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三明市徐碧村1987年使用中灌公司贴息贷款10万元,自筹资金11万元,兴建一灌溉面积400亩(柑桔200亩,茶叶200亩)的喷灌工程。喷灌前的1986年柑桔总产11.5万kg,喷灌后的1987年总产一跃到30.5万kg,亩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建瓯县芝山镇南门村柑桔园喷灌工程是1981年兴建的。柑桔园面积为100亩。柑桔树是1969年种植的,均是大投产的树龄。喷灌系统为机压固定式,整个工程投资为53600元,其中国家补助25600元。从柑桔园喷灌工程建成前后几年观察,喷灌后的效益是显著的。1980年以来柑桔园每年的总产量如下表:  相似文献   

3.
武穴市果园场位于湖北省武穴市西北部,面积1000亩,其中柑桔面积600亩,已挂果面积320亩。自1986年利用喷灌贴息贷款兴建喷灌工程以来,适逢干旱,当年产量达54.5万kg,比喷灌前的1985年增产,19.5kg.1987年又遇特大高温干旱,喷灌工程起了巨大的作用,总产达52.2kg.平均亩产1625kg.  相似文献   

4.
武穴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以柑桔为主的水果生产已有较好的基础,柑桔面积2.5万亩,年产柑桔1147万kg。到目前为止,利用喷灌专项贴息贷款发展喷灌面积1150亩,其中固定式1050亩,半固定式100亩。累计投资136.8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1.1万元,贴息贷款59.5万元,群众自筹56.2万元。七年来,  相似文献   

5.
卷桥水库利用库周闲散坡地,栽种柑桔800亩。从1985年起,先后申请三期贴息贷款共14万元,建立固定式喷灌系统3处,共280亩.六年来累计增产柑桔80.08万斤,增加产值40.4万元,是总投资的2.2倍。过去几年我们利用贴息贷款发展柑桔喷灌的主要体会有: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顺昌县洋口镇麻溪村柑桔园是使用贴息贷款发展喷灌较好的果园。该果园于1985~1988年进行了“喷灌对山地柑桔栽培效果的技术经验探讨”试验。供试果园面积140亩,于1979年种植,已进入盛果期。对照(不喷)区与喷灌区相邻,环境条件相同。效益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7.
1984年7、8、9三个月,湖北省黄冈地区各县遇到不同程度的早情,对于山坡地、沙质土且无灌溉设施的地方,作物产量受较大影响。据广济县柑桔产量的调查,各园产量比83年普遍下降,有的减产30~40%。然而,有喷灌设施的柑桔园如该县城区张秀九果园场,83年底建成半固定式喷灌系统,控制面积180亩,84年由于及时得到喷灌,柑桔比83年增产42.8%,达14.5万斤,其中有5亩(树龄较长)由83年的1.3万斤猛增到2.5万斤。  相似文献   

8.
松柏湖水库一果园组共有柑桔40亩2400株,其中1980年建园30亩2000株,1981和1982两年扩建10亩400株。1986年在六年生温州密桔园30亩上修建喷灌系统,首次采用机械喷灌,柑桔获得丰收,年总产量3.55万kg,株平均16kg,最高株产64kg,挂果718个,比丰产的1984年0.85万kg高317.6%,效益十分显著。实践证明,喷灌不仅具有省地、省  相似文献   

9.
国家对喷灌建设资金投入方式的改革,使我省喷灌建设进入一个稳步发展,效益显著的良性循环阶段。据1985~1991年统计,全省建成300亩以上的大型经济作物基地固定喷灌工程136处,受益柑桔、茶叶8.3万亩,工程总投资4220万元,其中国家贴息贷款2438万元,占总投资的57.7%,自筹配套资金1782万元,占总投资的42.3%,亩平均投资508.4元。近七年来,我省建成的固定式喷灌工程,  相似文献   

10.
我省1975年开始推广喷灌技术,到1990年底,喷灌面积达108.14万亩。喷灌作物:柑桔、桑蚕、茶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面积为83.14万亩,占76.88%。粮食和其它作物25万亩,占23.12%。喷灌型式:固定式9.63万亩,半固定式0.37万亩,移动喷灌98.14万亩。总投资7149.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235万元,贴息贷款1527.6万元,群众集资3387.1万元。  相似文献   

