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草地贪夜蛾原广泛分布于美洲,截至2019年1月已经侵入全球100多个国家,成为全球预警的重大作物害虫。今年1月,我国云南省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危害。4月24日,农业农村部在官网正式刊发《农业农村部严防草地贪夜蛾蔓延》,公开了该虫入侵为害我国农作物的情况。截至4月30日,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等5省(区)100多个县(市、区)发现玉米受害,估计发生面积已超过200万亩。农  相似文献   

2.
<正>继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见虫之后,4月下旬以来,草地贪夜蛾在海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西、重庆、河南相继查见幼虫为害,虫情扩散蔓延明显加快。截至5月10日,13省(区)61个市(州)261县(市、区)查见幼虫为害玉米,初步统计发生面积108万亩。云南已在15个市(州)的112个县(市、区)发现为害,累计发生面积超过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透露,继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见虫之后,4月下旬以来,草地贪夜蛾在海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西、重庆、河南相继查见幼虫为害,虫情扩散蔓延明显加快。截至5月10日,13省(区)61个市(州)261县(市、区)查见幼虫为害玉米,初步统计发生面积108万亩。针对当前我国无草地贪夜蛾防治登记用药的情况,农业农村部表示将加快用药登记,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及啶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华南和西南省份植保部门调查,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冬玉米种植区都有发生,云南、海南、广东等省发生普遍,部分地区虫量较高。云南和四川冬小麦、广东和广西甘蔗田个别县见虫。初步统计,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6省(区)113个县(市、区)查见幼虫,当前发生面积近50万亩,累计发生面积60.8万亩,玉米和小麦分别发生58.9万亩和1.9万亩,累计防治面积170.4万亩。  相似文献   

5.
<正>6月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了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名单,暂定应急用药时间为2019年6月3日至2020年12月31日。《通知》提到,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跨国界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主要危害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已在近100个国家发生。2019年1月由东南亚侵入我国云南、广西,目前已在18个省(区、市)发现,严重威胁我国农业及粮食生产安全。鉴于目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记者从云南农业大学、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共同举办的草地贪夜蛾研究进展研讨会上获悉,课题组已经完成了两个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组装,这是全球首次完成草地贪夜蛾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组装,基因组数据已面向全世界公开下载使用。草地贪夜蛾已在全球53个国家传入蔓延,造成非洲、亚洲部分地区玉米、甘蔗等作物减产20%~30%,严重区域出现毁种绝收现象。自2019年1月以来,该物种由东南亚侵入我国云南、广西等地,目前已在全国18个省(区、市)被发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评价释放赤眼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效果,为推广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技术提供参考。分别在南宁市马山县古统村和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金光乳业公司设置1个放蜂区,每个放蜂区安排放蜂试验3次,每次每公顷使用150张蜂卡,每张蜂卡含1000头螟黄赤眼蜂。在放蜂前及每次放蜂后调查草地贪夜蛾为害株率、百株虫量和卵寄生率。3次放蜂后,古统村放蜂区平均为害株率由36.33%降至7.60%,平均百株虫量由11.27头降至3.33头,卵寄生率由20.08%提升至100%,为害情况得到控制,卵寄生率大幅上升;金光乳业公司放蜂区平均为害株率由68.40%升至88.37%,平均百株虫量由43.56头降至43.23头,卵寄生率由0升至3.96%,为害情况未得到改善,卵寄生率有所上升。试验中还发现螟黄赤眼蜂与夜蛾黑卵蜂有协同寄生的情况,古统村放蜂区3次放蜂8天后2蜂共寄卵粒56粒,寄生率为100%。可见玉米田中的夜蛾黑卵蜂和螟黄赤眼蜂偏好共同寄生草地贪夜蛾卵块。综上所述,在田间草地贪夜蛾为害较轻时释放螟黄赤眼蜂,可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田间虫口密度,降低为害率,提高卵寄生率,是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有效生物措施之一;田间...  相似文献   

8.
<正>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入侵我国的一种迁飞性害虫,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害虫。目前国内关于草地贪夜蛾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报道很少。2019年6月,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在曲靖市沾益县安东村玉米田调查时,发现了被虫生真菌感染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经室内分离培养,结合形态和ITS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确认,感染草地贪夜  相似文献   

9.
<正>草地贪夜蛾在国外被证实可以小麦为寄主。为探究草地贪夜蛾对我国小麦的为害风险,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研究人员以取食玉米作为对照,研究了取食小麦对草地贪夜蛾的存活率、取食选择性、生长量和3种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在小麦上的存活率与玉米  相似文献   

