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龙眼角颊木虱 ,又名龙眼木虱 ,属同翅目木虱科。目前只发现为害龙眼。其成虫在芽、嫩梢、叶上吸食为害 ;若虫则固定于叶背吸食造成下陷的虫瘿 ,在叶面上布满乳头状小突点 ,俗称为“麻疯叶”。被害叶片变小 ,扭曲畸形 ,影响新梢的抽发及叶片的正常生长 ,发生严重的会使树势衰弱、无结果。龙眼是永春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全县现有面积 6 0 0hm2 以上。近几年龙眼树受龙眼角颊木虱的为害越来越严重 ,据调查 ,园间植株受害率达 70 %以上。为了摸清其发生的规律 ,1 996年以来 ,在本县龙眼主产区———岵山镇的山地龙眼园和沿三郊线两侧的龙眼…  相似文献   

2.
高州市龙眼生产发展很快,但龙眼丛枝病发生亦日趋严重。近年,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1危害特点龙眼的嫩梢、叶片和花穗均会受害,症状明显。病梢上的幼叶狭小,淡绿色,叶缘卷曲,不能展开,呈筒状;严重时全叶呈线状,烟褐色。成长叶片的叶面不平,叶缘卷曲,叶脉淡黄绿...  相似文献   

3.
龙眼三种害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眼角颊木虱(CornegenapsyllasinicaYangetLi)、荔枝尖细蛾(ConopomorphalitchielleBeadley)和三角新小卷蛾(OlethreutesLeucaspisMeyrick)是龙眼生长期重要害虫,近年来在闽中、闽南发生普遍,局部地区受害严重。它们为害龙眼嫩梢、幼叶,致使新梢、幼叶提早脱落,对树势和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特别在夏、秋梢抽发期为害较严重,直接影响翌年结果母枝的形成。由于它们年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严重,防治上难度较大。研究和测定该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相似文献   

4.
高压注射法防治龙眼蛀梢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亥麦蛾、荔枝尖细蛾和荔枝蛀蒂虫是福建省龙眼产区为害枝梢的最普遍的害虫 ,枝梢被害率一般在 2 0 %~ 30 % ,严重的高达 70 %~ 80 % ,梢受害后 ,由其延伸的梢多分枝 ,影响翌年结果母枝的培养 ,还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目前防治龙眼蛀梢害虫多采用喷药法 ,但蛀梢害虫种类多 ,世代重叠 ,且树冠大 ,梢期不一 ,喷药效果不理想。我们于 1 999年进行高压注射法防治试验 ,用高浓度、内吸性较强的农药直接注入树体 ,借助果树蒸腾作用 ,促进运输和分配 ,使果树快速、均匀地获得所需的药物 ,达到经济、高效的治虫目的。1 三种蛀梢害虫发生特点及…  相似文献   

5.
龙眼亥麦蛾(Hypatima longanae)是我国近年发现的一种蛀食枝梢、花穗和幼果的新害虫,属于鳞翅目,麦蛾科,亥麦蛾属。据调查,福建、广东和广西等龙眼产区发生较普遍,局部地区受害严重。在福建仙游,6~9年生龙眼秋梢被害率达18.2%~30.2%;福州成年龙眼夏梢盛发期新梢被害率高达41.1%。为害严重时,龙眼树势衰弱,影响翌年结果母枝的形成,还会造成大量落花落果。龙眼亥麦蛾的卵椭圆形,初产淡黄色,后转橙黄色;成熟幼虫体长7~9mm,黄白色;蛹体长5~6mm,黄褐色,  相似文献   

6.
龙眼、荔枝对气象条件和栽培技术要求较严格。在普通年份 ,龙眼、荔枝树呈现 1 / 3不成花 ,1 / 3“花而不实”,只有 1 / 3果树投产 ,导致单产低 ,经济效益差 ,本文针对生产上存在的主要农业气象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对策。1 龙眼荔枝生产上存在的主要农业气象问题1 .1 平流寒害 据有关研究 ,龙眼、荔枝抗平流低温能力较强 ,0℃以上平流低温对老叶及枝体不会发生寒害。但未成熟叶片及花序、嫩梢抗低温能力则相对较弱。一般在日平均气温 <4℃持续 3~ 5天 ,嫩叶 (梢、花序 )即受害。1 996年春节前后的一次强平流低温 ,使龙眼、荔枝大面…  相似文献   

