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掖市荒漠化土地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引起荒漠化土地加剧发展的人为因素,从人类生态观构建、政府决策、恢复退化植被的理论和规划、提高荒漠化防治科技含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投入支持力度、建立荒漠化土地监测与预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为今后进行荒漠化防治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辽宁朝阳地区目前荒漠化土地及生态环境现状、荒漠化治理及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荒漠化土地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省荒漠化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分析指出影响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土绿化》2007,(5):22-22
甘肃省金塔县目前有荒漠化土地面积1815.7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4.39%,且以每年0.5万亩的速度扩展。金塔县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快土地荒漠化治理: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中西部荒漠化土地治理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吉林省中西部土地荒漠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造成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治理荒漠化土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土地荒漠化现状、变化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搞清青海省荒漠化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治理提供依据,通过遥感数据解译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荒漠化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青海省现有荒漠化土地1 913.8万h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6.7%,其中风蚀荒漠化类型土地面积为1 296.1万hm2,占荒漠化总面积的67.7%。青海省土地荒漠化总体呈现逆转趋势,近年来荒漠化土地年均减少0.6万hm2,年减率0.03%,但盐渍荒漠化增加3.3万hm2,年增率为0.36%,荒漠化林地增加33.6万hm2。根据青海高寒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现状及特点,主要采取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四川省巴塘县2009年土地荒漠化的监测,从荒漠化土地面积及分布范围、荒漠化类型、荒漠化程度、荒漠化土地利用现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巴塘县土地荒漠化现状。并对巴塘县土地荒漠化的成因进行剖析,提出了治理对策,以期对巴塘县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实地调查研究,对固阳县荒漠化土地成因进行了分析、论证,并针对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为该县和区域荒漠化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占毛乌素沙地总面积的29%,水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沙区生态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保护和改善沙区的生态环境,已客观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为此根据乌审旗荒漠化土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11条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正镶白旗沙化荒漠化土地的动态分析,针对当地情况提出了土地沙化荒漠化的治理对策及构想。  相似文献   

11.
虚拟水是指通过贸易方式从富水地区购买水密集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本地水和粮食安全,将解决水短缺的途经扩展到社会经济系统。根据虚拟水概念,计算所得的2000年共和盆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年净消费的虚拟水分别为878.43、1105.61m3,全社会全年消费的虚拟水数量和实际生产产品中的虚拟水含量分别为19633.61×104、33073.57×104m3,分别是共和盆地水资源统计利用量21907.5×104m3的0.9、1.5倍多。虚拟水为共和盆地荒漠化防治与水资源保障提供了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凤山河小流域石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1.6%,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有过牧、陡坡开荒、不合理耕种等.文中分别阐述了重度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的治理对策以及综合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方案重点以恢复生态—拦水、引水一圈养建设为主,具体包括林业植被建设、小型水利水保措施、草地建设和草食畜牧业发展等措施,确定了治理率达90%以上,乔木林面积增加近500 hm2的治理目标,并对产生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石羊河流域荒漠化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年来石羊河流域荒漠化正在加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割裂客体系统之间的必然联系,没有从系统的角度管理荒漠生态系统。(2)大面积打井开荒是当是生态退化的关键。(3)治沙措施散件得不到优化组合,其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4)措施散件缺乏定量描述,可操作性差。(5)管理方面的不合作行为是荒漠化防治事倍功半的关键。(6)生态发展的惯性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1)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中心。(2)综合防治是根本出路。(3)建立科学而严格的管理责任追究机制是根本保证。(4)开发利用非生态资源是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根据湖南省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定量评价了湘江流域2011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11年湘江流域人均生态足迹为2.1600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391hm^2,人均生态赤字达1.7209hm^2,生态足迹的需求是生态承裁力的4.9倍,区域内生态资源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生态协调系数DS=1.179〈1.414,协调状态较差,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5.
通过沙地不同人工植被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认为农田综合开发、洪淤造田是沙漠化土地改土培肥的最好措施之一.在沙地人工植被建立后,土壤生物结皮是主要的养分富集中心,并因植物品种的差异其厚度不同,但生物结皮形成缓慢.同时强调了沙漠化土地开发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理在前、适度、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广东省2004年和2009年两期的沙化土地监测数据,根据沙化土地的面积、土地类型、沙化程度、利用类型及沙化植被盖度,对沙化土地变化进行动态分析,评价广东省近5年的治沙成效,指出防沙治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呼和浩特属黄河中上游天保工程区,文章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现状为抓手,全面对呼和浩特市黄河流域治理及保护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为今后呼和浩特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8年伊犁河流域土壤侵蚀调查数据,筛选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通过新疆土壤侵蚀评价指标体系,制作各个因子的分级图,并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各因子进行叠加运算,制作新疆伊犁河流域土壤侵蚀评价图。由评价结果可得:(1)伊犁河流域大部分为非土壤侵蚀区域,该区域植被盖度高,土壤质地为壤土、沙壤土,降水较丰富;(2)平原区到山区过渡的荒漠草场区易发生轻度土壤侵蚀;(3)昭苏县、特克斯县和尼勒克县等降雨量较大的高山石漠区土壤侵蚀程度较高;(4)霍城县境内的塔克尔莫呼尔沙漠具有沙质基质、植被覆盖度极低、降雨量少等特点,是本区土壤侵蚀较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多伦南部、围场西部、丰宁北部为研究对象,利用1987年、1999年和2004年3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转移矩阵,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及土地沙化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具有恶化和逆转双重性,积极的生态建设能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1987—1999年该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沙化土地扩展,1999年在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后,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显著遏制。  相似文献   

20.
将云南省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与第一次监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21年16年间,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16.86万hm2,减少40.56%,年均减少7.30万hm2,年均减少率为2.53%;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石漠化程度减轻趋势明显。国家和地方实施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森林抚育工程、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草)工程等生态修复类工程在石漠化土地面积及程度变化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