型分组法以及生产力指数法对红松生长性状的稳定性进行划分,并将17个产地红松进行分类。红松种内的遗传变异相差很大,树高和地径变异范围分别为2.33%~18.06%及2.91%~16.96%,进行良种选育,能最大限度提高产量。辽宁省草河口镇种子园在树高和地径两项指标中均为高产非稳定型,在环境条件优良的造林生态相似区生长表现良好,故在今后的种子及苗木的调拨中要选择此类林分,大量生产良种,在造林区和生态相似区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红松人工林内小气候因子与对照区气候因子的对照分析,表明林分具有缓热、缓冷和涵养水源的作用;小气候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其变化幅度在很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红松苗木高生长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样方和定期观测的方法研究红松苗木高生长和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红松2 a生和3 a生苗木的高生长与气温、土壤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相关方程通式为:Y=a bX cX2,最小的相关系数R为0.86005。2 a生红松苗生长的适宜气温为17.5℃~22.5℃,地温为27.5℃~32.5℃,相对湿度为75.0%~80.0%;3a生红松苗生长的适宜气温为20.0℃~25.0℃,地温为27.5℃~32.5℃,相对湿度为77.5%~82.5%。 相似文献
8.
红松松籽壳色素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松松籽壳是红松种子的外种皮,在红松松籽壳中含有大量的天然色素,试验以红松松籽壳色素为对象,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松松籽壳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耐光性和耐热性强,在pH为6-14范围内稳定。常用食品添加剂葡萄糖、蔗糖、氯化钠的加入对红松松籽壳色素影响较小,氧化剂、还原剂及苯甲酸钠不利于保持色素稳定性。金属离子K+、Na+、Ca^2+、Mg^2+、Zn^2+对红松松籽壳色素影响较小,Al^3+、Cu^2+和Fe^2+则对该色素有显著破坏作用。红松松籽壳色素是一种潜在的天然着色剂和理想的食用色素来源。 相似文献
9.
对上层林木采取大强度、中强度、小强度抚育,林分郁闭度分别保持在0.60、0.65、0.70左右时的林分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强度抚育林分冠下红松的树高、胸径、蓄积生长量分别是小强度抚育林分的2.26倍、3.24倍和6.50倍;从整个林分蓄积生长量看,采取大强度抚育林分的生长量最高,是小强度抚育林分的1.30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设置标准地捕鼠调查,查明了红松人工林鼠类种群的构成及所占比例,确定了能够直接危害红松的害鼠种类以及对红松幼林的危害程度,分析了红松人工林鼠类种群密度和害鼠种群密度与林分郁闭度、林龄、坡向及坡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