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在河鲀鱼的人工孵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卵的选择 孵化用卵应选择优质卵。优质卵的卵粒晶莹透明、规则、略带粘性,且卵与卵之间不互相粘连在一起,在水中呈分离状存在。而劣质卵卵粒暗淡发白不规则、无粘性,卵在孵化用水中以结块形式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对黑鲷鱼卵 仔鱼的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 Basile wsky)是常见的沿岸底层经济鱼类,也是今后主要的人工养殖鱼种。厦门九龙江口是黑鲷的栖息和繁殖场所。每年的3—5月是黑鲷的生殖季节;此时海区的水温和盐度分别在23℃和25‰左右。黑鲷产的卵透明,卵径0.83—0.93mm;卵从受精到孵化约需36小时。  相似文献   

3.
瓦氏黄颡鱼卵呈近似圆球形、浅油黄色,为沉性卵,卵球极柔软.具有二层卵膜,内层薄而透明,卵径平均为1.67mm,外层厚且遇水后产生很强粘性而附着在异物上.卵受精后吸水膨胀,卵直径达2.14mm.刚孵化出的仔鱼全长4.85~5.35mm,出膜后第3~4天开始摄食,10~12天各器官发育完善,幼鱼的外部形态特征基本与成鱼相同.  相似文献   

4.
<正> 2.3 胚胎及仔、稚鱼发育特征黑鲷卵呈圆球形,无色透明,中间有油球1个,浮性。平均卵径0.88mm,平均油球径0.20mm。在15°~16℃水温条件下,胚胎发育期的发育时序见表3。  相似文献   

5.
长臀鮠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斌  叶卫 《水产科学》2007,26(1):31-34
催产4龄亲鱼,催产药物为LHRH-A,DOM,CPE,催产率66%,孵化率20%;长臀鮠成熟卵圆球形,透明,卵径平均(1.10±0.20)mm,为沉性卵,具黏性,受精卵孵化分为胚盘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阶段、神经胚期、器官分化阶段和孵化等7个阶段,当水温26-29℃时,孵化时间为96h10min。  相似文献   

6.
花斑副沙鳅的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明生 《淡水渔业》2004,34(6):34-36
花斑副沙鳅的繁殖季节在 6~ 8月 ,从府河、环河中采集到Ⅳ末的亲鱼 ,人工催产 ,人工授精 ;卵无粘性 ,为漂流性卵 ;受精卵在水温 2 8℃时胚胎发育速度很快 ,从受精到孵化开始出膜只要 12h ,全部出膜需要 12h 5 0min ,刚出膜的仔鱼身体透明 ,全长 2 7mm。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鮰胚胎和幼苗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斑点叉尾鮰卵为圆球形、桔黄色,属于沉性,透明并具有粘性,卵与卵之间的粘性较强,产出时互相粘合成不规则的块状。卵的平均直径为3.457mm,受精卵在水温25.5—29℃时,出膜时间为146小时56分钟(6天以上)。孵化出膜的仔鱼呈金黄色,卵黄桃红色,体较透明,体全长7.89—8.13mm,平均为7.95mm。出膜4天后,开始摄食,转入混合营养阶段,10天左右器官分化完善。出膜后仔鱼集群堆积于水体底部。眼晶体、黑色素和嗅囊出现,心脏形成和搏动,内耳、尾和胸鳍原基形成,开始血液循环及红色素,鳃弓、鳃丝和鳃盖原基形成,消化道、肛门和肝脏等均在出膜之前形成。  相似文献   

8.
鲑鳟鱼类成鱼或在孵化池中及自然条件下的鱼卵会受到真菌感染的情况已有报道,特别是在孔雀石绿和福尔马林尚未被用于控制真菌感染而广泛用于预防处理的早期阶段。目前未经预防处理的鲑鳟鱼卵常常受到水霉菌属的真菌感染。本次调查的最初目的是研究感染鲑鳟鱼卵的真菌种类,但在感染的卵上总可发现致病性真菌和腐生性真菌。  相似文献   

9.
淡水轮虫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家新 《水产学报》1999,23(3):290-295
1 轮虫生活史双巢目的种类终身营无性生殖,单巢目轮虫的生活史具有典型的世代交替过程。通常情况下,轮虫通过孤雌生殖(Parthengenetic)的方式繁衍种群,在孤雌生殖期间,母体产生的卵排出后粘附在母体身体后端两侧、下沉到水底或浮在水中,不需受精而直接萌发形成子代幼体,该母体为非混交雌体(Amicticfemale),其产生的卵叫非混交卵(Amicticegg)或夏卵(Summeregg),非混交卵个体较大、卵壳较薄而光滑,无色透明且可见到发育中的胚胎,染色体为2N。当外界环境恶劣不适应轮虫生…  相似文献   

10.
碧流河水库陆封型香鱼发育卵巢的光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碧流河水库陆封型香鱼不同发育阶段卵巢进行了光镜观察。描述了各时相卵母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包括卵母细胞体和核的形态,卵径,核仁数,核仁物质迁移,液泡出现,核外透明层,附着膜和放射带形成,以及受精孔区结构等。同时与洄游型香鱼的某些方面作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1鳜胚胎发育鳜的受精卵为淡黄色、透明、半浮性、微粘性、具有油球、透明并有光泽。卵径1.60~1.80mm;受精后卵膜膨胀出现卵周隙,此时卵膜直径为1.95~2.20mm。卵黄囊内有一大油球(直径约为0.5mm)和数个小油球。卵黄端位,卵裂方式为盘状卵裂。水温为(25±0.5)℃之间时,根据其受精卵发育过程的形态变化和特点,可将其胚胎发育划分为以下15个主要时期。胚盘期:受精后1h30min,开始吸水膨胀,原生质向动物极集中形成胚盘。  相似文献   

