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体富营养化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对水体的生态环境,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废水除磷技术的一般处理方法、化学法除磷、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反硝化除磷技术以及膜技术除磷进行详细的探讨,对废水除磷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体富营养化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对水体的生态环境,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废水除磷技术的一般处理方法、化学法除磷、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反硝化除磷技术以及膜技术除磷进行详细的探讨,对废水除磷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实验SBR反应器脱氮除磷适宜运行工况为"进水—厌氧—好氧—沉淀—排泥—闲置"。在运行工况下根据COD、氨氮、总磷去除效果探讨了厌氧时间、好氧时间、pH值、溶解氧与脱氮除磷和有机物去除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了最佳运行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污泥驯养10d,氨氮、COD、总磷的去除效果趋于稳定;活性污泥驯养完成后,分析了污泥浓度对于脱氮除磷的影响,选取4个浓度梯度,总体来说,污泥浓度越高,脱氮除磷效果越好但是随着污泥负荷太大也会抑制微生物生长,影响去除效果,所以当污泥浓度为3255mg/L,COD、总磷、氨氮的去除率的去除率最佳,分别为73.33%、98.90%、85.90%;厌氧阶段:pH值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聚磷菌大量释磷,在厌氧3.5h释磷效果达到最佳,在好氧阶段:溶解氧控制在1.05~1.09mg/L,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好氧时间为4.0h。  相似文献   

4.
采用异养硝化培养基与BTB培养基分离筛选到了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JB4,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DNA序列测定,初步鉴定JB4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JB4具有良好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能力,12h内氨氮去除率为76.95%~84.58%,亚硝态氮的积累量小于1.83mg/L。  相似文献   

5.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化学强化生物除磷工艺该项技术针对我国环保新的排水标准开发的。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由于受磷污染,富营养化严重,国家环保局为控制磷污染,对磷排放制定了比较严格的标准,达到了发达国家90年代初的标准。相对来说,考虑到我国经济水平的限制,对氮的排放的控制相对较松。化学强化生物除磷工艺以除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各种形态的磷为主,将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一体化,通过厌氧消化生物系统中活性污泥产生挥发性有机酸,作为聚磷菌生长的基质或称之为营养物,  相似文献   