7.
<正> 荔枝蝽象俗称石柜,属于半翘目蝽科,是我国龙眼产区的主要害虫。其成虫及若虫都能为害龙眼、荔枝的花、果实及嫩梢,若虫较成虫为害尤重,被害枝梢发育缓慢,严重时枯死,受害的花、果实全部脱落,造成龙眼严重减产。目前,我省对蝽象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杀,在大面积喷药时,只要掌握好喷药时间和浓度,防治效果较好,且能兼治其他一  相似文献   

8.
爻纹细蛾(Acrocercops cramerella Snellen),在广西各地龙眼产区普遍发生,近年来贵港地区发生逐年严重,据笔者2005年7月15日调查,港北区新民村吉祥屯龙眼园受害果率159/5,2006年7月17日调查,受害果率23%。管理粗放的龙眼园受害果率高达279/5,爻纹细蛾已上升为贵港龙眼生产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9.
冬季是龙眼果园生态自身调整的季节 ,也是龙眼蕴蓄养分、酿造抽穗开花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立冬过后 ,随着温度的降低 ,龙眼根系的生长和对肥水的吸收能力再次减弱 ,并持续下降至全年最低点 ,新梢生长量明显变少 ,树体的生长集中表现为前期新梢的发育成熟 ;延至隆冬时节 ,果园病虫处于越冬休眠状态 ,树冠大部分枝梢停止生长 ,龙眼进入了冬季休眠 ,这标志着龙眼树体内部代谢已开始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龙眼的冬眠是树体对冬季低温干燥气候的条件反射 ,是龙眼为减少营养消耗及进一步积累养分的生理需求 ,同时也是龙眼由营养生长步入花芽…  相似文献   

10.
玉林市 2 0 0 1年荔枝应投产面积 3 .83万 hm2 ,龙眼2 .5 9万 hm2。据初步调查 ,全市荔枝有花率约 3 0 % ;龙眼有花率不到 1 5 % ,部分果园基本无花 ,有的果园少量树有花 ,但落花落果严重 ,产量很低。全市荔枝产量约 3 .9万 t;龙眼产量约 1 .5万 t。我市荔枝、龙眼产量比正常年景的1 999年分别减少 61 .6%和 70 %。1 低产原因1 .1 气候因素影响  1去年秋、冬季长期严重干旱 ,影响龙眼秋梢的正常抽生和果实的发育。秋季长期干旱后 ,1 0月下旬又普降大雨引发荔枝冬梢。去年 7月 2 3日 ,因长期干旱 ,龙眼第一次秋梢不能按时抽生 ,影响第二次…  相似文献   

11.
龙眼结果母枝促发和培养成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眼一年生枝梢包含结果母枝和基枝两个不同功能的区段。在一年生枝梢上,最末一段新梢,生长发育良好,翌年能开花结实者,称为结果母枝。结果母枝以下不论春梢,还是夏梢均为结果母枝的基枝。以往栽培上习惯认为夏梢延伸秋梢是龙眼主要结果母枝的提法是错的。确切地讲秋梢才是结果母枝,而夏梢是结果母枝秋梢的基枝。因此,确立秋梢是龙眼结果母枝的概念更新,对龙眼在制定稳产、丰产栽培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一、龙眼结果母枝质量的评价评价结果母枝质量的优劣指标,以往均用整条一年生枝梢长度、粗度来衡量。这不仅混淆了结果母枝和基枝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马尾区部分龙眼种植园的调查,发现龙眼园封行密闭现象严重(占调查面积的48.55%,占调查总户数的65.12%),产量低。通过分析原因,并针对封行密闭园发生的轻重程度提出间伐、修剪和控梢等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3.
减少龙眼“冲梢”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龙眼主栽品种有石硖等 ,由于管理技术跟不上 ,龙眼冲梢较为严重。龙眼花穗发育不完全称为“冲梢”,龙眼“冲梢”是丰年欠收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防止“冲梢”是龙眼栽培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龙眼发生“冲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冬季树体进入休眠迟 ,使雏梢中轴发育过长、节间过多而形成真叶 ,同时由于树体休眠程度浅且不规则 ,致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去平衡 ,造成“冲梢”。二是龙眼花序迅速分化期 (2月下旬~ 3月上、中旬 ) ,这时 ,如气温高于 18℃时 ,花芽分化受阻并恢复了营养生长 ,造成“冲梢”。龙眼“冲梢”…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龙眼产区冬暖趋势明显 ,隆冬冷天少 ,异常气候发生和持续时间没有规律。生态环境的变化及龙眼栽培技术的缺陷 ,导致龙眼出现抽冬梢现象 ,影响龙眼冬季正常休眠和花芽分化进程 ,造成第 2年花少 ,花朵质量差或不开花 ,从而影响来年产量。为此 ,笔者针对暖冬气候条件下龙眼冬梢抽生的原因及调控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科学和有效的控冬梢技术。1 冬梢抽生的原因11月至翌年 1月间抽生的营养枝称为冬梢。在暖冬气候条件下 ,因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 ,气温回升 ,降雨增多 ,从而导致冬梢大量抽生 ,消耗大量营养…  相似文献   

