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1 平原农区农林复合经营的形式平原农区的农林复合经营主要有:农田林网(带)、农林(果)间作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生产目的、林木和农作物的培植和管理措施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1 农田林网(带)农田林网是指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地域内,为保护农作物而有计划地把多条主、副林带按照一定的结构和网络系统配置在易遭受自然灾害的耕地上的土地利用系统,是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宏观范围上的具体应用。农田林网和农田基本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田边、路边和沟、渠边的隙地植树造林,既不多占耕地,又能改善生态环境,护农增产,增加…  相似文献   

2.
实现农田林网化后的布尔津县,近年来狠抓植树、种草,养畜一条龙建设。这样做,不但保护了农田,而且畜牧业也得到了发展。 布尔津县充分利用水源丰富,土地多的有利条件,从七十年代就开始草原基地建设,但由于风沙危害效果很不理想。进入八十年代,这个县开始在草原基地上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减少了风沙之灾,不但树木已成林、成材,而且林中禾草生长越长越好。这  相似文献   

3.
新疆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新疆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对沙化土地分布特征、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对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沙化土地防治对策。结果表明:新疆沙化土地的增长主要是沙化耕地的持续加速增长所致,其次为局部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4.
新疆是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风沙危害最严重的省区。防沙治沙是新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当前,经过全区各族人民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全区土地沙化扩张速度与规模虽已降低,但整体扩展的局面仍未改变。土地沙化造成的草场退化、畜牧业减产减收、动植物资源灭绝、水土流失、耕地减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通海县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该县1991年至1995年四年间除水域外,其它各种地类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园地和林地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居民,工矿及交通用地也有所增加未利用地得到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利用正向合理利用,高水平集约经营和高生产力方向转变;耕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另一方面,土地利用上也存在不重视保护耕地,土壤出现退化现象;水面利用不充分;耕地减少太多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耕地土壤的产出能力,同时继续加强对水域和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总体规划,切实保护耕地,搞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新疆生态考察项目组的成员,我随著名生态学家徐凤翔一起进入新疆,驱车8400余公里,对新疆著名河流湖泊的流域生态进行了考察访问——乌鲁木齐河、额尔齐斯河、艾比湖、赛里木湖、伊犁河、博斯腾湖、塔里木河……它们有的利用过度几近干涸、也有的浩瀚澄净有待开发——于是新疆的绿洲文明就在大漠的伺候之下,随着这些河湖的兴衰而生息脉动。  相似文献   

7.
今年,新疆兵团农五师在3个团场共退耕还林(草)2.2万亩,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新疆艾比湖生态日趋恶化,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为重塑艾比湖生态,农五师成立了退耕还  相似文献   

8.
对通海县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该县1991年至1995年四年间除水域外,其它各种地类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园地和林地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居民、工矿及交通用地也有所增加;未利用地得到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利用正向合理利用、高水平集约经营和高生产力方向转变;耕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另一方面,土地利用上也存在不重视保护耕地,土壤出现退化现象;水面利用不充分;耕地减少太多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耕地土壤的产出能力,同时继续加强对水域和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总体规划,切实保护耕地,搞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应县位于大同盆地南端,属于海河流域。该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县,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养畜地区,产业结构决定了其经营方式以土地为母体,以收获粮食作物为主要目的,因而乱垦、过度放牧等现象较为突出。应县地处亚湿润半干旱气候类型区,干旱、风沙灾害年年发生,虽然多年来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因管理措施跟不上,边建设边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农田林网越来越少,导致生态治理速度落后于恶化的速度。1现状分析1.1土地利用现状应县土地总面积17.01万hm2,其中农业用地6.53万hm2,林业用地1.73万hm2,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区各地农田林网化水平的提高,农林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农民朋友反映:“树胁地影响农作物产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几年的探索,观测查证,摸索出一些规律:树胁地一般是对秋田农作物影响重,对夏田农作物影响轻;对干旱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影响重,对湿润土地上的农作物影响轻;对贫瘠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影响重,对肥沃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影响轻;树大胁地重,树小胁地轻;栽高不胁低,栽低不胁高。依据此规律,提出预防措施,以供农林朋友参考。合理规划“网格”:林带网格过大,防护效益差,过小则胁地重。在内蒙中西部区,一般宜在100~300亩。地…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西部农田林网区土地生产力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农田林网区林木与农作物年均生物量的测定,计算出不同树种的年均生物量与农作物的年均生物量;从经济效益出发,计算出林网中不同树种与不同农作物组合的年均生物量,总结出黑龙江省西部农田林网区土地生产力水平,年均生物量为 2.87 t/(hm2·a)。  相似文献   

