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权富 《种子科技》2002,20(4):203-204
为了提高田间纯度 ,杂交水稻制种必须集中成片 ,确保隔离 ,从而防止异品种串粉而导致杂种一代质量下降。但是 ,由于各地所处的地形、地势等的差异和各制种户的经济条件、劳动力状况、生产技术水平、思想意识等的差异 ,造成杂交水稻制种区人为“插花”现象较为严重。如何杜绝“插花”,避免“串花”,规划成片 ,确保田间纯度 ?这是摆在广大制种技术人员和制种区村、组干部面前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1 制种的特殊性1.1 两次栽秧。目前 ,制种分早夏制和夏制两种。绝大部分地方采用的是两期父本 ,要按一定规格先栽第1期 ,再栽第 2期 ;也有个别…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两系杂交水稻种子实行商业化推广以来,因其不育系在育性敏感期易受低温危害发生育性转换,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所以,两系杂交水稻制种越来越受到各种业公司高度重视,如何有效降低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风险,成为各生产单位共同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种子生产管理角度,简述了降低影响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在制种过程中,由于父母本的不纯、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等原因均可使杂种一代种性发生改变,导致配合力不同、种子纯度不高等,严重影响杂种一代的产量和稻米品质。为了使香型优质杂交水稻宜香5033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繁殖制种田间防杂保纯措施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415123)刘志坚杂交水稻繁殖制种过程中,容易发生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如何保证杂交水稻亲本及其子一代的纯度,确保种子质量,一直困扰着我们这些制种单位。为减少用种单位和制种单位的损失,近年来我场加...  相似文献   

5.
试论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分析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光恒  钱前 《种子》1999,(1):31-33
杂交水稻研究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至1995年全国累计推广杂交稻面积达1.3亿多公顷,居世界首位。杂交稻种子的纯度鉴定问题一直是种子质检部门、水稻育种研究单位、制种单位和种子公司共同关心的问题。种子纯度是衡量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主要指标,纯度的下降将导致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明显降低。低纯度、真实性差的杂交水稻种子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损失。特别是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影响,屡见不鲜假种子事件时有发生,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成为良种推广、全国水稻总产提高的一大潜在障碍。因此急需有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经济、早…  相似文献   

6.
造成棉花杂交制种纯度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如亲本纯度低、亲本材料间距离不够、去雄不彻底、取粉时把关不严和田间去杂不干净等因素。要想提高棉花杂交制种的质量,一定要把好制种各个环节的质量关,才能有效保证杂交棉的制种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7.
预防杂交水稻制种后期倒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俊立  陀始盛 《种子科技》2005,23(4):235-236
杂交水稻生产过程中,一些生长茂盛的禾苗在抽穗杨花至成熟阶段常常发生倒伏,导致母本种子空秕率高,黑粉病重,穗芽多,病虫防治和除杂困难,收割时易混杂,造成制种减产,质量下降,甚至于制种失败.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就预防杂交水稻制种后期倒伏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玉米杂交种子的纯度高低直接影响玉米大田种植的产量高低,近年来,在杂交玉米种植上,常常因种子纯度差而造成玉米减产,进而导致质量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必须提高玉米制种技术,保证生产的杂交种子纯度在国标以上。1影响纯度的主要因素1.1亲本纯度差亲本自交系纯度较差是造成玉米杂交制种纯度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亲本自交系的应用上由于连续繁育,自交系本身发生分离、退化,再加上繁育田的去杂不彻底,收获、加工、储运等环节造成的种子混杂,致使亲本自交系纯度降低,应用于杂交玉米制种时直接影响了所制杂交种纯度。1.2田间去杂不彻底田间去杂…  相似文献   

