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桂珍  王静 《淡水渔业》1998,28(2):25-26
淡水白鲳夏花当年养成商品鱼试验徐桂珍(安徽省农科院,合肥230031)王静(马鞍山市水产站243000)为增加养殖新品种,丰富老百姓的菜蓝子,1996年,马鞍山市首次引进淡水白鲳苗种,现将主养当年繁殖的淡水白鲳夏花养成商品鱼的高产试验报告如下:1条件...  相似文献   

2.
2002年在2口面积分别为1000m^2,1334m^2的池塘中,放养规格2.5-3.0cm的淡水白鲳夏花,同时搭配彭泽鲫夏花和鲢鳙鱼种,当年经5个月养殖,1号池塘每667m^2成鱼产量543.2kg(其中白鲳365.7kg)、产值5988元、纯利润2650元;2号池每667m^2产量552.3kg(其中白鲳380.9kg)、产值6155元、纯利润2823元,其经济效益是目前常规鱼传统养殖的4倍左右。本人于2002年进行了淡水白鲳夏花当年养成商品的试验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池塘主养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当年养成商品鱼。每亩放养淡水白鲳夏花696尾,适当搭配其它鱼种,经93天养殖,亩产达531.5公斤,其中淡水白鲳占52.4%,平均个体重376.8克,试验塘杂食性鱼类饵料系数为2.6,亩利润3060.16元。  相似文献   

4.
龙藏瑞  杜勇振 《河南水产》1997,(4):22-22,35
池塘主养淡水白鲳夏花鱼种,每亩放养1200尾,适当搭配其它鱼种,经105天养殖,养成商品鱼,亩产762.8公斤。其中:淡水白鲳占60.4%,平均规格达389.9克,亩利润3665.9元。  相似文献   

5.
2002年在2口面积分别为1000m2、1334m2的池塘中,放养规格2.5~3.0cm的淡水白鲳夏花,同时搭配彭泽鲫夏花和鲢鳙鱼种,当年经5个月养殖,1号池塘每667m2成鱼产量543.2kg(其中白鲳365.7kg)、产值5988元、纯利润2650元;2号池每667m2产量552.3kg(其中白鲳380.9kg)、产值6155元、纯利润2823元,其经济效益是目前常规鱼传统养殖的4倍左右.本人于2002年进行了淡水白鲳夏花当年养成商品的试验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肉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捕捞等特点。。2000年哈尔滨市方正县德善乡双凤村渔民开始引进淡水白鲳养殖,经过多年探索,淡水白鲳养殖获得成功,淡水白鲳养殖技术已经成熟。淡水白鲳成鱼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淡水白鲳越冬鱼种养成商品鱼,优点是养成的食用鱼规格大,效果好。但越冬成本高,大量鱼种越冬比较困难,因此依靠越冬鱼种大规模养殖食用鱼就受到了限制。而开展淡水白鲳早繁,育成的早繁夏花当年可养成商品鱼上市,这样既缩短了养殖周期,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此,我们从1990年起对淡水白鲳早繁技术,特别是越冬亲鱼的培育,室内发塘等  相似文献   

8.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是一种热带鱼类。淡水白鲳体形与海水鲳鱼、团头鲂相似,体形侧扁,头小、肉厚、味美、刺少、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欢迎。淡水白鲳食性杂、生长速度快、病害少、耐低氧、易捕捞,是适合黑龙江省养殖的优良品种。淡水白鲳易上钩,也是很受欢迎的垂钩品种。淡水白鲳生活温度范围为12℃-35℃,养殖水温不能低于12℃,在黑龙江省池塘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淡水白鲳最先在黑龙江省电厂的温流水和温室内养殖,近年来又在室外普通池塘养殖,也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可养殖90—100天。  相似文献   

9.
网箱养殖淡水白鲳淡水白鲳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能高密度养殖。我们水产站1994年夏季网箱养殖淡水白鲳鱼两箱。每箱成鱼产量380公斤,饲料系数为2.1。现将技术情况介绍如下;一、网箱的制作和设置;1.淡水白鲳上下颌有齿,网箱宜用塑料网片缝制。网箱...  相似文献   

10.
淡水白鲳在方正县养殖成功已有多年,养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淡水白鲳垂钓养殖面积逐年扩大,我县的淡水白鲳养殖户通过养殖淡水白鲳,走垂钓特色经营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我县一名典型养殖户的垂钓经营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徐大建 《内陆水产》1996,(10):17-18
淡水白鲳的养殖徐大建(长沙市畜牧水产局410006)淡水白鲳,原产地南美洲亚马逊河。1985年从台湾省引入广东省,经过几年的试养,发现淡水白鲳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肉厚刺少、耐低氧、易捕捞、在养殖期内基本不生病等优点,其经济值较高,深受养殖单位和消费者...  相似文献   

