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产资源     
991309 直接从研究调查和商业渔获量数据得出的年龄和体长捕捞死亡率的评估趋势=Estimating trends in fishing mortality at ageand length directly from research surveyand commercial catch data[刊,英]/SinclairA F∥Can.J.Fish.Aquat.Sci..—1998,55(5).—1248~1263相对捕捞死亡率(R)是直接用一艘研究调查船的相对种群丰盛度指数除以商业渔获量的比率来评估的。如果调查是在靠近年中进行的话,其可捕性连续,且记录的渔获率连续,R 将与实际捕捞死亡率(F)成比例。R 的趋势反映出 F 的趋势。提出了一项专题分析研究,将年龄与体长的 R 值与用顺序种群分析(SPA)获得的估测计进行比较。发现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据缺乏方法估算印度洋大青鲨可持续渔获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数据缺乏方法,即基于资源衰减的可持续渔获量估算模型(DCAC),结合Monte Carol模拟,对印度洋大青鲨(Prionace glauca)的可持续渔获量进行估计。结果表明,若大青鲨资源衰减比率(Δ)为正值,当自然死亡系数M增大或最大可持续产量对应的捕捞死亡系数(F_(MSY))与M的比值c增大时,可持续渔获量估算值(Y_(sust))增大;若Δ接近零甚至为负值,当M或c增大时,Y_(sust)呈减小趋势。资源丰度指数的选择对DCAC结果有较大影响,基于日本延绳钓渔业1998—2014年和2001—2014年两个时间序列的丰度指数得到的Y_(sust)结果可靠,且与其他模型估算的MSY值接近。2014年印度洋大青鲨的年渔获量正好处在或略高于最大可持续产量(MSY)水平,但该结果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本研究表明运用DCAC方法估算印度洋大青鲨可持续渔获量是可行的,但对其他鲨鱼种类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该结果可为数据缺乏方法在大洋和中国近海渔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按照苏美协定,对温哥华-奥里根海区的太平洋无须鳕(Merluccius productus)的资源与渔业状况进行了研究工作。根据Beverton-Holt,Gulland和其它学者(Ефнмов,1973、1976)的方法,收集能提出鳕资源量和可能渔获量某些数量估计的生物学统计资料和渔业资料。这些方法的计算图解,是基于利用渔获物的年龄组成与历年捕捞渔获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有限数据渔业种群资源评估与管理——以小黄鱼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渔业资源评估方法需以翔实的调查和渔业数据为基础,而现有的大多数种类面临着着渔获量、基础生物学、有效捕捞努力量等数据缺失问题,因此并不适合采用数据需求较高的模型进行评估和管理。面临着渔业资源衰退的严峻形势和渔获量限额管理的迫切要求,基于有限数据的评估方法和渔获量相关的管理方案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本研究以东海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种群为例,根据渔获量、自然死亡、消减率、生物学参数、开捕体长等数据,采用 54 种有限数据评估方法,模拟 3 种捕捞动态,对小黄鱼进行管理策略评价和资源评估。结果显示,以相对产量(relative yield, RY)不低于 50%、过度捕捞概率(probability of overfishing, POF)小于 50%,生物量低于最大可持续生物量的 10%(B<0.1BMSY)的概率小于 20%为风险控制水平,捕捞强度随机波动和增长情景下,分别有 6个管理方案(management procedures, MPs)满足既定管理目标;“一般型”和“增长型”捕捞强度情景下, 14个 MPs 满足管理目标。权衡分析 3 种捕捞动态下的 MPs, 50%FMSY 基准法(FMSYref50)可作为小黄鱼渔业最佳的管理方案, POF 介于 5.46%~6.70%, B<0.5BMSY概率介于 15.66%~22.73%,长期获得的相对产量介于 52%~100%;然而, FMSYref50确定的可接受生物学渔获量(acceptable biological catch, ABC)仅有 1.08×10^4 t,与当前产量相差较大。因此,考虑到降低捕捞强度为渔业管控的发展趋势,建议采用动态 F 比值法(DynF)为小黄鱼渔业管理方案,“下降型”捕捞强度情景下,POF为 37.84%, B<0.5BMSY概率为 38.63%,长期获得的相对产量为 84%, ABC为 4.03×10^4 t。根据敏感性分析,发现 DynF 评估的 ABC 对捕捞产量、资源丰度指数不敏感,而对自然死亡系数、最大可持续捕捞死亡系数与自然死亡系数比值(FMSY_M)和当前资源量均较为敏感,参数值增加会导致 ABC 增加,表明在开展渔业资源评估时需要着重提高这 3 种参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是最具经济价值的热带金枪鱼类,其资源状况一直是区域性金枪鱼渔业管理组织关注的重点。由于多种渔业作业、捕捞船队构成复杂,印度洋大眼金枪鱼的历史渔获量统计存在一定的偏差(Bias),但国际上近些年开展资源评估时都忽略了这一偏差。本研究根据1979~2015年的年渔获量、年龄结构渔获量及相对丰度指数数据,运用年龄结构资源评估模型(ASAP)对印度洋大眼金枪鱼资源进行评估,重点考查渔获量的不确定性(观测误差和统计偏差)对资源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当前资源总体没有过度捕捞,但2015年初显示轻微的过度捕捞,通过对比基础模型与8个灵敏度分析模型的评估结果发现,渔获量观测误差(CV)的预设对资源开发状态的判断有一定的影响。当渔获量统计偏差调整量为15%时(即历史渔获量被低估了),评估结果与基础模型基本一致;统计偏差调整量为20%时,评估结果有过度捕捞的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资源评估模型中渔获量观测误差的设定和历史渔获量统计偏差均会对评估结果产生影响,后者更为明显,因此,二者均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6.
