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架空索道集材对林地土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在定量分析皆伐作业架空索道集材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型皆伐伐区作业技术.  相似文献   

2.
伐区集材方式对森林生态干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伐区集材作业对森林中保留木、地表的破坏及对土壤的压实等情况。在分析、研究伐区集材对森林生态干扰破坏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低限型干扰的技术措施,从而为永续利用森林,建立生态型伐区集材作业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集材作业系统与不同类型伐区的相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层次分析法,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最优为目标。针对每一种伐区作业类型,提出了与其最适宜的集材方式。  相似文献   

4.
考虑生态的伐区作业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对考虑生态的伐区作业进行探讨,提出了伐区适宜的作业面积、南方集体林区采伐方式、兼顾生态的木材生产工艺流程、采伐迹地清理方式和更新树种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伐区生产阶段的采伐作业,一般包括下列工序:伐木、打技、造林、剥皮(很少进行)、归堆、伐区清理、原木检尺和验收。但是随着集材方式的不同,上述工序也相应改变。如果实行原木集材时,则采伐作业包括上述工序;原条集材时,上述工序简化为伐木、打技、伐区清理,而造材等工序就转移到伐区椤场或贮木场去进行;伐倒木集材时,在山上只需完成伐木工序,而将打技、造材等工序一并转移到伐区椤场或贮木场去进行。基于此,文中对于伐木的伐前准备工作和林区采伐树倒方向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兴隆林业局伐区生产实际情况,针对提高伐区作业质量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林业企业强化伐区管理,提高作业质量,保证伐区提挡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采伐方式的人工林畜力集材效率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现场数据收集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集材距离、集材时间和趟载量3个方面,对不同采伐方式下,落叶松人工林畜力集材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采用皆伐还是采用择伐生产方式,随着集材时间和集材距离的增加,集材效率均降低。在皆伐伐区,趟载量与集材效率的关系不明显;在择伐伐区,集材效率随着趟载量的增加而降低。对于平缓坡的落叶松人工林,皆伐伐区的畜力集材生产率要优于择伐伐区畜力集材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李爱明 《乡村科技》2019,(9):121-122
在林业生产工作中,伐区采伐作业调查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林区地理信息,可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管理林区资料和林区数据,还能够及时更新林区的外形图和林区数据,完善伐区的相关调查工作。因此,为了能够更加具体、全面地了解伐区内情况,且实现对伐区的图形情况、档案情况的互相调用和互动互查,可以将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伐区的管理和设计有效结合。本文就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伐区采伐作业调查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伐区采伐作业的调查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兴隆林业局伐区生产实际情况,针对提高伐区作业质量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生态约束下的采伐更新与局部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切采伐作业都必须在一定的生态约束下进行,这样有利于林木更新生长。通过对富阳等三市(县)1994-1997年的作业伐区和正在作业的伐区进行随机调查,探讨了不同采伐方式、采伐强度和采伐作业技术对林木更新、保留木、景观破碎化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程度,提出了为维持局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约束下主要多功能用材林的采伐更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对杉木和马尾松混交人工林伐区人力担筒集材作业前后林地集材道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集材后除土壤容重和结构体破坏率增大外,其余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均下降,而且表层土壤(0-20 cm)所受影响较底层土壤(20-40 cm)大;集材作业导致表层土壤容重增大0.08 g.cm-3,土壤结构体破坏率提高1.20%,最大持水量下降8.85%,总孔隙度减小4.39%;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的质量分数分别下降3.62 g.kg-1、0.26 g.kg-1、36.70 mg.kg-1、0.11 g.kg-1、3.33 mg.kg-1、1.31 g.kg-1、0.59 mg.kg-1.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生态型伐区集材概况及类型,较详细地分析了6种生态型伐区集材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指出中国山地伐区应广泛推广直角横向集材和双向循环索道集材方式。人力串坡仅限北方林区冬季使用,接运集材方式可依生产效益,生态环境等具体情况确定,有条件的林区可对三角形索道和直升机集材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3.
以小兴安岭林区两个作业迹地基础数据为样本,应用统计回归方法,就该林区自然作业条件因子对拖拉机集材系统作业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诸因子中,地面降水因子对集材效率影响最大;所集运木材的单株材积变化对集材效率影响最为敏感;平均气温变化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4.
人工林伐区作业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带岭林业实验局所做的人工林伐区生产试验,从作业成本、生态指标对5种人工林作业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在同等平缓坡条件下,模式Ⅱ无论是作业成本还是生态指标都明显优于模式I;在陡坡条件下.模式V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不同集材方式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常见集材方式(拖拉机、索道和滑道)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拖拉机集材严重改变了土壤的硬度、容重和通透性,使伐区有机质含量下降10.4%;②索道集材的主沟内总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3.7%和3.614%,主沟外变化很小;③各类滑道对土壤的影响以塑料滑道最小,土滑道最大。为了减少集材作业对土壤的侵害,文章提出一些减少土壤侵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浅谈提高伐区作业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根据兴隆林业局的特点,着重论述了合理的选择采伐方式与方法,论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对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更新,保证伐区作业质量提挡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定量分析手扶拖拉机集材对集材道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提出减少集材作业对林地土壤破坏的具体措施,为实施生态经济型的森林采运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我国森林非皆伐作业比重逐渐加大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塔河林业局用JC-30和J-50两种拖拉机、配置三种集材工艺方案,在非皆伐试验地进行了试验、考核其效率、成本、对保留木损伤等项目。结果表明:两台不同的机械完成集材任务的联合集材工艺方案是可行的。实施此方案,建议使用小功率的微型绞盘机替代JC-30,完成集材前段任务--小集中的工作。将会更经济。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东北和内蒙林区伐区常年林道与冻板道比例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伐区综合林道合理密度值只与伐区冬季作业条件有关,而与夏季作业条件无关;伐区常年林道和冻板道占综合林道的合理比重不仅与表征冬、夏季作业的自然条件参数、设备参数和作业人员参数有关,而且还与木材生产组织程度有关。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提高木材生产组织的优化程度,对于降低伐区作业费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手板车集材对集材道土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定量分析手板车集材对集材道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提出减少集材作业对林地土壤破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