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伟  黄建中  郭得平  陈子元 《核农学报》2011,25(4):824-827,831
以"雄茭"为参照,研究了茭白肉质茎膨大期间的氧化胁迫状况。肉质茎膨大开始后,茎中H2O2和MDA含量快速上升,并分别在6和8d达到最大,约为膨大前的6.5倍和3.7倍,此后降至膨大初期水平。抗坏血酸(AsA)在肉质茎即将膨大前上升约30%,但膨大后快速下降处于较低水平,为0d的25%~30%。氧化型抗坏血酸比例在膨大开...  相似文献   

2.
茭白冷藏期间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茭白冷藏期间衰老的分子机理,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了茭白冷藏期间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结果显示,双向电泳胶上共检测到大约650个蛋白点,其中35个蛋白表达量存在2.0倍以上显著(p0.05)差异,经过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29个蛋白,根据其功能可分为6类,即代谢(20.7%)、细胞结构(27.6%)、抗胁迫(20.7%)、衰老(6.9%)、蛋白质合成(13.8%)和功能未知蛋白(10.3%);其中:代谢相关蛋白3个上调表达、3个下调表达,细胞结构相关蛋白6个上调表达、2个下调表达,抗胁迫相关蛋白4个上调表达、2个下调表达,衰老相关蛋白2个上调表达,蛋白质合成相关蛋白4个及功能未知蛋白3个均下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分析表明,茭白采后衰老机理可能涉及物质代谢过程的调整、能量代谢途径的改变、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减弱以及细胞结构的解体。  相似文献   

3.
为探求鲜销茭白品质控制技术,以"浙茭3号"茭白为试验材料,采用产业中最常用的鲜销茭白保鲜方法碎冰贮藏和清水贮藏,分析茭白的感官、水分、硬度、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抗坏血酸等各项品质变化,并进一步优化贮藏条件.结果表明,在水分、硬度、褐变度和抗坏血酸指标上,清水贮藏优于碎冰贮藏和CK组;在可溶性糖含量指标上,碎...  相似文献   

4.
软包装贮藏切片茭白微生物及感官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茭白不易贮藏的现象,对软包装切片茭白(Zizania lactifolia Turz)贮藏过程中微生物及感官特性进行研究,同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贮藏在-2℃和4℃时,微生物菌落总数分别在贮藏第10天和第7天超过106 cfu/g,感官质量在贮藏第11天和7天显著下降。改进的Gompertz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茭白贮藏过程中腐败微生物的生长,其拟合度(R2)在0.945~0.984。乳酸菌和酵母菌是茭白贮藏过程中的主要优势菌,并与茭白的整体感官分数、硬度、色度、色泽和脱水程度等感官质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最适腌制茭白启动发酵剂,缩短腌制茭白生产周期、提高质量品质,从分离筛选保藏的4种乳酸菌菌株(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嗜柠檬酸明串球菌和戊糖片球菌)中优选出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2种优良乳酸菌,采用5种不同配比方式分别接种发酵,研究茭白腌制过程中p H、酸度、亚硝酸盐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并对成品的色泽、质地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配比方式对茭白腌制过程中p H、酸度、乳酸菌数和细菌总数的影响不大;在不同配比方式接种中,接种1%植物乳杆菌和2%戊糖片球菌复合菌作为茭白腌制发酵剂,其腌制茭白的"亚硝峰"值最小,为1.62 mg·kg-1,色泽与鲜茭白最为接近,质地口感最好;不同配比方式接种茭白腌制共检测出挥发性风味物质118种,1%植物乳杆菌和2%戊糖片球菌腌制的茭白成品所含风味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均较高。因此,最终确定的最佳发酵剂为1%植物乳杆菌和2%戊糖片球菌。本研究结果为茭白的腌制及干制加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石蒜[Lycoris radiata (L’Her.) Herb.]鳞茎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依据前期已构建的材料,分析了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关酶活性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石蒜鳞茎的膨大,蔗糖含量不断升高,蔗糖代谢酶SUS以及淀粉合成酶AGPase、SSS和GBSS的活性不断增强,从而加快淀粉的合成,这一过程可能受到编码蔗糖代谢及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的正向调控,如SUS1、SUS2、SUS4、UGPAAGPS2、AGPL2、SS2、SS3、GBSS1、SBE1、SBE2、SBE3等。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分别在AMY3和BAMY7、BAMY8、BAMY9基因的调控作用下,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性也增强,从而加速淀粉的分解,提高鳞茎中可溶性糖含量,并可能在糖转运相关基因的作用下加快向鳞茎发育部位的转运,为鳞茎的后续膨大过程提供能量。