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与山羊草双二倍体抗病性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许树军  董玉琛 《作物学报》1990,16(2):106-111
本文报道了波斯小麦与粗山羊草(5个品系),小伞山羊草和卵穗山羊草双二倍体及其亲本的抗叶锈和白粉病鉴定结果。粗山羊草对叶锈的抗性受波斯小麦品系 PS 5(不抗叶锈)的抑制,在双二倍体中不能表现。小伞山羊草和卵穗山羊草对叶锈的抗性不受波斯小麦的影响,能在双二倍体中充分表达。以对白粉病免疫的波斯小麦为母本与免疫的山羊  相似文献   

2.
<正>(接上期)3.粗山羊草Ae46抗叶锈基因鉴定及BAC文库构建单位名称:河北农业大学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教育厅小麦远源亲本包括乌拉尔图小麦(A染色体供体),山羊草属(B染色体供体)和粗山羊草(D染色体供体),其中粗山羊草在小麦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为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了一批优良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地控制小麦叶锈病流行,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1975—1987年对河北省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动态进行了研究,为河北省选育和利用抗叶锈品种提出了科学依据.一、河北省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类型和年份变化:自1975—1987年共鉴定来自全省麦区317个品种上的693个叶锈菌标样,共鉴定出41个生理小种和一个对河北省小麦重要亲本洛夫林10号能致病的洛10小种群.常见频率在4%以上的优势小种有60(叶38)、160(叶9)、  相似文献   

4.
本品种是墨西哥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培育的中熟抗病高代品系。1977年引入江苏省南京地区种植,共有5个品系,经6年鉴定,表现农艺性状较好,抗病性较强(抗三锈和白粉病),具有一定利用价值,已作为育种的亲本材料,正在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引进的162个品种的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和苗期接种鉴定,筛选出抗病型品种37个,中抗型21个,中感型60个,感病型44个.抗锈型品种中大多数是从国外引进且多属于矮生类型,其中少数矮生品种可直接用于生产,其余品种虽园艺性状不佳、但仍可作为蔓生菜豆育种的抗源亲本.抗病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抗锈性受一对基因控制且为显性.F_2代抗与感分离,经x~2测定完全符合3:1比例.本文对抗锈育种目标、苗期接种鉴定方法及用纯系小种作基因分析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56个小麦品种(系)的苗期和成株抗叶锈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中国小麦品种中所携带的抗叶锈基因,对5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接种推导其中所含有的抗叶锈基因,同时连续2年对供试材料进行田间成株抗叶锈鉴定。通过苗期基因推导结合分子标记辅助检测,结果表明,在36个小麦品种中共鉴定出Lr26、Lr34、Lr1、Lr2a、Lr11、Lr20、Lr30、Lr33和Lr44等9个抗叶锈基因,其中28个品种含有Lr26,Lr1和Lr20分别存在于6个品种中,4个品种含有Lr30,Lr11和Lr44各存在于2个品种中,Lr2a、Lr33和Lr34各自在1个品种中出现。经过2年的田间抗叶锈鉴定共筛选出46个慢锈品种。筛选到的这些苗期和成株抗病品种均可用于小麦持久抗叶锈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种子》2020,(7)
小麦慢锈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为了鉴定258份贵州小麦品种(系)中慢锈基因Lr34/Yr18的组成,筛选含慢锈抗性基因Lr34/Yr18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利用STS标记csLV 34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58份小麦品种(系)中慢锈抗性基因Lr34/Yr18的等位变异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毛细管电泳谱带清晰易读,可根据扩增片段分子量直接判断目标片段有无。STS标记csLV 34可在含有Lr34/Yr18基因的材料中扩增出150 bp片段,部分不含Lr34/Yrl8的材料则扩增出229 bp片段,余下大部分不含Lr34/Yrl8的材料没有扩增出150 bp和229 bp的片段;258份小麦品种(系)中有5份材料扩增出150 bp片段,可能含有Lr34/Yr18基因,占供试材料的1.9%。筛选的这些慢锈抗性种质资源可为今后贵州小麦的慢锈抗病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秦巴山区野生草莓资源及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岭、巴山山区的草莓资源主要包括四个种(类),即:锈毛草莓,细弱草莓,伞房草莓和五叶草莓,其中以五叶草莓分布最广,果实大,具浓香,值得研究开发。野生草莓抗病性较为显著,这将为培育抗病的草莓品种提供宝贵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9.
70年代南斯拉夫小麦品种首次引入我国,经初步鉴定后,发现抗锈性较好。自1983~1985年,进一步对引入的239个品种进行了条锈、叶锈、秆锈、白粉和黄矮5个病害的同步鉴定。结果表明,在这些品  相似文献   

