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匍匐矢车菊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中文名、英文名及拉丁学名在与其相关的研究及文献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经过对匍匐矢车菊的原始文献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分析和考证,在植物保护及植物检疫领域,中文名建议采用顶羽菊,英文名建议采用Russian knapweed,拉丁学名建议采用Acroptilon repens(L.)DC.,以便于学术交流和统一调查防除。  相似文献   

2.
杂草图谱     
《杂草科学》2007,(3):61-62
米口袋 形态特征 成株 茎缩短,叶在根颈丛生。全株被有白色长柔毛。奇数羽杉复叶,小叶椭圆形、长圆形或卵形,托叶三角形。伞形花序,花梗杨短。子房圆筒状,花柱内卷。  相似文献   

3.
杨庆爽 《植物保护》1981,7(6):26-28
叶螨的种类很多,国内已知的种类至少在100种以上,目前在生产上相当重要的种类主要有四种。 一、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 成螨:雌螨梨圆形,长0.42—0.59毫米,宽约0.28—0.32毫米。雄螨体长0.2—0.3毫米,宽约0.14毫米。背面观略呈菱形,体红  相似文献   

4.
在2012—2017年通过普查和定点观察,调查天山假狼毒在新疆伊犁地区昭苏县和特克斯县的发生分布情况,并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天山假狼毒在我国新疆伊犁地区昭苏县和特克斯县均有分布。天山假狼毒以根繁殖,根木质,黄褐色或淡褐色;茎直立,自基部发出,不分枝,草质或近基部稍木质;叶互生,椭圆形,全缘;花盘环状,花柱丝状;坚果绿色,包藏于宿存的花萼筒基部,椭圆形。成熟的果实失水之后脱落,椭圆形,褐色或浅褐色。天山假狼毒在4月上旬出苗;4月上旬至5月初为苗期;4月下旬至5月底为现蕾期,4月下旬为现蕾初期,5月中下旬为现蕾盛花期;5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花期,5月中旬为初花期,6月上中旬为盛花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天山假狼毒逐渐开始衰老;9月上旬叶片开始变黄、干枯、脱落。  相似文献   

5.
宁波口岸在进境木质包装检疫中经常截获食菌伞滑刃线虫和阿苏里伞滑刃线虫,这2种线虫都属于fungivorus组,形态上十分近似。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唇区缢缩十分明显,而后者缢缩不明显;前者排泄孔与半月体平均距离较远(约11μm),而后者较近(约5μm);前者雄虫热杀死后尾部强烈向腹面弯曲(超过180°),后者尾部略腹弯(约90°);前者基顶与喙突相距约9.8μm,喙突高约2.7~3.5μm,后者则分别为8.4μm和1.5~2.8μm;前者雌虫尾多数腹弯十分明显,尾较短(长约50μm),后者尾一般略腹弯(长约68μm)。此外,ITS区的PCR-RFLP方法可区分上述2种线虫。  相似文献   

6.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是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的寄生性天敌。研究该小蜂的行为发现,雄蜂复眼在交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此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复眼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雌蜂复眼长椭圆形,外凸,小眼约267个;雄蜂复眼近椭圆形,略外凸,小眼约285个。雌、雄蜂复眼中心区域小眼排列较紧密,多为较规则的六边形,边缘区域小眼排列不紧密,多为不规则四至六边形,且少量相邻小眼的间距较大。雌、雄蜂复眼小眼面积分别为124.931、19.90μm2。雌、雄蜂复眼中心区域近背区小眼间着生少量感觉毛。  相似文献   

7.
蓟马体微小纺锤形(图一),一般长约1-2毫米,多数黄、黄褐或黑褐色.触角6-9节,线状,略呈念珠状.复眼发达,单眼3个,单眼间鬃2根.口器锉吸式.翅2对狭长,翅脉退化,沿翅脉上往往生有小刺,称脉鬃;翅缘密生长缨毛.腹部10-11节,有些种类有锯状产卵器,有些则腹末成管状.  相似文献   

