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顺应新世纪科技发展潮流大力拓展栽培技术研究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种必须良法,这是对农业生产的关键、本质及对栽培学重要性认识的一种概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市场对农产品多样性的需求,现代工业对农产品的专用化需求,都对栽培技术的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育种和生产实践中,人们往往重品种轻栽培,对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在生产中的科学化、规范化应用不够重视,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栽培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本文试图对栽培学的认识及栽培技术的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供商榷。1 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对栽培学进行重新认识1…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很多人对食用菌的栽培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创新,其中不乏一些专业性的人才,但效果并不显著。无论是利用较低营养成分的栽培料还是在栽培料中添加一些化学物质来控制杂菌的生长都没能在产量以及收益上有所助益,相反因为某些化学物质的添加也抑制了食用菌的生长。基于这些问题,研究栽培食用菌的新型栽培料虽是老生常谈,但依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麦茬夏辣椒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无公害蔬菜倍受人们欢迎 ,通过对生产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合理施肥、科学使用农药 ,实现蔬菜的无公害生产 ,既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保障食物安全 ,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必然趋势。我省麦套辣椒生产主要在夏季 ,夏季高温、高湿、病虫害多 ,且麦套辣椒与小麦共生期长 ,前期生长不利 ,前期 (7月份 )收获的辣椒上市价格低 ,而后期植株根系吸肥能力差、果小。若改为麦茬栽培 ,通过犁耕、耙晒土壤 ,消灭小麦上的虫源 ,可减轻辣椒病虫害的发生 ,且后期果大 ,质量好 ,经济效益高。其栽培技术如下。1 选择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4.
金鑫  何翠  曾旭 《农学学报》2022,12(1):65-69
通过简述魔芋生长环境需求特性,总结魔芋庭院栽培、净作栽培、大田间套作栽培、林下栽培、轮作栽培及保护地栽培等栽培模式研究进展,分析各种栽培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应从广泛开展魔芋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与利用,构建魔芋间套作、轮作栽培新模式,提高魔芋种植全程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扩大魔芋种植范围,创建有机栽培模式等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5.
雍安乐 《新农业》2022,(5):8-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正不断提升,对农作物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农产品需求,本文从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角度入手,首先针对其应用问题加以探析,其次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推进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深入应用,进而提升我国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同时也为后续的农作物栽培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南 《中国农资》1998,(4):21-22
<正> 为了充分利用温室内的地面、空间、光能,提高温室的效益,经多年试验、示范探索出温室周年高效栽培五模式,每667m~2效益可达2万元左右。1 早春茬黄瓜(西红柿)——夏秋茬丝瓜(架下种喜荫小菜)——秋冬茬芹菜 早春茬黄瓜选用津研1、2号、津春2号等。12月初播种育苗,1月中旬定植,株行距为30×80cm,为促缓苗可短期加温,3月初上市,7月份拉秧。 夏秋茬丝瓜于4月中旬在温室前和两侧点种1行,株距为1m。丝瓜前期苗小不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蔬菜生产的时间差、空间差,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既能提高蔬菜的种植水平,又能增加蔬菜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几种蔬菜的高效栽培法,以供参考。1、技术类(1)墙式栽培。这是一种充分利用有效面积发展蔬菜种植的方法。用砖砌两路单墙,间距30厘米左右。间隔一定距离并用钢筋搭接好,也可用其它材料做外柜,架内垫薄膜,按一定比例留孔定植蔬菜,内填上肥土,定时定量施肥液。适用于叶菜类矮壮蔬菜和藤蔓类蔬菜。(2)立柱式栽培。这是一种立体利用空间、节约用地的办法。用农膜或硬塑料制成圆柱形长袋,内盛基质。将立柱…  相似文献   

8.
葡萄创优栽培新技术辅导系列讲座(六) 葡萄的产期调节 葡萄的产期调节,是指通过人工影响,使葡萄按我们预期的时节上市.主要实施方法是采用促成栽培,一年多收及延迟栽培等措施,达到使葡萄鲜果在同一地区供应期提前1~3个月,或延后1~3个月的目的,不仅避免了大量集中上市因价格低或人员紧张造成的损失,又可以供应淡季市场,效益成倍提高.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世界上盛产水稻最多的国家,黑龙江省更是种植水稻大省。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但是它的生长及产量受着气候、病虫害、栽培技术等因素影响,本研究将分析水稻栽培现状,并探讨出高产栽培技术意见,为农业生产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1越夏栽培在立夏至初秋,大部分蔬菜由于受气候影响生长会受到抑制.越夏栽培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蔬菜生长的环境,利用遮阳网、间作、套种等方式遮光、降温、增湿,从而使蔬菜安全越夏生长.如韭菜的夏季遮阴栽培,番茄、韭黄、西瓜、芹菜等蔬菜的夏季生产.  相似文献   