6.
徐超  王晨 《绿色科技》2014,(5):312-313
结合了近年来国内外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DO、C/N、pH值、有机碳源、温度、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等对几种常见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今后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微生物特性、脱氮除磷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能循环去除富磷废水的生物材料,以筛选鉴定出的高效聚磷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材料,测定了该菌的生长曲线,并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该菌的聚磷曲线,比较了游离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海藻酸钙包埋菌小球对不同浓度含磷废水的聚磷效果。结果表明:游离菌处理5、10、15和20mg/L的含磷废水24h后,聚磷率分别达到97.8%,96.3%,85.3%和70.7%;即游离菌处理10mg/L含磷废水,24h即可达到排放标准(TP0.5mg/L)。海藻酸钙包埋菌的小球在处理5、10mg/L的含磷废水时,12h达到最高聚磷率,分别为99.9%和98.9%,在处理15和20mg/L的含磷废水时,48h聚磷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8.2%和98.54%。即包埋小球处理10mg/L含磷废水,12h即可达到安全排放;处理10~20mg/L废水时,48h即可达到安全排放。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具有良好的聚磷潜力,且固定化菌聚磷效果更好,特别是对低浓度的含磷废水聚磷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从微生物学角度分析,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HN-AD菌)的存在实现了SND.介绍了HN-AD菌生长及脱氮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其最佳生长条件;并对其脱氮相关酶系、氮代谢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HN-AD菌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氮和磷对稳定塘系统处理制浆造纸废水效果的影响。发现处理效果差异最明显的是厌氧塘,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对兼性塘、好氧塘出水的处理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小。分别建立了厌氧塘出水CODCr、厌氧塘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以CODCr为底物)与氮、磷的二元二次方程模型,求得在氮、磷取值分别为0和5.2时处理效果最优。这个结果将用于强化鹤岗华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稳定塘制浆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0.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最新研究成果,阐明了溶解氧浓度对几种常见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微生物特性、脱氮除磷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核心元素之一,利用碱酸复合改性凹凸棒石(ATP),经成型处置制备了一种新型ZrATP复合吸附材料,考察了其对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成型的Zr—ATP复合吸附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静态除磷实验,除磷效率达99%,吸附容量达7.7mg/g,是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富营养化修复剂。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冬季水生植物脱氮除磷效果的研究对低温地区水体的净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工模拟徐州小沿河冬季的自然条件,探讨了西伯利亚鸢尾、菹草、狐尾藻、伊乐藻、燕麦草5种水生植物对水体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表明:5种水生植物都能较好地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但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体脱氮除磷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对总氮的去除效果依次为:西伯利亚鸢尾〉燕麦草〉伊乐藻〉狐尾藻〉菹草;而对总磷的去除效果则随时间的变化有所改变,但总体表现为:燕麦草〉伊乐藻〉西伯利亚鸢尾〉狐尾藻〉菹草。不同月份水生植物去除水体氮磷的变化特点为:11月和3月去除效果较好,12月、1月和2月较差;而且西伯利亚鸢尾和燕麦草对总磷的去除效果受月份影响较小,表现较为稳定。西伯利亚鸢尾、燕麦草和伊乐藻可以作为冬季徐州小沿河水体氮磷去除的优选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13.
叶平平  金杰  侍远 《绿色大世界》2012,(11):138-140
以巢湖流域常见的3种浮萍——紫背浮萍(以下称紫萍)、稀脉浮萍萍和芜萍为对象,研究了三种浮萍对地表水浓度范围内(0.01mgP/L,0.05mgP/L,0.1mgP/L,0.2mgP/L,0.5mgP/L)的磷的去除作用,以及磷在三种浮萍体内的积累变化和三种浮萍对磷的吸收作用占总去除作用。探讨了浮萍处理含磷污水系统的去除磷途径。实验表明:植物体对磷的直接吸收是其净化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三种浮萍对磷都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并且磷去除率紫萍〉稀脉浮萍〉芜萍,并且随浓度的降低而增加。三种浮萍对磷的利用率较高。紫萍对磷的利用率在60%~48.9%;稀脉浮萍在90%~47.2%;芜萍在90%~34.2%。三种浮萍对磷的吸收作用基本上占总去除作用的70%以上;并且不同品种,不同磷浓度之间存在差异,为浮萍进行巢湖流域的除磷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汤敏 《绿色科技》2014,(9):179-181
总结了目前的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工艺的特点,依据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原理,设计了新的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5.
毕亚楠 《绿色科技》2019,(16):132-134
采用斜生栅藻和木醋杆菌构建藻菌共生系统固定化藻,制备了粒径为1 cm和2 cm的固定化藻,以游离藻作对照,测定了斜生栅藻处理后的猪粪废水的氨氮含量、总磷含量、总氮含量并计算了去除率;探究了不同粒径的固定化斜生栅藻和游离斜生栅藻对猪粪废水的净化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化藻对猪粪废水中氨氮、总磷、总氮的去除率高于游离藻,且1 cm固定化藻的去除能力更好。说明较小粒径的固定化斜生栅藻对净化畜禽废水有明显优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人工湿地冬季除磷效果减弱的问题,试验选取了Ca(OH)_2和FeSO_4作为辅助除磷试剂,考察了水溶液体系中两者的除磷效应。结果表明:Ca(OH)_2和FeSO_4均具有较好的除磷效果,单独使用时Ca(OH)_2要优于FeSO_4,但单独使用会显著改变体系的p H值,破坏人工湿地的生态环境。采用Ca(OH)_2与FeSO_4的合理配比和先添加Ca(OH)_2再施用FeSO_4的顺序,不仅可极大地提高磷的去除率,还可以有效地调节系统溶液的酸碱度至中性,从而保持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研究结果为强化人工湿地除磷提供了新方案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干热河谷区麻疯树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土壤微生物传统数量测定法,分析了攀枝花9个麻疯树主要分布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三大微生物种群中,细菌占93.9%,丝状真菌和放线菌分别占3.1%和3.0%;不同林分年龄土壤微生物总数差异显著,成熟林分(1 237.6×104)>人工幼林(955.4×104);土壤类型不同,微生物种群数量差异明显,红壤(1 349.2×104)>黄沙壤(1 306.8×104)>山地黄壤(580.0×104)。通过土壤主要微生物生理类群分析结果,攀枝花麻疯树主要分布区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比较贫乏,在氨化细菌数量中,红壤(37.0×103)>黄沙壤(0.8×103)>山地黄壤(0.3×103);在好气性纤维菌中,红壤(0.8×103)>黄沙壤(0.7×103)>山地黄壤(0.3×103);消化细菌,反消化细菌在山地黄壤和黄沙壤有少量分布;在3种土壤中均未分离到好气性固氮菌,说明攀枝花麻疯树主要分布区土壤不适宜好气性固氮菌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8.
对于黄磷尾气净化CO提纯中试项目处理黄磷尾气量50Nm3/h ,采用碱洗、TSA (变温吸附)和 PSA (变压吸附)工艺,有效去除了黄磷尾气中的各种杂质,CO回收率达到85%以上,处理后的CO含量95%(H2为4~5%),P、S、A s、F含量均优于甲酸原料气净化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营养液培养和盆栽方式,研究硒处理对四叶参氮磷钾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硒对四叶参幼苗、成株的氮磷钾吸收和干物质积累影响不同。在0~1.5mg/kg范围内,随硒处理浓度增加,四叶参幼苗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逐渐增加,以1.5mg/L处理最佳,2.0mg/kg硒处理四叶参幼苗干物质积累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盆栽条件下一年生四叶参植株则在1.0mg/kg处理最佳,2.0mg/kg硒处理四叶参生长过程中逐渐死亡。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影响硒对四叶参氮磷钾吸收和干物质积累,盆栽以1.0mg/kg硒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几个沙地土壤理化性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和库布齐沙漠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0~60cm土层范围内,库布齐沙漠土壤容重平均为1.45g/cm^3,科尔沁沙地为1.50g/cm^3。科尔沁沙地各类土壤平均养分含量分别为:全氮0.042%,全磷0.018%,全钾2.706%,速效磷3.274mg/kg,速效钾35.190mg/kg,有机质9.095g/kg,pH值7.5;在库布齐沙漠:全氮0.014%,全磷0.035%,全钾1.808%,速效磷1.353mg/kg,速效钾67.360mg/kg,有机质平均含量为6.216g/kg,pH值为9;在浑善达克沙地:速效磷4.032mg/kg,速效钾67.247mg/kg,有机质含量为7.450g/kg,pH值为7.5。土壤微生物在沙地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平均数量在库布齐沙漠分别为:2.4×10^3个/g(土)、1.8×10^5个/g(土)和1.8×10^6个/g(土);科尔沁沙地分别为:6.6×10^4个/g(土)、3.8×10^5个/g(土)、1.3×10^6个/g(土)。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中,细菌大约占73.5%-91.9%,放线菌约占7.8%-22.5%,真菌数量最小。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微生物数量的主要因子,二者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