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川西原始植被的橱窗──青城山岳春恩位于四川都江堰市西南的风景胜境、我国八大名山之一的青城山,不仅自然景观、名胜古迹令人陶醉,引人入胜,青城山的原始森林、自然植被、珍稀动植物也是学术界进行鉴赏、科研的宝贵财富。青城山不愧是川西原始植被的完整橱窗、天然动...  相似文献   

2.
青城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之一。"5.12"汶川大地震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对青城山前山风景区灾后损失实地调查基础上,结合青城山景区前山受灾情况,提出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应当在保护其原有生态环境和古建筑群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布局,增强其抵抗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啊 青城山     
步入青城山“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的佳境时,仿佛进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在这里,代替市嚣的是峰嵘的树木,啁啾的小鸟,叮咚的山泉,清新的空气…… 青城山距成都64公里,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  相似文献   

4.
青城山景观地段小气候观测吴章文(中南林学院)以“青城天下幽”著称的道教名山青城山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1°47′;东经103°15′,海拔800m~1400m。境内青山宛延起伏,林木葱茏滴翠,道观寺院星星点缀,清风送爽,舒适宜...  相似文献   

5.
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技术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煤矸石山作为矿区主要废弃地类型之一,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目前,对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矸石山的环境危害、基质改良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分析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矸石山植被恢复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分析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和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立地条件分析与评价、矸石山基质改良技术、树种选择和规划、抗旱造林栽植技术、植被抚育管理技术和植被恢复的监测与评价等组成的矸石山的植被恢复“六阶段“技术模式,加深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理论研究,为矸石山的植被恢复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对成都市龙泉山现有植被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龙泉山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植被恢复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针对龙泉山脉自然地理条件,引选适合龙泉山生长的树种进行区域试验,筛选出适宜该区域植被快速恢复的树种6种,并研究了优化造林模式4种,目的是为龙泉山植被快速恢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云南孟连竜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进行了调查,按照《中国植被》的植被分类系统,将保护区植被划分为季雨林、暖性针叶林、稀疏灌木草丛3个植被型,其下又分为5个植被亚型、6群系、6群丛。石灰山季雨林是保护区植被的主体,有较多剑叶龙血树分布,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8.
号称“天下第五名山”的青城山,距四川成都64公里,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并在此山羽化。青城山上空翠松鸣,苍天幽谷,如诗似画。青城山林木森森,古树香葩繁多。三清殿左侧有株银杏树,高60余米,胸围近7米,繁茂的枝叶几乎遮住了半个院落,树龄2000余年,树旁墙上的“银杏歌”曰:“盘根错节几经秋,欲考年轮空踯躅,黄帝问时已萌芽,明皇西幸满着花。”还有诗誉其“状如虬怒远飞扬,势如蠖屈时起伏,姿如凤舞干云霄,气如龙蟠栖岩谷”。这株枝叶丰盛,雅超宫阙画卷的古银杏,“千年尚未竟老干,迄今独超群山色”,为青城山大添锦秀。与古银杏为邻的一株清代公孙橘,春夏秋冬均开花结果,常常是祖孙三代同树生,煞是有趣。天师洞府前有唐代以前的两杈歧棕一株,已有千余年的树龄。歧棕前面有一株稀有高大的黄心树,解放前已枝枯叶落,解放后枯木逢春,现在枝盛叶茂,每年春天香花四溢,让人沉醉。旁边还有宋以前的九株松,明以前的仙人松等,均浓荫蔽日。建福宫周围有数百株高数十米的古樟楠覆盖如顶。圆明宫周围古楠木成林,环境清幽。宫门两边排着30多米长的南天竹绿篱,还有几株老松相伴,宫门有即景对联一首:“栽竹栽松竹隐凤凰松隐鹤,培山培水山...  相似文献   

