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
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山东褐土传统农业种植区,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增产效益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等条件下,以氮肥分3次均施增产效果最好,施肥比例为1∶3∶2的处理增产效果次之,氮肥不做基施、只追施两次的处理小麦产量最低。从产值和纯收益分析结果可见,施氮量为180 kg/hm2分3次均施处理的最高,其次为施氮量120 kg/hm2分3次均施处理,不施氮肥处理的产值和纯收益最低。分析各施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可知,氮肥分3次施用高于氮肥分2次施用的处理,施用比例为1∶1∶1的处理高于施用比例为1∶3∶2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合理分配和选择肥料 主要根据土壤条件、作物习性、肥料性质综合分析,决定氮肥的分配.  相似文献   

5.
氮利用率和氮转化率评价氮肥肥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平衡施肥理论和通用施肥模型,以河南省小麦氮肥肥效试验数据为例,分别求算长期定位试验、普通田间试验、示踪试验三种情况下的肥料氮利用率和氮转化率,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长期定位试验氮利用率和氮转化率都比较稳定;普通田间试验在最佳施氮情况下,氮利用率和氮转化率均与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接近,但不同普通田间试验之间氮利用率变幅较大;示踪试验的氮利用率或氮转化率不能作为评价肥效和指导施肥的科学依据;②氮利用率低估了氮肥肥效;不考虑外源氮时则高估了氮肥肥效;使用氮转化率和外源氮是科学评价氮肥肥效的方法;③具体施肥实践时,可以不考虑外源氮而直接使用氮相对转化率评价肥效和指导施肥;参照长期定位试验的最佳施氮量,即使在不测定土壤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氮转化率半定量地指导施肥。  相似文献   

6.
用导数法研究了氮、磷,有机肥配合对小麦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速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上,氮、磷、有机肥配合能显著提高小麦地上部及小麦籽粒的氮肥利用率,而在土壤速效磷含量高的土壤上,氮、磷,有机肥配合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灌水条件下缓释氮肥在冬小麦上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条件下,麦田施用缓释氮肥SRN-1和SRN-2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尿素相比,SRN-1、SRN-2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增产均有明显效果,并能显著提高冬小麦对氮素的利用率。在全生育期不灌水、灌越冬水、灌越冬水+拔节水的条件下,氮素利用率较普通尿素分别提高2.9,2.0,4.3和5.3,6.1,7.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减量配施新型基质缓释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究减量配施新型基质缓释肥对水稻(OryzasativaL.)的影响,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籽粒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响应。两年平均结果显示,与全量施用普通肥(180 kg·hm~(-2))相比:全量施用缓释肥水稻增产13.4%(P 0.05),植株氮吸收量提高9.1%(P 0.05),氮肥农学效率提高50.4%(P 0.05),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37.8%(P 0.05);减量10%施用缓释肥水稻增产9.6%(P 0.05),植株氮吸收量提高3.3%(P 0.05),氮肥农学效率提高51.1%(P 0.05),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26.6%(P 0.05);而在减量10%施用缓释肥的同时以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水稻增产11.1%(P 0.05),植株氮吸收量提高7.3%(P 0.05),氮肥农学效率提高57.6%(P 0.05),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44.8%(P 0.05)。缓释肥处理促进水稻增产增效的原因是其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较高。综上,基质缓释肥减量10%施用(尤其在配施有机肥条件下)可维持较高的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在水稻生产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水田氮肥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测定:水田施入氮肥后,当年的利用率只有30%-40%,高的不超过50%-60%,其余部分通过各种途径而挥发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一、氮肥的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也叫氮肥利用系数,它是指一季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占施用氮肥中氮素的百分率.一般采说,肥料的利用率越高,养分损失就越少,肥料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大.我国旱地氮肥利用率为40%~75%,平均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11.
玉米一次深施复合肥对产量及施肥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长效复合肥对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深施复合肥比追施尿素增产,增产幅度为5.2%~9.8%。同时比一次深施加长效剂的尿素更增产。深施长效复合肥能提高玉米的生长势,同时降低玉米的空秆率。玉米一次深施复合肥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特别是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能提高经济效益,每公顷可增收507.7元。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氮磷配比对滴灌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配比对滴灌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和磷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在等量施肥条件下,随水施肥可增加小麦产量;不足的施氮量和施磷量虽然能提高氮、磷肥的农学效率,但是却明显降低了产量,氮、磷肥的偏生产力变化趋势同其农学效率;滴灌随水施肥,氮肥利用率高于滴灌常规施肥3个百分点,钾肥提高4个百分点,滴灌随水施肥,可增加小麦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氮肥运筹对节水高产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以形成最佳的氮肥底追比例,保护有限水资源。[方法]在统一施用270 kg/hm2纯氮条件下,选取节水高产冬小麦品种衡4399为材料,研究了底施与追肥比例3∶7、5∶5及7∶3这3种氮肥运筹方式对其产量、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氮肥运筹方式与产量及水分利用率高度相关,种植衡4399等节水高产冬小麦品种采用底追比3∶7的施氮方式,平均产量最高,为7268.21 kg/hm2,水分利用率最大,为21.56 kg/(hm2·mm)。[结论]在黑龙港地区施用270 kg/hm2纯氮条件下,种植衡4399这类分蘖能力较强的节水高产冬小麦品种宜采用底追比3∶7的施氮方式。  相似文献   