安康  官文江 《中国水产科学》2023,30(9):1142-1154
印度洋长鳍金枪鱼(Thunnusalalunga)的生物学信息相对较少,渔业数据存在较多问题,致使其资源评估结果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了渔业管理的科学性。为此,本研究基于印度洋长鳍金枪鱼的渔业捕捞、标准化CPUE (catch per unit effort)数据及相关种群假设,利用贝叶斯动态产量模型对该种群进行了资源评估研究,结果显示:(1)渔获量的观测误差对模型参数估计、资源状态的判断及渔业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渔获量观测误差的增大使模型评估的过度捕捞概率上升,导致总可捕量(total allowable catch, TAC)减少;(2)动态产量模型形状参数、r的先验分布和资源丰度指数的选择均会影响资源评估的质量,本研究显示, Fox模型的资源评估结果比Schaefer模型的评估结果更合理,r先验分布范围的增大使模型评估的资源状态变好,使用西南海域标准化CPUE时的评估结果相对较好;(3)设置某些年份的资源量比例(φ、P2017)范围有助于提高数据缺乏下渔业资源评估的质量;(4)评估结果表明印度洋长鳍金枪鱼发生资源型与捕捞型过度捕捞的概率分别为34%、50%,两种过度捕捞同时...  相似文献   

7.
1999—2011年东、黄海鲐资源丰度年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1999—2011年我国鲐大型灯光围网渔业数据,使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估算了影响CPUE的时间(年、月)、空间(经度、纬度)、捕捞性能和环境效应[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高度、海表面叶绿素浓度],并以年效应作为资源丰度指数,分析了东、黄海鲐资源丰度的年间变化,东、黄海鲐资源丰度指数的年间变化与产卵场海表面温度以及捕捞强度间的关系。GAM结果表明,时间、空间、捕捞和环境变量对CPUE偏差的解释率为11.69%,其中变量年的解释率最大,占总解释率的38%。结果显示,1999—2011年东、黄海鲐鱼资源丰度指数(abundance index,AI)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8年以来更是持续下降,丰度指数由2008年的1.22降至2011年的0.82。东、黄海鲐资源丰度指数年间与产卵场呈正相关,关系式为AI=-3.51+0.23SST(P0.05),这表明较高的产卵场SST对鲐资源量增加有利。过高的渔获量以及我国群众围网渔业渔船数量的快速增长是导致近年来鲐鱼资源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曹少鹏  刘群 《南方水产》2007,3(2):42-48
东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是东海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目前还没有研究在生物学参考点F0.1和Fmax的估计中引入不确定性并在此情况下对东海区带鱼渔业资源进行量化评估。文章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了渔业数据中不同水平的不确定性和不同初次捕捞年龄对F0.1和Fmax估计的影响,用其与现在的捕捞死亡系数Fcur做比较,初步评估了东海带鱼渔业资源。计算结果表明,高水平的不确定性将会增加在F0.1和Fmax估计中的差异,从而使其被定义为过度捕捞的可能性减小。经过比较表明,F0.1比Fmax是一更好的参考点,且东海区带鱼渔业明显处于过度捕捞状态。不同初次捕捞年龄下单位补充量渔获量的变化情况的研究表明,增大初次捕捞年龄可以减小现在的捕捞死亡率大于参考点死亡率的概率,从而增大初次捕捞年龄可以改善现在捕捞过度的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9.