12.
农林复合系统结构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河北饶阳试区的土地利用方案和10种类型的果—农间作体系的合理配置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从中筛选出优化的结构模式和土地利用方案。结果表明:①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土地优化利用方案的规划应该考虑市场的价值变动,还应该考虑到在林木的生长前期投入与经济效益的问题。②发展的农、林产品有梨树、油菜和棉花。③雪花梨和鸭梨为主的模式,其最佳栽植模式是株行距为3m×5m,两行或三行为一带,带距为30m。④果—农模式体系中农作物品种的配置以小麦—蔬菜组合为最好,产投比为2.7∶1;其次为油菜—蔬菜组合;粮食类较好组合有小麦—薯类、小麦—玉米、小麦—谷子、小麦—黄豆、油菜—玉米等。  相似文献   

13.
奈曼旗图连塔拉乡是个地广人稀的牧业乡,全乡总土地面积38万亩,共有579户、3217口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8人。全乡可利用的草牧场面积24万亩,多属半干旱的坨沼沙地草场,其中固定半固定沙丘21万亩,占可利用草场的87.5%。长期以来,由于靠天养畜,不搞草牧场建设,草场不断退化、沙化,到七十年代初,不少牧场变成了白茫茫的不毛之地,生态失去平衡,畜草矛盾日益尖锐,畜牧业生产处于“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的被动局面。1974年,这个乡牲畜死亡1703头(只),死亡率高达12%。大自然的惩罚使干部和群众清楚地认识到“靠天养畜靠不住,不搞建设没出路”,只有狠抓草牧场建设,畜牧业才能发展。从1975年开始,乡党委带领全乡人民按照“全面规划,加强保护,合理利用,重点建设”的方针治理沙漠化,围建林草库伦,封沙育林  相似文献   

14.
水是干旱区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水量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地荒漠化过程.本文在荒漠化公约所作的荒漠化气候分区的基础上,对干旱区因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如土壤盐渍化、植被退化和现有耕地的废弃加以综合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缓解这些影响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务院明确要求“要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林地的合理保护与利用是当今林业发展面临主要的问题之一。新疆地处祖国边陲,土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1/6,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既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又是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不可替代的物质财富,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涉及到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是典型的人少地多地区,长期以来,由于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土地的严重退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建设占用土地,人口与经济对土地,尤其是耕地的压力将不断增加,给自治区今后经济的发展将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如何保护耕地资源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一、内蒙古人地关系发展趋势及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一)人地关系变化的基本…  相似文献   

17.
农田林网在防风固土、增温保墒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益,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农田林网也存在着胁地的不利一面。所谓胁地,就是指在靠近林带的地方在一定范围内的农田部分,由于地上部分树冠遮荫遮光,地下部分树根深入农田与作物夺水肥,致使农作物植株低矮,表现不同程度的晚熟,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8.
1959年10月31日,毛泽东在“关于发展养猪业的一封信”中提出这样一个论点:“苏联伟大土壤学家和农学家威廉氏强调地说,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要把三者放在同等地位。这是完全正确的。我认为农、林是开展畜牧业的祖宗,畜牧业是农、林业的儿子。然后,畜牧业又是农、林业(主要是农业)的祖宗,农、林业又变为儿子了。这就是三者平衡地互相依赖的道理。”在讲发展养猪  相似文献   

19.
作者根据40年来德州地区林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提出平原农区发展林业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防护农田,农区林业只能在护农的过程中求得发展壮大;发展平原农区林业的出路是挖掘农区土地的潜力,充分利用农作物难以利用的土地;平原农区林业发展的目标是高效益,首先要有较高的防护农田的生态效益,在此基础上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总之,平原农区林业是护农、挖潜、高效型的林业。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耕地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使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最近5年来湖南省推进“三化,’建设背景下耕地减少的时空挣征,特别是建设占用耕地的变化特征。并通过分析城市使用土地(特别是耕地)的情况来探讨城乡一体化下,城市化与区域耕地减少的关系。研究表明: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只有集约利用土地,挖掘城市土地潜力,才能实现区域耕地动态平衡的目标,协调城市化推进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