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字据”既是农民朋友的经济活动记录,又是发生经济纠纷后的诉讼依据,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正确书写、正规书写、清楚书写。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铸成大错,留下隐患,导致纠纷。怎样正确、正规地立“字据”呢?一、笔墨选择要适当“字据”不能信手捡笔就立,  相似文献   

2.
公民之间常常打欠条、立字据,往往因疏忽大意或书写不规范而引发纠纷。因此,在出具字据时应做到“十忌”: 一忌空白过大。字据中内容部分与签字盖章之间空白留得太大,容易被持据人增写其他内容,或将原内容抹去,在空白处重新添加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经济活动中,农民朋友经常会遇到要立字据的事。字据既是经济活动的记录,又是发生经济纠纷后的诉讼依据。因此立字据必须科学、准确、规范。 一、签立字据要合法,违法经济活动的字据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相似文献   

4.
这里所说的“字据”,是指农家在经济活动或13常交往中与单位、集体及个人签订的书面材料,如收据、借条、就某事项达成的协议等。它既是农家的经济活动记录,又是发生经济纠纷后的诉讼依据。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正确书写、正规书写、清楚书写,千万不能粗心大意、潦草模糊、敷衍了事。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留下隐患、导致纠纷。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趋健全完善,公民的法制意识正在增强.在现实生活中.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在经济交往中出具字据已蔚然成风。但在出具字据时,如果稍不留神出现批漏.往往就会引发纠纷。在此,提醒大家在出具字据时应做到“十忌”。  相似文献   

6.
公民之间常常打欠条、立字据、稍不留神,纠纷就会发生。在此,笔者提醒人们在出具字据时应做到“十忌”。  相似文献   

7.
和农家朋友     
侃这里所说的"字据”,是指农家在经济活动或日常交往中与单位、集体及个人签订的书面材料,如收据、借条、就某事项达成的协议等.它既是农家的经济活动记录,又是发生经济纠纷后的诉讼依据.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正确书写、正规书写、清楚书写,千万不能粗心大意、潦草模糊、敷衍了事.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留下隐患、导致纠纷.  相似文献   

8.
公民之间常常打欠条、立字据,稍不留神,纠纷就会发生。在此,笔者提醒人们在出具字据时应做到“十忌”:一忌空白过大写字据时内容部分与签字盖章之间空白部分留得太大,容易被持据人填写其他内容,或将原内容裁去,在空白处重新添加内容。  相似文献   

9.
公民之间常常打欠条、立字据,稍不留神,纠纷就会发生。在此,笔者提醒人们在出具字据时应做到 "十忌 ":   一忌空白过大写字据时内容部分与签字盖章之间空白部分留得太大,容易被持据人填写其他内容,或将原内容裁去,在空白处重新添加内容。   二忌数字大、小写不清有的字据只有小写,没有大写,写的小数点不准确;有的数字前头有空格,或大小写不相符,很容易被持据人添加数字或修改。   三忌不写日期许多字据由于不写日期,一旦发生纠纷后,对事实真相难以查清,对诉讼时效的确定造成一定难度。   四忌用易褪色的笔书写用圆…  相似文献   

10.
律师:我和老婆现在居住的房子属婚前父亲给我们盖的,但房产证写的我的名字,我为了将来能让老婆过得好些,给她写了一个字据是表明将来拆迁或离婚了我愿意给她一套住房和一定的经济补偿。请问,这字据是否合法有效?这套房子是个人财产吗?李廷治李延治:首先,该字据属于男女双方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的协议,双方是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协议内容不违反  相似文献   

11.
现在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需要立字据,打条子的事也就自然多了起来。立字据在法律上叫做合同。但是许多人缺乏这方面的法律意识,在经济往来中相信君子协定,由此产生出不少的麻烦。一般来说,书面形式是比较郑重的形式,采用这种形式进行民事活动,有据可查,能够避免不少纠纷。  相似文献   

12.
贾小军 《甘肃农业》2006,(6):278-279
十六国时期,“五凉”政权相继“保据”河西。在他们的“保据”战略中,“掳掠”作为一种重要的敛财方式被得到重视。这一方面同统治者所从事的游牧经济活动有关,比如南凉、北凉就以牧立国,经济内容中自然包括“掳掠”。另一方面,更与当时河西地区的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环境有关,长时期的乱局,使河西割据者无暇进行经济建设,“掳掠”便成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敛财手段。因此包括前凉、西凉汉族政权在内,也注意到“掳掠”的重要性。同“掳掠”的表面义不同,这种敛财方式影响所及,终前凉张重华时代以至北凉灭亡不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农户的储蓄目标相当明确——为了社会保障。民间借贷行为的形成与繁荣是正规金融组织弱化农村信贷服务功能的一种结果。民间借贷尽管以“亲情”和“友情”等两情借贷为主,借贷中“立字据”与“付息”比例也不占优,但不少付息的案例表明“高利贷”行为在农村比较普遍。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利贷发展过程中,乡村干部和村级组织也参与进去了,已成为“高利贷”放贷者的主体。尽管农民在求贷的途径选择上优先选择“高利贷”,主要原因是更看重其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民凭字据官凭印”。近年来,农民之间的借贷往来越来越多,但纠纷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在民间借贷行为中,当事人书写的借条是最直接、最关键的证据。但由于缺乏法律常识和防范意识,没有预料到借条背后隐藏的诸多“玄机”,往往令人防不胜防,甚至叫苦不迭。  相似文献   

15.
担保是在银行借贷、商品交易、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为保障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而采用的一种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笔者认为订立担保合同要“五戒”。  相似文献   

16.
案例:从来都是企业老板不想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怎么会有倒过来的事?一餐饮店职工只为来去自由拒签劳动合同。并立下字据.“本人不愿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特此证明。”有关专家表示.职工主动不签合同等于自己放弃权利。  相似文献   

17.
近段时间来,一股利用“六合彩”中奖号码自行设赌的赌博活动在社会各个阶层、年龄段的群众中广泛传播。“六合彩”泛滥,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资金不正常流出,扰乱了金融市场,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危害。有些地方,人们有田不耕,有商不经,有工不务,  相似文献   

18.
张惟璐 《甘肃农业》2005,(11):17-17
农民负担问题在我国似乎成为一个顽疾,很多人对此深表担忧。回顾历史,“黄宗羲定律”本身即是一个揭示赋税负担恶性循环的定律。本文从农民负担的角度入手,由“黄宗羲定律”分析得出“农村经济恶性循环理论”即“农业陷阱”,并指出跳出“陷阱”有六大障碍:农业税制的落后性、县乡机构和人员膨胀、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缺失、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以及城市化滞后。  相似文献   

19.
解决"三农"问题并非朝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颖琦 《现代农业》2004,(10):36-37
“民以食为天”。农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对于一个有近8亿农民的发展中大国,强调农业的极端重要性无论如何也不过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主题。十六大后新一届“两会”期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把“三农”问题称之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赋予许多新意的表述,如此关切,可见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会在迷茫中徘徊。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诸如“活动”、“工程”等开展的太多太滥,以致影响了主要工作的开展,提出规范工会活动形式,发挥“建家”活动作用,把各个活动形式统一纳入到“建家”活动中去,一方面可使活动数量减少,又可以深入开展“建家”活动,更便于工会的管理考核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