谢真 《福建水产》1988,(1):65-68
海洋水产资源量丰厚与否,是维系着海洋渔业生产兴衰的基本条件。对渔业资源量、种群丰度和时空分布等变动规律问题,存在着各种不同看法。本文拟就海洋水产资源的总体评估、海洋渔业资源与海洋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渔获量与资源量的关系及其影响等若干为人们关切的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见解,不妥之处,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笔者应用已建立的预报方程,预报了1989—1997年闽南地区灯围春汛和夏汛的渔获量。其预报准确率春汛单位日渔获量为83.75—98.16%,平均为91.27%,春汛总渔获量为66.92—97.37%,平均为87.9%;夏汛单位日渔获量为73.71—99.97%,平均为90.10%,夏汛总渔获量为47.79—98.39%,平均为85.33%。同时根据1983—1997年渔业统计资料及所收集的环境因子等数据,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渔获量与相对资源量指标和捕捞力量及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对渔获量的丰歉进行了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水产资源     
961360 O 龄大西洋(鱼祭)和丝鳍(鱼祭)的表层采集方法的渔获量比较=Catch comparisons ofsurface sampling methods for age-o gizzardand threadfin shad[刊,英]/Hale R S,Buy-nak G L,Jackson J R∥Nor.Am.J.Fish.Manag..—1995,15(4).—862~870漂浮生物网的渔获量可用于估计(鱼祭)属Dorosoma spp.的丰度和大小结构。漂浮生物网渔获量也曾和0.5和1.0米直径曳网及0.5米直径双推网的渔获量做过比较。在肯  相似文献   

12.
以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为对象、以资源量动态模型为基础,使用模拟方法构建了"真实"的智利竹鱼种群及其渔业,评估了观测误差和过程误差对智利竹鱼资源评估和管理的影响。模拟的"真实"的智利竹鱼种群及其渔业结果显示,1997—2014年太平洋智利竹鱼资源量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且远低于B_(MSY)的50%;捕捞死亡系数波动剧烈,仅在2012—2014年低于F_(MSY)且相对稳定。渔业资源评估模拟结果显示,观测误差和过程误差使资源量和B_(MSY)被低估,捕捞死亡系数和F_(MSY)被高估,且随机误差越大,资源量、B_(MSY)被低估,而捕捞死亡系数、F_(MSY)被高估的程度越大。渔业管理模拟的结果表明,捕捞控制规则采用恒定捕捞死亡系数时,未来10年基于50%2014年捕捞死亡系数的管理措施为最佳管理措施。由于捕捞死亡系数被高估,最佳管理措施实施后使得年总可捕捞量高于预期,而年资源量低于预期,资源量增长或恢复的速度变慢,资源可能同时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和正遭受过度捕捞。过度捕捞的风险与随机观测误差和过程误差的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3.
鲐(Scomber japonicus)是西北太平洋海域重要的渔业种类, 该渔业涉及多个国家的多种作业方式, 渔业形势较复杂, 但目前西北太平洋海域尚无基于资源评估的、完善的鲐养护管理措施。本研究使用传统渔业管理方法(资源预测)和较新颖的方法[数据有限的渔业管理规程评价(management strategy evaluation, MSE)]对鲐的渔业管理进行了研究。在资源预测方法中, 通过 JABBA 和 JABBA-Select 两个资源评估模型对种群未来的资源动态进行模拟, 探讨不同捕捞控制规则(harvest control rules, HCR)下种群的变化。本研究设置了 4 个 HCR, 分别以 2020 年渔获量的 0.8~1.4 倍, 最大可持续产量 MSY、B×FMSY 和 SB×HMSY (分别用于 JABBA 和 JABBA-Select)、历史最高渔获量为总可捕量(total allowable catch, TAC), 预测 2023—2032 年间的鲐种群变化。结果显示基于亲体资源量进行研究的 JABBA-Select 模型, 其预测结果相比于 JABBA 模型略悲观, 但都是基于生物学参考点设定的 HCR 养护和管理效果最好(TAC 分别为 50~80 万 t 和 50~66 万 t)。MSE 则根据设定筛选出 12 种养护管理效果较好的策略, 其中 DAAC (消耗率修正后的平均捕获量)与 SBT2 (基于资源量和渔获量水平的总可捕量递增矫正法)养护管理效果最好。SBT2 求得的 TAC (520387 t), 与近些年产量及上述 HCR 的结果较为接近。此外, 敏感性分析表明, 可捕系数, 自然死亡系数和渔获量相关的参数(平均渔获量、渔获量、渔获量参考点)对于养护管理效果的影响最为明显, 需要额外关注两者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现阶段为确保西北太平洋鲐资源的养护和最佳利用, 建议根据 B×FMSY 或 SB×HMSY 设定年可捕量, 同时基于资源量和渔获量水平进行调整, 综合制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产资源     
951394 大量移动停止后在极端强大捕捞压力及其预报发展下拟鲤(Rutilus rutilus)种群的命运=The fate of a roach Rutilus rutilusstock under an extremely strong fishing pres-sure and its predicted development after thecessation of mass removal[刊,英]/HorppilaJ,Peltonen H//J.Fish Biol..—1994,45(5).—777~786文章估计了5年来很紧张的开发对拟鲤种群的影响。用拖网捕捞的大量移动的拟鲤渔获量是507吨(195千克/公顷,总渔获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贝叶斯Schaefer模型的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评估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新军  曹杰  刘必林  陆化杰  田思泉  马金 《水产学报》2011,35(10):1572-1581
