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低温无硫干燥技术对不同季节和天气采收的茯苓进行加工处理,优选加工工艺并进行品质评定。结果表明,4组不同季节和天气(秋季晴天、秋季雨天、春季晴天、春季雨天)采集的茯苓样品在40~65℃条件下干燥10~12 h,成品的水分含量能够控制在13%左右,其中秋季晴天的茯苓成品浸出物含量、折干率、出品率均最高,品质较好。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选择秋季晴天进行采挖,并选择干燥温度40~65℃,干燥时间10 h,4个阶段的排湿阈值分别控制为75%,70%,60%,45%。  相似文献   

2.
以蓝莓为原料,试验确定了蓝莓果脯的加工工艺参数,硬化剂为δ-葡萄糖酸内酯,质量分数为0.4%;真空渗糖条件:真空度为0.085 MPa,温度为50℃,时间50 min;真空干燥在0.085 MPa真空度下,60℃干燥1 h,再50℃干燥4 h。  相似文献   

3.
以复水率和感官评定为评价指标,探讨方便米饭加工中的浸泡、蒸煮、离散、干燥等主要环节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方便米饭加工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为60℃,时间为30min;原料米与蒸煮水的比例为1∶1.3,蒸煮时间20min;热水离散温度为80℃,时间为5min;采用热风干燥,干燥温度为80℃,时间为150min。  相似文献   

4.
以雪莲果块根为原料,研究了护色、热烫、硬化、糖浓度、果胶和柠檬酸的添加量、真空度、抽空时间、抽空温度、烘制温度等因素对果脯品质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护色液0.5%,热烫时间2 min,氯化钙硬化液0.3%,糖质量分数60%,果胶0.25%+柠檬酸0.2%,真空度0.06 MPa,抽空时间20 min,抽空温度60℃,并在60℃下烘制24 h。该工艺条件下制作的产品质量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菊花菜原料特性,对热风干燥脱水工艺中烫漂浸液的pH值、烫漂温度、烘干温度时间组合等工艺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单一因子对比试验,通过添加碳酸氢钠调整烫漂浸液pH值为9,烫漂温度95℃,烫漂时间2.5min,烘干温度时间组合为75℃(0.5 h)→70℃(2 h)→60℃(2 h)→45℃(2 h).利用脱水工艺制成的菊花菜干品呈黑绿色,具有浓郁的菊花香味,水分含量≤8%,工艺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6.
肉干是中国传统休闲食品的典型代表。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蛋白质含量高达45%以上,当含水量降到20%左右,肉干易于加工。因食用方便、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保质期长,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该工艺主要是以鹅肉为加工对象,通过试验对配料、烘烤时间、烘烤温度进行研究,得出最佳的烘烤温度为80℃,时间为2.0 h。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干燥时间、缓苏温度及缓苏时间对稻谷爆腰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时间越长,干燥后72h爆腰率越高。缓苏可有效地抑制稻谷爆腰率,干燥50min后,40℃、60℃、80℃三种缓苏温度都可有效抑制爆腰率,使爆腰率降低88.6%。干燥90min后,稻谷水分含量为14.5%,40℃缓苏后爆腰率仍迭到了76%,80℃缓苏后爆腰率仅为8%,可见高温缓苏抑制效果更佳。缓苏温度越高,缓苏效果越好,提高缓苏温度可缩短缓苏时间。稻谷干燥时间延长,应相应地提高缓苏温度,增加缓苏时间。  相似文献   

8.
以长岛刺参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干制即食海参的加工工艺,并与普通淡干海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制即食海参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一煮温度80℃,盐渍时间24 h,保温时间14 h,干燥时间72 h,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加工而成的干制即食海参在60~80℃热水中复水时间仅为5 h,复水过程简单,泡发时间短,泡发倍数大,海参水发后呈黑褐色,体壁完整,刺结实,肉质弹性好,口感好有韧性,具有海参特有的气味,感官品质综合评分和营养价值均高于普通淡干海参。  相似文献   

