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稻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的开花及制种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培矮64S盛花期、花时、颖花开张角度和开张时间进行了观察,研究了培矮64S柱头活力保持期和柱头外露情况,并就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对360S和珍汕97A分批播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60S的育性转换温度低,开花习性好,花时较早,柱头外露率高;360S对九二О反应比珍汕97A敏感,从播种至抽穗始期约65~72d,比珍汕97A长6d;主茎总叶数11.8~12.7叶,与珍汕97A相当。  相似文献   

3.
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陆18S的选育及育性表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选育低温钝感的早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从抗罗早与5690杂交后代中获得一不育株,通过自然和人工低温的增压选择,育成了水稻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18S,该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了23.5℃,在湖南稳定不育期达90d左右,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达50%,可育期自交结实率在30%以上,具有广亲和性,一般配合力强,农艺性状好,米质优、耐寒性好,中抗稻瘟病,用其选配的早晚稻组合经参加省(市)区试,应用前景看  相似文献   

4.
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399S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399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 1997年选育成的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 ,具有隐性下垂叶形态标记性状 ,用其制种有利于除杂保纯和杂种的纯度鉴定。 1997年 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 ,不育株率 10 0 % ,花粉败育率 99.997% ,自交不育度10 0 % ,不育起点温度为 2 3℃ ,不育期 34d以上 ,主茎 7.9~ 13叶  相似文献   

5.
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开花习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占 63S开花习性观察表明 :其单株花期 12d ,盛花期集中在始穗后的 3~ 6d ,11:0 1~ 15 :0 0为盛花时段 ,最高盛花时为12 :0 1~ 13 :0 0 ,占全天花量的 2 3 .3 6% ,午前花为全天花量的 3 4.78% ;单株喷施“92 0”能明显缩短花期 1~ 2d ,盛花期提早近 2d ;喷“92 0”单穗花期为 7.3d ,较未喷“92 0”单穗提早 1.6d ;而喷“92 0”后的 1天 11:0 1~ 12 :0 0为盛花时 ,占全天开花总量的 2 1% ,午前花总量占全天花量的 65 .3 2 %。广占 63S对激素“92 0”较敏感。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育水稻优质、低温敏、基本营养型先温敏核不育系,选用只有1对隐性不育基因的"田丰S-2"作不育基因供体,基本营养型优质稻中间材料龙优2为不育基因受体,用杂交 生态压力系统选择法,育成了发育特征为基本营养型,不育起点温度≤ 23℃,综合性状好,生育期显性、稻瘟病抗性为中抗(MR)、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高、可繁性好的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福龙S2,2006年11月通过福建省技术成果鉴定.总结出一套便捷、快速、高效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种程序,并对福龙S2的利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蜀光582S、GD-8S、徐选S、GD-7S、02—142、208S、W9593S、YW-2S、Y3和S25共10个我国新近育成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为材料,以培矮64S和农垦58S为对照,观察了开花习性。结果表明:开花习性因不育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大致分为4类:1)蜀光582S、Y3、02—142与培矮64S(CK),花期集中、花时较早,盛花期出现在穗后2~5d,午前花率在60%以上,柱头活力强,但开颖时间短;2)徐选S、GD-7S、W9593S,花期分散、花时较迟。柱头外露率一般,对“920”敏感;3)GD-8S、208S、YW-2S,花期集中,但花时分散,柱头外露率一般,表面积较小;4)粳型不育系S25和农垦58S,主要特点是花时集中,但花时高峰迟,柱头外露率低。  相似文献   

8.
9.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G156S的开花习性及异交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G156S开花习性及异交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花时集中在10:00-16:00,12:00时达到开花高峰期,午前开花率占53.3%;颖花张颖角度变幅为23.9.~28.4.,开闭颖历时大于9.5 h;单穗开花高峰期为始花后的2~4d;柱头较大且外露率高达83.1%,柱头生活力在始花后的2~3d最强且延续到第7天;异交结实率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培矮64S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进行花药培养,在全年的整个生长季节中,不同播种期获得的花培效果差异较大,绿苗分化率和培养力均以1月中旬播种5月底取样最高;穗子低温预处理5-10天可提高花培效果,7-8天为最佳;诱导培养基以M8的培养效果最好,M8的出愈率和培养力均高于N6和SK3,在对诱导培养基中不同激素配比的实验中,M8培养基以加1mg/L KT、3mg/L NAA、1mg/L2,4-D的花倍效果最好。而N6则以1mg/L KT、3mg/L NAA、2mg/L2,4-D的花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根据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的特性,在掌握父母本制种播差期准确的情况下,针对由于土壤、气候、栽培、水肥管理等不到位造成部分制种田花期不遇的原因,提出父母本花期预测和调控技术,达到父母本花期基本相遇和全遇。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K优195是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用具有粳型血缘的粳质籼核不育系K17A与恢复系195配组而成的中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等特点。1994年由汉中市农科所引入我省,1995~1997年参加陕西省水稻良种区域试验,三年平均比对照种汕优64增产12.19%,达极显著水平,1998年通过品种审定。汉中市1995~1999年制种200hm2,平均单产3 981kg/hm2,最高单产达5 250kg/hm2,种子质量均达国家一级种标准。现将K优195亲本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优质稻“丝香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香1号”是以从广东农业科学院引进的“丝苗香”为母本、性状优良株系“608号”为父本(西山香×桂99的选育株系)进行杂交,并经多年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感温型常规优质稻新品种。其特征特性表现为:生育期早造124d左右,晚造107d左右;综合农艺性状好,株型集散适中,每穗总粒数130.4粒,结实率82.0%,千粒重23.2g;适应性较广,易获得高产稳产,在2006~2007年区试中,产量为6401.10~6806.25kg/ha;米质优,整精米率、垩白粒率、胶稠度等5项指标达农业部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透明度、垩白度等5项指标达二级标准。其高产栽培要求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调控水肥及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新品种新春22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春22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与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繁所以Tal为母本,永1265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选择采用系谱法,经多年南繁北育联合选育而成的集高产、优质、早熟、多抗于一体的超高产春小麦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7年在新疆塔城地区、伊犁地区、农九师及农四师部分团场种植,平均单产500kg/667m2以上,高的地块达到600kg/667m2以上.现将春小麦新品种新春22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玉米新品种鲁单8013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关键制种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中优117是湖南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优质不育系中9A与自选的强优恢复系常恢117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品种农艺性状好,生长优势强,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先后通过湖南、贵州、广东韶关等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对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在烟叶—水稻制种栽培模式下,杂交稻制种安全高产栽培要把好烟叶播种、父本寄秧、插秧3关,强化大田前期攻苗、中期花期预测及病虫害防治,以及后期增加千粒重,有效改善土壤的水、气环境,以实现烟叶、水稻制种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玉米品种齐单6号,2006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审定推广区域达全国16省市,深受欢迎。现将该品种新疆高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预测与调节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期预测其目的是尽可能早而准确的推断出父母本始穗期,从而确定它们的花期能否理想相遇,若花期不能理想相遇,应及时采取措施调节父母本的发育进程,确保花期能接近理想相遇.从杂交水稻制种中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标准、花期预测的方法、花期调节的原则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在豫南的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培矮 6 4 S在豫南特殊生态条件下的特征特性表现 ,以及在制种中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