10.
旨在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科学防控、适生性分析以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以盆栽香蕉苗、玉米苗和草地贪夜蛾3~4龄幼虫作为试材,用室内接虫和田间自然感虫的方法,测定了选择压力和非选择压力条件下草地贪夜蛾对香蕉和玉米的危害指数、草地贪夜蛾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蛹体大小及成虫羽化率。在非选择压力条件下草地贪夜蛾主要选择危害玉米,对香蕉‘桂蕉6号’只是试探取食,接虫7天后对玉米和香蕉危害指数分别是89.05、1.58。在选择压力下草地贪夜蛾幼虫接虫3天后开始取食危害香蕉,接虫后3、5、7天危害指数分别为11.74、16.51、24.76,说明香蕉不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作物。取食香蕉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生长缓慢、虫体小,3龄幼虫至化蛹历时9~14天,比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长2~4天;成虫羽化历时9~14天,比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长4~7天;取食香蕉明显影响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幼虫存活率为20.0%、化蛹率68.1%、蛹体大小1.25×0.35 cm、蛹重0.13 g、成虫羽化率47.8%,明显低于取食玉米寄主的幼虫存活率为86.7%、化蛹率97.4%、蛹体大小1.57×0.5 cm、蛹重0.21 g、成虫羽化率92.0%。草地贪夜蛾在选择压力下会取食危害香蕉,危害程度相对较轻,能完成世代生活史,但生长发育速度也较慢。香蕉不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植物,但在香蕉上暴发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詹晓平 《种子世界》2021,(7):0072-0074
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强的迁飞性、繁殖性,增加了防治控制工作难度。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云南,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到江淮流,对我国玉米作物主要经济作物产生较大危害。本文主要分析该虫对玉米作物的危害,制定相应的防治控制对策,最大程度降低其对玉米作物的危害。草地贪夜蛾食量极大,在吃光一片地区的作物后,会成群迁移到其他作物区继续危害,严重危害到了作物的生长。对于草地贪夜蛾成虫,可在成虫发生期时,往危害地区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诱杀,或者搭配性诱剂和食诱剂等以增强防治效果。近两年,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在短期内缺乏针对性的天敌预防,其数量和扩散范围的急剧增长相对其他害虫较严重,对我国玉米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较大不良影响。因此,我国要针对该虫对玉米作物的危害,采取有效防治控制措施,保证防治控制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河北省召开2019年下半年有害生物发生趋势会商会,会上根据前期病虫发生情况、病虫基数调查等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如下:一、草地贪夜蛾目前,草地贪夜蛾已在我国南方19个省(市、区)的1062个县发生,北界已临近黄河。由于前期南方各地防控力度大,加上6月份以来,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频繁,长期受下沉气流控制,害虫北迁扩散势头有所减缓。7月初,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成虫盛发期,7月上中旬草地贪夜蛾成虫进入黄淮海和华北等北方玉米主产区的机会增加,做好虫情监测和防控处置,严防造成缺苗断垄危害。  相似文献   

13.
正草地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原生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极强的远距离迁飞能力。2018年12月11日,草地贪夜蛾从缅甸迁飞入侵我国云南普洱地区,到2019年10月份已蔓延至西南、华南、华中、西北和华北地区的26省(区、市),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生物灾害。明确和掌握这一入侵害虫的迁飞扩散规律,对我国草地贪夜蛾的早期监测预警及科学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草地贪夜蛾严重威胁玉米等作物的生产安全,其为害可贯穿整个玉米生育时期,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介绍了草地贪夜蛾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防治建议等,并提出了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草地贪夜蛾为外来入侵物种,是近年来玉米生产中常发的一类害虫,可导致极大的损失.近两年草地贪夜蛾在阜南县王店孜乡发生程度逐渐加重,为害到玉米的安全生产和农民增收.文章结合当地实际,对草地贪夜蛾繁殖特性、为害特性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防控技术及相应的保障措施,为当地玉米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目前已经侵入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并可能继续扩展危害。田间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黏虫在玉米上往往混合发生,且形态相近,容易混淆。现将4种害虫成虫、幼虫形态特征比较如下:一、成虫形态特征比较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黏虫成虫的体长、体色和翅展长度相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会商分析,2019年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区域广,国内外越冬范围大、虫源基数高及玉米等作物种植布局和气候条件有利,预计2020年草地贪夜蛾重发态势明显,发生形势极为严峻。发生区域涉及西南、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华北、西北玉米种植区,有迁入东北春玉米主产区的可能,发生区域占玉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三届杀虫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终于在火热的夏日七月与大家相见了。大会专场"茚虫威应用发展及抗性风险管理研讨会"也在草地贪夜蛾的防治用药和抗药性管理等讨论声中拉开帷幕。由京博农化冠名的这场茚虫威专场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信息呢……随着2019年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我国,在我国华南、江南等地玉米产区发生面积达1620万亩。2020年草地贪夜蛾的形势更为严峻,随着草地贪夜蛾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草地贪夜蛾确实已入侵我国,见虫面积约1600万亩。今年虫源基数大,北迁时间要提早,预计是重发生态势。草地贪夜蛾源发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去年首次入侵我国,发生区域主要在西南和华南,见虫面积约1600万亩。经全力防控,危害区域控制在云南、广西等局部地区,实际危害面积在240万亩左右,虫害地区产量损失控制在5%以内,而且黄淮海玉米产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岑溪市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调查,阐述了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粟、甘蔗、高粱田间为害症状及发生特点,探讨了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提出了加强监测预报、技术培训、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