9.
闫立英 《种子》2000,(1):69-70
衡量番茄杂交种子质量的主要标准有纯度、净度、发芽率、含水量四大指标。外贸番茄杂交制种对杂交种子纯度要求 98%以上。在制种全过程中 ,从播种到收获任何环节上失误 ,都可能导致杂交种子纯度下降。总结几年来外贸番茄杂交制种实践经验 ,对影响杂交种子纯度的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技术措施 ,为番茄杂交制种提供依据 ,供制种农户、制种单位及有关技术人员参考。1 种子纯度的影响因素种子纯度是指本品种种子数占供试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导致番茄杂交种子纯度下降的原因是混入异品种种子或自交种子。1.1 混杂种子混杂种子…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不育系育性及鉴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德明 《种子》1990,(5):47-50
在杂交水稻的繁殖和制种过程中,亲本不育系种子的纯度不仅直接影响繁殖制种的产量,而且还影响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的发挥。本文通过对13个不育系两地三季鉴定试验结果的分析,力求对杂交水稻不育系育性变异及鉴定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吴长城  李长红 《种子》2002,(2):89-90
我公司于 1998年在甘肃省张掖地区高台县采取“公司 +农户”的形式建立了 130 0余公顷玉米杂交制种基地 ,通过这几年的实际操作 ,我们对影响玉米杂交制种纯度的因素及对策进行了总结 ,供同行参考。1 影响玉米杂交制种纯度的因素1.1 亲本选择不当其主要表现是亲本纯度不高。亲本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建立档案 ,套袋提纯人员责任心差 ,生产中没有全程去杂去劣 ,收获后农户管理不善造成人为混杂 ,导致自交系纯度下降。1.2 隔离区设置达不到要求在高台县进行玉米杂交制种主要是屏障隔离和空间隔离 ,不同父本的制种田空间隔离必须达到 30 0 m以上 …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制种除杂保纯技术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330045)贺浩华刘宜柏贺晓鹏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一靠组合自身的核质互作结果,二靠制种纯度来保证。纯度低的杂交稻只能是“杂而不优”。因此,在杂交水稻制种全过程中,必须抓好田间除杂保纯工作。1把好父母本种子...  相似文献   

13.
魏栋华  魏辉 《种子》1998,(2):68-68,70
保证种子纯度,是确保杂交种子增产的重要措施。国家规定:主要农作物种子以品种纯度指标为划分种子质量级别的依据;水稻杂交种子纯度最低不低于96%。因此,我们在制种过程中,必须对制种田进行严格隔离和认真去杂、防止错乱,保证种子纯度。l严格隔离水稻花粉位随风传播的距离是比较远的。据试验,水稻花粉在相距25m时,自然杂交率为2.7%~63%;相距30m,自然杂交率为0.8%~0.9%;相距40m以上,才能杜绝异种花粉自然杂交,即自然杂交率为0。这就要求制种田在周围40m以内,除父本外,不应有其他品种花粉,才能保证种子纯度。隔离方…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省内 1 市 4 县(盐城、大丰、建湖、阜宁、金湖)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杂交水稻制种保险是制种生产风险分担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江苏省杂交水稻制种保险从 2011 年开始试点至今已有 11 年的时间,该保险制度在江苏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作用。对江苏省杂交水稻制种保险体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江苏省杂交水稻制种保险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上,常发生不同类型杂株而使杂交稻种子纯度降低,导致产量下降。那么,如何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纯度呢?1制种生产上常见杂株类型1.1不育系中混杂有保持系、变异株。从调查结果来看,这类杂株高的达2%左右。各生育期有不同的特征表现:移栽期杂株较...  相似文献   

16.
茄子一代杂交种制种技术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王华田,贾春梅茄子是夏秋主要蔬菜之一,杂种优势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抗病、早熟、丰产、质优、整齐一致等方面。为了保证生产出纯度高、质量好的杂交一代种子,必须严格地、熟练地掌握杂交制种技术。1制种栽培1.1制种...  相似文献   

17.
庞华莒  钟志坚 《种子》2003,(1):88-91
针对近年来广西杂交水稻制种田间花检和种植鉴定种子纯度的状况,分析影响种子纯度的原因及存在问题,提出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种子纯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玉米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子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在杂交种生产利用过程中,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种子整齐度差、纯度差、芽率低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杂交制种各个环节把关不严.质量意识差.以及市场管理不得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切实认识到制种质量的严肃性,在杂交种制种过程中.真正掌握和严格落实杂交种制种技术.严格把好亲本种子质量及播种、去杂、去雄、收获、晾晒等重点技术环节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完善杂交水稻制种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春林 《中国种业》2014,(11):34-35
简要剖析江苏省建湖县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风险,客观分析当前制种政策性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保险体系的建议。建议建立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合理分担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提高保险的运行效率,切实保护种农的合法权益,有效保护种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成都市两系杂交水稻就地制种难题,运用基于风险的气象诊断方法,笔者分析成都13 个区(市)县制种的3 个关键时期(两系不育系育性敏感期,亲本抽穗扬花期和种子成熟收获期)的安全性和适宜性,得到其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适宜区域与时段。结果表明,多数分析时间段的抽穗扬花综合风险指数小于4.0,时长为44~95 天,为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抽穗扬花安全期时段的选择提供了充裕的区间,因此制种基地适宜性主要由育性敏感期决定。在22.5℃阈值条件下,两系水稻最适制种区为金堂、龙泉驿、邛崃、蒲江、双流和新津;在23℃阈值条件下,两系水稻适宜制种区为新津、金堂、新都、大邑和双流;在23.5℃和24.0℃温度阈值条件下,成都适宜开展两系水稻制种的地区极少。如果在成都开展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应尽量选用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3.0℃,并且育性敏感期时段较短的两系不育系,以减少制种纯度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