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活动的变化规律,并挖掘到一些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调控基因,为后续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加速石蒜鳞茎的膨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了解榨菜(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瘤状茎膨大的分子机制,以榨菜不同发育时期的瘤状茎为材料,分离到一个c DNA-AFLP差异片段,利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技术克隆了包含有该差异片段的基因的c DNA全长(命名为orf451,Gen Bank登录号:KM213220),并对其序列及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rf451的c DNA全长1 512 bp,最大开放阅读框为1 356 bp,与编码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糖苷水解酶的基因有很高的相似性(90%),其编码的蛋白具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裂解酶)和糖苷水解酶的功能域。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对orf451的时空表达进行分析,发现在榨菜瘤状茎形成初期orf451在表皮和外皮层表达量最高,推测orf451参与了榨菜瘤状茎膨大过程中表皮与外皮层多聚糖的水解。本研究为阐明瘤状茎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籽粒苋富钾基因型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不同供钾水平的溶液培养试验和缺钾土培试验,研究了籽粒苋富钾基因型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籽粒苋富钾基因型(R104、K12)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以及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一般基因型(M9)。籽粒苋叶片POD、SOD及ATP酶活性因器官、叶位、供钾水平和生育阶段不同而不同,富钾基因型3种酶活性高于一般基因型;叶片SOD酶和ATP酶活性显著高于根部,而POD、SOD酶活性下部叶明显低于上部叶。叶片POD、SOD及ATP酶活性随供钾水平的增加而提高,且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茭白采后主要致腐真菌的种类,通过组织分离法对茭白在常温下自然腐烂的致腐菌进行分离,根据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和TEF-1α基因序列分析对所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自然腐烂的茭白上分离出3种真菌,其中1种经过回接试验能使茭白腐烂,经鉴定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该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适宜培养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55℃(10 min);该菌适宜在偏中碱性环境中生长,在pH值4~11时均能产孢,且最适产孢pH值为6;以甘露醇为碳源、酵母浸出粉为氮源最利于该菌菌丝生长,以D-果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最利于该菌产孢。茭白采后主要致腐菌的确定为后续采取针对性的防腐保鲜措施提供了依据,亦为延长茭白采后货架期奠定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减压贮藏保持茭白采后品质及调控细胞壁物质代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明确减压贮藏对茭白的保鲜效果。以常压冷藏为对照,研究减压冷藏对“龙茭2号”茭白采后品质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减压贮藏可以较好的保持茭白壳的绿色,降低其失水,减轻木纤化,70~80 kPa压力效果较好。贮藏至第60天时,40~50和70~80 kPa处理组可溶性总糖(1.2%、1.5%)、维生素(Vc)的质量分数(2.8、3.94 mg/100g)和硬度(2.67和3.47 kg)都保持较高,对照组与70~80 kPa处理组差异显著;对照组和40~50kPa处理组过氧化物酶(peroxide enzyme,POD)的活性分别为70~80 kPa压力组的1.90和1.54倍;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分别为70~80 kPa压力组的1.49和1.23倍,差异显著;70~80 kPa压力下水溶性果胶含量分别为对照组和40~50 kPa处理组的1.65和1.15倍,差异显著;70~80 kPa压力处理木质素质量分数为0.47%,对照组和40~50 kPa处理组分别为其1.6和0.98倍,与对照差异显著。2种压力水平相比较,70~80 kPa压力贮藏保鲜效果较好,经2个月的贮藏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外观品质,可溶性总糖和Vc也保留在较高水平,POD、PAL和肉桂醇脱氢酶活性(cinnamyl-alcohol dehydrogenase,CAD)的活性维持较低水平,木纤化程度较轻,保持了茭白独特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侯大强  柴明良  庄晓英 《核农学报》2006,20(3):248-251,173
以春石斛兰(Dendrobium nobileSw.)为试材,研究了类原球茎在分化芽和根系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系统中多种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分化过程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发现,在分化过程中均有新谱带的产生或原有谱带的消失。  相似文献   

12.
小麦体细胞胚发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动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13.