11.
<正> 金针菇熟料袋栽,产量高而稳定,但成本较高,尤其在燃料缺乏的地方难以推广。1989~1991年,我们进行了4次小型生料窄畦栽培试验,总投料177.5公斤,总产228.2公斤,平均生物效率为128.6%。1991年冬~1992年春,我们又做了小型示范试验,投料110  相似文献   

12.
<正> 标准化栽培技术是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把传统的栽培方式与新的农业科学技术,通过一个模式站台在一起,使之规范化、定量化、科学化。从1988年开始,在全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 推广效益显著1.1 提高了粮油产量,增加了农业收入由表1可以看出,1988~1990年推广标  相似文献   

13.
香菇代料菌块栽培,是80年代在我省兴起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近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我省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副业生产。但是,由于该项技术普及时间短,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目前存在着单产偏低的问题。根据几年来从事这方面研究和生产工作的经验,就如何提高香菇代料菌块栽培的单产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和探讨意见。一、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香菇是一种非病原性真菌,生长在自然界死亡的落叶树木上。我国传统的香菇栽培,是用木段砍花的方法,一直沿用了800多年我省70年代引进的香菇段木速生栽培,是对砍花栽培的改进。这些方法,都没有脱离香菇的自  相似文献   

14.
甘蔗是云南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达20万hm2,年产糖150万t,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近年,各蔗区种植业结构大幅度调整,使我省旱地甘蔗面积增至80%以上,而旱地蔗由于没有灌溉条件,完全靠雨水滋养,加之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要实现旱地甘蔗高产高糖,应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薄皮甜瓜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自古就是我国的主要瓜菜之一,以其香、甜、脆的特有风味得到人们的青睐.薄皮甜瓜长期以来多以大田栽培为主,随着气候的不稳定和重茬,导致病虫害严重,使露地栽培难度增大,栽培面积逐年缩小.采用日光温室吊蔓栽培,可改变薄皮甜瓜生长周期,获取早熟、高产、优质的产品,使其上市早、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有机、特别和常规栽培对菜豆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差异不显著,有机栽培的菜豆产量仍是最高的。硝酸盐含量是常规〉有机〉特别,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粗蛋白也都是常规的最高,但差异不显著。有机栽培能够改善土壤的养分水平,其中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特别和常规栽培下的速效磷含量,但速效钾、全氮、碱解氮、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种不同栽培方式下差异不显著。相对于特别和常规栽培,有机栽培下土壤pH变化相对小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华猕猴桃是雌雄异株藤本浆果植物。实践证明猕猴桃在适宜的环境和人工栽培条件下,生产迅速,结果多、单产高、效益大。现将人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培育种苗 1.种子处理。在十一月中旬,将当年丰收的优良猕猴挑种子用30—40℃温水浸泡一昼夜,滤出晾干,用湿沙沙藏2个月左右。沙藏期内每隔10天左  相似文献   

18.
<正> 桐油是重要工业原料,桐麸是优质有机肥料,桐木可作板材或薪炭材,更是种植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的优质菌材。种植油桐,一般3年就有收入,所以种植油桐是一条有效的致富门路之一。 桐油树属落叶乔木,树高2~  相似文献   

19.
栽培方式对菜豆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有机、特别和常规栽培对菜豆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差异不显著,有机栽培的菜豆产最仍是最高的.硝酸盐含量是常规>有机>特别.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粗蛋白也都是常规的最高,但差异不显著.有机栽培能够改善土壤的养分水平,其中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特别和常规栽培下的速效磷含最,但速效钾、全氮、碱解氮、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种不同栽培方式下差异不显著.相对于特别和常规栽培,有机栽培下土壤pH变化相对小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杨荔 《农技服务》1999,(6):16-17
<正> 山药是最大众化的传统保健食品之一。其块茎肉色精白,质地细腻,粉性足,纤维少,含有丰富的淀粉、糖类、蛋白质等成分,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减肥健美食品。同时山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