9.
《国土绿化》2015,(2):35
<正>四川省成都市青城山半山腰的天师洞,相传为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道陵修炼处,唐孙思邈、杜光庭亦相继来此修道,内有一株千年古银杏,高约37米,胸径245厘米,据传为1800年前张道陵亲手所种。古树树干苍古,虬枝四散,气势宏伟,腰身间钟乳(树笋)密集悬垂,色泽如碣石粗砺凝重,形态如槌、如笋、如锥,好像缓缓流淌的岩石粘液,似动非动,十分奇异。古银杏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承载,为青城山的"镇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幕府山的早期露天开采使山体从地形、地貌到土壤、岩石,从景观系统到生态系统都受到了巨大破坏。近些年,当地政府实施了幕府山植被恢复重建工程,其整体绿化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笔者从植物多样性的角度对幕府山的植被生长现状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意在为幕府山植被恢复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引言云居山位于江西省永修县境内,,地处北纬29°3′,东经115°36′,离南昌45公里临濒鄱阳湖西岸。云居山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6.8℃,年降雨量为1537.4mm,日照时数2002.2小时。土壤类型主要是红壤。雨、热光能资源丰富,环境因素作用和历史及人为影响,发育了云居山现状植被。今年4月上旬,笔者赴云居山进行了植被考察,丰富了云居山植被研究的资料,对生产实践和进一步研究云居山的森林植被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江西三百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三百山自然保护区区系成分复杂,以热带和亚 热带区系成分最多。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从其组成的主要优势树种壳斗科Fagaceae、金缕 梅科Hammamelid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山茶科Theaceae和樟科Lauraceae 等树种来看,体现了典型的 亚热带森林特点。  相似文献   

13.
小资料     
世界上最长寿的树,据说是非洲西部加那利亚岛的龙血树,已有8千年的树令。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世界爷树,年令也有7800岁。人们曾在该树基部挖通修路,车辆行驶无阻。我国重庆北温泉现在还有宋朝的桂花树,杭州有宋梅,浙江天目山和江西庐山的柳杉,四川青城山的银杏,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植被恢复是灾后重建的重要部分,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重建对保护城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对隆阳区"呢喃山"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重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隆阳区"呢喃山"火灾后植被恢复的技术措施。以期促进隆阳区的生态与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煤矸石山水土流失是矿区治理的一大难题。分析了煤矸石山水土流失的原因,介绍了河东煤从降水、煤矸石山坡度、坡长、表面植被覆盖等方面治理煤矸石山的经验,并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多山,不乏大山名山。由于地貌的丰富,世界上山的各种类型,中国都有。对于山,从古至今,有浩繁而精辟的品读。积累至今,每座名山,我们都可以说出其独到之处——例如黄山奇华山险青城幽……但是太行山却不同,你很难用几个字能够概括它,这不仅因为它是一个山脉,多样而复杂,而且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黎母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成效,采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查询方式对黎母山破损山体修复植被现状调查物种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破损山体人工修复技术采用客土喷播技术进行,植物以草本和小灌木为主;自然修复木本植被覆盖度高于人工修复,但存在个别特例,草本植被覆盖度恰好与木本植被相反;从物种群落特征指数分析表明自然修复物种复杂程度高于人工修复;从植被现状反映,人工修复野生树种比较少,主要植被为人工种植植物;自然修复木本植物有山乌桕、中平树等野生乔灌木,草本以乌毛厥和粽叶芦为主。黎母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效果有成效,自然修复物种丰富度高、多样性复杂,人工修复物种单一,结构简单,可进行乡土树种种植。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排矸年限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状况、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排干年限的增加,植被总盖度处于上升趋势,物种种类越来越丰富,并由草本群落逐渐演变为乔灌草植被共存;矸石山废弃地土壤含水量、密度、孔隙度等都较低,速N、速P含量较少,速K含量相对多些,植被数量、种类也较少,但随着排干年限的增加,其上的植被数量、种类逐渐增加;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氮素是限制群落均匀度变化的显著因子。希望能为矿区下一步人工营造植被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安徽南部休宁县境内的齐云山,与江婀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合称中国道教四大名山,它同时也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我经常登上齐云山进行摄影创作,这座风景文化名山在我眼中常往常新,风情万种。  相似文献   

20.
防火道是林区隔绝火源、防止森林火灾蔓延的一项有效措施。鉴于我区土壤肥沃、降雨量多,植被茂盛,每年采取人工铲挖植被垦复防火道投资大、效率低,我们于1985年在天目山林场进行了草甘膦喷洒除灌灭草垦复防火道的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一、试验地植被情况试验地设在天目山林场主石顶林点。防火道宽8米,长850米,面积10亩。植被以茅草、淮草、令箭草、牛筋草、黄荆条、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