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
浅析造林整地方法对水土保持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国营林场温家庄、七五点和小东沟等选设标准地,选取6 a~8 a林龄的油松林,调查不同造林整地方法对水土保持幼林生长的影响的有关数据,进行多方对比,论证了在该地区不同造林整地方法对影响幼林生长差异的显著性,得出了以水平梯田整地方法对促进幼林生长最佳,鱼鳞坑次之。在选择不同造林整地方法时,应依据当地经济条件,遵照因地制宜的方针,即在经济条件较好、坡度较缓的地方,选择水平梯田整地措施造林,反之应选择鱼鳞坑整地方法造林。  相似文献   

3.
通过全垦整地、大穴栽植、间种花生与大穴栽植、刈灌抚育两种整地、抚育方式下杉木幼林生长效果的比较,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杉木可作为皖中低山丘陵区一个优良的用材林树种。  相似文献   

4.
莫文达 《绿色科技》2022,(19):116-118+122
为探究不同整地方式对杉树幼林生长的影响,设置了大穴整地、中穴整地、小穴整地三个处理,研究了杉树幼林成活率,16年生杉树株高、胸径、林分结构、生物量及用工成本。结果表明:最适宜杉树造林的整地方式为中穴整地(五四三),即穴面为50 cm×50 cm、穴深为40 cm、穴底为30 cm×30 cm,这一整地方式既可节约造林成本,也可促进杉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杉木人工林不同整地方式对水土保持和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方山区现行三种整地方式的水土保持作用和杉木幼林的生长效果进行了连续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各种整地方式的水土流失均轻微,年土壤流失量:全垦大于水平带垦大于自然对照区;年迳流量:水平带垦大于自然对照区大于全垦大于穴垦;年迳流量是年土壤流失量的272~707倍,而土壤流失中的养分损失,却是迳流中养分损失的96倍左右,所以要维护地力,保土比保水更重要,三种整地方式的幼林生长的差异不很显著;单位面积用工量以穴垦最小。综合考虑,在坡度较大,土壤肥沃,劳动力紧张的南方地区,宜推广水保效果好,整地用工少,幼林生长良好的穴垦整地方式。  相似文献   

6.
整地深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整地深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整地空白处的土壤含水率较对照空白处提高0.46个百分点;深整地较浅整地土壤垂直温度变化小,在0~70 cm范围内,每深10 cm,浅整地地温下降1.0 ℃,而深整地的下降0.9 ℃;深整地较一般整地土壤容重减小11%,土壤孔隙度增加5.5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还表明,适宜的整地深度以50~60 cm为宜,这有助于降低造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杉木作为经济植物,在我国建设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作用,而在杉木的栽培过程中,整地质量与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杉木幼林的生长。从几种不同的整地方式着手试验分析研究,从数据中得出不同整地方式对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及整地成本等,进而为杉木幼林生长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桉树新造林地穴面采用地膜覆盖,探讨白色、黑色地膜覆盖对桉树造林成活率,幼林地径、树高、生物量、叶面积、根系长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穴面地膜覆盖对桉树幼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白色地膜覆盖造林效果最好,造林成活率,幼林地径、树高、生物量、叶面积、根系长度等指标比无覆盖造林分别提高5%,15%、12%、21%、32%、185%;黑色地膜覆盖造林比无覆盖造林分别提高4.4%,13%、8%、12%、20%、157%。桉树新造林地建议采用白色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9.
黄泛沙地毛白杨不同整地规格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泛沙地上进行毛白杨不同整地规格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带状、穴状2种整地方式,8种不同整地规格,毛白杨幼林的胸径、树高生长量无明显差异,大规格整地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率也无明显影响。但大规格整地显著增加造林成本,以挖60~80cm见方的植树穴为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杉木丰产林基地第一代种子园种子与普通种子的幼林生长量对比,不同整地方式对幼林生长的影响,施用基肥对幼林生长的对比试验,得出采用良种能使林相整齐,立地指数在14以上大穴地和立地指数16以上中穴整地效果较好,施用基肥可使幼林提前郁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观察研究了福建 5种主要造林树种整地不同穴规格对苗木生长、经济投入和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整地穴规格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穴规格越大 ,经济投入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2.
整地和土壤对火炬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西部海湾沿海平原,对七种整地处理和五类土壤、施肥或不施肥的山地火炬松人工林的生产力作了试验。栽后12年,砍伐—焚烧—耙耕和剪裁—堆行—耙耕处理的,普遍获得了最大的断面积(每英亩112平方英尺),但砍伐—焚烧—耙耕处理的生产木材最多(每英亩2109立方英尺)。在砍伐和焚烧之后增加耙耕处理的,比仅只砍伐—焚烧处理的每英亩增加了394立方英尺的产量。林下喷洒除草剂和剪截—堆行的产量最低。粉砂土、慢渗透粘土和极慢渗透粘土的断面积较高(每英亩105平方英尺)。其中,粉砂土和慢渗透粘土的材积生长量较高(每英亩为1878立方英尺)。产量最低的立地为砾质底土。磷肥一般不影响火炬松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对不同的整地、施肥方式的马尾松动林林分的胸径和树高进行调查,对林木进行资产评估,并对树高、胸径、资产评估值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龙岩Ⅱ类立地条件下,4年生马尾松幼林林木资源资产评估值以采取施追肥(N.P.K复合肥)、全面整地措施的林分为最大;其次为施基肥(火烧土)、块状整地的林分;采取块状整地、施追肥的林分投入最小,经济效益最好。因此,采取全面整地和施追肥的营林措施可使马尾松幼林取得最大资产评估值;块状整地和施追肥是马尾松幼林生长最快及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不同整地方式对杉木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经对开沟整地机犁壁参数探讨得知:使用东方红-75型拖拉机为配套动力,在沙地开沟造林,当沟底宽为28cm时,要使沟深由40cm增加到50cm,并保证拖拉机正常作业,坡壁角在40° ̄60°范围内选取大值。  相似文献   

