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浙江楠苗期生长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珍稀树种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浙江楠留床苗的年生长规律.浙江楠每年3月初开始抽梢生长,11月末停止生长,生长天数约250 d.留圃苗年生长呈波折状,阶梯性生长明显,属于全期生长类型.苗木高、径生长均有4次生长高峰.依据浙江楠留圃苗地上部分生长特点,可以将苗木的生长过程划分为3个时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3个时期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0,180,60 d,而速生期的生长量最大,占整个生长量的91.65%.图2表2参9  相似文献   

2.
对宁夏地区杨树人工速生林不同土壤类型林分的生长潜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风沙土中生长第4年、第7年为最佳生长潜力期;在壤土、灰钙土中生长第2—4年、第6—8年为最佳生长潜力期.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的林分生长潜力较大,而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林分相对生长潜力较弱,生长潜力期出现相对较迟、较短.  相似文献   

3.
锥栗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锥栗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的年生长变化及其生物量组分的分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划分苗木的生长时期,把生长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4月6日以前)、生长初期(4月6日~5月20日)、生长盛期(5月21日~9月2日)和生长后期(9月3日~12月1日).其中,生长盛期的生长量占年生长量的67.5%.利用回归分析,得出苗高、地径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呈线性相关.并拟合了苗高、地径及主根生长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来了解苗木各部分生长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水稻谷粒褐变致病菌禾谷镰孢菌丝生长特性.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的营养、温度、pH值等条件对菌丝生长有很大影响.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最适的pH范围是7~8;全光照、连续振荡培养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以半乳糖、淀粉为较好,不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以硝酸铵、丙氨酸为较好.结论:从水稻褐变谷粒分离出禾谷镰孢菌研究其生长特性,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水稻褐变穗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设置3个10 m×10 m的样方,选取长势相近、健康的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30株;于生长初期(6月上旬)、旺盛期(8月中旬)、生长末期(11月下旬),每株随机选取10个当年生枝条,测量每个枝条的叶片数量、总叶面积、枝条和叶片质量,计算枝条和叶片功能性状;分早晨、中午、傍晚3个时段,在样方区域按5点法监测环境因子.依据试验统计监测数据,应用方差分析法、显著性差异法、相关性分析法、冗余分析法等,分析薰衣草枝叶功能性状在生长初期、旺盛期、生长末期期间的差异显著性、功能性状变异性、枝叶性状间相关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索薰衣草在哈尔滨地区的生长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薰衣草枝叶生长,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显著差异;枝条含水量、比叶面积、总叶面积、单叶面积、叶生物量、叶含水量,在生长旺盛期显著升高并达到最大值,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和运输,植物生长旺盛.比叶质量、叶干物质量,在生长末期时显著升高,利于植株为越冬提供养分.薰衣草枝叶功能性状相关性,在生长初期和旺盛期较为密切,体现出枝叶的协同生长,有利于植株形态构建.总体看,叶片生长变异性大于枝条的变异性;生长旺盛期的枝叶变异性为弱变异,植株生长稳定;生长末期的枝叶变异性为中等变异,与植物应对低温调节生理代谢有关.不同生长阶段,各环境因子对薰衣草生长影响的主导作用不同,气温是薰衣草生长初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电导率是薰衣草生长旺盛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绝对含水量是薰衣草生长末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适宜范围 适宜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特征特性 该品种耐寒性好,适宜生长温度15~20℃.冬季生长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叶片浓绿肥厚,耐寒性好,长时期较低温度生长糠心率很低,抽薹晚,分枝少.正常生长一般株高90~100cm,单株重0.5kg左右,最适合冬季生产.经多年试种,在许多地方夏季种植表现也很好,抗病、生长快、产量高,耐热性也很好.  相似文献   