12.
淡水白鲳属热带鱼类,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病害少、耐低氧、味鲜美,并具药用价值等特点。2001年作者进行了淡水白鲳夏花当年养成商品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姚明虎 《内陆水产》2000,(10):36-37
淡水白鲳是热带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长江中下游,淡水白鲳的饲养期一般从 5月中旬至 10月中旬,池塘尚有 5~ 6个月的空闲期,可以再轮养青虾。为了保证淡水白鲳能尽早上市,青虾有足够的生长期,可投放大规格的淡水白鲳冬片鱼种,养至 8月底前起捕上市,然后再进行青虾秋季暂养及春季养殖。这样全年可进行三季生产,每 667 m2产淡水白鲳 500 kg,青虾 70~ 100 kg,利润可达 4 000~ 5 000元。比单养淡水白鲳效益提高 30%~ 40%。现将淡水白鲳与青虾轮养技术介绍如下。 1淡水白鲳快速养殖 1.1池塘准备 …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进行的淡水白鲳养殖试验,示范了利用豆粕型全植物蛋白饲料从大规格鱼种养殖淡水白鲳商品鱼的生长性能.试验鱼放养在3口4亩(0.27公顷)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淡水白鲳800尾/亩,并搭配放养鲢鱼100尾/亩(即淡水白鲳12000尾/公顷和鲢鱼1500尾/公顷).经54天饲养,淡水白鲳从大约149克/尾长至平均628克/尾.平均毛产量为淡水白鲳496千克/亩(7440千克/公顷)和白鲢108千克/亩(1620千克/公顷).平均成活率分别为淡水白鲳98.7%和白鲢100%.养殖所用的大豆最大化饲料,含粗蛋白32%和脂类6%,且用大豆粕作为主要蛋白源,用该饲料养殖淡水白鲳的平均饲料转化率为1.12∶1.不摄食人工饲料的白鲢作为养殖的服务性鱼类,提供了额外的鱼产量,增加了养殖的经济收益.养殖的平均净收入为人民币1809元/亩(3285美元/公顷).平均的投资回报率为59.9%.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大豆最大化饲料和80∶20池塘养殖模式,淡水白鲳在本试验中展示出了优异的生长表现和高效饲料转化效率.生产出的淡水白鲳规格一致、色彩鲜艳且体型匀称.养殖试验示范出的淡水白鲳短的养殖周期表明在中国温带地区的一个生产季节内可以生产两茬淡水白鲳.  相似文献   

15.
池塘放养淡水白鲳夏花鱼种,经过四个多月的饲养,平均规格达到0.47公斤,折合每公顷产量5732.5公斤。  相似文献   

16.
淡水白鲳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起捕率和成活率高、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而且商品价值较高。目前,淡水白鲳已成为我区的又一个淡水养殖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顾宏兵 《内陆水产》1995,(12):22-22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又叫“淡水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和亚热带的一种大型经济鱼类。1982年始由我国台湾引进养殖,1985年从台湾引入我国大陆:十年来,我国长江、珠江流域的十多个省区成功地进行了淡水白鲳的饲养与人工繁殖。据报道,目前我国推广养殖淡水白鲳面积已逾1万公顷,  相似文献   

18.
淡水白鲳属热带鱼类,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病害少、耐低氧、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池塘养殖淡水白鲳对于扩大池塘养殖品种,提高池塘单位产量和效益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为探索淡水白鲳在我市夏季高温季节内养殖生长情况, 1999年我们在市水产所开挖的 2 000 m2池塘进行了淡水白鲳的养殖试验,经过 87 d的精心饲养,获得淡水白鲳 1 997 kg,总利润 11 672元,每 667 m2产鱼 659 kg,利润 3 891元。现将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 试验池为新开挖池,面积 2 000 m2,池深 2 m,池塘为东西向、长方形,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19.
严维辉 《水产养殖》2001,(3):14-14,17
1 稀放单养,提早上市  放养模式是每667m~2放养尾重50克左右的淡水白鲳越冬鱼种500~600尾,搭配尾重25 0克左右的白鲢50~60尾和尾重500克左右的花鲢10~20尾,调节水质。加强饲养管理,力保 在7月底8月初全部上市,而此时淡水白鲳价格与8月中下旬相比,每1 kg要高出1~1.5元。 淡水白鲳上市后,鱼塘可用于养殖一季其它的水产品。2 改变商品饲料的品种  淡水白鲳引进的初期,养殖成鱼大多使用菜饼、麸皮、豆饼等单一品种饲料。随着养 殖水平的提高,逐渐用配合颗粒料取代单一品种。但对于淡水白鲳养殖而言,配合颗粒料也 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20.
淡水白鲳在零陵地区首次繁殖成功淡水白鲳是一种热带鱼类,体型略似团头鲂,体色鲜艳美观,肉质细嫩,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1992年6月25日,我区祁阳具八妙渔场从长江水产研究所引进2~2.5厘米的夏花鱼种42尾,放在该场屋门口的一口肥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