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氮磷肥料适宜用量及其配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二因素三水平完全设计进行的氮磷肥料试验,试验结果获得了氮磷肥料效应函数模型。文中分析了氮磷肥料的产量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分别计算出最高产量、最大施肥利润以及不同产量水平最低成本的氮磷化肥适宜用量及其配比,为花生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三年油菜施用氮磷化肥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配合增加了油菜株角数及角粒数。且产量得到提高;同时建立了氮磷化肥效应模式,求出了不同肥力水平的最佳施肥量及最佳投资利润施肥量。  相似文献   

3.
宁南山区春玉米施肥现状及减施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南山区的固原市原州区和彭阳县调查65个春玉米种植户的产量、施肥量及肥料种类等。结果表明,该区域春玉米平均产量为9.4 t/hm~2,80%的调查农户春玉米产量处在适中及偏低以下水平(10.5 t/hm~2)。春玉米生产中N、P_2O_5、K2O养分的平均用量分别为353、253、370 kg/hm~2,其中,化肥N、P_2O_5投入分别为314、175 kg/hm~2,K2O全部来自有机肥。有机肥以牛粪为主(施用比例达89.2%),平均用量为25.6 t/hm~2。氮、磷养分的平均偏生产力分别是31.6、61.1 kg/kg;46.2%农户的化肥N施用量为300~400 kg/hm~2,52.3%农户的化肥P_2O_5用量为100~200 kg/hm~2;72.3%、83.0%的农户分别施用过量的化肥N、P_2O_5;化肥种类以二铵、尿素为主(施用比例分别达86.2%、83.1%)。该区域氮磷化肥减施潜力分别为26.8%和37.1%,宁南山区春玉米在有机肥大量施用的条件下,化肥氮磷减施是节本增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影响棉花钾肥肥效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取决于土壤自身供钾能力和栽培技术水平。近年来,随着棉花产量的提高,氮磷化肥用量剧增,加之有机肥料用量的减少,棉花从土壤中吸取的钾素,未能得到补充,从而引  相似文献   

5.
稻草还田腐熟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对水稻生长的经济性状指标有一定的影响,稻草还田腐熟后提供的氮、磷、钾营养元素可以减施化肥用量。试验中与无稻草还田常规施肥相比,稻草还田腐熟,以氮磷肥用量减少10%,钾肥用量减少10%~20%为宜,可使当季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0.2 g/kg,提高0.3%~0.6%,而产量、产值和纯收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河西内陆灌区盐渍土甜菜氮磷钾肥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盐渍土甜菜超量施肥导致的施肥成本高,化肥利用率低的疑难问题,选择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盐渍土,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河西内陆灌区盐渍土甜菜氮磷钾肥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施用量与甜菜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分别为:y=69.75+62.56x-66.1054x~2、y=71+39.6856x-20.1836x~2和y=74.26+33.9138x-12.8569x~2,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最大利润施用量分别为0.43t/hm~2、0.70t/hm~2和0.93t/hm~2,甜菜理论产量分别为84.43t/hm~2、88.89t/hm~2和94.68t/hm~2,统计分析结果与田间试验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磷素在植物体中除作为核酸、核蛋白和磷酯等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外,还参与作物体内的多种代谢作用,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都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随着生产水平和化肥工业的发展,棉田氮素化肥用量日趋增加,氮磷比例失调,因而磷肥的施用受到极大重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化肥用量迅速增加,其中棉花每亩平均施用标准化肥由88.52斤提高到181斤。氮磷比例也不断发生变化。在化肥用量急剧增加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中等肥力旱地上,以影响玉米产量较大的肥料和密度两个因子为对象研究了晋单29玉米的增产潜力和肥密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该品种抗旱、耐瘠、耐肥、丰产、抗倒。公顷产11250kg左右的肥密优化组合为施氮磷纯养分225-450kg/hm2,氮磷比2:1,密度4.5~5.25万株/hm2。对肥密与产量的关系配置了二元二次效应方程,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肥料>肥×密>密度。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6,(4):39-4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沼肥替代部分化肥后对杂交水稻产量、土壤肥力及农田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减量施肥处理,随配施沼肥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施用沼肥后农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氮、磷养分出现盈余,钾素亏缺降低;沼肥用量为16.50 t/hm2时可减少30%的化肥用量。施用沼肥可以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维持土壤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11.
氮磷用量与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不同施肥方式和不同氮磷肥用量条件下,玉米根系和地上部的生育特征、根际脲酶和磷酸酶特征、氮磷养分吸收量。结果表明,施肥量为800 kg/hm2(种子侧下方6 cm)处理的玉米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最高,成熟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吸氮、吸磷量也最高,子粒产量也较高;各处理玉米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明显高于非根际;在肥力相对较高的土壤,减施20%~40%氮磷肥至少可以维持玉米当年的产量,施肥方式对玉米的子粒产量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秦巴高海拔春玉米山区2个海拔条件下(海拔分别1 300 m和1 050 m进行氮磷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试验,建立了高海拔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产量和效益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多目标解析,明确了氮磷2因素对产量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大小,确定了不同地点春玉米最高产量施肥量、经济施肥量、合理施肥区、最佳配比、高产施肥模式、高效低耗施肥模式和高产高效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在滨海盐碱稻田进行了基施生化有机肥示范试验,水稻基施生化有机肥50~60kg/667m 2,土壤肥力持久,可以明显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水稻的抗逆能力和产量,处理区水稻增产7.6%~11.9%。水稻施用生化有机肥后,可少施化肥30kg/667m2。  相似文献   