8.
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Wiedemann)是地中海区各国水果和蔬菜作物最大的害虫。它的原产地是非洲的热带地区,传播到伊朗、刚果、尼日利亚、津巴布韦、突尼斯、乌干达、南非、阿根廷、巴西、乌拉圭、澳大利亚,中欧的某些国家等地。它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危害约二百种植物的果实,特别是甜橙、柑橘、桃、杏、梨等。地中海实蝇比家蝇略小(约5毫米),  相似文献   

9.
十三种农田蜘蛛卵囊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调查天敌蜘蛛消长时,除了对成、若蛛进行调查外,还须调查各种蜘蛛卵囊的数量。因此识别蜘蛛卵囊的形状和生境对拟订协调防治措施是必要的。兹将采集和观察到的13种主要农田蜘蛛卵囊的情况简述如下。 1.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 (Sundevall)属微蛛科。卵囊产于稻、棉、旱谷植株中、下部叶片正面或反面,椭圆形、扁平块状,白色,长约6~8毫米。囊外有疏松的丝状复盖物。卵粒球形,初为乳白色,将孵化时呈淡黄色。卵粒间粘着不  相似文献   

10.
《湖北植保》2010,(2):65-67
1物种名称:草胡椒 拉丁文名:Peperomia pellucida鉴别特征:茎直立或基部有时平卧,下部节上常生不定根;茎分枝、圆形,高5~40cm,淡绿色,粗1~2mm。叶互生,薄而易折,卵形,先端短尖或钝,基部阔,心形;长与宽1~3cm,淡绿色;叶柄长8~10mm。穗状花序顶生枝端,直立,淡绿色,长1~6cm。花小,两性,无花被,雄蕊2;子房椭圆形,柱头顶生。果极小,球形,先端尖,宽不过0.5mm。  相似文献   

11.
厦门口岸于2011年6月从来自希腊的荒料石垫木中截获一种伞滑刃属线虫。经形态学比较、测量,该线虫虫体细长,侧区有4条侧线。雌虫有小阴门盖,尾圆锥形,略腹弯,尾端尖。雄虫交合刺成对,不愈合,显著腹弯,长约13~15μm;基顶前伸,端部圆滑,略背弯;喙突显著,末端钝尖,远端有小而明显的盘状突;雄虫尾部乳突7个。结合ITS-RFLP指纹图谱比对,进一步将该线虫鉴定为瓦里西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vallesianus Braasch,Schonfeld,Polomski,et al,2004)。  相似文献   

12.
番茄裂果是影响市场销售、造成价格低廉、效益上不去的主要原因。因此,番茄种植时应采取防范措施,提高番茄商品性,才能最大限度增加番茄的经济效益。1裂果的主要表现1.1顶裂果果实脐部及其周围果皮开裂(即菜农所指的笑果或破肚子),有时果实胎座组织及种子随果皮外翻裸露,受害果实很难看,几乎完全失去商品价值。主要是由于畸形花花柱开裂造成,有时柱头受到机械损伤也可引起顶裂果。1.2纹裂果生产中,纹裂果又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原野华丽蜾赢Delta campaniformecsuriens(Fabricius)膜翅目胡蜂总科蜾赢科,捕捉鳞翅目幼虫用以繁殖后代,属天敌昆虫,在生产上有利用价值。 成虫大体黄褐色,雌蜂体长约20毫米,头背面观横形,比胸窄。头顶、后头与复眼黑色。面和颊黄色。上颚刀状,长而尖,褐色。触角黄褐色,末端数节黑褐色。胸部短,背面观椭圆形,前端平截。前胸背板、后小盾片和中胸前侧片上部黄色。中胸肯板前半  相似文献   

