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杜仲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是我国药用特产树种。由于不断开发利用,资源日趋减少,目前杜仲已成为市场上紧缺药材之一,故可广泛种植。杜仲可用种子、扦插、伤根、压条、余根等方法进行育苗,但以种子育苗简便,因而生产上多采用种子繁殖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在沈阳地区采用地膜覆盖方法进行杜仲育苗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育苗较对照育苗的出苗时间提早14-15d,出苗率提高24.0%-26.6%。1年生苗平均增高15.2cm,地径增粗0.12cm,幼树越冬受害率降低10.6%。  相似文献   

3.
4.
切根及喷云大- 120 处理对郭芬柏苗木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 切根和喷云大- 120 处理能够促进郭芬柏苗木的生长; 切根、喷云大-120 处理及其交互作用, 对郭芬柏苗期生长有显著影响, 特别是切根喷云大-120 处理与对照间的差异十分明显; 在各处理中, 切根喷云大- 120 的效果最好, 其苗高、地径、冠幅、单株茎叶鲜重、侧枝数、根长、根幅、单株根鲜重、主根发育明显的株数和侧根数等性状分别比对照高32-44 % 、34-62 % 、20-56% 、114-79% 、17-96 % 、12-73 % 、9-45% 、39-76% 、-60-14 % 和-10-75 % , 其次是切根不喷云大-120 和不切根喷云大-120。  相似文献   

5.
采用切根及喷云大-120 处理对刺槐苗木生长的效果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切根和喷云大- 120 能够促进刺槐苗木的生长; 切根、云大-120 处理及其交互作用, 对刺槐苗期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在各处理中, 切根喷云大- 120 和不切根喷云大- 120 的效果较好, 其次是切根不喷云大- 120。不切根喷云大- 120 的苗高、地径、冠幅、茎叶鲜重、侧枝数、根长、根幅、根鲜重、主根发育明显的株数和根瘤等性状平均值分别比对照高77-80% 、13-89% 、29-97 % 、140-72 % 、353-33% 、24-63% 、6-23% 、105-54 % 、21-90 % 、34-78% 。  相似文献   

6.
杜仲播种育苗覆盖方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种不同播种覆盖方式进行杜仲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保湿、增温是提高杜仲种子育苗出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杜仲嫩枝扦插的试验情况,能过插壤的配置、插穗的剪取、处理等一系列过程,分析影响杜仲嫩枝扦插成活的主要因素。其结果是:以70%细沙,20%黄土加10%苔藓作插壤,用100mg/L的1号生根粉溶液处理2小时的嫩枝作插穗,扦插成活率最高,为85.7%。  相似文献   

8.
切根及喷云大- 120 促进圣诞树苗木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 切根处理对圣诞树苗木地下部分生长具一定的促进作用; 喷云大- 120 则能促进其地上部分的生长; 切根及喷云大-120 处理对圣诞树苗期生长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苗高、冠幅、根幅、单株根鲜重及主根发育状况5 个性状上。各个处理以不切根喷云大- 120 处理的效果较好。其苗高、地径、冠幅、单株茎叶鲜重、侧枝数、根长和根幅等性状分别比对照提高17-35% 、5-26% 、35-92% 、36-02 % 、775-00% 、8-00 % 和3-35 % , 仅单株的侧根数及根鲜重的均值与对照相比下降0-33% 和5-71% 。  相似文献   

9.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是我国特有的具有药用及保健功能的珍贵树种,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杜仲内含17种氨基酸和多种有机酸、维生素,以及硒、锌、锰、钼等13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其根、茎、叶、枝皆可入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育苗技术有以下几个要点。采种:杜仲主要采用播种育苗。采种母树必须是树龄在10a以上、生长健壮的树木。采种时间在10月中旬左右。采种时要注意清除杂质,保证种子纯度。贮藏:采种后要晾干,种子含水量控制在5%以下,最忌“雪冻”。种子遭受霜雪受潮受冻后,发芽率降低5%以上。因此,必须保证种子干燥。种子处…  相似文献   