11.
武昌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耕地面积86.6万亩,其中旱地32.1万亩,农业人平耕地1.97亩。从1978年开始兴建喷灌工程,现已发展喷灌面积9953亩。其中移动式4235亩,半固定式5253亩,固定式465亩。自1987年以来共用喷灌贴息贷款56万元,加自筹经费共建半固定喷灌泵站5座,装机123kw,增购小洲移动机3台套,受益面积共2060亩.八尸半固定式1 740亩,移动式320亩。该县的主要经验: 一、讲求实效,稳步发展武昌县园艺场1982年建成118亩柑桔半固定式喷灌系统,6年来,喷灌较不灌平均每亩增产850kg以上,每亩净收人9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洞口县南泥园艺场,自1981年建成喷灌受益以来,柑桔年产量由17.8万斤提高到133.51万斤,四年将近翻了三番,年产值由14.07万元提高到61.34万元。该场创建于1965年,共经营旱土作物面积1050亩(其中柑桔590亩。茶叶等经济作物460亩),是  相似文献   

13.
江西抚州地区从1985年开始使用贴息贷款,主要用于发展柑桔微喷灌。至今共用贷款250万元,发展喷、微灌面积11322亩,其中微喷10622亩(含1989年待建6100亩),半固定喷灌700亩。据统计,微喷灌工程造价与半固定喷灌相当,约为200~250元/亩(1987年前。现上涨到300~400元/亩)。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的柑桔种植面积有50多万亩,大部分在山区、丘陵坡地.因地形复杂。往往只能在大旱时靠人工挑水浇灌.近几年,全省发展柑桔喷灌3.8万亩,经济效益显著。建瓯县芝山镇南山村100亩桔园,1969年定植,1981年底建成固定式喷灌工程.年平均总产量(取连续两年的平均值,以抵消大小年的影响),喷灌前的1980~1981年为24.5万斤,喷灌后的1982~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嵊县水电局根据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稳步发展的方针,先试点,后推广,使该县喷灌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从1976年开始到目前投入建设资金500万元,建成喷灌面积5万亩,其中固定喷灌23处,面积2000亩。已建成喷灌工程规模在100亩以上的有50处。在五万亩喷灌作物中,茶叶2万亩、桑叶1万亩,柑桔1万亩。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武穴市种植柑桔历史悠久,已正式列入9个“长江柑桔带基地县”之一。1983年以来共发展喷灌面积3278亩。全市共有小型移动机组20台套,半固定喷灌3处,同定喷灌14处,总装机343kW,累积总投资79.1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小农水)21.1万元,贴息贷款29.5万元,农行贷款17万元,群众自筹11.53万元。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推广喷灌技术,由点到面,稳步发展,到1980年,全省喷灌面积已达83.7万亩,其中:茶叶12.1万亩、柑桔9.58万亩、蚕桑18.17万亩、棉花7.9万亩、糖蔗3.62万亩、络麻0.6万亩、其它经济作物17.58万亩,旱粮作物14.14万亩。尘省72个县(市)都有了喷灌设施,分布在2191个公社,10193个大队和4个科研单位,有34个县的喷灌面积在万亩以上。全省喷灌建设共投资3298.75万元,其中社队自筹1962.48万  相似文献   

18.
鄂豫交界的河南省浙川县,1969年开始南桔北移试验,现已种植柑桔5万亩,年产柑桔达40万kg。但该地降雨稀少,年降雨量仅800mm左右,迫切需要解决桔园灌溉问题。 1983年该县开始进行桔园喷灌试点,得到喷灌比不喷灌座果率提高4.85%、增产  相似文献   

19.
自1978年以来,金华县因地制宜,积极稳步地发展喷灌,至1988年底已发展喷灌面积6278亩。与此同时,还注意抓好试点。如低田乡浦口村柑桔固定式喷灌工程,喷灌面积为140亩,总造价5万元(其中喷灌贴息贷款3万元)。经过3年运行,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3年的产量产值见下表:  相似文献   

2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985~1988年依靠340万元喷灌贴息贷款的扶持,先后兴建5处总面积3.81(自压2.95)万亩的喷灌工程。取得省水60%以上,增产150kg/亩的效益。下面具体介绍两个自压喷灌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