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引亚麻品种(系)在云南区域试验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9个外引纤维用亚麻品种(系)在云南五点两年的区域试验,从其原茎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地安那、华星002、依莱克翠和华星001原茎产量较对照增产,且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云南大面积种植;派克丝、依罗娜、和华星004可在特定的区域进行推广.本研究同时对所参试的品种的丰产性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亚麻新品系96-676、96-1862、2003-2进行全省区域试验,测定各品系的原茎、纤维和种子产量.通过对纤维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各品系在各试验点的表现不同,明确各品系在种植区内的丰产性和适应性.选择纤维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亚麻新品种,为生产上推广应用良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亚麻新品系96-676、96-1862、2003-2进行全省区域试验,测定各品系的原茎、纤维和种子产量。通过对纤维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各品系在各试验点的表现不同,明确各品系在种植区内的丰产性和适应性。选择纤维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亚麻新品种,为生产上推广应用良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对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系)进行客观,准确,全面的分析评价,因地制定推广最适宜的品种,应对参试品种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充分反映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作为推广品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亚麻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选育早熟、丰产、抗逆性强、出麻率高、纤维品质好的亚麻新品种,是当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满足各亚麻原料厂对亚麻良种的需求,在各县亚麻原料厂及良种场进行亚麻新品系区域试验,进一步鉴定近年来我省亚麻新品系的丰产性、抗逆性及纤维品质,促进亚麻种植业、原料加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发展,以便为生产上推广良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辽宁省不同参试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情况,对2016~2020年参加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352个品种(系)稻瘟病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对稻瘟病抗性等级以抗为主,大部分品种抗性达到中抗及以上水平,高抗品种相对较少。不同类型品种对稻瘟病抗性等级上,抗及以上数量所占比例相近,无明显差异。总体上稻瘟病抗性达到较高水平,抗及以上占比达69%,育种中应进一步提高稻瘟病抗性筛选。从感病和高感品种数量所占比例判断,存在个别年份及个别类型品种发病较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1999—2000年全国红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九·五”第二轮全国红麻新品种 (系 )区域试验于 1 999— 2 0 0 0年在分布于全国红麻主产区的八省九点进行 ,由中麻所等科研单位提供的参试品种 (系 )共 8个 ,其中对照为红引 1 35。全文对七点二年三重复的 8个参试品种 (系 )纤维产量进行了统计和方差分析 ,并对相关的几项变异来源进行 L SD法测验及稳产性和适应性参数的估算 ,同时结合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纤维品质、生育期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对2017―2021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581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进行分析,为新疆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81个品种(系)中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且稳定,达到抗级及以上的占比在90%以上,其中2019年早中熟棉、2020年早熟棉和早中熟棉、各年彩色棉和长绒棉中抗级及以上的品种占比均为100%;除参试长绒棉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外,早熟棉、早中熟棉和彩色棉品种(系)均以耐病为主,5年中耐病的品种(系)平均占比为60.0%;长绒棉和早中熟棉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总体抗性优于早熟棉,不同年份间彩色棉的黄萎病抗性波动较大。所有参试品种(系)的总体抗枯萎病指数(rF)远大于总体抗黄萎病指数(rV)和总体枯黄萎病兼抗指数(rFV),各年份均表现为rF>rV>rFV。可见,筛选出抗黄萎病的品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审定双抗棉花品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模糊评判对云南省亚麻区域试验的9个品种的11项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云亚1号综合性状较好,模糊加权评判集最大,其次为天鑫10号和天鑫7号,与实际表现结果相符。同时也表明,此法弥补了单用产量分析的不足,对全面的评价亚麻品种的综合性状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淮冬麦区区试小麦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国际标准分析方法,对1998-1999年度黄淮冬麦区区试18个参试小麦品种(系)的籽粒品质、蛋白质品质、磨粉品质、粉质参数等品质性状进行了系统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总体水平较高,沉淀值多数属于中、中低类型、稳定时间多数属于中、低类型、大多数参试品种的软化度过高,评价值偏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4个甘蔗材料9个参试点两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结果的收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表现为高产的品种材料有:德蔗03-83、云蔗03-103、云蔗02-2332等;表现为高糖的品种材料有:云蔗02-588、德蔗03-68、云蔗99-91、云蔗03-422等;单位面积含糖量较好的参试品种有:德蔗03-83、云蔗03-103、云蔗02-588、云蔗02-2332等。多年多点试验为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2012-2014年云南省第12套甘蔗品种区试开远试点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较优的有云蔗06-160、云蔗06-362、云蔗05-211和德蔗06-24,可以考虑给予进一步繁殖、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区组对从国外引进的纤维亚麻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与对照品种相当;TX-3、TX-13、SU和TX-14的原茎产量、种子产量和出麻率优于对照品种FANY,其它参试品种的原茎产量低于对照品种,但出麻率均优于对照品种;TX-3、SU和MARYLIN对枯萎病达中度抗病水平;比较各参试品种的综合表现,TX-3和SU两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和出麻率高、抗病性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国外优良亚麻种质资源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国外引进的74份亚麻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倒伏性等方面的观测和评价,筛选出早熟资源2份,单株纤维产量高的资源6份,单株种子产量高的资源3份,长势好的资源7份,可作为育种材料和经进一步试验后供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5.
国外优良亚麻种质资源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国外引进的74份亚麻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倒伏性等方面的观测和评价,筛选出早熟资源2份,单株纤维产量高的资源6份,单株种子产量高的资源3份,长势好的资源7份,可作为育种材料和经进一步试验后供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DTOPSIS对参加国家甘蔗品种第六轮区试的13个品种,在云南瑞丽点两年新植1年宿根的品比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闽糖95-261、福农99-20169、粤甘18号、福农02-3924、闽糖96-6016、桂引6号、粤甘16号、桂辐98-296、云蔗99-91九个品种的综合表现优于双对照ROC16(CK1)和粤糖93-159(CK2),适宜在湿热生态型蔗区推广应用;Rb76-5418的综合表现优于ROC16(CK1)。评价结果与糖产量排序基本一致,与甘蔗品种在云南瑞丽蔗区的实际表现吻合。  相似文献   

17.
2010~2016年在云南省德宏植胶区对‘热垦525’、‘热垦628’、‘热研8-79’、‘热研7-33-97’、‘湛试327-13’、‘IAN873’、‘云研77-4’7个橡胶树品种进行区域性栽培试验,调查比较其定植成活率、茎围生长量、抗寒性等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橡胶品种,其定植成活率、茎围生长速度、抗寒性不同,‘湛试327-13’阳坡的成活率最高,为95.2%;阳坡生长由快慢顺序为‘热研7-33-97’>‘热垦525’>‘IAN873’>‘热垦628’>‘云研77-4’>‘湛试327-13’>‘热研8-79’;阳坡抗辐射型寒害能力强弱顺序为‘湛试327-13’>‘云研77-4’>‘热垦525’>‘热研7-33-97’>‘热研8-79’>‘IAN873’>‘热垦628’;从成活率、茎围生长量、抗寒性阳坡的数据来看,‘热研7-33-97’品种生长速度较快,‘湛试327-13‘品种成活率和抗寒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玉米区域试验品种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玉米区域试验品种进行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这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因子的定量化方面更加准确和可靠,所获得各品种的最终评价值,不仅能反映各品种之间的相对级别,而且也可直接反映出各单元的绝对等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州市区域试验引进的10个早稻新组合在永泰进行区域试验分析。根据各品种的生育期、抗逆性、产量等进行鉴定,对试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并对表现较好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