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的二次振捣的概念、意义、优点;影响混凝土二次振捣的因素;混凝土二次振捣的适宜时间;并结合实例说明了二次振捣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现浇楼板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终凝前通过二次振捣的施工方法,愈合混凝土内部和表面初裂缝,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达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施工和监理的实践 ,结合理论学习 ,就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工艺振捣进行了一定的介绍与探讨。同时对一些常用结构振捣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以建筑物混凝土工程振捣施工为研究主体,详细阐述了人工振捣、机械振捣及振动器的使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发展,在给基本建设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正面临着新混凝土结构裂缝增多的挑战。由于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单位体积的胶凝材料用量大,从而使其收缩较普通混凝土要大得多。通过选取强度等级为C20的自密实混凝土(SCC)和普通混凝土(PT)各一组,进行混凝土收缩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的收缩率达到同强度等级、相同水泥、相同集料的普通混凝土的2倍多。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大体积砼的特点及施工质量控制;并着重从材料质量、施工温度、二次振捣及养护等几方面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时,主要是从预防混凝土中缺陷的发生、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易性、科学地进行混凝土的配置以及原材料等方面入手,从而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对锦屏一级水电站高线混凝土生产系统生产能力进行理论、量化分析,分析系统中拌和楼、二次筛分、骨料胶带机的理论生产能力,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得出系统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践研究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运行过程中会有诸多病害问题出现,如脱空等,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应用灌浆技术,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简要分析了灌浆技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践,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竹材碎料复合板模板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设计试验,研究了一种在芯层粉碎料及表层细碎料间各放置一层竹席,热压后再经MF浸渍纸覆膜而成的新型结构板材。这种板子既提高了竹材利用率,改进了单纯竹碎料板较低的力学性能,又有平整、光滑的表面质量。它充分发挥了竹席和竹碎料各自的特性,综合性能良好,各项指标高于混凝土模板的标准要求。最终产品可用作清水混凝土模板。  相似文献   

11.
钢骨混凝土结构构造及施工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军 《森林工程》2006,22(2):62-64
以某底部大空间框支剪力墙高层结构为例,提出了钢骨混凝土结构构造和施工的若干问题及解决方法,如钢骨制作和拼接、梁柱节点、柱脚节点、混凝土浇捣等,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时期,人类就用火山灰与石灰混合做为胶凝材料,建造了许多雄伟的建筑物。今天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也是一种火山灰材料。大量的实践证明:掺用粉煤灰的混凝土,其长期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对延长结构物的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使用该修补剂对砼路面的施工实践,从使用质量,经济效益,行车安全等的分析,对路面养护维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该文依据工程实例,从工程概论、施工准备到材料选择等方面论述了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具体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 ,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 ,影响结构的安全 ,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 ,保证工程结构安全 ,是工程技术人员急需掌握的 ,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 ,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结合工程实际并运用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分析了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面的技术措施,重点讨论了"边张拉,边顶升"这种不同于一般钢管混凝土顶升施工的施工控制方法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作者依据多年的工程实践,总结论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结合苇河林业局青山种子园环山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的施工实例,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实际问题的处理做了介绍;并论述了根据山区气温和地形特点对路面采取的软切缝以及薄膜养生等施工技术措施,总结了山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滞变特性、影响因素及其减少措施,对实际设计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