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生草栽培对丰水梨果园土壤养分、水分、温度以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覆盖显著增加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20 cm土层全氮和全钾显著高于清耕对照,其他养分无显著差异;生草在干旱时期可显著提高0~30 cm土壤含水量,在雨季覆盖生草的0~1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清耕对照,而11~3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清耕对照,减少了水土流失;生草覆盖在早春时提高地温2℃,在夏季生草覆盖可降低地温3~4℃;生草覆盖可提高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前期生草覆盖的梨产量低于清耕对照,后期果实产量高于清耕对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果园土壤含水量、土壤营养状况与果园生草的相关性及不同生草高度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研究用于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和土壤结构的生草管理方式,开发高效和实用的富士果园管理方法.[方法]田间试验采用果园生草法、清耕法、对照法3种不同处理方式,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方法.[结果]生草栽培可以明显提高0 ~20和20~40 cm土壤的养分含量,增强O~20 cm、20 ~40 cm、40~60 cm土壤的保水能力,生草高度为30和40 cm时,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生草可以提高果实的单果重和果皮硬度,降低果实的pH值,通过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和果园的微环境,提高了果园的产量和果实品质.[结论]果园通过生草的方式,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提高了对土壤水分的保持作用,提高了土壤含水量,提高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西拉’为试验材料,探究石河子地区葡萄园遮荫、生草、交替灌溉、清耕4种土壤管理措施对酿酒葡萄土壤含水量、水势、微气候条件及葡萄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均随土层深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土壤水分变异系数随土层深度降低。4个处理在3个时期土壤含水量变化为清耕遮荫生草交替灌溉,且浆果膨大期开花结果期采收前期。表层土壤含水量与降水量、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均显著相关。叶片水势与土壤水势呈正相关但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叶片水势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4种土壤管理措施中交替灌溉最能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但降低果实产量。遮荫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影响优于其他措施。表明4种栽培管理措施中遮荫最优,研究结果对解决新疆北部产区生产中葡萄糖高、酸低,酚类物质不足,提高酿酒葡萄品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然生草对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孔隙和水分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促进渭北旱塬果园土壤水分入渗,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促进苹果生产,以果园清耕为对照,探讨不同年限的自然生草(繁缕和牛繁缕群落,自然生草持续12、8和4年)对果园土壤孔隙、土壤保水性能、土壤水分入渗和苹果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草对果园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水分入渗速率,且自然生草持续的年限越长其影响越大。自然生草提高了苹果产量、果实着色面积、果实硬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但对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自然生草可改善果园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水分入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是改善渭北旱塬果园土壤蓄水保水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库尔勒香梨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新疆南部果园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下香梨果实产量和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清耕处理相比,梨园生草和覆盖后能有效提高果实单果质量和产量,表现为生草>覆盖>免耕>清耕,生草和覆盖处理的梨果实达到标准果形。生草和覆盖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较清耕处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低于清耕处理。  相似文献   

6.