10.
杜仲萌芽力强,对杜仲进行插根育苗,一般成活率较高。在扦插时,使用ABT生根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杜仲插根繁殖的成活率和幼苗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对杜仲密植栽培与常规栽培高生长、地径生长、胸径生长及树干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又对杜仲皮的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密植栽培与常规栽培的产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密植栽培的杜仲皮每67m。的产量在111.0~134.5kg之间,平均为122.8kg,常规栽培的产量在40.9~44.2kg之间,平均为42.6kg,密植栽培的平均产量是常规栽培的2.8倍。  相似文献   

12.
杜仲Eucommia ulmoides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萌发种子的根尖为材料,对兰州地区引种的杜仲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杜仲染色体较小,数目均为34条,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杜仲体细胞染色体核型有2类,第1类为2n=34=20m(2SAT)+10sm+4st,第2类为2n=34=20m(2SAT)+12sm+2st,在2类核型中均见到了随体染色体,随体均位于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的短臂上。2类核型中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分别小于2,臂比值大于2:1的染色体的比例在1%~50%之间,按照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应属2A核型,与前人的核型分析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杜仲研究文献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杜仲研究文献的数量、各研究领域,文献源及活跃作者群与载文地区分布等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我国杜仲研究文献分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聚散性特性。杜仲育苗、栽培等传统研究领域走在前列,杜仲生物学、生理生化、化学成份分析及药物、药理学基础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便为杜仲的综合利用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高校和科研系统在杜仲科研中  相似文献   

14.
从苗木培育(包括播种育苗、根扦插法育苗和嫁接育苗)及丰产林(包括皮用丰产林和叶用丰产林)的营造、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叙述了杜仲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杜仲是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文章从杜仲的育苗、栽培管理等方面着重阐述其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6年生紫叶杜仲和对照绿叶杜仲扦插苗为试材,测定了杜仲叶片中花色素苷、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糖等叶色相关物质含量及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pH值在叶色表达期随时间(8-10月)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叶色变异与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可溶性糖、PAL活性、pH值的相关性,同时对紫色杜仲叶进行遮光处理并探讨光对叶色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叶杜仲叶片内花色素苷含量、PAL活性均高于绿叶杜仲的,而紫叶杜仲叶绿素含量和pH值却低于绿叶杜仲;在8-10月,其叶绿素含量、pH值呈下降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AL活性表现出升高趋势;通过紫叶与绿叶杜仲的对比可以看出,紫叶杜仲叶片变异的主要原因是其花色素苷含量和M值显著高于绿叶杜仲;影响花色素苷和叶绿素含量的主要因子有PAL活性、温度、pH值、光照等,而可溶性糖含量与花色素苷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17.
杜仲种子发芽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仲为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和名贵中药,其皮为重要的中药材。采用传统的种子育苗法其发芽率一般不超过50%。将杜仲种子剥去果皮或剥去果皮并弃去胚根端部分胚乳,接种于Ms+0.8%琼脂的培养基上进行发芽试验,种子发芽率分别为50%和94%。将种子分别置于10℃、15℃、20℃、25℃、30℃的温度下培养发现,杜仲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18.
对杜仲、农作物、蔬菜(简称“杜农蔬”)立体栽培作了研究,提出了平原农区适宜的立体栽培模式及与此配套的良种壮苗和栽培技术措施,并分析了立体栽培模式对小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生产需要,对杜仲进行大面积剥皮试验。结果可看出,随气温升高,杜仲剥皮后再生效果明显增加;从单株看,阴面的再生皮愈合较好,残留尚未愈合的多系是午后受阳光直射的部位;剥充后,如遇连续2天下雨,则将影响再生皮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杜仲叶渣栽培食用菌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仲叶渣系杜仲叶提取有效成分后的废弃物 ,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试用杜仲叶渣加干杂草栽培多种食用菌 ,其中平杂1号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50 % ,金针菇杂19为80 .1 % ,香菇甲优1号为74 % ,猴头常山99为5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