10.
小麦慢叶锈品种具有侵染率低、潜伏期长、孢子堆小、产孢量少、严重度低、病害进展曲线下面积小和病害虽流行但产量损失不显著等特点.潜伏期和扬花期平均病害严重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最密切,因此测定某一小麦品种的潜伏期(x_1)和平均病害严重度(x_2)(田间感病对照品种发病达50%或95%时),可以作为衡量该品种慢(快)叶锈性的两个指标和选种的依据.用y=94.67-3.10x_1+0.51x_2估测由叶锈造成的小区产量损失(y)有一定可靠性(R=0.96).用聚类分析法把供试品种分为慢锈、中慢、中快和快锈品种类型.苗期和成株期慢叶锈性有一定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1.
黑麦重复序列在检测小麦品种中外源染色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根据RAPD引物OPH20在黑麦中扩增出的特异序列pSc20H.2设计一对PCR引物pSc20ht-23/24,以来源于黑麦的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材料TcLr45及感病对照Thatcher为亲本进行PCR扩增。并对42个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及103个小麦品种材料进行检测。引物pSc20ht23/24在TcLr45中扩增出一条约750bp的条带,而在Thatcher中无扩增条带。对该特异片段回收、克隆测序为734bp。42个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检测在TcLr26中扩增出与TcLr45相同的条带,而在同样来源于黑麦的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TcLr25中未扩增出该条带;中国春-Imperial黑麦附加系1R-7R中除5R外均扩增出该条带;13个1B/1R易位系小麦品种也扩增出该条带;90个地方小麦品种中有16个扩增出该条带,6个品种经系谱分析具有黑麦遗传背景,表明该标记可用于检测小麦中含有的除黑麦5R染色体之外的外源染色质。  相似文献   

