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铝对茶树根系生长及氮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是耐酸性木本作物,在红壤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李名君等人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所作的一系列调查和试验研究,与黄壤茶园相比,低丘红壤茶园茶叶的自然品质普遍较低,茶叶品质低下与红壤本身的理化性质直接相关。在红壤上生长的茶树其碳氮代谢强度较弱,同化物的转运、分配和贮藏都不利于高品质茶叶的形成。从土壤化学和茶树营养学观点来看,低丘红壤是强风化和强淋溶性的粘性铁铝土,酸性较强,活性Al、Mn及氧化铁含量较高,而P、Ca、Mg、Zn、Mo等元素比较缺乏,其中,灿的毒害一直被认为是酸性土中作物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据测定,70%的红壤茶园土壤pH值均低于5.0,并呈不断酸化的趋势,交换性Al~(3+)在总交换性酸中的比例较高(吴洵,1991)。因此,进一步研究由于茶园土壤酸化导致活性Al~(3+)含量增高而引起茶树生  相似文献   

2.
红壤茶园土锌的背景值及茶树对锌的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洵 《茶叶通讯》1991,(2):17-20
锌是茶树重要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尤其是对茶树体内的代谢过程中的许多酶促反应更有特殊意义,因此,它对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形成关系极大。但是,茶树体内所有的锌都是从土壤吸收而来,因此,了解红壤茶园土壤中锌含量状况及茶树对锌吸收利用情况,对制定茶园合理施用锌肥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树镁营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是植物叶绿素的中心原子,直接参与茶树茶氨酸合成等酶促反应,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形成的作用已被广泛证实.然而,我国茶园主要分布在普遍缺镁的酸性红壤区,且茶园镁肥投入相对偏低.因此,茶树镁营养机制研究和茶园镁营养管理对促进茶叶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茶园土壤镁供给、茶树镁营养需求、镁营养调控茶叶品质形成、镁素与其他养...  相似文献   

4.
茶园土壤酸化阻控与改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茶园酸化土壤呈现面积大、分布广及酸化程度高等特点,酸化土壤的结构差、肥力低且重金属含量增加趋势,影响茶树生长发育,严重威胁茶园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土壤酸化的现状、成因、危害及土壤酸化防治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茶园土壤酸化受茶树群体分布的影响而存在着不均一性,植茶初期离茶树根颈近的土壤率先酸化,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和茶树群体覆盖度的增加,导致离根颈远的土壤p H值更低。茶园土壤的整体酸化与茶园生态系统中物质的生物循环有关,随着植茶年限延长,土壤中的钙、镁淋溶增多,土壤酸化加强,土壤铝、锰的淋溶也随土壤酸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强。但由于茶园土壤中铝的溶出量比钙、镁少得多,各层土壤的铝饱和度随植茶年限的增加而升高,使茶园土壤具有聚积铝的倾向,这就是茶园土壤酸化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钾镁对茶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洵  阮建云 《中国茶叶》1995,17(4):18-19
钾和镁是茶树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刻地影响着茶树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由于我国的茶园多分布于风化和淋溶作用强烈的红壤地区,土壤中的钾、镁含量普遍较低,加上近年来有机肥用量减少而单一施用氮肥,加剧了茶园土壤中钾和镁的亏缺,茶树缺钾和缺镁时有报道,施用钾、镁肥正成为茶园生产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了钾、镁对红壤地区茶树生理效应的研究,以期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镁肥,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低丘红壤茶园由于土壤瘠薄,蓄水保肥能力差,有机质含量低,茶树生长势差,加之受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茶叶品质不如高山茶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若能根据低丘红壤茶园土壤特性、茶树生长与生理特点以及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7.
低丘红壤地区的主要生态条件很适宜茶树生长,但在立地的气候、土壤、地形与植被等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茶树品种混杂和农艺管理粗放等人为因素,常造成大面积茶园低产低质、效益不高的现象。据调查,低丘红壤地区茶园平均亩产值多在500元左右,茶叶品质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也不具竞争力。为此,笔者近年在浙赣低丘红壤茶区设置田间试验和生产示范区,对10个无性系茶树品种进行小区对比试验和大区观察分析,为该地区调整茶园品种结构,推广多茶类组合生产技术和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寻求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防护林带对低丘红壤茶园小气候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护林带由于对茶树等作物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而受到广泛的重视,茶园四周营造防护林带已作为茶树栽培的一项技术措施,但防护林带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相对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不同防护林下茶园小气候、茶树生长、茶叶品质进行分析比较,探索适合低丘红壤茶园特点的防护林结构,为广大低丘红壤茶区推广营造防护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茶树的营养状况对实现茶叶高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氮磷钾肥料的配合施用对茶叶的产量提高与品质改善十分重要;张亚莲等研究认为湖南省最适合的氮、磷、钾配比,第四纪红壤和板页岩红壤为2:1:1,石灰岩红壤与花岗岩红壤为1:1:1。目前适用于山东省崂山区土壤与气候条件的茶树配方施肥相关研究极少。崂山茶区作为山东省绿茶重点产区之一,开展茶树施肥效果与茶叶高产优质关系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调查崂山茶园施肥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了崂山茶区的配方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0.
茶园——土壤系统的物质循环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植茶后土壤酸度逐渐增高,盐基含量降低,铝饱和度增加,土壤呈现酸化现象。本文通过茶园—土壤系统中铝、锰、钙、镁等矿质元素循环,探讨了茶园土壤酸化的原因。在江苏省金坛县茅麓茶场的黄棕壤上,对不同植茶年限(9龄、29龄、80龄)茶园的茶树茎流、透冠水和土壤渗漏水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茶树是富集铝和锰的植物,茶树茎流与透冠水相比,具有含铝多、含盐基少、pH 值较低的特点。茶园土壤酸化受茶树群体分布的影响而存在着不均一性,植茶初期离茶树根颈近的土壤率先酸化,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和茶树群体覆盖度的增加,茶树落叶  相似文献   

