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回顾了我国对水稻硅肥的认识过程,概述了国内外水稻硅肥应用情况,总结了硅对水稻的作用及应用效果,归纳了硅肥在水稻上的用途。  相似文献   

2.
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盐碱地水稻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有效分蘖少、有效穗数少、产量低、化肥对土壤二次污染等问题,于2019年在黑龙江省泰来县盐碱地水稻生产中进行添加微生物菌剂、纳米硅肥和传统施肥的对比试验,通过调查水稻产量性状、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含量,明确其增产效果及土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和纳米硅肥显著提高盐...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验证“希林索”牌硅肥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希林索”牌硅肥对于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有显著作用,应在水稻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喜硅作物。长期以来,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人们偏重于施用氮、磷、钾肥而忽视硅肥。随着水稻产量的逐年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硅含量却逐年下降,土壤缺硅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水稻抗倒伏及抗病虫害能力下降,限制了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稻田进行施用硅肥试验,探讨稻田大面积施用硅肥的可行性是十分必要的。l试验材料双方法试材选用辽宁省鞍豫硅肥有限公司生产的鞍豫牌硅肥。采取大面积对比方法,共设四个试验区,每区面积为0.33hm’。试验区公顷施鞍像硅肥750kg,与氮、磷、钾肥配合作底肥和追肥施用。底肥于旋耕地前均匀撒…  相似文献   

5.
水稻应用液体硅肥具有促进水稻分蘖,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降低水稻空秕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和出米率的作用。秧田和本田都喷施液体硅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最明显。水稻苗期喷施液体硅肥能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投入产出比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水稻秧苗期和本田期应用液体硅肥进行试验,验证该肥料在水稻不同时期的应用效果及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在秧苗期和本田期都应用液体硅肥,可明显增强水稻秧苗素质,预防或减轻立枯病发生,秆壮抗倒伏,增加千粒重,增加产量,促进成熟。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肥在水稻生产施用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微生物肥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主要微生物肥施用方法及研究施用发展现状,阐述了水稻生产中合理的微生物肥施用对水稻植株及土壤环境的作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微生物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硅肥对水稻增产提质抗病虫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两减一增"目标下的农业生产要打破常规的惯性思维,科学布局;在减少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合理施用硅肥来实现稳产增产。本文综合阐述了硅肥施用对水稻增产提质,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抗性以及对重金属镉吸收转运的影响,使广大稻农意识到使用硅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硅肥开展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硅肥具有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提高抗性、降低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作用,使水稻增产19.5%,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与硅素营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季应明  陈斌 《中国稻米》2003,9(2):25-25
人们一直在研究硅酸是否作为植物生育所必须的元素(目前尚未被列入必须元素 ) ,但至少对水稻等禾本科作物来说 ,硅可作为必不可少的有益元素在生产上加以应用。根据江苏省海安县3年累计250个大棚盆栽及田间小区试验以及5年累计11.97万hm2水稻应用硅肥效果表明 :增施硅肥可提高水稻的抗逆性 ,增加每穗实粒数 ,提高千粒重 ,一般可增产6%~13% ,且能提高稻米的光泽度。一、硅酸的特性及其作用水稻对硅的吸收为主动吸收 ,且吸收速度比水快得多 ,通过通导组织运送到各组织 ,但水分蒸腾旺盛的末端组织富积大量的硅。在体内一旦沉…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水稻生产上高产依赖高肥所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在多菌种、复合、高效微生物产品研发的基础上,以微生物肥料部分替代化肥,微生物菌剂助力秸秆还田高效利用,通过水稻生长过程中微生物肥料与化肥的合理调配,创新肥料施用方法及配套的耕作与灌溉技术,建立了基于微生物产品(肥料及菌剂)的水稻肥药双减绿色生产技术。生产试验示范表明,该技术在化肥和杀菌剂分别减量66%和65%的情况下,产量与当地农户持平,实现了在确保水稻稳产的前提下水稻减肥减药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12.
硅肥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适合膜下滴灌水稻生长的施硅量,以T-4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用量硅肥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硅肥用量为0 kg/hm~2)相比,施硅有利于水稻分蘖早发快发,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水稻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施硅还可以增加水稻秆型指数,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135 kg/hm~2的施硅量秆型指数最大;90 kg/hm~2的施硅量使水稻后期冠层有效辐射吸收量降低变慢,有利于水稻抽穗后更好的利用光能进行有机物生产;硅肥主要是通过影响穗长、实粒数和结实率来促进产量的提高,施硅量135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但与施用量为90 kg/hm~2的处理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施用硅肥有利于膜下滴灌水稻的生长,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以施用量为90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用3个不同的硅肥施用量对7个生产上的水稻主栽品种进行了稻瘟病、生长及产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对穗颈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水稻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增产效应,但存在品种间差异,其中以施用225 kg/hm2效果最好;施用硅肥防控稻瘟病安全环保,有利于绿色食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复合微生物肥应用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浙优1号、Y两优900、甬优538和甬优12为材料,研究复合微生物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成本下,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比传统施肥平均增产331.41 kg/hm~2,增3.58%,主要是通过增加每穗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来实现;施用复合微生物肥能提高水稻株高和收获指数,并通过增产实现增效。因此,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可通过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实现化肥减量目标。  相似文献   

