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厚叶岩白菜属虎耳草科岩白菜属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了探明厚叶岩白菜的物候规律,于2013年采用物候观测法对平原上人工栽培条件下(新疆乌鲁木齐、奎屯市、阿勒泰市林科所)和山区自然生长状态下(喀纳斯湖畔)的厚叶岩白菜进行物候观测。结果显示,人工栽培的返青期、展叶期、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比自然状态下的略早,叶色变红比自然状态下的略晚,影响物候期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年均温、≥10℃的积温和日照时数。该结果可以为厚叶岩白菜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厚叶岩白菜自花授粉不结实,人工辅助授粉可显著提高结实率。采用播种方式繁殖会获得大量幼苗,可作为目前主要的繁殖途径。对奎屯地区引种条件下厚叶岩白菜繁育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厚叶岩白菜扩大繁殖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岩白菜是一种具有药用和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对岩白菜的生长习性、繁殖培育、应用价值等进行介绍,从园林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的出发,是研究探讨厚叶岩白菜推广应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4,(7):227-236
正厚叶岩白菜组织培养技术取厚叶岩白菜优良单株茎尖作为外植体,试验结果表明:在改良MS培养基上,当NAA浓度为0.1 mg/L,BA浓度取1.0 mg/L,添加PVP 0.5 mg/L时,月增殖系数为3.03;在培养基1/2MS+IBA 1.0 mg/L+PVP 0.5 mg/L中生根效果明显,生根率达90%;在腐殖土、黄沙、珍珠岩体积比为2∶1∶1的混合基质中,移栽成活率达90%。建立了高效的厚叶岩白菜离体培养快繁技术体系。[刊]/吕秀立(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200232),沈烈英,王健...//林业科技开发.-2013,(2).-116-118  相似文献   

5.
对引种栽培的24份云南岩白菜资源进行生物量的评价,以筛选生物量大的优良岩白菜种源.分别观测24份岩白菜种源的植株干质量、根状茎干质量和叶片干质量,并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24份岩白菜种源在植株干质量、根状茎干质量和叶片干质量等3项生物量指标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BLXS-3、JZS-2、X-3等种源的生物量大,是开发利用岩白菜资源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年的调查引种和驯化栽培,发现牛耳岩白菜有5个变异株型,即长叶白、长叶紫、圆叶平、圆叶紧和长叶紫紧牛耳岩白菜,对这5个实生变异株进行了盆栽观赏性状比较观察,发现圆叶紧、长叶紫紧牛耳岩白菜无论在株型、花色、花形及花期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最适合园艺盆栽观赏应用;而长叶白牛耳岩白菜各方面观赏性状较差,建议淘汰;长叶紫和圆叶平牛耳岩白菜各方面观赏性状表现中等,可根据喜好适当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岩白菜内酯对柑桔青霉菌、柑桔绿霉菌、柑桔炭疽病菌、柑桔褐腐病菌、褐色蒂腐病菌、柑桔黑腐病菌和柑桔黑斑病菌等7种常见柑桔病原菌的抑制活性,通过显微观察和生长量测定研究了岩白菜内酯抑制柑桔炭疽病菌的机理,采用夏橙果实贮藏试验研究了岩白菜内酯用于柑桔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岩白菜内酯能够抑制7种病原菌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大,其中对柑桔青霉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399 6mg/L。20μg/mL岩白菜内酯处理引起柑桔炭疽菌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菌丝隔膜大部分消失,菌丝扭曲畸形,菌丝壁粗糙、不对称,分生孢子畸形;菌丝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第3天时抑制率达61.74%,随后抑制作用迅速减弱,第6天时仅2.31%。0.006g/mL岩白菜粗提物对通风库贮藏90天夏橙的青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100%;贮藏60天的总防治效果为50%,好于450g/L咪鲜胺水乳剂1 500倍液(27.27%)。岩白菜内酯抑菌作用很好,可作为柑桔保鲜剂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牛耳岩白菜(Chirita eburnea Hance)是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广有分布的一种野生植物.通过人工驯化栽培和观察,其观赏性状比野生状态有很大改善,其花期延长、花数增多、花色更艳、叶片变大、叶数增多、株型变紧凑,且四季浓绿,痛虫害少,抗逆性增强.从盆栽观赏来说,圆叶牛耳岩白菜比长叶牛耳岩白菜优越,而露地栽培没有多大差异.该种由于种子较难收集.主要采用无性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栽培技术简便易行,是一种值得开发和推广的优良野生花卉.  相似文献   