12.
用一套分别含有不同抗叶锈基因的53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lines,NILs)对已报道的分别与抗叶锈基因Lr24和Lr35连锁的STS、SCAR进行特异性验证。结果对于与Lr24连锁的STS标记,在53个NILs中只在TcLr24亲本中扩增出片段大小与报道相同的310bp的条带,在TcLr35中也扩增出了一条片段,但片段大小不同于310bp约为270bp。对于与Lr35连锁的SCAR标记,只在TcLr35亲本中扩增出片段大小为900bp的条带,与报道片段大小一致。验证结果表明与抗病基因Lr24和Lr35连锁的STS、SCAR分子标记在NILs中特异性都较好,进一步证明了这两个分子标记可方便地用于小麦抗叶锈基因Lr24、Lr35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水稻分子育种亲本材料在福建的稻瘟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对来源于全球22个国家的130份分子育种亲本材料,在福建省上杭县茶地上自然鉴定其田间苗瘟、叶瘟和穗颈瘟发病率,旨在筛选出稻瘟病抗性亲本,丰富现有的水稻品种资源。供试的130份水稻亲本材料中,高抗(脉)、抗性(R)亲本分别都占全部鉴定材料的11.5%,说明稻瘟病抗性资源丰富。但不同国家或地区存在的抗源丰富程度不同,在东南亚或南亚一些国家的抗源比较丰富,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抗性材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4.
何家泌  马万杰 《作物学报》1987,13(2):103-110
本研究是按生物间遗传学的原理,在温室条件下,不通过杂交,直接根据叶锈菌株对小麦品种的侵染型资料,来推导小麦品种抗病性和叶锈菌致病性的基因数和基因型,从而确定供试的各个品种对叶锈菌株之间的反应表现,并阐明了供试品种间抗病性的差异,为抗病育种工作亲本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工接菌与自然感染相结合的方法,对1000份小豆和502份豇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锈性鉴定。筛选出一些可贵的抗锈种质资源,拟定出一套较为准确而简便的抗锈性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CIMMYT小麦材料的苗期和成株抗叶锈病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来自CIMMYT的103个小麦品种(系)及35个含有已知抗叶锈基因的对照品种,苗期接种17个中国小麦叶锈菌小种以鉴定这些品种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 并于2008-2009和2009-2010连续2年对这些材料进行成株抗叶锈病鉴定。通过苗期鉴定结合系谱分析和分子检测,在46个品种中共鉴定出Lr26、Lr34、Lr42和Lr47等4个抗叶锈病基因,其中9个品种携带Lr26基因,28个品种含有成株抗叶锈病基因Lr34基因,Lr42可能存在于11个品种中,还有2个材料可能含有Lr47,其他57个品种(系)对供试的15个小种多数表现为高抗,没有鉴定出已知的抗叶锈病基因。通过两年的田间抗叶锈病鉴定共筛选出46个表现慢锈的品种。苗期和田间结果表明,CIMMYT材料中含有丰富的对我国叶锈菌小种有效的苗期和成株抗叶锈基因,这些材料均可应用于我国小麦的抗叶锈病育种。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在7年期间,于5个地点进行的多抗性鉴定,共筛选出耐盐小麦品种资源397份,抗旱资源56份,抗寒材料228份,对条、叶锈均免疫的材料299份,对白粉病抗或轻感的材料66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室育成一批丰产、早熟、抗病、优质的新品系,正在黄淮麦区试种,其中几个品系具有某些突出的性状,可作为亲本资源利用,现介绍于下。1.85中33 组合为(欧柔/北京8号)/(LK338/730-04)F_3。偏春性长势强,早熟,耐迟播,是适合晚播的早熟品系。高抗  相似文献   

19.
结球甘蓝霜霉病是由十字花科寄生霜霉菌引发的严重病害。本研究利用高代自交系‘R103’抗病亲本和‘S101’感病亲本及其F2分离群体,于霜霉病病发高峰期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由单基因显性控制。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结合BSA法,对双亲和2对抗、感基因池的筛选和验证,获得2个与结球甘蓝抗霜霉病基因相关的AFLP标记。204 bp BoRAAC/CAC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发现在抗病亲本和抗病池中与感病亲本和感病池中条带只存在量上的差异,在抗性选择起中只能起辅助作用;191 bp BoRAAG/CTC标记(EU-635443.1),转化为SCAR标记,仅在抗病亲本和2个抗病池中获得目的条带,经F2群体单株验证后,与抗性位点的遗传距离为5.7cM。利用BoRAAG/CTC113标记对F1和BC1群体与多年苗期霜霉病抗性鉴定的20份结球甘蓝种质资源进行验证和筛选,该标记与品种(系)的霜霉病抗性吻合率达到95%,初步表明该标记可应用于早期结球甘蓝抗霜霉病抗性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20.
孙兰珍  张延传 《作物学报》1995,21(1):115-117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鲁麦5号——回交亲本,株高 80cm 左右,耐肥、抗倒性强,产量潜力达 500kg,高抗条锈和白粉病,兼抗叶锈和秆锈病,是一个优良性状较全面的高产品种。但最大的缺点是晚熟。以鲁麦5号为改良对象,以改良其晚熟缺点为主攻目标。 10个转育已基本稳定 (均为BC_3) 并各具不同早熟特点、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它们是:Tal金沙江3号、Tal 104-2、Tal 104-4、Tal向阳4号、Tal城辐752、Tal(蚰包/欧柔) M_3、Tal 18-1、Tal青4031、Tal 7031、Tal 1215-1-7-5-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