14.
杂草图谱     
《杂草科学》2011,(2):76-77
罗布麻(茶叶花、野麻、红麻、茶棵子、吉吉麻、草夹竹桃、野茶) 形态特征 成株全株具乳汁。直根粗壮。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枝条通常对生,无毛,紫红色或淡红色。叶对生,长椭圆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圆形,叶柄腋间有腺体。聚伞花序顶生,花冠筒状钟形。粉红色或浅紫红色。  相似文献   

15.
苹果霉心病菌的侵染过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苹果霉心病致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经花柱侵入,自花朵开放时开始侵染。自初花至落花期,70%花柱被链格孢定殖。元帅系品种,从落花后3周至果实采收,定殖于花柱的病菌通过萼筒心室间组织陆续进入心室。采收以后,在常温贮藏条件下,继续向心室蔓延。  相似文献   

16.
从褐带长卷叶蛾(Homona coffearia Nietner)幼虫虫尸中分离到一种颗粒体病毒。其颗粒体为椭圆形或卵形,大小约156~194×250~325毫微米。颗粒体在0.01M Na_2CO_3+0.05M NaCl 溶液中,能游离释放出杆状病毒粒子。其大小约62.5×275毫微米。实验室和田间试验结果证明,该病毒对褐带长卷叶蛾有很高的致病力;但对拟小黄卷叶蛾、拟后黄卷叶蛾及家蚕均不致病。  相似文献   

17.
中华广肩步(虫甲)Calosoma chinense Kirby,成虫活动敏捷,有趋光性。据1983年观察,成虫每雌产卵31~66粒,平均50粒;可产卵1~3次,平均2.3次,每次产卵10~43粒,平均27粒。卵长椭圆形,大小约2.5毫米,初产时为乳白色,经4~5天后为淡黄色,将孵化时为黑褐色。卵单粒散产,大都产于地下6~9厘米处。幼虫体黑色,足细而长,敏捷活泼,一般在夜间活动,白天隐蔽。幼虫共三龄。老熟幼虫化蛹时先作蛹室后化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新疆温宿县、黑龙江方正和五常县和辽宁辽阳县的稻粒上发现一种细菌性黑斑病,稻米胚乳组织表面有黑(褐)色斑点;病斑仅在米粒上颖壳表面没有病斑,在强光照射下,颖壳表面可隐约透出米粒上的黑斑,病斑的位置一般在稻米中部;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mim,也有线形的,病斑长1~3mm,宽0.5~11mm;米粒上也发现有黑环斑,横绕米粒.病斑深度一般到胚乳为止,病粒比正常米粒略小,病斑处易破碎.  相似文献   

19.
核盘菌科一新种—细辛核盘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核盘菌,Sclerotinia asari Wuet C.R.waug,是核盘菌属的一个新种。它能为害细辛的根、茎、叶、果等各个部分发生毁灭性的菌核疫病。它的主要寄主是细辛;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均与S.sclerotiorum不同。菌丝体无色,有分隔,宽3.0~7.5微米。菌核大小差异很大,较大的为17~30×20毫米;较小的为0.4×0.3毫米。一颗菌核可萌生子囊盘1~9枚,子囊盘鲜褐色,直径为3~20毫米,柄长5~70毫米。子囊棍棒状,无色,10.25×165.0×7.5~10.0微米。子囊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10.0~17.5×4.3~7.5微米。附着胞球形,无色,直径3~5微米。并做了中文与拉丁文的形态描述。  相似文献   

20.
粘菌对人参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4年6月,在浑江大阳岔参场的2年生参上,首次发现了粘菌为害,1984—1987年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 一、病原与症状 根据形态观察和查阅资料,该粘菌为草生发网菌(Stemonitis herbatica Peck)孢囊常小簇丛生,聚成大片,圆柱形、钝头,褐色至红褐色,全高3—7毫米;柄短,高0.8—2毫米,黑褐色至黑色,基部稍扩大,基质层膜质,不明显,囊轴向上渐细,有时不到囊顶;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