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在如皋县宏坝、新民两个蔬菜队,利用Bt乳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死亡率达70-96%。试验表明以下条件有助于发挥Bt乳剂杀虫效果。 适期用药 根据虫情测报,初卵期喷施800倍Bt乳剂,防治效果为10%:孵化盛期至一龄幼虫盛  相似文献   

2.
1985年6月25—27日,在湖北省农科院和北京市农业局的主持下,召开了Bt乳剂研制及其应用成果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30多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有关工厂的63位代表。代表们听取了“Bt乳剂研制及其应用”等4篇专题报告;参观了Bt乳剂防治玉米螟、菜青虫、国槐尺蠖现场;还观察了目标害虫超微结构的病变,证明Bt乳剂完整地保持了苏云金杆菌的生物活性;最后对Bt乳剂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Bt乳剂防治玉米螟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地区1984—1986年开展了用生物农药Bt乳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投药防治一代玉米螟,以亩用Bt乳剂150克加细砂3.5—5公斤配制颗粒剂效果最好其减孔株率和减孔率都在80%以上。最佳施药期是在玉米心叶末期之前,具体时间应视各年气候而定,沈阳地区一般为6月30日至7月5日。  相似文献   

4.
过去,我市主要用化学农药防治菜青虫,由于产生抗药性,农药使用浓度越来越高,喷药次数越来越高,仍难以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1982—1985年,我站从湖北省农科院引进Bt乳剂防治菜青虫试验示范,经多次反复试验证明,对菜青虫有强烈的毒杀作用,72小时防效为85.7—97.3%。4年来,兰州市用Bt乳剂防治菜青虫81200亩次。  相似文献   

5.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Bt伴孢晶体毒素蛋白质,最低可检值7.79ng/0.15ml,灵敏、精确,具高度专化性。测定标准品HI—1—S—1980和Bt乳剂产品中伴孢晶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8.06mg/g粉剂和4.57—6.17mg/ml乳剂。用标准品与待测样品(Bt乳剂)的晶体蛋白质含量,就可计算出待测样品的相对毒力效价。ELISA与昆虫生测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笔者1984—1986年,连续3年20余点次,用Bt乳剂、“7216”、“82—6(1)—2”3种苏云金杆菌制剂处理绿豆1000公斤,防治绿豆象效果较好。 Bt乳剂(湖北农科院植保所提供)为褐色粘稠液体,含菌12O亿/ml。“7216”和“82— 6(1)—2”(均为湖北生防站提供)含菌100亿/克,细度100目,含水4%左右,灰白色粉剂。3种菌剂均是1984年产。供试绿豆处理前无虫蛀或虫蛀7—10%,发芽率79—  相似文献   

7.
应用绿僵菌防治鳞翅目蔬菜害虫及壮苗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7~1998年在山西太原田间应用绿僵菌防治甘蓝上小菜蛾、菜青虫和番茄上棉铃虫试验 ,结果表明 ,绿僵菌对小菜蛾的杀虫率为74.48% ,菜青虫为77.73% ,番茄上棉铃虫为 53.98% ,高于对照药剂双效Bt悬乳剂300倍液。经浸种的辣椒苗和茄子苗颜色深绿 ,苗齐苗壮 ,长势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护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生产“无公害蔬菜。”几年来我们用苏云金杆菌制剂“HD-1”(下称Bt)乳剂,在河北省保定、邯郸两市郊区西红柿田防治棉铃虫,取得较好效果。 菌剂 湖北省农科院微生物厂产品。有Bt乳剂和复方(含氯氰菊酯2%)Bt乳剂两种。每毫升含活孢子100亿。使用浓度100~400倍喷雾,在卵高峰期部份幼虫初孵时进行防治,以辛  相似文献   

9.
全国第五次Bt乳剂应用协作会于1986年11月1~3日在武汉市召开,会议交流了各地使用Bt乳剂防治农林害虫的经验。吉林省飞机喷施Bt乳剂防治玉米螟面积18万余亩,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每亩投资0.70壳,挽回损失4.90元,投资与收益之比为1:7。南方地区应用Bt乳剂防治园林害虫,茶毛虫、稻苞虫、芦毒蛾、苹果卷叶蛾、杨尺蠖等,效果相当于  相似文献   

10.
室内、田间试验表明,菜地用Bt乳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爪蛸螟等食叶害虫,天敌数量比化防区增长13.2倍;棉田用Bt乳剂防治二代棉铃虫,药后10天的天敌数量比敌杀死施药区增长11.3—16倍,保持下来的天敌有瓢虫、草蛉等,对蚜虫有控制作用,蚜害减轻,省去治蚜用药,呈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杨玉洁 《植物保护》1991,17(3):47-47
Bt乳剂(湖北农科院微生物厂,活孢子含量120亿个/ml)200、250、300倍,二代棉铃虫卵盛期施药,亩喷稀释药液50公斤。1987-1988年在肥乡、临漳、曲周、成安4县进行Bt乳剂防治二代棉铃虫和控制伏蚜的试验。 生产示范,每县示范点面积30亩,Bt乳  相似文献   

