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江汉平原水杉、池杉和落羽杉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杉、池杉和落羽杉的胸径生长前期较快,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总体上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总生长量在12年生以前比较接近,12年生之后落羽杉最大,池杉次之,水杉最小.树高生长也是早期较快,平均生长量均随树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总生长量没有明显差别.材积在24年生以前一直处于较快生长状态,且与树龄的相关关系较强,落羽杉材积的平均、连年、总生长量均最大,其次为池杉,水杉最小.水杉、池杉和落羽杉的干形通直圆满,材积生长率和形数均随树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抚育间伐和修枝对落叶松用材林生长和冠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揭示抚育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确定森林抚育经营方式,以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用材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间伐强度(10种)和不同修枝强度(4种)对林分生长和冠层的影响。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冠层的主效应显著。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胸径和单株材积4 a总生长量逐渐增加,且各抚育间伐强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抚育间伐强度下,树高4 a总生长量间差异性不显著,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再减的趋势。在不同修枝强度下,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单木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与抚育间伐强度的关系符合指数模型,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与抚育间伐强度呈现二次多项式的关系。各抚育间伐样地冠层的叶面积指数、冠下总辐射通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增再减的趋势,冠下总辐射通量呈现先减再增的变化趋势。不同修枝强度间各项指标差异性不显著,综合分析来看,兴安落叶松用材林最适宜的修枝强度为1/2。  相似文献   

3.
江汉平原水杉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汉平原水杉人工林的观测调查和树干解析,分析探讨了水杉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规律,建立了水杉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及形数随年龄变化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水杉树高前期生长较快,平均生长量6 a时达到最大,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13~15 a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其中6~12 a生长最为迅速;材积总生长量在前24 a一直处于较快生长状态,估计即将达到数量成熟龄,该研究为科学指导水杉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秦岭油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研究了不同营造方式对油松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栽植林树种组成较复杂,林分密度较小,干形尖削;油松飞播林中几乎是纯林,密度较大,树干通直圆满。两种不同营造方式对林分直径、材积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但对树高影响不明显。油松飞播林在前9~10 a材积生长速度大于人工栽植林,在10~21 a材积生长速度明显低于人工林。  相似文献   

5.
高地钩叶藤和大钩叶藤维管束与导管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地钩叶藤和大钩叶藤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解剖学方法,分析维管束和导管在径向和轴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地钩叶藤与大钩叶藤维管束径向直径、弦向直径、密度以及导管的直径和密度分别为603.23μm和640.83μm、451.60μm和495.69μm、2.87个·mm~(-2)和2.66个·mm~(-2)以及219.00μm和262.46μm、3.62个·mm~(-2)和2.82个·mm~(-2)。径向由藤皮至藤芯,高地钩叶藤维管束径向直径、弦向直径和导管直径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钩叶藤维管束径向直径、弦向直径和导管直径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两者维管束密度和导管密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导管密度F检验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随着轴向高度的增加,维管束直径高地钩叶藤变化为先减后增,大钩叶藤变化为先增后减,维管束与导管的密度高地钩叶藤变化为"降-增-降",大钩叶藤变化为先减后增,其中维管束密度F检验在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玫瑰实生苗为试材,探讨在盆栽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对玫瑰生长、根构型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瑰幼苗植株高度、茎粗、地上部鲜重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先增后减,施肥量为6 g/盆时最大;根冠比随施肥量增加而减小;主根直径、根系平均直径、根尖数、根系总长、根表面积等根构型参数均随施肥量增加而先增后减,施肥量为6 g/盆时最大;根系活力在施肥量增加时呈先升后降趋势,以施肥量6 g/盆的根系活力为最大.说明适当施肥有利于玫瑰的生长发育,但过量施肥则对植株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7.
陕西商洛油松飞播林生长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陕西商洛地区30年生油松飞播林设置样地开展林分结构调查,并获取28株解析木,运用WinDENDRO软件进行树干解析,统计分析陕西商洛地区油松飞播林的生长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区30年生油松飞播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值分别为(10.52±0.18)m、(10.99±0.28)cm和(0.061 9±0.001 8)m3;该地区油松树高生长率在20a以后趋于减慢、胸径与材积生长率25a以后趋于减慢。2)海拔、坡位、坡向和林分密度对油松生长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立地因子、林分密度条件下,油松生长情况差异显著。其中海拔800~1 000m范围内油松生长表现最好;阴坡、下坡位油松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其他坡向、坡位;密度则以1 000~1 400株.hm-2适宜。  相似文献   

