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近来“毒牛奶”、“药残鸡”等事件的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而政府的重视程度与行动力也得到了加强和提升,饲料安全与畜产品安全已经日益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如何快速建立起一支安全防控队伍,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是未来行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保障。文章将就危害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霉菌毒素的安全防控体系构建与运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政府的有效管理是保障和促进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本文分析我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从法律法规、标准认证、技术信息等方面探讨我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建设方向,认为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管理者行为;通过制定科学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宣传推广,贯彻质量安全目标;通过建立技术和信息体系服务生产经营者,为生产经营者创造提供质量安全的动物产品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2005年自治区召开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暨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针对新疆动物防疫中存在的“线断、网破、人散”的问题,会议后出台了“一个规划”和“两个意见”。全疆各地融合上情和下情,科学对接,在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经过近3年的实践,开创了以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以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动物及其产品产地检疫工作和流通领域监督为主线,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管理体制,确保动物卫生安全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于2004年通过了一个全球性动物饲料安全实施规定。为了执行该规定,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正计划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强制性执行的“动物饲料安全体系(AFSS)”,覆盖范围包括饲料、配料和宠物食品。目的是确保动物和人的健康。美国饲料行业协会目前正积极配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建立全国性的动物饲料安全体系以及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中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进行分析,以及面对当前农业部开展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和商务部推行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两个部委推行的可追溯体系.严格意义上讲,仅达到半程可追溯或局部可追溯。同时指出存在制约溯源系统的焦点:因体制原因无法实现有效对接,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大问题是根本达不到防范或降低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为此,如何将两大系统进行适时对接——构筑“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溯源体系”实为必要!并针对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在技术层面。从动物标识与识读环节、数据录入与传输环节及数据存储与管理环节,围绕核心的动物标识和数据中心,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出实现动物繁育、养殖、运输、屠宰、肉制品批发、深加工零售的全程监控应用的难点,以及未来全程溯源体系建设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国牧业通讯》2005,(12):21-21
中牧股份作为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多年来一直以“保护动物安全,关爱人类健康”为宗旨,以“致力于发展健康畜牧业,引领和推动饲养和饲料安全”为己任,发展动物保健品和动物营养品等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新疆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2005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15号文件精神,自治区党委、政府去年10月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务院15号文件的意见、《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新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我们称之为“两个意见一个规划”,自治区党委、政府去年11月召开了自治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暨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全力推动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于2004年通过了一个全球性动物饲料安全实施规定。为了执行该规定,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正计划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强制性执行“动物饲料安全体系(AFSS)”,覆盖范围包括饲料、配料和宠物食品,目的是确定动物和人的健康。美国饲料行业协会目前正积极配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建立全国性的动物饲料安全体系以及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9.
饲料安全即食物安全,这在国际相关领域已成为共识,也被国内人们所接受。饲料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动物产品间接影响人类安全。饲料是动物的“食品”,通过饲料而污染的动物性产品的恶性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1992年的英国发生的“疯牛病”事件,1999年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事件,以及国内2001年发生的“瘦肉精”事件,这些事件发生增加了人们对畜产品的恐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引发严重的政治问题。而这些事件发生则最终归结于动物所食用的饲料受到污染而致。我国是饲料生产大国,确保饲料安全不仅对我国的食品安全战略至关重要,而且也对世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HACCP管理是保证饲料和食品安全而对生产全过程实行的事前、预防性控制体系我国在近年开始在饲料行业开展HACCP安个管理体系认证和饲料产品认证试点工作。在我国大力推行“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时候,在饲料行业推行HACCP体系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认真贯彻《兽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以及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对全市奶牛场(户)使用兽药管理的力度,有效地保障奶牛产奶质量的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相似文献   

11.
《四川畜牧兽医》2011,38(7):60-61
据农业部新闻办信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目标已经确定,其问要基本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显著增强执法监管能力,大幅度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确保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2.
北美地区的饲料厂经理们正在积极努力地满足社会对饲料安全、动物产量和效益方面的要求,他们越来越把“安全饲料一安全食品”视为已任,使原料和产品可追溯。  相似文献   

13.
从北京奥运期间动物及动物产品无疫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从7月1日起到9月30日.本市供奥运举办城市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将全部登记备案,并实行“日报制度”,以确保供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无疫安全。  相似文献   

14.
10月30日至31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现场会。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首席兽医师、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主持会议并通报了有关工作情况。尹成杰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当前"安全肉"生产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和林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10):27-27,29
“安全肉”是在查动物疫病的基础上,再查激素和残留,确保肉产品安全,笔者按照这一新的要求标准,提出了生产“安全肉”的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16.
《湖北畜牧兽医》2009,(8):44-44
据悉,从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了解到,2009年7月1日该市“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开始实施畜牧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方案,对全市存栏的8000头牛实行“电子身份”管理制度,给每一头按照质量安全标准饲养的牛佩戴“电子身份证”,同时建立对应的防疫档案,以此追溯每一头有“电子身份证”牛的健康状况和防治疫病史。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牧业通讯》2005,(6):11-13
紧紧围绕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这一主题,突出抓好转变畜禽养殖方式、培育现代畜牧业主体、实施动物防疫与畜产品安全长效管理和改革畜牧兽医体系四个重点,继续推进畜牧业“西进东扩”发展战略和“四大工程”,切实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猪肉安全生产可追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猪肉产量已居世界首位.但由于动物疫病的影响和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而被进口国拒绝、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畜产品事件时有发生。近几年,中国出口的猪肉仅占全球出口总量的4%以下。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以畜产品安全生产、环境卫生和动物福利为内涵的绿色技术壁垒.不仅直接制约我们的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因此,如何实现安全、优质和高效养殖,尽快解决“安全猪肉”的生产,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以及扩大出口贸易.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适合国情的猪肉安全可追溯系统是实现猪肉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此系统可以对猪肉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信息记录,并在出现猪肉安全问题时可以从猪肉追溯到生猪个体,方便人们快速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蜂业》2008,59(11)
李:高会长,近年来,我知道您一直把质量安全和市场规范做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进展,您先后开展了“四个体系”建设,即信息服务体系、信用评价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市场规范和开拓体系。您能谈谈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吗?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我县实施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把RFID电子标签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对可追溯动物的饲养、运输、屠宰及动物产品的加工、储藏、销售等环节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实现对动物及其产品从养殖场(户)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从而真正实现畜产品从养殖到餐桌的可追溯,探索畜产品安全监管新措施,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将对可追溯体系建设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