分别在伸长后期和工艺成熟前期取样分析了9个甘蔗基因型叶片中的10个生化性状,发现多种酶活性,蛋白质和光合色素含量等与甘蔗的经济性状有一定的联系,但只用某个生化性状预测经济性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以10个叶片生化性状作为自变量,分别以甘蔗产量和品质性状作为依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能建立多个达到显著水平的多元回归模型,表明利用多个叶外生化性状对不同基因型甘蔗产量和品质进行预测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土壤腐殖物质形成转化与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窦森  李凯  崔俊涛  关松  张晋京 《土壤学报》2008,45(6):1148-1158
土壤有机质(SOM)是极为重要和复杂的天然有机物,从化学本质出发,SOM包括腐殖物质(HS)和非腐殖物质两个主要部分。HS是土壤SOM的主体,在土壤养分循环和碳截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SOM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共存,这是激励研究者勇于探索的不竭动力。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土壤HS,本文对HS及其组分的形成转化及稳定性(包括形成顺序、相互转化、驱动因素、同位素分异、热力学稳定性等),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包括HS组分的提取、分组、纯化、结构表征等),人为措施响应规律(包括耕作、施肥、土地利用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同时提出今后HS研究中要进一步应用先进技术、重新重视HS化学分组研究、进一步认识HS结构特征,以及探索HS形成转化机制及其与农业措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川西北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生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章富  刘世贵 《土壤学报》1995,32(2):221-227
通过对川西北三种不同退化程度的几种土壤的生化活性大小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地退化后其土壤生化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明显地与退化程度有关;土壤生化活性大小有随退化程度增高而减小的趋势,但差异并非都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而土壤生化活性间地的相关性则显著地与草地退经程度有关,说明退化草地其土壤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影响其土壤碳氮循环代途径,降低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滨海盐土脱盐过程中pH变化及碱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陈巍  陈邦本  沈其荣 《土壤学报》2000,37(4):521-528
对滨海重盐土室内淋洗模拟脱盐过程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盐量的下降,Na^+、Cl^-、SO4^2-、Ca^2+和K^+的绝对含量都逐渐减少,HCO3^-逐渐增加;Cl^-和Na^+的相对含量逐渐下降,而SO4^2+、Mg^2+、K^+特别是Ca^2+、HCO3^-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当含盐量降至1g/kg以下时结果更加明显。由于各离子的迁移能力不同,导致土壤的盐分化学类型由Cl-Na向HCO3-Ca转化。淋洗试验中淋洗液的盐分化学类型变化滞后于土样。pH值在整个脱盐过程中先上升后下降,pH值下降时的土壤含盐量在小于1g/kg范围。在pH值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中,Ca^2+含量是先下降后上升,而HCO3^-含量是先上升后下降,残余碳酸钠(RSC)的变化趋势也与HCO3^-一样,土壤pH值与可溶性Ca^2+含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82~2001年NOAA-AVHRR旬合成的光谱植被指数和NOAA-AVHRR第4和第5通道亮温计算的陆地表面温度资料,利用水分亏缺指数(WDI)作为干旱评价指标,分析了全国近20 a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并对近20 a来各月份发生干旱的频率进行了分析.提取全国雨量观测站点的水分亏缺指数和20 a干旱发生频次,分析了它们与降水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干旱发生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四川盆地属于冬春旱型;西北为常年干旱型;黄淮海平原为春夏旱型;西南青藏区为常年湿润型;华南为冬春旱型;(2)在年降水量少于500mm时,20 a平均降水量与20a平均水分亏缺指数和20a总干旱发生频次都呈明显线性关系,但在年均降水大于500mm时,水分亏缺指数及干旱发生频次与降水量关系都不显著,表明WDI可以很好地评价干旱胁迫的程度,但并不适宜评价湿润程度.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结果表明给水稻提供部分硝酸盐营养可促进水稻的氮素总吸收量并明显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利用微电极技术分别测定了4个水稻品种即农垦57(粳稻)、泗优917(杂粳)、扬稻6号(籼稻)和汕优63(杂籼)幼苗根尖表皮细胞在3种NO3^-浓度(0.1mmol L^-1、1mmol L^-1、10mmol L^-1)处理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稻根系吸收NO3^-引起膜的去极化,去极化到一定程度出现复极化。去极化程度随外界处理液中NO3^-浓度的增加而加强,0.1mmol L^-1 NO3^-处理产生的去极化值平均为7mV,1mmol L^-1 NO3^-处理的平均为11mV,10mmol L^-1 NO3^-处理的平均为21mV;就复极化来说,0.1mmol L^-1 NO3^-处理自动出现复极化,1mmol L^-1 NO3^-处理和处理10mmol L^-1 NO3^-处理只有当除去NO3^-时才出现复极化。就单位时间膜电位变化大小而言,扬稻6号对外界NO3^-较敏感,3种NO3^-浓度引起的去极化值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表现出对NO3^-的吸收能力较强;泗优917和汕优63表现出相似的去极化大小和相似的反应时间,而农垦57对NO3^-相对不敏感,3种NO3^-浓度引起的去极化值均低于其他3个品种,表现出对NO3^-的吸收能力较弱。另外,有部分品种的水稻根在吸收NO3^-以后表现为膜电位先超极化后去极化。上述结果表明用根系对NO3^-响应的细胞膜电位变化来研究水稻的硝酸盐营养是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