8.
在黑龙江省林科院丽林实验林场选取了10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在样地中伐取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各1株。树木伐倒后,沿着树干以1 m区分段截取圆盘,测量其东西和南北2个方向的带皮直径、去皮直径、总年轮数量、边材年轮数量、边材直径。采用正态分布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落叶松心边材的方位变异、株间变异、林分间变异、沿树干方向的变异以及与树木各变量之间的生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心边材的方位变异不显著(P0.05)。心边材存在显著的林分间和株间变异(P0.05),胸径较好地解释了心边材的株间变异。心材半径、心材面积和边材面积随着树干的增高而递减,而边材宽度在树干基部较大,1 m以上相保持对恒定,在接近树梢处明显减小。心材半径、心材面积、边材宽度和边材面积与形成层年龄和横截面带去皮直径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00 1)。心边材年轮数随形成层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形成层年龄能够解释90%以上心材年轮数的变化,而仅仅能够解释46%边材年轮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邓恢 《现代农业科技》2012,(21):178-179,181
在水土流失山地进行马尾松"小老头"林套种类芦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树高总生长量随年份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其中种植后前2年与对照的差异不大,3~6年差异开始显著体现,7年差异最大;树高年平均生长量随年份的增加则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种植6年后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最大;胸径总生长量、胸径年平均生长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增加;材积平均年生长量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套种类芦后马尾松的密度得到提高,林分密度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10.
在黑龙江省林科院丽林实验林场选取了10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在样地中伐取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各1株。树木伐倒后,沿着树干以1m区分段截取圆盘,测量其东西和南北2个方向的带皮直径、去皮直径、总年轮数量、边材年轮数量、边材直径。采用正态分布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落叶松心边材的方位变异、株间变异、林分间变异、沿树干方向的变异以及与树木各变量之间的生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心边材的方位变异不显著( P>0.05)。心边材存在显著的林分间和株间变异( P<0.05),胸径较好地解释了心边材的株间变异。心材半径、心材面积和边材面积随着树干的增高而递减,而边材宽度在树干基部较大,1 m以上相保持对恒定,在接近树梢处明显减小。心材半径、心材面积、边材宽度和边材面积与形成层年龄和横截面带去皮直径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P<0.0001)。心边材年轮数随形成层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形成层年龄能够解释90%以上心材年轮数的变化,而仅仅能够解释46%边材年轮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桂东南地区31 a柳杉人工林的生长规律,为该树种的科学营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树干解析法研究柳杉人工林的树高(H)、胸径(D)、材积(V)3个测树因子与树龄(T)间的关系,并拟合其生长回归模型.[结果]柳杉人工林的树高、胸径的连年生长曲线和平均生长曲线多次相交,变动幅度较大.树高连年生长量曲线在生长初期和调查期均出现了生长高峰期;胸径连年生长曲线在第10年达到了最高值,之后均处于下降趋势;而材积的连年生长曲线变动幅度相对较小,单株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曲线没有交点.所拟合的生长预测模型相关指数R2均在0998以上,其中树高、胸径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均是二次函数方程.[结论]柳杉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在31a的过程中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连年生长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大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材积生长未达到数量上的成熟.柳杉生长初期旺盛,在31 a后仍有生长趋势,拟合的模型可适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2.
南带产区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的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木材解剖上的差异,采用宏观、微观的方法,以广西国营高峰林场12~13年生的杉木木材为试验材料,于2001~2003年研究了南带产区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木材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正常木与被压木的生长轮宽度径向变异规律相似,均为随着树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纵向变异规律相似,均随着树高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正常木的年轮宽度大于被压木.正常木与被压木的晚材率径向变异规律相似,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基本保持不变,纵向变异规律相似,均为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基本保持不变.正常木与被压木管胞长度  相似文献   