12.
谷杉 《海鲜世界》2006,(2):37-38
1种参的采捕及运输 1.1种参标准及采捕时间 重量在300 g/头以上的参圈里的种参,生殖腺膨胀透光,雌性生殖腺呈现桔红色,直径>2 mm,卵粒肉眼可见,卵黄及细胞质透明,卵核及核仁不清,卵粒形状整齐,长径>170 um.采捕时间为大连地区5月中下旬,参圈水温>17℃.  相似文献   

13.
鲍淑丽 《内陆水产》2003,28(9):21-21
红鳍东方在北方又称腊头、河,是名贵高档鱼类,经济价值高,肉味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红鳍东方食性杂,生长快,对温度、盐度、溶解氧等环境条件适应能力强,适合高密度养殖。但是,红鳍东方苗种供应困难。我们通过几年在丰南渤海水产资源增殖站进行实验研究,基本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将经验总结如下。1鱼卵孵化1.1鱼卵选择优质卵卵粒晶莹透明,略带粘性,但卵不互相粘连,在水中呈分离状,劣质卵卵粒暗淡发白,不规则,无粘性,卵在水中以结块形式存在。1.2水质要求采用盐度为25‰~33‰自然海水经过滤,水温18~22℃。1.3孵化工具选用择圆形玻璃缸或…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不同添加水平的河豚(Takifugu rubripes)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血液生化以及海豚链球菌感染后的存活率的影响,试验选取525尾平均体重为(0.66±0.01)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5尾鱼,依次饲喂河豚卵处理物添加水平为0、0.2%、0.4%、0.8%、1.6%、3.2%和6.4%的饲料,养殖8周。结果显示:随着河豚卵处理物添加水平的提高,试验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脏体比均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各组肝体比无显著差异,0.8%河豚卵处理物添加组罗非鱼的脏体比显著高于其他组。随着河豚卵处理物添加水平的提高,罗非鱼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含量显著下降,白细胞数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罗非鱼血清中总胆固醇和血糖含量显著下降,血清中溶菌酶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罗非鱼腹腔注射5×10~7 CFU/mL海豚链球菌后,各组罗非鱼24 h内均未出现死亡;感染48~96 h,对照组罗非鱼累计存活率最低;感染192 h后,6.4%河豚卵处理物添加组罗非鱼累计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产生影响,增强了罗非鱼抗海豚链球菌病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在虹鳟受精卵孵化过程中,霉菌游动孢子伺机附着于坏死卵上,并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卵外,还可蔓延侵入附近的正常卵,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周边鱼卵感染水霉,黏连更多的正常卵。水霉病的防治一直是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较为棘手的一个难题,自2002年我国全面禁止孔雀石绿以来,有效防治水霉病的药物长期处于空白,同时孔雀石绿  相似文献   

16.
赵锡冰 《水产养殖》2013,(12):23-25
海湾扇贝(A rgopecten irradias)性腺开始发育后,在控温条件下投喂一定数量的饵料,就能促进性腺提前成熟,排放精卵,这就是提前育苗和多茬育苗的生物学基础.在我国北方如胶州湾,海湾扇贝一年有春秋两个繁殖盛期,春季为5月下旬至6月,秋季为9-10月.秋季生殖期后,腹部透明,无精卵存在.  相似文献   

17.
对乌苏里鮠受精卵及其胚胎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总结出乌苏里鮠胚胎发育时序。乌苏里鮠受精卵为粘性卵、球形、橘黄色、半透明、卵径2mm左右。在水温25.5~26℃,有效积温1 285.27℃.h,经过49h26min仔鱼破膜孵出。根据乌苏里鮠胚胎发育的形态特征,胚胎发育分为受精卵、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期8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华绒螯蟹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先东 《科学养鱼》1999,(11):26-27,32
一、中华绒螯蟹的生态习性与其疾病发生的关系中华绒螯蟹的生态习性与其疾病的发生与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某些方面易于导致疾病发生,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可以抗御病原体的感染与侵袭。具体表现在:①中华绒螯蟹具有坚硬的背甲、腹甲与强大的螯足,可抵御外界的攻击,保护身体免受伤害,减少疾病发生。②血液中大量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具有较强的抗感染功能。③蟹卵呈块状。其外缘的卵粒被病原体感染时,内部卵粒一般不受牵连,可以继续孵化(如对链壶菌的感染)。④蟹的生长发育分五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抗病力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在防…  相似文献   

19.
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是一类危害海水甲壳类动物的致病性寄生甲藻,自1931年以来感染超过40多种甲壳类动物,导致了一些经济类甲壳动物的大量死亡。为有助于加强对血卵涡鞭虫的防控,从季节、环境、宿主类型和传播模式方面,总结了血卵涡鞭虫流行和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杨秋玲 《淡水渔业》1975,(10):27-28
水霉菌对渔业危害性很大。但还没有一种既能杀死水霉菌的菌丝和孢子,同时又对鱼卵和仔鱼无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采用各种化学药剂处理感染水霉菌的卵,则卵容易受到化学药品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