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牛、羊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和原圆科的线虫寄生于牛、羊呼吸器官(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支气管肺炎,牛、羊均可感染,尤以幼龄较为严重。网尾科的线虫较大又称大型肺线虫,原圆科的线虫较小,又称小型肺线虫。1大型肺虫病(网尾线虫病)1.1病原介绍病原体为丝状网尾线虫和胎生网尾线虫,两种线虫都呈乳白色粉丝状,不需要中间宿主,雌虫在支气管内产出含有幼虫的卵,卵  相似文献   

2.
网尾线虫病主要寄生在反刍动物体内,在牛、羊体内较为常见.分别寄生于反刍动物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部,主要对动物肺部造成危害且虫体较大,因此又被称为大型肺线虫.网尾线虫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胎生网尾线虫和丝状网尾线虫.网尾线虫病的发生呈地方性流行,在湿度大的地区发生较多,该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对于幼龄动物危害较大,严重时可直接导致犊牛出现死亡,成年牛患病会出现咳嗽,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严重,严重降低养牛生产效率,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通过从网尾线虫病原体形态、临床症状、诊断特点和治疗预防措施等方面综述,为养牛业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牛羊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的网尾属和原圆科原圆属、刺尾属、歧尾属与缪勒属的线虫寄生于牛、羊、驼等家畜的气管、支气管内所引起。其中网尾科的线虫较大.又称大型肺线虫.其致病力最强,对羊只尤其对羔节的危害极为严重:在春乏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引起大量死亡。原圆科的线虫较小.又称小型肺线虫.主要寄生于羊只细支气管及肺泡内,危害较轻。  相似文献   

4.
牛肺线虫病又称肺丝虫病,是由网尾科,网尾属的胎生网尾线虫寄生于牛气管、支气管和肺内引起的呼吸系统寄生虫病。该病多发生于潮湿多雨的地区或高寒地区,易感染犊牛和瘦弱牛,多呈暴发性,常常会造成大批病牛死亡。  相似文献   

5.
胎生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viviparus)属网尾科(Dictyocauludae)网尾属(Dictyocaulus)线虫,寄生于牛的气管和支气管内。黄牛患病较多,在我国北京、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贵州、四川、内蒙、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等地都有过此病的发现。1961  相似文献   

6.
1病原 胎生网尾线虫为牛的肺线虫,是引起犊牛和成年牛寄生虫性肺炎和细支气管肺炎的病因。肺线虫成虫寄生在气管和细支气管,成年雌虫产的虫卵在气管内或在排出之前的粪便中孵化,发育为第3期感染性幼虫仅需5天,  相似文献   

7.
1病原寄生于牛体内的主要是胎生网尾线虫,其虫体乳白色,呈细丝状,雄虫长40~55毫米,交合伞发达,交合刺也为多孔性构造;雌虫长60~80毫米,阴门位杀虫体中内部位,虫卵呈椭圆形,内含幼虫,大小为82~88微米。寄生于牛体气管、支气管内的网尾线虫  相似文献   

8.
1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引起临床症状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免疫力的牛在2~4星期前摄食了大量感染性胎生网尾线虫幼虫。在人工感染试验中,一次给牛接种25~50条/kg!w剂量的幼虫即可严重感染。与引起寄生虫性胃肠炎所需要的奥氏奥斯特线虫数量相比,引起气管炎所需要的胎生网尾线虫的数量要低,这说明在对胎生网尾线虫进行有效预防时,用药范围更窄。与胃肠道线虫病相比,肺线虫病的流行病学更为复杂,可预见性更差。这主要是因为肺线虫幼虫  相似文献   

9.
绵羊肺线虫病由来已久,分布广泛(世界性),在青藏高原也广为流行,不仅造成部分羔羊和成年羊夏秋季节线虫性肺炎,羊只发育障碍,畜产品数量和质量下降,而且成为大批羊只春乏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畜牧业经济带来了较大的损失。本病的病原主要有:①线形动物门线虫纲杆形目圆形亚目网尾科网尾属丝状网尾线虫,是寄生于羊、牛、骆驼等反刍动物气管、支气管内的一种乳白色大型线虫;②圆形亚目原圆科的原圆属霍马利原圆线虫和赖氏原圆线虫、锐尾属邝氏锐尾线虫、变圆属变圆线虫和青海变圆线虫、缪勒属毛细缪勒线虫,这些虫体较小,故称为小型肺线虫,也统称为原圆科(旧称后圆科)线虫,寄生于绵羊和山羊的细支气管和肺泡中。在同仁县,除丝状网尾线虫被确定外,原圆科线虫确实存在,但到底是哪几属哪几种现还未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0.
正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人兽共患病。牛附红细胞体病在世界范围内已有广泛报道,我国也有许多省份报道了该病。牛网尾线虫病又叫牛肺线虫病,其病原体是网尾属的胎生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viviparus),它寄生于牛、骆驼和多种野生反刍兽的支气管和气管内,我国西南的黄牛和西藏的牦牛多有此病,常呈地方性流行,牦牛常在春季牧草枯黄时大量发病死亡。笔者结合2016年6月初至10月末接诊的肉牛病例情况,重点介绍了一例附红细胞体和牛网尾线虫混合  相似文献   