7.
以吉林省通化县三棚林场调查的1株人工林红松解析木数据为基础,拟合树高生长数据,对比传统的树木理论生长模型中的约翰逊-舒马赫(Johnson-Schumacher)生长模型、逻辑斯蒂(Logistic)生长模型、米切利希(Mitscherlich)生长模型、坎派兹(Gompertz)生长模型、理查德(Richards)生长模型的拟合结果.以5种树木理论生长模型中拟合最好的坎派兹生长模型为基础,根据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建立残差自回归模型,预测树高生长.结果证明:残差自回归模型,比传统的树木理论生长模型能更好地用于描述红松人工林的树高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不同pH条件下培养At.f菌,并监测其生长情况,以确定At.f菌生长的最适pH,再向所确定的最适pH的9K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氨基酸,研究不同氨基酸对At.f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2.0的培养基中菌种的生长情况最好;另外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对Fe^2+的利用率较高,而丝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组氨酸作用结果则相反。从而得出结论:At.f菌生长的最适pH为2.0;非极性氨基酸、成环氨基酸对At.f菌生长有促进作用,丝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组氨酸对At.f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黑杨派新无性系苗期生长模型及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引进的 1 6个黑杨派杨树无性系为材料 ,利用Logistic方程对各个无性系的 1年生扦插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 .根据因素数列的几何形状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 ,将苗木的生长量与影响苗木生长的气象因子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组成一个灰色系统 ,进行面积关联度分析 .结果表明 :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 ,相关系数皆在 0 .95 5 1以上 .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 4个时期 ,年生长量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节律 ,其中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 6 4 .5 % ,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 6 0 .9% .并对各个生长时期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苗木的年生长规律 .关联度分析表明空气温度对苗木的高生长影响最大 ,日照时数影响最小 ;而空气相对湿度对苗木的粗生长影响最大 ,降水量影响最小 .通过对苗木年生长节律和影响苗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分析 ,为加强苗木生产管理、提高苗木的质量和土地的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气象条件对于小麦的生长极为重要,需要引起相关农业人员的重视.在影响小麦生长的气象条件中,水分、温度、阳光三要素对小麦的影响最为严重,需要通过此三要素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探究促进小麦生长的措施.基于此,就气象三要素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社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10-5811,5813
[目的]验证不同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为直播冬油菜田的杂草防除提供借鉴。[方法]使用不同剂量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和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在直播冬油菜田间进行单用和混用除草试验。[结果]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在冬油菜4~5叶期使用可以有效防除田间的阔叶杂草;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8.0~22.5 g/hm2+400 ml/hm2的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可以有效防除油菜田间的阔叶和禾本科杂草,总防效达90%以上,且可以比人工除草节省成本1 100元/hm2。[结论]25%胺苯磺隆与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混用可以更好地防除冬油菜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改造中的多元主体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劲松  万金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74-1176,1188
"非农化"和"城市化"两大社会潮流推进了城中村的不断进展,然而,随之出现的各种复杂的城中村问题也使得对城中村的改造迫在眉睫.当前,政府、市场、村民自身是城中村改造的三大主体,他们之间的博弈构成了城中村改造冲突的主要内容.确立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培育村民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的全局观念,是多元主体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矛盾消除的3个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玛纳斯河流域地处新疆天山北麓中段,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的中心地段,是新疆农业发展的核心地带之一。玛纳斯河流域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开发始于清朝乾隆中期统一新疆之后。民国时期,玛纳斯河流域作为新疆战略要地,成为历次战乱的争夺焦点之一。流域屯垦和农业开发也经历了多次起伏,在水利建设和农牧业生产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玛纳斯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农户与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乡村党政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的原则、方式、机理为主线,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户运行中的微观组织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与现行村级组织之间联系的机理,同时受行政管理机制、村民自治机制、市场经济机制调节,这也是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较低、服务功能较弱的根本原因。(2)新形势下村级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行为存在差别,其根源在于农村经济体制方面;与此相对应,农户一直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体制性摩擦的微观环境中生存发展,因而农户自组织化程度难以提高。(3)村级组织的功能之所以错位,关键是村级组织和乡镇组织之间存在着组织人事和经济利益关系,而这种内在的关系环境又与农户的要求和利益之间存在差异。基于这些判断,建议政府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乡村微观组织改革和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等方式,建立能够独立表达农户自己愿望和要求的农民组织;(2)通过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等方式,规范农户与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3)通过改革乡镇政府管理农户的经济体制,保障以农户为基本单元的民主化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5.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及其体胚发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及其体胚发生过程中,各离体培养物染色体数目均出现广泛的变异.除正常的荔枝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x=30外,还出现大量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时间、外植体种类及基因型等对染色体数目变异有一定的影响.愈伤组织染色体数目变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荔枝体胚的再生植株频率,但胚性愈伤组织仍能分化形成大量的胚状体.  相似文献   

16.
瑞金市塘背岗脐橙合作社"猪-沼-果"生态模式失衡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兆锋  杨庆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85-3685,3705
针对瑞金市脐橙合作社的果农们放弃原有的"猪-沼-果"复种模式,开始大量使用有机、无机化肥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探讨.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建议,以解决生态模式失衡问题,使果园走向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转型,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从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家庭养老的严峻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农村家庭养老的社会经济基础;其次,与社会养老相结合,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加强养老立法,规范家庭养老;最后,大力宣传尊老、养老、敬老之风,弘扬"孝悌"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世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醇作为发动机燃料由来已久,但直到近两年燃料乙醇产业才得以在全球迅猛发展,并对世界农产品市场格局和食物安全产生较大影响。产业崛起,科技先行。本文分析了世界范围内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动态,指出了中国存在的主要差距和急需攻克的重点技术领域,这将有力推动国内燃料乙醇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农业发展不但受到自然资源状况的制约,还与当地的农业技术水平、劳动力构成以及农业政策惯向等有密切关系。汉初,各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农业技术与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差异上,而经济落后地区又往往是中央政府统治的薄弱之处,这就使得一些边远荒僻之地在地权控制的斗争中常常游离于集权政府的地缘政治之外。因此,如何促进农业经济在各地的均衡发展就成为汉政府强化相关管理职能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政府作为角度,分析汉代职官的劝农制度、铁官制度和政府的边疆政策等,探讨边远落后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20.
津南区土壤耕层养分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连续多年对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盐、速效磷、速效钾、PH值等7项理化指标的监测分析表明,我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园田区增长较明显,粮田区为持续下降趋势,以平均每年1%的幅度下降;土壤速效磷含量保持原等级;土壤速效钾含量在原等级内呈下降趋势;土壤全盐含量下降,PH值上升。按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划分,我区近80%的耕地土壤肥力为3—4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