14.
配方施肥对早稻生物产量以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江西省上栗县通过无重复对比试验,研究了配方施肥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早稻生物产量以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促进了早稻籽粒和秸秆对N、P、K养分的吸收,提高了养分的当季利用率,从而有利于增加早稻籽粒和秸秆生物产量。各养分对早稻地上部生物产量的增产效果依次表现为N>K>P。  相似文献   

15.
缓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缓释肥料不同掺混比例和常用掺混比例减氮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以氮肥施用量或缓释氮肥与速效氮肥比例为处理梯度,设计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缓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等氮量条件下,含有缓释氮素的掺混肥处理明显高于普通复合肥和尿素的常规处理,增产0.46~1.13 t/hm2,增产率达5.97%~13.87%,氮肥利用率提高5.85%~11.83%。[结论]当缓释氮与速效氮掺混比例为30∶70时,增产率、养分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均表现最佳。采用30%缓释氮后减氮10%较常规处理仍有明显增产效果,但低于同掺混比例的全氮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稳定氮肥和普通氮肥在黄山贡菊上施用效果的差异。[方法]2016年通过在安徽歙县布置黄山贡菊不施氮(CK)、100%N量普通氮肥(CN)、100%N量稳定氮肥(SN1)和80%N量稳定氮肥(SN2)田间试验,研究稳定氮肥用量对黄山贡菊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80%N量稳定氮肥与100%N量普通氮肥施用效果相当,能够达到节本增效目标。100%N量稳定氮肥能提高贡菊产量,显著提高贡菊吸氮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较普通氮肥增产6.9%,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6.08百分点,农学效率显著提高0.35 kg/kg,收益增加6.5%。[结论]综合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来看,100%N量稳定氮肥在黄山贡菊上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鄂东油菜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油菜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效应、经济效应及肥料的利用效率情况,为油莱高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肥料的利用效率。[结果]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能够产生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油菜籽增产量最高分别达1785、532和212kg/hm^2,相对应的施肥纯增收入为5443、1468和357L/hm^2。除钾肥的农学利用率外,氮肥和磷肥的农学利用率及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均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逐渐下降。[结论]不能盲目加大肥料用量,要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同时加强土壤培肥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半湿润偏旱区施肥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2~1995年,在半湿润偏旱区进行了施肥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影响试验,获得耗水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施肥范围内,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辣椒产量和肥料利用率,采用完全随机试验,在不同施肥水平下(1 800、1 500、1 200kg·hm~(-2)),比较了2种缓释肥配方(A:N+P_2O_5+K_2O=19%+10%+19%=48%、B:N+P_2O_5+K_2O=17%+14%+17%=48%)对辣椒形态指标、产量、辣椒地上部对氮、磷、钾的吸收和肥料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处理的辣椒长势好,其产量、地上部和果实中氮、磷、钾含量均大于对照处理(CK)。在相同施肥水平下,缓释肥A处理的辣椒产量比缓释肥B处理平均高4.72%;在辣椒地上部,A3处理氮、磷含量显著大于B3处理,A2处理钾含量显著大于B2处理;在辣椒果实中,A1和A3处理钾含量显著大于B1和B3处理;A3处理的氮肥、钾肥农学利用率均比B3处理高15.04%,A1、A2和A3处理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比B1、B2、B3处理的分别高59.08%、51.45%、79.99%。与缓释肥配方B相比,缓释肥配方A在辣椒生产上显得更有优势,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高了肥料农学利用率,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氮磷施用量对甘蔗产量及氮肥、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对不同氮磷施肥量下甘蔗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为19.1%~26.3%,磷肥利用率平均为12.0%~15.3%。其中优化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为最高,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50%的施氮量或50%的施磷量均显著降低氮肥利用率或磷肥利用率。在当地的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300 kg N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而且能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