11.
在伏尔加河下游不止一次地暴发牛网尾线虫病。但是,各种年龄的年在一年中不同季节感染率的动态,牧场上不同时期特别在冬季,病原寄生虫幼虫的生活力的保存,各种年龄的动物在侵袭传播方面的作用,网尾线虫幼虫生态学特点等问题均未曾进行过研究。在实践上所有这些均与有计划的开展诊断检验,动物驱虫的合理时期和其他有关本病的预防等问题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12.
广西是我国甘蔗主要产区,每年的砍蔗季节都产生大量的鲜甘蔗尾叶,其蛋白质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为3.4%),含糖量高,适口性好,是肥育牛的好饲料。甘蔗尾叶应切成3厘米左右的小段,这样既可以提高牛的采食量,又可减少因牛挑食所造成的浪费。添加0.5%(按鲜甘蔗尾叶重计)的尿素,把尿素溶于水后拌入切短的鲜甘蔗尾叶中喂牛,可增加牛瘤胃细菌合成蛋白质的氮源,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每日喂给12~14千克鲜甘蔗尾叶,再补以0.5千克精饲料。为使牛爱吃加有尿素的鲜甘蔗尾叶,饲喂时,加尿素应由少到多(在0.5%的范围内),以便让牛慢慢适应。鲜甘蔗尾叶喂肉牛@韦正…  相似文献   

13.
<正>牛肺丝虫病是网尾线虫寄生于牛气管和支气管内引起的疾病,又叫牛网尾线虫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雌成虫在牛气管和支气管内产卵,当牛咳嗽时,虫卵随痰液咽人消化道并在消化道内孵出幼虫。幼虫随粪便排出体外,发育成为感染性幼虫,然后随饲草、饲料和水进入牛体,再沿淋巴管和血管进入肺,最后通过毛细支气管进入支气管并发育成成虫。整个过程需l个月左右。此  相似文献   

14.
黄牛在我地区有一定的饲养量,黄牛寄生虫病时有发生,对牛的生产性能造成一定影响,有的寄生虫还会威胁牛的生命。如何防止黄牛寄生虫的发生及处理本文做如下介绍。1牛体内寄生虫病的防制牛体内寄生虫主要有寄生在小肠的蛔虫、寄生在大肠和盲肠的鞭虫、寄生在肺脏的网尾线虫、寄生在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吸虫等。这些寄生虫主要是对牛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等系统构成威胁,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和呼吸系统功能降低,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消瘦、贫血、营养不良、异食等现象。严重会影响生产性能,降低其使用价值。在查清是哪种体内寄生虫后,应合理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
发育良好的健康牛 ,其尾巴粗细、长短适中 ,摆动灵活有力、摆幅大 ,尾尖可达到或超过荐椎中线 ;发育不良、患病的牛尾巴细小或变曲 ,摆动不灵活、乏力、幅度小。热症病牛常表现尾卷、耳耷 ,活动少 ,重症时垂尾不动 ,尾体有温热感 ;寒症病牛尾毛翻乱 ,触之多凉。如属外感风寒 ,则尾卷头低 ,尾摆动少 ,幅度小 ,严重者则尾巴挺直不灵活。牛腹痛一般表现为回头望腹 ,较轻者尾多卷向一侧 ,或摆头摆尾 ,重症时则时卧时起 ,尾巴夹于后腿内 ,有里急后重症时 ,则尾根常作举起排粪状。牛患破伤风时 ,尾直举 ,脊腰僵硬 ,四肢强直。牛患心黄颠狂、惊恐时…  相似文献   

16.
利用鲜甘蔗尾叶肥育肉牛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本地资源 ,以鲜甘蔗尾叶加尿素为主要饲料对本地牛进行肥育试验。结果表明 ,以鲜甘蔗尾叶加尿素为主 ,日补以精料 0 .4~ 0 .5kg/头饲喂的牛 ,平均日增重为 0 .5 6 8kg。  相似文献   

17.
王运亨 《中国乳业》2002,(10):22-23
1、世界奶牛品种 世界奶牛品种主要有:荷斯坦牛(主要是黑白花牛,也有红白花牛)、娟姗牛(毛色为淡黄色或黄褐色)、更赛牛(毛色为黄褐色或褐黄色,带有白斑,腹下、四肢下部、尾稍多为白色)、爱尔夏牛(毛色为白色与桃红或深红相间,头部额至鼻梁、腹下、四肢下部及尾稍多为白色)。 2、我国奶牛品种  相似文献   

18.
我场某队进口种牛一头,1980年3月13日于配种后突然发病,4月28日死亡,确诊为牛创伤性网胃炎。牛创伤性网胃炎是牛只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据材料记载舍饲牛发病率为90%以上,放牧牛约占1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鹿的丝状肺虫病是由于网尾科(Dictyocaulidae)网尾属(Dictyocaulus)的丝状网尾线虫[Dityocaulus filaria(Rudolphi,1890)]寄生于鹿的气管及支气管内,引起的以支气管炎和肺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吉林省东辽河与西辽河流域养鹿场(户)的梅花鹿群中,多有流行。  相似文献   

20.
绵羊丝状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filaria)即肺丝虫是引起绵羊肺线虫病的主要病原,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新疆是高发区,对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绵羊丝状网尾线虫流行病学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通过12个月连续调查发现,在检查的643只绵羊中丝状网尾线虫的感染率为37.38%,感染强度(每10g粪便)为1~300条,较1975年~1988年新疆统计的丝状网尾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有所下降。此次调查发现,从12月份至来年的3月份绵羊丝状网尾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比较高。对此以及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