9.
李丽霞 《长江蔬菜》2012,(11):37-38
夏福2号大白菜是由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耐热、抗病、高产,非常适宜福建省蕉城区高海拔山区种植,栽培时要选择适宜播期,培育壮苗,高畦栽培,合理密植;田间注意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适时分期采收以获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宁德市地处闽东沿海 ,是我省龙眼栽培的最北缘地带 ,晚熟龙眼生产主要分布在蕉城区、福安、福鼎沿海 ,同一种品种成熟期为全国最晚 ,发展晚熟龙眼具有区位优势。但地处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之间 ,气候多变 ,从而导致座果率低 ,产量不稳 ,影响了龙眼生产的发展。为此对宁德市蕉城区主栽的龙眼品种进行座果情况调查 ,比较各品种之间的丰产性能 ,以期为宁德市晚熟龙眼的生产提供最佳品种基础 ,加速良种的推广应用。1 调查方法  于 2 0 0 0年 6月在蕉城区科联场进行 ,调查品种 :福眼、乌龙岭、松风本、立冬本、青壳宝圆、 96 1 0 6 ;树龄 :3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宁德市蕉城区生产的龙眼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的“宠儿”,年产值达1.5亿元,给农民带来了丰厚收益。龙眼一直是蕉城区的特色产业,目前,蕉城区龙眼种植面积达3000hm2,不仅成为该区农业优势产业之一,而且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据悉,近几年来,蕉城区围绕提质增效这一中心,多种措施并举使该区龙眼产业越做越强,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厚叶五味子果药两用,其果实"布福娜"被称之为美容长寿之果,成为市场上的水果新秀。根据厚叶五味子和百部的生物学特性,探索以采收果实为主的厚叶五味子与百部套种新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可有效缓解传统中药材人工种植前期只投入无收益的问题,实现经济效益倍增,为中药材种植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纽荷尔脐橙以其品质优良、无籽多汁、色泽鲜艳,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栽培的桔柑优良品种。2001年宁德市蕉城区从福建省果树科研所引进该品种,在七都镇河乾村试种获得成功。表现出适应性广、果品外观美、肉质优、丰产稳产、经济效益高。现将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建园: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宁德市蕉城区从建宁引进建选17号金贝村池塘栽培,全生育期203天左右,有效花期约103天。该品种生长势强,产量高,花期早、长,花色白爪红,花量多,蓬大粒多,结实率高,抗性强,高产优质,为观赏与采莲两不误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金旺369”是从台湾益生种苗公司引进的番茄最新杂交品种,在宁德市蕉城区西陂塘进行示范种植,666.7m^2产量达5000kg。番茄无土栽培与常规栽培相比,品质有很大提高,增产幅度达30%,经济效益显著,投资风险少,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龙眼(Dimocarpus longana Lour.)为典型的南亚热带果树,是我国南方的名贵特产,我国栽培面积居世界首位,主要产地为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海南、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区)。宁德市蕉城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成为中国龙眼栽培的北缘地带,所产晚熟龙眼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果实采收期9月上旬至10月下旬,晚熟品种立冬本可延至元旦,同一品种成熟期为全国最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不同配方及覆土栽培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贵平  黄聿善  郑东 《食用菌》2004,26(4):18-19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其菌肉肥厚、质地脆嫩,且具杏仁香味,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看好。2002年我们根据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在蕉城区飞鸾开展了不同配方在室内与室外进行覆土与不覆土栽培对杏鲍菇产量影响的试验,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葡萄灰霉病俗称"烂花穗",是宁德市蕉城区大棚种植葡萄主要病害之一,给葡萄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分析了蕉城区大棚葡萄灰霉病发生特点和发病原因,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开展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比较了不同栽培原料栽培引进"牛排菌"的生长情况,同时,还观察了不同菌龄栽培对原基形成、子实体发育、产量等方面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引进"牛排菌"更适宜在木屑基质中生长,在棉籽壳基质栽培包中菌丝生长则像平菇菌丝那样吃料整齐,均匀往下拉,但生长速度相当慢,感觉吃料很吃力;木屑基质栽培引进"牛排菌"明显好于棉籽壳基质,子实体出菇整齐,生长良好,且木屑基质栽培菌包可以延续生长至第2潮子实体,菌包外观仍较好;木屑培养料基质栽培引进"牛排菌"能提高其营养价值,17种氨基酸总量、粗脂肪、粗纤维和粗多糖含量高于棉籽壳基质栽培的引进"牛排菌",尤其是17种氨基酸总量高出178.29%。  相似文献   

20.
以2个灰树花品种Gf-3和BJ为试材,采用菌丝体生长速度划线法,研究了灰树花接种在不同碳氮比栽培配方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栽培配方的碳氮比对灰树花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灰树花菌丝体的生长速度随栽培配方中碳氮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