9.
杨磊  胡阿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9):148-151
旨在降低紫薯的水分含量,延长保存时间。添加糖化酶和淀粉酶,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对紫薯颗粒全粉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最优的工艺参数为蒸制时间为9 min,淀粉酶用量为130 U/g原料,糖化酶与淀粉酶之比为4:1,烘干温度为45℃,筛分目数为80目。按照此加工工艺参数制得的紫薯颗粒全粉淀粉含量最低,说明紫薯颗粒全粉品质较好,细胞破碎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
高水分粮食解吸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1%、18.2%水分籼稻谷及17.1%、20.9%水分玉米在20℃60%RH,20℃70%RH,25℃60%RH,25℃70%RH条件下的解吸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湿度越低、原粮水分越高则解吸速度越快,粮食的解吸速度随时间递减,40小时基本达到平衡,64小时内解吸完成;解吸平衡水分与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与原粮水分无关。粮食的吸附滞后现象明显存在,粮食容易出现过干燥,采用可移动立式通风管通风干燥时,从避免过干燥的角度考虑,每通风40小时左右向上移动一次立式通风管比较适宜。为了保持粮食的原始品质,应控制未干燥层的粮食温度。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丹参产地趁鲜加工与传统加工对丹参饮片质量的影响,并寻找最佳初加工方法.对阴干、自然干燥、60℃烘干加工的不同含水率的丹参进行切制后60℃烘干,比较丹参外观性状,测定不同加工下丹参水分、浸出物和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表明,阴干至含水率20.27%~28.26%时切制,60℃烘干后丹参含水率均在4.13%~4.49%,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均在66.04%~66.50%,醇溶性浸出物均在13.73%~14.49%.且此时丹参饮片断面与传统加工相似,均为黄色.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及丹参酮ⅡA含量也高于传统阴干.因此,丹参趁鲜加工可代替传统加工,用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2.
先以卤制羊肉为原料,通过对烘干时间、烘干温度与羊肉风味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烘干温度升高,干燥速率增加,产品感官风味先增加后逐渐降低;当烘干温度为60℃时,烘制3 h,水分降至30%左右,此时羊肉硬度适宜,色泽和感官风味最佳。再采用正交试验对烤羊肉调味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调味料对羊肉风味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分别为辣椒粉、花椒粉、香料粉,其用量分别为1.0%,0.25%,0.4%时,产品风味最好。最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将经烘制和调味后的羊肉进行微波烤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烤制时间为90 s时羊肉的烤制风味及食用性均佳。  相似文献   

13.
以传统风味葵花子的生产加工技术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酸甜风味葵花子的最佳调味液配方和加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甜风味葵花子的最佳调味液配方为:白砂糖20%,蛋白糖1%,柠檬酸4%,食盐1%,桂皮2%,八角4%,甘草3%,小茴香2%,丁香1%;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焖煮时间0.5h,烘干温度70℃,烘干时间6h。按此配方及加工条件制得的酸甜风味葵花子香味浓郁、酸甜适口、入味均匀、质地与脆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概述鲳鱼烟熏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试验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考察了鲳鱼烟熏生产过程中4个重要因素,即熏鲳鱼水分含量、调味时间、干燥温度及烟熏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鲳鱼烟熏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熏鲳鱼水分含量50%,干燥温度50℃,调味时间4 h和烟熏时间3.5 h。  相似文献   

15.
应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对柿子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因素对柿子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热水浸提法提取柿子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柿子多糖的得率为7.62%;用乙醇沉淀法的工艺条件为:4倍体积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沉淀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16.
以柿子、山楂为主要原料,研究柿子山楂片的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柿子、山楂浆料添加比例2∶3,白砂糖、饴糖添加比例3∶2,混合原料的含糖量约40%,干燥温度80℃,所制得的柿子山楂片色泽鲜艳,成型性好,酸甜适口,是一种健康美味的休闲小食品。  相似文献   

17.
以燕麦、荞麦和高粱为主要原料制备重组杂粮麦片,分析原料组成比例、熟化时间和一次干燥温度等工艺参数对产品中的蛋白质、脂肪、葡萄糖以及锌、铁、锰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重组杂粮麦片关键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燕麦、荞麦、高粱重组杂粮麦片关键加工工艺参数为:原料燕麦∶高粱∶荞麦为38∶31∶31(g/g/g),熟化时间34 min,一次干燥温度110℃,干燥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重组杂粮麦片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紫薯面条品质,减少干燥后易断条、浑汤的问题,采用线性功效系数法对紫薯面条四阶段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考查各阶段干燥温度、干燥湿度和干燥时间对紫薯面条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紫薯面条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预干燥阶段,温度40℃,湿度80%,时间60 min;干燥前期,温度45℃,湿度85%,时间100min;主干燥阶段,温度30℃,湿度70%,时间90 min;干燥后期阶段干燥条件是温度25℃,环境湿度,时间6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干燥所得紫薯面条弯曲断条率8.87%,自然断条率0.19%,熟断条率0.67%,蒸煮损失12.55%。  相似文献   

19.
研究雪莲培养物微波真空干燥的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选择微波功率、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的干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12 k W,干燥温度40℃,干燥时间4 h。  相似文献   

20.
从磨盘柿脱涩、干制温度以及原料成熟度几方面对干制时间和产品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人工干制磨盘柿柿饼的最佳工艺参数:烘烤前对磨盘柿日晒2~3天进行部分脱涩,然后在50~55℃条件下烘干约48 h,即可生产出优质磨盘柿柿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