14.
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施用技术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化肥用量,改进施肥方法,探讨了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效果。结果表明,减肥10%的处理产量最高,正常施肥处理其次,减肥20%的处理第3;正常施肥与减肥10%~20%的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随着化肥用量的减少产量随之减少;化肥与稻谷的投入产出比随着化肥用量的减少而增大。所以通过改进施肥技术,水稻生产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高寨村三社甜菜种植基地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糠醛渣生态肥配方筛选及对甜菜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糠醛渣生态肥配方比例为:改性糠醛渣0.5114:尿素0.3409:磷酸二铵0.1136:锌钼微肥0.0341。糠醛渣生态肥施用量与甜菜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式为:y=69.43+19.3812x-2.8295 x~2,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2.61t/hm~2,甜菜理论产量为100.74 t/hm~2。施用糠醛渣生态肥与传统化肥比较,甜菜单株块根重和块根产量分别增加5.21%和5.26%;施肥利润和肥料投资效率分别增加0.20万元/hm~2和0.51元/元。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蓖麻饼粕有机肥对花生田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四粒红为试验材料,设不施肥(CK),0.5倍化肥(FH0),1倍化肥(FH1),2倍化肥(FH2),0.5倍蓖麻饼粕有机肥(BM0),1倍蓖麻饼粕有机肥(BM1),2倍蓖麻饼粕有机肥(BM2)7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花生田土壤养分及脲酶(URE)、磷酸酶(APL)、蔗糖酶(SUC)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饼粕有机肥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磷、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其中BM2处理的全磷、全氮、有机碳增幅较大,比CK分别增加了96%、90%、77%。施用蓖麻饼粕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较CK分别增加了2.85、2.37、1.16倍,且BM2处理下的土壤酶活性在花生收获期效果最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蓖麻饼粕有机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以BM2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施肥量。蓖麻饼粕有机肥的使用对土壤改良及化肥的减量施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内蒙古自治区花生田优化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菌渣有机肥在花生生产上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单施菌渣有机肥和菌渣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处理,对新研制的菌渣有机肥在花生作物上进行肥效试验,研究该肥料对花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菌渣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较好,在当地花生生产上以每667m2施用500kg菌渣有机肥配合化肥施用效果最佳,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16.2%。施用适宜用量的菌渣有机肥,并与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花生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为给旱地小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在20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单施磷肥产量增加85.8kg/ha,增幅6.8%;单施氮肥增产352.8kg/ha,增幅28.0%;氮磷配施增产2262.2kg/ha,增幅179.7%。有机肥处理增产显著,单施有机肥增产1954.2kg/ha;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施氮肥增产9.8%,施磷肥增产17.1%,施氮磷肥增产15.5%。长期化肥单施肥料利用率较低,单施氮肥的氮肥利用率为16.0%,单施磷肥的磷肥利用为7.0%。氮磷配合施用,小麦吸氮、磷、钾量显著增加,氮、磷肥利用率分别增加21.2和6.9个百分点。氮、磷和有机肥处理的小麦吸氮量比氮磷处理增加18.2kg/ha,吸磷量增加4.1kg/ha,吸钾量增加8.3kg/ha。  相似文献   

19.
北方寒地甘蓝型春油菜氮磷施用总量在0~225kg/hm24个量级范围内,菜籽产量随施肥量级和氮肥比例的提高而增加,施肥量级的增产效果大于氮磷配比的作用,氮肥的增产作用又明显高于磷肥的增产作用。在2250kg/hm2产量水平下,氮磷用量120~150kg/hm2,氮磷比例1.6~2.0:1为宜。  相似文献   

20.
连续施用棉子饼、棉茎秆对后茬棉花的单铃重、株铃数、产量及棉茎秆干物质积累量均有效为显著的提高作用。但在与氮磷化肥配施的情况下,以连续施用2年棉子饼增产效果最大,可考虑采用棉茎秆+棉子饼+化肥配合,连续2年后停用1年棉子饼的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