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保鲜处理对高节竹笋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壳聚糖的3种保鲜处理方法对高节竹笋进行了试验比较,测定了高节竹笋采收后在贮藏过程中与竹笋老化密切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竹笋采收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PAL和POD活性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增加,经过一定时间后减少,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随竹笋的老化过程而增加.以壳聚糖涂膜和BCY保鲜剂共同作用的保鲜处理在7 d内各指标的增加速度最慢,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离体毛竹笋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及POD和PAL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离体后毛竹笋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笋体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从笋尖到笋基部逐渐增加;PAL、POD活性笋尖明显高于笋基部.离体后贮藏的竹笋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前5 d纤维素的增加速度极快,在后5 d增加速度明显趋缓,但木质素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基本呈匀速态势增加;POD、PAL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活性均显著增加.对离体竹笋进行低温处理(4 ℃)可显著降低竹笋的PAL、POD活性,减少木质素和纤维素合成,低温对纤维素的影响高于木质素.  相似文献   

3.
雷竹笋采后贮藏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雷竹笋采后在常温 (2 5℃ )贮藏期间的相对含水量、粗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活性、木质素含量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相对含水量和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 ,POD、PAL等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木质素含量不断增加。POD、PAL酶活性的提高与笋体内木质素的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鹿蹄草素对采后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是黄河故道地区苹果(Malus sp.)树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苹果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苹果的质量和产量。苹果轮纹菌不仅侵染田间生长的苹果,由于其潜伏侵染特  相似文献   

5.
黑杨派无性系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
竹笋加工剩余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作为反刍动物饲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动物的瘤胃消化率,有助于反刍动物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是一种潜在生产动物饲料的优良原料。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竹笋加工剩余物的营养价值、作为饲料对于动物产生的影响以及生产动物饲料的加工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章认为,竹笋加工剩余物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高效利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增加经济效益,还有效提高了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竹笋加工剩余物作为反刍动物饲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运用切顶处理和低温贮藏,研究绿竹笋采后生理变化和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绿竹笋PAL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从笋生长点以下2cm处切除,不去壳的处理效果较为理想,其PAL活性最小,为10.932 4u/g·h;从笋生长点以下2cm处切除,去壳的处理在1~20d内的POD活性一致保持在较低水平(28.4912~32.2836u/g·min),能较好地抑制POD活性的变化;从笋生长点以下2cm处切除,不去壳和去壳两个处理对对PPO活性的抑制好于其它处理,蛋白质和感官变化基本一直;从笋生长点以下2cm处切除,不去壳的处理贮藏20d时的可食率最高,为59.94%。  相似文献   

8.
膜荚黄芪苯丙氨酸解氨酶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初步研究了荚膜黄芪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PAL的最适反应时间为30min,PAL在Tris-HCl缓冲液中适宜的pH值为8.0,最适反应温度为37℃,PAL酶浓度过高或过低不利于酶的活力,PAL最适底物浓度为2mmol/L。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MS培养基不同浓度的KNO_3对猕猴桃离体繁育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组培幼苗为试验材料,就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KNO_3改良MS培养基对猕猴桃增殖的新梢形态,抗氧化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KNO_3质量浓度从1 140 mg/L增加至2 660 mg/L时,猕猴桃幼苗中的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PAL活性、内源激素(IAA、GA_3和CTK)含量、IAA/ABA、GA_3/ABA和CTK/ABA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ABA含量则随KNO_3质量浓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KNO_3质量浓度为1 900 mg/L时,体内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最高,内源激素IAA、GA_3、CTK含量较高,ABA含量较低,植株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10.
红檵木叶色变化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在春季新叶初发时,花红叶红,且叶片红艳可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随着叶龄的增大,叶色发生较大变化,在初夏叶色变为暗红色,到了盛夏高温季节,叶色几乎变成了绿色,出现了生产上称之的"高温返青"现象.  相似文献   

11.
竹林抚育与笋和新竹主要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连续2年的定位观测和分析结果,经不同措施管理的竹林,出笋数,成竹数、单株叶面积,叶片含水率、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等有极其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退笋的概念、退笋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影响退笋的主要因素和调控措施等方面,总结了已有的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刚竹属竹子的退笋率,随竹笋出土时间的延后呈直线上升;95.3%的退笋,其高度≤35 cm,但当竹笋生长到一定高度之后,发生退笋的概率将迅速降低。施肥对退笋率的影响,未有一致的研究结论,主要与竹种和施肥方式有关。竹笋的水分生理、笋期营养在“源—库”之间的分配、竹笋生长的基因调控,是研究退笋内在发生机理的切入点。在生产实践中,有效降低退笋率的竹林抚育技术是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稀土与竹笋主要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施用量不同,竹林翌年出笋数,成竹数差异极显著;新竹眉径差异显著,笋体中蛋白质、脂肪及P、Fe、Ca等主要营养成分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毛竹林土壤及竹笋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遂昌县森林食品基地建设区的垵口乡,测定分析了毛竹林土壤及竹笋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垵口乡土壤中铅、铜、镉的含量和竹笋中铅和镉的含量在区域分布上均呈现从北向南逐渐上升的趋势; 66个冬笋样品和72个春笋样品中重金属含量不合格率也呈现从北向南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建议对该乡毛竹林实行分类经营,北部地区可以建设笋竹两用林基地,南部地区建设以生产竹材为主的材用林基地。  相似文献   

15.
麻竹笋用林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3年的定位观测和调查结果表明,麻竹母竹粗细对秆基笋目萌动率和新竹(1—3年生)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增值趋势则明显下降。加强萌动前的管理措施,可望大幅度提高笋竹产量。选择适宜各生态区的优良竹种,也是提高笋用竹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良种要有良法,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竹种及其品种类型的立地环境,加强经营管理水平,才能获得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毛竹笋用林冬笋覆盖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提高毛竹笋用林冬笋产量 ,对试验竹林采取冬季覆盖加温技术 ,分别用稻草和竹叶 2种覆盖材料进行不同厚度覆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它们均能提高冬笋产量 ,覆盖样地冬笋平均产量比对照提高 119.4 % ,覆盖栽培后对第 2年春笋和新竹产量影响不显著。对覆盖材料进行了正交分析 ,其中以稻草 2 0 cm加 2 0 cm厚的竹屑的处理效果最佳 ,产量提高了 186 .3%。覆盖后冬笋的投入产出比约为 1∶ 2 .5 7,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绿竹、吊丝单笋体四种保鲜处理的对比试验和工艺指标筛选 ,探明 :以色泽、硬度、口味、营养、卫生、成本为主要考察指标 ,丛生竹笋保鲜以“去壳—杀青— SM浸液—真空袋装—灭菌”处理 ,效果为佳。保鲜笋存放 3个月 ,与原笋比较 ,色泽、组织硬度近原 ;纤维、总糖、蛋白质分别 0 .0 3、- 0 .0 5、- 0 .0 4个百分点 ;Vc损失较多 ,降 2 7% ;可食率更高 ;袋笋完好率 93.7% ,笋体食用性能几近不变 ,大肠菌群、重金属元素等食品卫生指标符合果蔬类罐头食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江西连续覆盖3年的毛竹早出笋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早出笋中氮、磷、钾元素含量高于毛竹春笋,但还原糖、膳食纤维及矿质元素的含量均低于春笋。覆盖后3年间笋中各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为:氮元素、还原糖含量先降后升,磷、钾、钙、镁、锌元素含量先升后降,钾元素含量持续下降;笋还原糖和膳食纤维含量与各元素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氮、钾、钙、镁、铁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磷、锌、铜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