12.
试验表明,在二代棉铃虫卵高峰期用Bt乳剂防治,一般年份用200倍,大发生年份用100倍,防治效果达75%以上,虫口密度被压低到百株2—3头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生防田主要捕食性天敌比化防田高3倍左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粘虫(Mythimna separata)在湖南省城步县南山牧场发生普遍,为害牧草十分严重,采用Bt乳剂防治取得一定效果。 Bt(HD-1)乳剂(含孢子是120亿/毫升,湖北省农科院1987年产品)每亩用量分150和200毫升,加水至40公斤,于粘虫3龄高峰期喷施一次。药后3天调查效果,虫口下降率  相似文献   

14.
混脂酸·铜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病是各种农作物普遍发生的一类病害。尤以番茄病毒病发生较重。山东省是我国较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复种指数较高,加上近年高温、干旱,病毒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开发和筛选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抗病毒病农药势在必行。通过 2000年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我们发现 24%混脂酸·铜乳剂对番茄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 试验设 667 m2用 24%混脂酸·铜水乳剂 (毒消,下称。北京市东旺农药厂产品 )600、 900、 1 200倍液, 10%混合脂肪酸水乳剂 (83增抗剂,下称。北京市瑞宝生物技…  相似文献   

15.
波尔多液营养保护剂对番茄缺铁锌症矫治及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砂培试验的方法,研究波尔多液营养保护荆BNPP—Fe、BNPP-Zn、BNPP—Fe—Zn和美国铜基杀菌剂Kocide矫治番茄缺铁黄化症和缺锌小叶症的效果,以及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只喷清水的CK相比,喷施BNPP—Fe、BNPP—Zn、BNPP—Fe—Zn后,番茄叶绿素、活性铁、全铁及全锌含量都有显著提高,均能够矫治番茄缺铁、锌症状。同时喷施波尔多液营养保护剂后,番茄株高、茎粗明显优于CK,并且BNPP-Fe、BNPP—Zn、BNPP-Fe-Zn处理的产量比CK分别提高63.8%、27.6%~33.7%和129%~140%。BNPP—Fe—Zn处理与Kocide处理相比,番茄叶片全铁、活性铁和全锌含量差异显著,分别提高78,7%~104%、65.1%~173%和109%~142%,产量提高15.2%~22.8%。3种不同的波尔多液营养保护剂以BNPP-Fe—Zn效果最好,且优于美国Kocide产品。  相似文献   

16.
苏云金杆菌乳剂(简称Bt乳剂)于1982年试制成功。产品含孢子数 为120亿/克,1982年-1984年在16个省市,对菜青豆、玉米螟、杨小舟蛾、杨尺蠖等害虫进行防治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示范对比研究了25%杀虫双水剂和5%Bt乳剂混用对水稻1代二化螟的损害效果,证明了混用不但效果好,而且减少环境污染,同农民习惯用药成本相当,易受农民接受,同时为无公害水稻的生产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特别符合当前食品和环境安全需要,值得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南美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新近传入我国的一种世界毁灭性番茄害虫,对我国番茄产业的潜在威胁巨大。为有效控制南美番茄潜叶蛾,测定了新型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工程菌G033A(Bt G033A)对该昆虫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以32000 IU/mg Bt G033A WP处理过的番茄叶片饲喂南美番茄潜叶蛾幼虫,其室内毒力效果由高至底依次为4龄幼虫,3龄幼虫,1~2龄幼虫,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4.63、15.59和23.17 g/L;浓度在10 g/L及以上时,Bt G033A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各龄幼虫的毒力均较高,处理后96 h(第4 d)校正死亡率均超过90%。在田间条件下,以Bt G033A WP 100倍液(10 g/L)喷雾防治低龄幼虫即有较好的防效,药后第5 d对1龄和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1%和98.0%,药后第7 d对1龄和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为100%;并且,与常用的生物杀虫药剂鱼藤酮的防效相当。研究结果对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新发南美番茄潜叶蛾的有效控制及其综合防控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转Bt基因玉米对棉铃虫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m(Htlbner)是常年危害玉米的重要害虫。转Bt基因抗虫玉米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采用室内离体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孟山都转Bt基因抗虫玉米Yield—Gard不同组织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杀虫活性以及田间人工接虫抗性鉴定。Bt玉米花丝、苞叶和幼嫩雌穗对棉铃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取食Bt玉米花丝和幼嫩雌穗(籽粒和穗轴)的棉铃虫初孵幼虫不能存活和完成幼虫期发育,而对照分别有51.0%和22.0%个体完成幼虫期发育。以Bt玉米雌穗苞叶饲养棉铃虫初孵幼虫,5天后幼虫全部死亡,而非Bt玉米对照仅为16.0%,差异显著。田间花丝期人工接种棉铃虫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Bt玉米雌穗被害率为3.5%,危害级别为0.007,百株存活幼虫14.3头。而非Bt玉米雌穗被害率达到82.5%,危害级别为2.51,平均百株存活幼虫79.6头,显著高于Bt玉米。这些结果说明转Bt基因玉米穗期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明理.  相似文献   

20.
加工番茄二代棉铃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新疆加工番茄田二代棉铃虫,放蜂量为4-8万头/667 m2,田间卵寄生率48.10%-92.40%,放蜂田较化防田蛀果率减退21.80%-42.30%。其防效达64.60%;应用Bt粉剂60 g/667 m2防治也具有较好的防效,效果达86.2%。田间释放螟黄赤眼蜂4万头/667 m2结合喷施Bt粉剂60 g/667 m2,其蛀果率减退35.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