利用基于贝叶斯统计方法的Schaefer模型分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随机分布3种方案,对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量进行评估,并对其管理策略做了风险分析。研究认为,在均匀分布的基准方案下,参数r、Kq的后验概率分布与先验概率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本研究采用的年渔获量和CPUE数据为贝叶斯资源评估模型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正态分布和随机分布2种方案下模型参数的预测值及估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较接近,但小于基准方案。研究认为,3种方案下,1996—2004年捕捞死亡率都远低于限制参考点F0.1,1996—2004年渔获量也小于最大可持续产量,这表明目前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处于良好状况,没有遭受过度捕捞。决策分析表明,在相同的收获率情况下,基准方案得到的2019年资源量和渔获量均大于其它2种方案,但是资源崩溃的概率最大。保守的管理策略应将收获率控制在0.3左右,持续渔获量在13万t左右。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85~1992年黄海北部中国对虾幼虾放流前后相对资源量资料,估算放流虾在混合虾群中占的平均比例约为92%,平均回捕率92%。放流量(X)与放流后相对资源量(Y)的关系为Y=2410X-1003X2,R=0898。经F—检验相关显著。结果表明:中等放流量才能获最好增殖效果;与最大渔获量相应的放流量约16亿尾;与最大相对资源量相应的放流量约12亿尾。描述了放流虾的死亡特征,并估算了各类死亡值。用Cohort分析方法估算了放流虾到开捕时(8月15日)的存活数量,平均占放流量的105%。渔汛的捕捞死亡率约082,自然死亡率011,其余007游出黄海北部去越冬场  相似文献   

17.
以渔获量为相对资源量用Ricker模型描绘了辽东湾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亲体—补充量关系,统计分析确定两者存在可置信的关系,其控制程度达58%。没有发现辽东湾海蜇资源因亲体短缺有衰败现象。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50―2016年的渔获量数据及1955―2016年的单位捕捞努力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数据,采用贝叶斯状态空间剩余产量模型框架JABBA(Just Another Bayesian Biomass Assessment)对印度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的资源状况进行评估,分析了渔船效应、CPUE数据尺度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拟合效果对于不同时间跨度下CPUE数据的选择比较敏感。当选用时间跨度为1979―2016年的CPUE数据且考虑渔船效应时,模型拟合效果最好。2016年大眼金枪鱼的资源量为812 kt,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为163 kt,远高于同年渔获量86.81 kt,其资源量具有82.50%的概率处于"健康"状态。当总允许可捕量为69.45~104.17 kt时(2016年渔获量的80%~120%),未来10年大眼金枪鱼的资源量仍高于B_(MSY)(达到MSY所需的生物量)。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资源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回顾性问题,捕捞死亡率和资源量分别存在被低估和高估的现象。将来需要在模型结构设定、CPUE数据选择及模型参数的先验分布设置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9.
温台渔场龙头鱼的生长、死亡及最适开捕规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传统渔业资源衰退的情况下,龙头鱼等次要的经济种类逐渐成为东海海区的优势种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地位。根据2015年11月—2016年8月在温州台州外海(120.93°~122.95°E,27.21°~28.97°N)调查采集的2 611尾龙头鱼的生物学数据,用ELEFANⅠ方法对其生长、死亡参数进行估算,并通过不完全β函数渔获量方程动态综合模型确定最适开捕规格,评估种群资源的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温台渔场龙头鱼体长—体质量关系为W=0.000 5L3.87(R2=0.906 7),雌、雄个体间的体长—体质量关系无显著性差异;龙头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L∞、K、t0分别为32.13 cm、0.39和–0.69龄,体质量生长拐点年龄为2.78龄;根据体长组成资料的线性渔获量曲线估算出龙头鱼的总死亡系数2.55,用Pauly经验公式估算出自然死亡系数0.66,捕捞死亡系数1.89和开发率0.74;动态综合模型评估表明,应适当提高开捕年龄,增大开捕体长,最适开捕年龄tc为1.15龄,相应开捕体长为16.5 cm。  相似文献   

20.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一种小型的海洋经济甲壳动物,资源量相当丰富,有人估计现有资源量为50亿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在不破坏南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持续年产量约1.5亿吨,这个数字刚好是现在世界渔获量总和的一倍。据国外渔业专家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