11.
土壤是茶树生存和繁育的基础,要获得茶叶比质高产,首先必须创造茶树生长良好的土壤环境。低丘红壤虽有酸、粘、瘦之别,但实践证明,只要土层深厚,排水通畅,加强肥培管理,是可以创造茶叶的优质高产。本文就杭州茶叶试验场亩产干茶400斤以上的低丘红壤优良茶园所作的初步调查研究,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低丘红壤茶园土壤锌含量及田间喷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是低丘红壤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这一地区茶园单产低,茶叶品质较差,经济效益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茶园土壤矿质营养元素贫乏、肥力低下之故。锌作为茶树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不仅是许多酶的组分和活化剂,而且与生长素和叶绿素的合成有关。国内外大量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茶树施锌能提高产量、改善茶叶品质,肯尼亚、马拉维等国已把茶园喷锌作为增产提质的有效措施。因此,调查研究低丘红壤茶园土壤的锌含量以及田间喷锌的效果,对于合理施用锌肥,提高这一地区茶叶单产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闽东是福建省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园主要分布在红壤和黄壤上。由于地处亚热带温暖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成土过程中脱硅富铝化作用较强烈,使得土壤除铁、锰外,其它各种微量元素本底值都较低,垦植后又连年少施肥及偏施化肥,土壤微量元素得不到补充,茶树的微量元素缺乏症状常有所见,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为此,本文拟就闽东茶园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水平、分布规  相似文献   

14.
尿素和茶树落叶对土壤的酸化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石锦芹 《茶叶科学》1999,19(1):7-12
用亚热带茶区的4种未垦荒地土壤作土柱模拟,研究了重施尿素和表覆茶树落叶对土壤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和茶树落叶处理都能酸化土壤,尤以0~20cm的表层最为明显,其中又以赤红壤和黄壤的酸化比红壤和黄棕壤明显。文中还对尿素和茶树落叶对茶园土壤的酸化作用、酸化过程和不同土类的酸化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茶园土壤多系酸性砖红壤或红壤,富铝程度高,其中有一定数量的可溶铝、锰、铁,并随pH值下降而增多。可溶铝对一般作物易产生铝害,使之产生缺磷,是酸害的原因之一。茶树是典型的喜铝作物,体内能积聚多量的铝,称之聚铝作物。研究铝元素对茶树的营养生理作用,必须调查茶园土壤可溶铝和茶树体中铝分布的动态。由于铝在溶液中呈三价状态,与铝试剂(玫红三羧酸)在酸性介质中能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可以进行比色测定。因此,铝试剂光度法不仅是测定铝的简便方法,而且灵敏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江西低丘红壤茶园自然肥力低,养分缺乏,加之茶园施肥盲目,土壤养分不平衡,茶叶产量低、品质差,为此,通过配置不同氮、磷、钾配比的复合肥,根据茶树不同生育阶段进行低丘红壤茶园专用肥施用技术的研究,以达到提高低丘红壤茶园的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目的。供试的茶园,按茶树生育阶段分成龄茶园(8年生龙井43号)和幼龄茶园(4年生福鼎大白茶)两种类型,每一类型都设有基肥试验和追肥试验,试验设计见表1。  相似文献   

17.
茶园土壤酸化成因及改良措施研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茶园自身及外在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茶园土壤酸化趋势日益严重。茶园土壤酸化表现为土壤结构性变差、肥力降低及重金属含量增加,进而影响到茶树的生长发育,降低茶叶的品质,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严重威胁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回顾并梳理了近年来茶园土壤酸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茶园土壤酸化的成因、危害及改良措施,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汪光荣 《茶叶》1999,25(1):26-29
武义县在红壤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红壤普遍存在的“酸,瘦,粘”等影响茶树生长的障碍因子,因地制宜地贯彻“资源利用为基础,改造提高为重点,治理开发为途径,增加效益为目标”的茶叶生产方针,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和新茶园建设,经过5年努力,明显提高了小流域茶叶生产水平,不仅使茶农增加了收入,而且改良了红壤,改善了生态环境,保证了红壤开发项目目标的实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茶园大量施用氮肥,土壤显著酸化。茶园土壤的酸化不仅导致根量减少,根系活性等根际环境的恶化,而且茶树的耐病性,耐寒性降低,茶叶品质、产量也受到影响。一、茶园土壤 pH 的现况作者在秋冬季调查了日本茶园行间土壤pH。结果表明,pH 在3.5—4.0之间最多,其后依次为4.0—4.5,3.0—3.5,4.5—5.0。即使是秋季 pH 已矫正过的茶园,在茶树最  相似文献   

20.
曾跃辉 《茶叶》1990,16(1):38-46
红壤因它自身的酸、瘦、粘、板等特点,故生荒地往往有机质含量低,养分贫乏、粘重、结构差、肥力水平低下。种植茶树后,由于受耕作,施肥以及茶树生长发育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不断熟化。通过对湖南省一些发育于第四纪红土的红壤茶园进行调查,取样分析发现,红壤茶园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熟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