15.
荔枝蒂蛀虫又称荔枝细蛾,爻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是危害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近年来,我区部分龙眼园荔枝蒂蛀虫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晚熟松风本龙眼,造成大量落果,部分未掉落的受害果因果蒂处附有幼虫及虫粪而影响果实品质。经济价值大大降低。对龙眼生产妨碍很大,已成为当前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6.
深圳地区龙眼生产发展很快 ,现有栽培面积约 2 0 0 0hm2 ,5 0 %以上已陆续投产。但丰产稳产的果园还较少 ,果园管理水平跟不上。近年来 ,在龙眼上推广螺旋环剥、环割技术 ,有的果农应用得好 ,有助于提高产量 ;但有的人错误认为“一刀在手 ,丰收在望” ,不论龙眼树种在山上还是平地 ,树是壮还是弱 ,统统一刀割下去 ,结果弱树提早落叶 ,伤口不能及时愈合 ,树体衰退 ,甚至死亡。为了尽量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 ,应正确地掌握控冬梢促花技术。1 放秋梢时期与技术为了避免龙眼抽冬梢 ,调控好秋梢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首先应该根据树龄决定放秋梢次…  相似文献   

17.
龙眼整芽控梢对适龄树花果形成的影响莆田市农科所彭建平龙眼是珍贵的亚热带水果,近年来栽培面积发展很快,但产量长期却一直徘徊不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新植龙眼投产迟,无法获得有效经济产量。所以,如何使龙眼适龄树开花结果,促进新植龙眼早产丰产是当前生产上一个十...  相似文献   

18.
龙眼卷蛾种类及三种卷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卷蛾,也称卷叶蛾,属卷蛾科(Tort-ricidae)的一类小型蛾子,幼虫除卷叶为害外,还为害嫩梢、花穗及果实,致使花穗及果实凋萎脱落或腐烂。近年来在闽中、闽南龙眼产区发生较普遍,特别在龙眼新区为害较严重。1994—1996年我们在福州、仙游等地龙眼园,对龙眼卷蛾的发生及为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于室内对三种重要卷蛾种类进行饲养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供生产上参考。(一)发生种类及为害特点福建省龙眼产区已发现卷蛾种类有以下8种:1.柑桔褐带卷蛾(别名;拟小黄卷叶蛾)AdoxoPhyescyrtosernaMeyrick,为害嫩叶、幼芽及幼果…  相似文献   

19.
龙眼稼接苗种植后,如正常管理,5年后即进入结果期。适时放秋梢,培养健壮结果母枝,控制冬梢,花期注意疏穗控穗,提高坐果率,做好病虫害防治,是龙眼结果树丰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龙眼园已发现害虫有 50多种 ,其中在仙游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有荔枝蝽蟓、荔枝尖细蛾、荔枝蛀蒂虫、龙眼亥麦蛾四种。 1 994 -1 996年我们在省农科院植保所陈元洪研究员等同志的精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 ,对龙眼主要害虫在本地区的生活习性开展研究 ,初步掌握其发生规律 ,探索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为龙眼园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一、发生概况1、荔枝蝽蟓 :本地年发一代 ,以成虫在树冠浓密的树上或屋檐下越冬 ,翌年三月春分前后到枝梢或花穗上活动取食 ,交配产卵 ;4月初卵开始陆续孵化 ,以成虫、若虫刺吸嫩梢和花穗及幼果汁液 ,导致落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