柑橘园蓄生马唐草栽培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柑橘同蓄牛马唐草栽培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桔园蓄生马唐草在夏季高温季节土层月平均温度比对照温度低5~6℃,极端高温可降低14℃;8月高温干旱季节可提高相对空气湿度5.1%,土壤含水量可提高2.1%.蓄生马唐草栽培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春夏高温季节土壤表面及土层温度,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有利于柑橘的生长发育,提高其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新疆南部苹果园为对象,设置生草、覆草、免耕、清耕4种处理,研究不同管理方式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产量影响表现为生草>覆草>免耕>清耕,生草和覆草分别比免耕提高4.44%和1.68%,比清耕高6.52%和3.70%;4种管理方式以覆草处理对果实单果重促进作用最明显,生草处理能显著改善果实着色情况,各项果实外观品质指标均以清耕处理表现最差,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3项指标以覆草处理表现最佳,生草次之.免耕处理对果实Vc含量的增加最为显著.综合各项指标,推荐覆草和生草为南疆干旱区适宜的果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生草栽培对杨梅Myrica rubra果园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的影响,在浙江省仙居县杨梅主产区设置了大绿豆Phaseolus radiatus,天然生草和清耕(对照)3个处理,连续处理3 a后采集林地土壤和杨梅果实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 a的生草栽培,杨梅林地土壤pH值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与清耕对照相比,0~20 cm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增幅分别为25.2%~48.9%,7.3%~10.5%,82.1%~291.1%,生草栽培也使杨梅产量提高了1 350~2 250 kg.hm-2,使可溶性固形物增加6.7%~20.0%,维生素C增加42.6%~51.1%,还原糖增加17.0%~25.1%,总糖增加9.7%~14.9%,而总酸则减少16.5%~35.4%,固酸比增加4.2%~6.2%。相关分析表明:林地土壤有机质能显著影响杨梅果实品质,栽培生草或采取免耕等均能提高杨梅林地土壤有机质,从而提高杨梅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果园种植鼠茅草与清耕园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果园生草后,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土壤酸碱度,显著提高了表土层的含水量,有效地降低了地面最高温度,稳定了土层温度,促进了果树的生长发育,苹果产量提高,果实总糖量和维生素C含量增加,总酸度减低,果实品质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伏旱期柑橘园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温度、水分和柑橘Citrus reticulata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地点位于重庆北碚,以资阳香橙砧沃柑为材料,2016和2017年高温伏旱期采用清耕(对照)、铲草覆盖、化学杀草覆盖和自然生草4种土壤管理方式,测定地表(0 cm)以及10、20和30 cm土层温度变化,测定0~10、10~20和20~30 cm土层含水量、地表最大开裂宽度、柑橘根系活力和秋梢生长量,统计不同土壤管理成本。【结果】土层越浅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波动越大。总体上,不同土壤管理条件下各土层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温度日较差为清耕化学杀草覆盖铲草覆盖自然生草;在极端高温天气(气温41℃)时,清耕、化学杀草覆盖、铲草覆盖和自然生草的土表最高温度分别为69.6、45.6、37.5和35.0℃。各土层含水量以自然生草和铲草覆盖最高,清耕最低,清耕0~10 cm土层含水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柑橘根系活力和秋梢生长量均为铲草覆盖化学杀草覆盖清耕自然生草。土壤管理成本为清耕自然生草铲草覆盖化学杀草覆盖。【结论】综合效果、成本与简便省力,在高温伏旱期,平地和缓坡橘园宜采用铲草覆盖。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生草栽培对柑橘矿质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清耕为对照,测定分析了生草栽培条件下椪柑(Citrus reticulata)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生草栽培的椪柑叶片钾、磷及硼含量均显著高于清耕,钙含量却显著低于清耕,而生草与清耕两者的镁、硫、铁、锌、铜、锰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生草栽培的椪柑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清耕,糖酸比显著高于清耕。可见,生草栽培可提高柑橘叶片钾、磷和硼含量及果实糖酸比。  相似文献   

12.