16.
造林地类型对闽楠幼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闽楠在不同类型造林地的生长规律,以为闽楠的林下套种提供技术支撑。在国外松近熟林下、杉木近熟林下和采伐迹地3种不同类型的造林地,以2年生闽楠轻基质容器苗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国外松近熟林下与杉木近熟林下套种的闽楠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高于采伐迹地的;国外松近熟林下与杉木近熟林下有利于闽楠树高和地径生长,在国外松近熟林下种植的闽楠树高和地径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湿地松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湖南攸县设置了反映湿地松人工林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湿地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7年定期、定位观测及统计分析表明:在湿地松人工造林的各项主要技术措施中,立地选择、良种选择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幼林抚育对湿地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影响,而整地方式与规格对幼林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1996年以来,在武安县低山丘陵地区进行了不同整地方式的造林试验,以研究不同整地方 式对土壤养分和林木生长的影响,为造林整地提供科学依据。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造林地概况   造林地设在邯郸市武安县东部,地处河北省南部低山丘陵地带,海拔高度300~500 m,年平 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590 mm,无霜期200 d,土壤为砾石褐土,土层厚度为30~40 cm,土壤深层石砾较多,山上植被较少,多为茅草和野生灌木。  相似文献   

19.
选用4种不同密度马尖相思幼林,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造林试验。对4种不同密度3年生马尖相思幼林的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生长进行了观测分析,用标准木的各器官干质量估测林分的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3年生马尖相思幼林的胸径、树高、冠幅生长无显著性影响,对枝下高生长的影响到第3年时已趋明显,差异显著。3年生幼林生物量以密度为2 505株/hm2最高,鲜质量达59.24t/hm2,气干质量达24.33t/hm2;3 330株/hm2最低,鲜质量为42.97t/hm2,气干质量为17.33t/hm2。不同密度3年生幼林各器官生物量气干质量所占比率均为干>叶>枝>根>皮。  相似文献   

20.
薛志成 《热带林业》2003,31(4):36-36
工程造林社会性强,面积大,整地质量不易把握,而整地质量直接关系造林成活率、幼林生长状况和丰产性能。因此,提高工程造林的整体质量必须从提高整地质量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