15.
硅肥对超级早稻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超级早稻组合株两优819(倒伏敏感品种)与陆两优996(抗倒伏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硅肥对超级早稻氮利用效率及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氮和施氮条件下施硅,能使超级早稻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肥效率及氮素利用效率提高,而氮生理效率略有降低;施硅对两个超级早稻品种叶、茎、穗含氮量的影响与施氮量有关;在施氮150kg/hm2条件下施硅,对两个超级早稻品种氮利用效率及氮累积的影响效果最大。因此,在超级早稻生产过程中,氮硅肥合理配施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硅氮配施对水稻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氮肥和硅肥用量对水稻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及氮硅配施调控水稻光合作用的内在生理基础。以超级稻品种广两优476为供试材料,采用2个氮肥水平、3个硅肥水平的大田试验,研究氮硅互作对水稻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和硅肥均能提高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氮水平下高硅肥处理光合作用最强,高氮水平下中硅肥处理光合作用最强,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水稻叶片降低非辐射能量耗散,将更多的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低氮水平下增施硅肥能有效改善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提高水稻叶片光合性能,但在高氮条件下,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初始荧光(F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表现为先减后增,而PSⅡ潜在活性(Fv/F0)、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表现为先增后减,表明硅肥过量会导致水稻光化学效率下降。硅氮互作对水稻光合生理指标影响显著,低氮水平下增施硅肥能有效改善水稻叶片光合性能,高氮水平下适宜的硅肥用量为37.5 kg/hm2,此时水稻叶片光能利用效率最高,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可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硅肥对本溪地区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育期、生物学特性、产量、抗倒伏、抗病虫等方面对水稻施用硅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硅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明显,并在抗倒伏、抗病虫、生育期提前等方面也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究不同生育时期施用硅肥对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为优质食味粳稻合理施硅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以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CK1)和常规施肥(CK2)为对照,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分别设置硅肥浸种(T1)、硅肥浸种+苗期喷施硅肥15 kg/hm2(T2)、硅肥浸种+拔节期喷施硅肥15 kg/hm2(T3)、硅肥浸种+抽穗期喷施硅肥15 kg/hm2(T4)、硅肥浸种+苗期20%、拔节期30%、抽穗期50%喷施硅肥15 kg/hm2(T5)、硅肥浸种+苗期1/3、拔节期1/3、抽穗期1/3喷施硅肥45 kg/hm2(T6)处理,比较不同施硅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6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T5、T4、T3处理,T1和T2处理产量较CK2增幅较小;不同硅肥处理单位面积穗数、每穗颖花数、千粒重和结实率较不施硅处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施硅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每穗颖花数>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结实率,T3、T5和T6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增幅较大。与CK2相比,T3、T4、T5和T6处理增加了水稻库容量、源强度及源库比,提高了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同时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及蛋白质含量。T6处理稻米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较CK2显著提高,而其他处理对稻米淀粉黏滞谱特性的影响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硅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大小依次为T6>T5>T4>T3>T2>T1。综合考虑硅肥投入、水稻产量及品质,在常规施肥加硅肥浸种基础上,优质食味粳稻推荐硅肥施用方式为:喷施量15 kg/hm2,苗期占20%、拔节期占30%、抽穗期占50%。  相似文献   

19.
硅肥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沈农265和丰优2000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硅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提高水稻产量,其中有效硅240 kg/hm2使沈农265显著增产,有效硅180 kg/hm2对丰优2000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从产量构成因素上看,施用硅肥能提高每穴穗数、一次枝梗上籽粒千粒重、二次枝梗上籽粒千粒重、每穗粒数。施用硅肥能显著改善稻米品质,主要表现为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显著提高,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降低。相关分析表明,两品种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与有效硅施用量呈正相关。沈农265的稻米脂肪酸含量与有效硅施用量呈正相关,食味值与有效硅施用量呈负相关。有效硅施量在0~240 kg/hm2内,两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与有效硅施用量相关不显著。综合考虑各处理稻米产量和品质,以180~240 kg/hm2的有效硅施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