干旱沙漠丘陵地带高标准生草、覆草可以培肥土壤,保持土壤含水量,促进浅根系发育,扩冠增产,防止水土流失及蓄水保墒,同时可以使土层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改善果园小气候,提高果品品质,增强树体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自然生草有机覆盖区域(秋冬季辅以撒播紫花光叶苕子种子)为试验对象,清耕制区域作为对照,研究自然生草有机覆盖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温度、桃树春梢生长、桃树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纬度高原地区的雨养桃园,自然生草有机覆盖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温度、促进桃树春梢的生长,自然生草有机覆盖区域桃树果实的产量、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都显著高于清耕制区域的桃树。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桃园生草对桃园土壤和桃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清耕处理为对照,进行了桃园不同生草方式比较试验。对桃园土壤养分含量、桃产量及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比较表明,桃园行间种植毛叶苕子、行间自然生草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也均能提高桃单果重,进而提高桃产量,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桃园生草是一种先进的桃园土壤管理模式.介绍了桃园生草的意义及生草方式,综述了桃园生草对土壤、微域气候、桃树生长发育、病虫草害的影响,总结了桃园生草存在的主要问题.桃园生草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平缓土壤温度变化,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微域气候,提高果实品质,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年自然生草对黄河三角洲梨园土壤水溶性总盐、有机质、矿质元素及酶活性等土壤生化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中国盐碱地改良及果园生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本资料。【方法】以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自然生草2年、4年和7年的黄金梨[Pyrus pyrifolia (Burm.f.).cv. Nakai]园土壤及果实为试材,以清耕为对照,分别测定表层(0—20 cm)及亚表层(20—40 cm)土壤水溶性总盐、有机质、矿质元素及酶活性等土壤生化性状及果实品质指标,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自然生草不仅显著提高了黄河三角洲梨园0—40 cm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同时有效降低了土壤含盐量;在0—20 cm表土层,自然生草2年的土壤硝态N等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而自然生草7年的土壤硝态N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但在20—40 cm亚表层,生草2—7年土壤硝态N等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自然生草7年梨园的0—20 cm表层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为0.79 mg•g-1和1.25 mg•g-1,分别是对照的3.8倍和1.5倍,而二者在20—40 cm亚表层无显著差异;自然生草4年及7年的果实脆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香气总量、总糖含量及糖酸比均明显高于生草2年的各项指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在0—20 cm表土层,土壤5种酶活性与N、P、K、Mg及Zn大都极显著正相关;而在20—40 cm亚表层,除过氧化氢酶外, 其它4种酶活性与所有养分间的相关性大都不显著。【结论】自然生草对降低黄河三角洲梨园0—40 cm不同土层土壤含盐量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具有明显作用;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自然生草能有效提高参试梨园表层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并提升果实鲜食品质。  相似文献   

17.
桃园生草是一种先进的桃园土壤管理模式。介绍了桃园生草的意义及生草方式,综述了桃园生草对土壤、微域气候、桃树生长发育、病虫草害的影响,总结了桃园生草存在的主要问题。桃园生草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平缓土壤温度变化,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微域气候,提高果实品质,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早熟砂梨品质的影响,为早熟砂梨避雨栽培模式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为材料,进行避雨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避雨栽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及其对砂梨果实糖酸含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皮硬度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2种栽培模式的温度与光照强度日变化曲线均呈峰形,峰值分别出现在午后13:00-14:00和10:00-14:00,湿度日变化趋势与温度相反,呈"V"型;避雨栽培环境下日平均温度和湿度均较露地栽培高,光照强度及土壤平均水分含量明显低于露地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下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苏翠1号提高14.02%,翠冠提高23.77%;可溶性糖中的果糖、葡萄糖及山梨醇含量在避雨栽培下均较露地栽培显著提高(P0.05),其中苏翠1号分别提高24.32%,22.22%和30.77%,翠冠分别提高22.02%,26.73%和21.18%。2种模式果实的糖酸比和固酸比差异也较大,苏翠1号避雨栽培糖酸比、固酸比较露地栽培分别提高36.13%和19.33%,翠冠则分别提高47.19%和19.23%。避雨栽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硬度及单株产量与露地栽培相比升高,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避雨栽培环境温湿度较露地栽培高且日变化和极差值大,光照强度及土壤平均含水量低,果实品质优。  相似文献   

19.
桃园生草是一种先进的桃园土壤管理模式。介绍了桃园生草的意义及生草方式,综述了桃园生草对土壤、微域气候、桃树生长发育、病虫草害的影响,总结了桃园生草存在的主要问题。桃园生草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平缓土壤温度变化,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微域气候,提高果实品质,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给上海地区梨园生草的草种选择和栽培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特进行了不同生草种类对上海梨园土壤养分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梨园生草栽培的三种生草中,大叶黄花苜蓿的干重占鲜重的比例最低、有机碳含量最高,大叶黄花苜蓿和白三叶的全氮含量较高;种植大叶黄花苜蓿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紫云英对土壤中磷的活化能力强于大叶黄花苜蓿和白三叶草,而白三叶草和大叶黄花苜蓿提高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的能力强于紫云英;短期内生草栽培对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