13.
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江西吉安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群落调查及树干解析分析,结果表明,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等生长特性基本相似.其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1~10 a为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生长的缓慢期;10~20 a为树高生长速生期,此时闽楠林树高连年生长量达0.60 m以上;10~30 a胸径生长急剧上升,期间胸径连年生长量达到0.86 cm以上;15~25 a时材积生长逐渐加速;20 a后为树高生长匀速期,连年生长量平均为0.33 m;30 a后胸径生长速度变慢,连年生长量平均为0.44 cm,33 a时达到数量成熟,并且随着树龄的增大,树形不断向圆锥体靠近;25 a后材积生长迅速提高,平均生长量达0.013 63 m~3,说明闽楠生长速度并不缓慢,是培育珍贵阔叶树种大径材优良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13种常见乔木树种的木质部密度、胸径生长速率和树高、冠幅等形态指标,探讨种内种间水平上各性状的变异程度,以及在物种和个体水平上各性状与生长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木质部密度与生长速率种内变异大于种间变异;(2)在种间水平上树高、胸径、冠幅以及木质部密度与生长速率显著相关,水平木质部密度与生长速率显著负相关,仅分别有2个树种的树高和胸径与生长速率显著相关,冠幅在个体水平上与生长速率没有显著相关性;(3)在种内、种间水平上木质部密度与生长速率均有显著相关性,且两者的相关性不受个体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大花序桉心材与边材在树龄、横截面去皮直径和树高,即径向和轴向的变异规律,明确大花序桉心材发育过程中心、边材量的变化趋势,继而为培育大径级大花序桉以及木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广西东门林场5年、17年、29年、35年生的大花序桉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横截面去皮直径、去皮半径、心材半径、边材宽度,并拟合心、边材量与树龄、横截面去皮直径、树高之间的回归方程,研究大花序桉心、边材量轴向和径向的变异规律。   结果   心材半径和心材面积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大,而边材宽度仅在5 ~ 29年之间变化较大,边材面积随树龄的变化不明显。在不同树龄间边材面积差异不显著(P > 0.05),心材半径、心材面积和边材宽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5)。横截面心材量随着横截面去皮直径的增加而增加,但横截面边材量与横截面去皮直径相关性较弱。当横截面去皮直径约为4.66 cm时,大花序桉开始形成心材,之后树干横截面去皮直径每生长1 cm,心材半径就增加约0.52 cm。各树龄大花序桉心材半径、心材面积和边材面积都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在树木基部最大,接近树梢处明显减小,边材宽度在树高为1.0 ~ 5.3 m时有一定的波动,在树高5.3 m以上相对恒定。   结论   心材量与树龄、横截面去皮直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树高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35年生大花序桉仍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可进一步培育大径级大花序桉。   相似文献   

16.
对河南省五马寺林场17a生6种密度日本落叶松试验林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做经济效益对比.结果表明,胸径、保存率、单株材积和冠幅均表现出随初植密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而其当年高、树高、枝下高和公顷蓄积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初期,由于林分没有郁闭,树木个体间的竞争很小,密度效应不明显,随着林龄的增加,到8a(1997)时密度在生长量上的差异才逐渐的表现出来,到17a(2006)生时,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的程度.由经济效益分析知,密度A2的净现值最大,其效益成本比(BCR)和内部收益率(IRR)分别为4.82和25.35%,因此,在该地区营造日本落叶松时建议采用3 330株.hm-2的密度,即1.5 m×2.0 m行间距.  相似文献   

17.
油松中龄林间伐的密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省黄龙山林区油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间伐保留密度(3 900、3 000、2 250株·hm-2和1 800株·hm-2)的4类林分油松林木的生长特征及树干形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伐保留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不同,随着保留密度的减小,林木胸径增大,且保留密度为1 800株·hm-2时,可以显著促进胸径的增大。林木单株材积随着保留密度的减小而明显增大,林分蓄积不断减小并趋于稳定;保留密度对树高的影响较弱;保留密度对林木树干形质的影响也不同,随着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林木尖削度、径高比、通直度、分枝数及分枝基径均增大,分叉率先降低后上升,活枝下高随保留密度的减小而降低。方差分析表明,除树高和林分蓄积外,间伐保留密度对油松中龄林林木生长及树干形质均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省汀溪国有防护林场17 a生不同坡位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坡位的马占相思人工林树高差异极显著,平均木材积差异显著,胸径均值差异不显著,下坡位生长情况最佳、中坡位次之、上坡位最差;(2)马占相思在不同坡位之间平均木及林分生物量差异均显著,各器官大小依次为:树干主根树枝树叶,侧根和细根生物量最小,平均木及林分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均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林分持水量较大且对水源的涵养能力较强及土壤养分充足,利于植物的生物量积累;(3)不同坡位胸径、树高及材积的总生长量均呈现先快速增长、之后缓慢持续增长,生长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先快速下降到稳步降低的变化趋势;(4)经显著性检验,所拟合的马占相思人工林胸径、树高、材积与树龄的生长模型,各指标拟合结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具有较高精确度,可用于其生长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