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起鸭东方杯叶吸虫病诊疗报告邓绍基广西贺县畜牧局(542800)鸭东方杯叶吸虫,隶属杯叶科,是寄生于鸭小肠的一种内寄生虫.我县未曾发现过,各地报道也甚少。1994年7月,笔者在临诊中遇见一例,初诊为东方杯叶吸虫病.经采用丙硫苯咪唑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鸭杯叶吸虫病是杯叶吸虫寄生于鸭的小肠或盲肠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病原鸭常见的杯叶吸虫有东方杯叶吸虫、普鲁杯叶吸虫和盲肠杯叶吸虫三种。东方杯叶吸虫属吸虫纲杯叶科,新鲜虫体呈浅黄色,近于白色,肉眼见如芝麻大小,呈椭圆形,大小为0.9~1.4 mm×1.1~1.4 mm,有两个吸盘,  相似文献   

3.
正鸭杯叶吸虫病是杯叶吸虫寄生在鸭的小肠或盲肠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病原鸭常见的杯叶吸虫有东方杯叶吸虫、普鲁杯叶吸虫和盲肠杯叶吸虫三种。东方杯叶吸虫,属吸虫纲、杯叶科。新鲜虫体呈浅淡黄色,近于白色,肉眼见芝麻大小,呈椭圆形,大小为0.9~1.4mm×1.1~1.4mm,有两个吸盘,口吸盘位于虫体的顶端,呈球形,咽发达  相似文献   

4.
鸭东方杯叶吸虫病的诊疗徐泉方,王峥明(上海市松江县畜牧兽医站,201600)唐伯云,秦伯其(洙泾镇畜牧兽医站)鸭东方杯叶吸虫(CyathocotyleorientalisFaust,1922)是一种寄生于家鸭小肠的小型吸虫,能造成鸭轻度至中度损害。由...  相似文献   

5.
1东方杯叶吸虫病 鸭东方杯叶吸虫病是寄生于鸭小肠内的肠道吸虫病。本病分布于亚洲,我国的黑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亦时有发生。 临床上常见于放养的青年和成年麻鸭,发生感染的鸭常因脱水而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临床上常见的三种鸭杯叶吸虫(鸭东方杯叶吸虫、鸭普鲁氏杯叶吸虫、鸭盲肠杯叶吸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控措施,供广大临床兽医工作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幼鸭东方杯叶吸虫病的流行情况调查及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鸭东方杯叶吸虫病的流行情况调查及诊治报告张砀生,陈志国(江苏省泗洪县畜牧兽医站)鸭的东方杯叶吸虫病(Cyathocotyleorientalis),我县以前偶有发生但仅是零星的,个别发生,且只见有成鸭发生;然而,自1990年夏秋暴发流行以来,呈流行...  相似文献   

8.
正1鸭次睾吸虫病鸭次睾吸虫是寄生于鸭肝脏胆管或胆囊内的一种寄生虫。主要危害一月龄以上的鸭,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很高。常因胆囊、胆管虫体堵塞,而发生死亡,是目前对鸭危害较大的吸虫病。寄生在鸭胆囊、胆管内的次睾吸虫有两种(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临床上常见的主要是东方次睾吸虫。  相似文献   

9.
鸭东方杯叶吸虫,隶属杯叶科,是寄生于鸭小肠的一种内寄生虫.我县未曾发现过,各地报道也甚少.1994年7月,笔者在临诊中,遇见一例,初诊为东方杯叶吸虫病.经采用丙硫苯咪唑防治,收到较好的效果.一、发病情况1994年6月15日,我县沙田镇某养鸭户,从外地购回刚出壳雏鸭208羽,室内育雏2周龄后,白天即转入沟河放养,7月25日(即40日龄)突然发现少数病鸭,随后每天死亡2~4羽,10天时间共死亡35羽,余者大部分发病.禽主错认为是细菌性疾病,先后用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土霉素、氟哌酸及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均无效果,并日趋严重,死亡率日增.经确诊为东方杯叶吸虫病后,用丙硫苯咪唑进行全群治疗,第二天便停止死亡.  相似文献   

10.
洪泽地区鸭、鹅肠道中首次发现东方杯叶吸虫张全成(江苏省洪泽县畜牧兽医站)近年来,笔者在家禽寄生蠕虫种类调查中,收集到一种吸虫,经鉴定为“东方杯叶吸虫”(CyathocotyleorientalisFaust1922)隶属杯叶科(Cyathoctyli...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鸭次睾吸虫、绦虫、东方杯叶吸虫等蠕虫病的病原及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普鲁氏杯叶吸虫(Cyathocotyle prussisa)是隶属于吸虫纲、枭形目、杯叶科、杯叶属中的一种吸虫。该吸虫最早发现于欧洲,可寄生于家鸭、鹅及多种野生鸟类(如长尾鸭、针尾鸭、绿翅鸭、绿头鸭、潜鸭、秋沙鸭、黑水鸡、鸬鹚、鹈鹕、骨顶鸡、耳鸮等)的小肠内。我国浙江省和江西省有家鸭和鹅感染普鲁氏杯叶吸  相似文献   

13.
鸭群暴发后睾吸虫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后睾吸虫病主要由后睾科(Opisthorchiidae)次睾属(Metorchis)的东方次睾吸虫、台湾次睾吸虫寄生于鸭肝脏、胆管内引起,对鸭鸡危害很大。我站在本县沿海地区发现一起由东方次睾吸虫引起鸭群大批发病和死亡。现报道于下: 一、病情和病理变化我县海通公社林基四队集体养鸭660只,于1979年6月23日从炕坊购回,放在用柴帘  相似文献   

14.
盲肠杯叶吸虫病是一种以盲肠肿大、坏死为主要病变特征的新病,许多养鸭户和兽医对此还缺乏认识。笔者遇到了一例半番鸭在稻田放牧后发生盲肠杯叶吸虫急性感染的病例,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分析,确诊为盲肠杯叶吸虫感染,用阿苯达唑治疗后很快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15.
鸭气管吸虫病的诊治报告鸭气管吸虫病(又叫环腔吸虫病)是由鸭船形嗜气管吸虫引起的一种鸭寄生虫病。1994年8月益阳县珠波塘乡山江坝村养鸭户张某发生一起鸭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4年8月中旬养鸭户张某放牧饲养的260只70日龄本地麻鸭,有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麻鸭是我国地方鸭种,农民素有放牧饲养麻鸭的习惯。与自然水体接触的鸭群常受到环境水系中寄生虫感染。对麻鸭吸虫病而言,通常呈现散发性慢性经过,每天死亡率0.1%~0.4%,持续数日甚至数月[1]。病原以前殖吸虫、棘口吸虫和毛毕吸虫较为多见[2]。但近年来,随着养殖的高密度化,麻鸭杯叶吸虫病的发生呈现急性流行性和高发病率趋势,死亡率可达20%以上[3],而且20~60日  相似文献   

17.
卢明科  杨玉荣  陈琼 《中国家禽》2004,26(19):39-40
鸭后睾吸虫病(Opisthorchiasis)是由几类寄生于鸭肝胆管和胆囊内的后睾科(opisthorschiidae)吸虫引起的以宿主肝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寄生虫病。病鸭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两腿发软而卧地不起,随着病情加剧甚至可以引起死亡。由于鸭后睾吸虫病不但降低养鸭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与人类自身的健康相关,所以本文特对该病目前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鸭嗜眼吸虫病的调查及驱虫效果的观察陈仁桃,杨广忠,陈仁余(江苏省盐城市郊龙岗镇兽医站)家禽嗜眼吸虫病是由寄生在结膜囊内嗜眼科的某些吸虫所引起,特征为发生结膜──角膜炎。近几年来,我市鸭群由于感染嗜眼吸虫而陆续发病,有的鸭群病情十分严重,仅在1993年...  相似文献   

19.
<正>位于环鄱阳湖的余干、万年、新建、南昌等县市,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水资源,积极发展蛋鸭养殖,有力地促进了水禽养殖业的发展。但由于部分养户仍采取湖区、水田、河沟等放牧饲养,常引发以淡水螺为中间缩主的鸭东方杯叶吸虫病。发生感染的鸭多因脱水衰竭而突然死亡,给养户造成较大损  相似文献   

20.
1后睾吸虫病寄生在鸭胆管和胆囊的后睾科吸虫很多,感染强度可多达数百条,有的鸭胆管可被虫体充满。本病1月龄以上雏鸭感染率最高,对鸭危害较大。鸭对体吸虫,是鸭肝脏寄生虫的大型虫体。病鸭胆囊肿大,囊壁增厚,胆汁变质或消失。病鸭表现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严重时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