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蓝施肥生产1000公斤甘蓝需纯氮2.0公斤,五氧化二磷0.72公斤,氧化钾2.2公斤;亩产甘蓝3000-5000公斤,需纯氮6~10公斤,五氧化二磷2.2~3.6公斤,氧化钾6.6~11公斤。定植甘蓝前亩施有机肥2500公斤,磷肥20~25公斤。甘蓝进入莲座期进行第1次追肥,亩施纯氮36公斤,氧化钾3.3~5.5公斤。进入甘蓝结球期,进行第2次追肥,亩施纯氮3~6公斤,氧化钾3.3~5.5公斤。  相似文献   

2.
春眠甘蓝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平头型中熟春甘蓝一代杂种,植株开展度75厘米左右,株型较大。叶色灰绿,蜡粉中等,叶缘微下卷,外叶14片左右。叶球扁平,单球重2.5公斤左右,亩产量4000公斤以上。冬性强、中熟、丰产、品质优。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科技》1999,(11):20-21
8398甘蓝 839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最新育成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征特性:植株开展度40-50厘米,外叶12-16片,叶色绿,叶片倒卵圆形,叶面蜡粉较少.叶球紧实,圆球形,叶质脆嫩,风味品质优良.冬性较强、不易未熟抽薹,抗干烧心病.从定植到商品成熟50天,单球重0.8-1.0公斤,亩产可达3300-3800公斤,亩用种量50克左右.  相似文献   

4.
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质联机(GC-MS)分析技术测定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喷施40%甲基毒死蜱乳油(有效成分720g/hm^2),甘蓝和土壤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3.50~5.82mg/kg和1.10~2.21mg/kg,半衰期为0.4~1.2d和3d,对甘蓝施药3次,最后1次施药距采收7d,采收时测得甘蓝上残留量为0.02~0.03mg/kg,说明甲基毒死蜱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5.
对鲜食品质较佳的越冬甘蓝品种“寒春”进行了高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000株/667m^2。栽培密度既可保持较高的产量,(达到4000kg/667m^2),又可显著降低单球重,由平均1~1.5kg下降到0.5~0.7kg,满足了市民对小球化高品质甘蓝的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菜农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当代农业》2010,(19):27-27
春丰甘蓝春竹蓝王牌品种.全国审定,早熟,丰产,耐寒.冬性强(露地越冬不易抽墓),品质优.成熟期一致,晚收1周无裂球现象。亩产3000~4000公斤。叶球桃形(胖尖).结球紧实.单球重2公斤以上。外叶12片左右,叶色灰绿.蜡粉中等.亦可作秋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杂交甘蓝"沪甘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萝卜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CMS967-82与50余份甘蓝父本杂交,培育出了优势明显的一代杂种“沪甘2号”,经田间品比和示范试验表明,其具有生长势强、结球性好,叶球紧实、近圆形,平均单球重0.85~1.30kg,抗黑腐病和霜霉病能力强,具有较好的耐热性,适合夏季及秋季栽培,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比“夏光”和“夏月”分别增加17.9%、4.7%。  相似文献   

8.
邢恩荣 《新农业》2005,(10):42-42
一、甘蓝施钾效应 甘蓝是叶菜类,一些菜农以为只要多施氮肥就可以提高甘蓝产量,其实不然,只施氮肥反而限制了甘蓝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据科研单位的研究和试验,在每亩施20公斤氮素以内,甘蓝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当氮素施用量超过每亩20公斤时,产量增加不显著;在每亩施氮素10~20公斤范围内,再配施10~20公斤钾肥,则甘蓝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显著增加,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土豆)二季作区,多利用马铃薯棵矮、早熟和喜凉的特性,使马铃薯与其他蔬菜作物间作套种。此模式一般亩产马铃薯1000~1500公斤,甘蓝1500~2000公斤,茄子3000公斤。  相似文献   

10.
<正>春冠甘蓝株高25厘米,开展度60厘米;叶色翠绿,蜡粉中等,外叶数12片;叶球桃形,单球重1.5公斤左右;肉质脆嫩,味甘甜;具有耐寒、早熟、外观好、品质佳等特点。市场前景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春冠甘蓝品质较优,适合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栽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甘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充足的光照、干燥的气候、丰富的雪水、较大的昼夜温差为露地蔬菜优质高产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甘蓝为甘州区的主要露地蔬菜之一,由于一膜两茬高密垄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甘蓝的单产和商品性,种植密度由以前的75000株/hm^2左右增加到现在的150000株/hm^2左右,产量由97500kg/hm^2增加到112500kg/hm^2;平均叶球重量由1.0~1.5kg降低到0.6~1.0kg,叶球大小更适合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当代农业》2010,(18):26-26
春丰007甘蓝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比春丰甘蓝早7~10天上市.耐寒性好.冬性强f露地越冬不易未熟抽薹)。植株开展度55厘米左右.叶色绿,蜡粉较少,叶缘微外翻,叶微皱,叶脉稀.叶球桃形(胖尖).单球重1~1.2公斤。在长江流域该品种最佳播种期在10月10日以后.且晚播不晚收.球更大.球形更好。  相似文献   

13.
甘蓝类蔬菜包括结球甘蓝 (莲花白 )、球茎甘蓝 (苤蓝 )、花椰菜 (洋花菜 )、青花菜 (西兰花 )。1 产地环境要求(1)温、湿条件 甘蓝类蔬菜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结球甘蓝喜凉爽又较耐寒 ,属耐寒性蔬菜 ,喜湿润土壤环境 ,在 80 %~ 90 %的空气相对湿度和70 %~ 80 %土壤湿度条件下生长最好。生长适温范围较宽 ,一般在月均温 6~ 2 5℃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和结球。发芽适温 18~ 2 0℃ ,叶球生长适温为17~ 2 0℃。结球期气温高于 2 5℃ ,叶球变小 ,包心不紧 ,品质和产量降低。球茎甘蓝对温度的适应性强 ,耐寒 ,也较耐高温 ,适宜在温暖的条件下栽…  相似文献   

14.
春甘蓝-玉米-冬甘蓝轮作制下氮肥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土壤无机氮含量对春甘蓝-玉米-冬甘蓝轮作甘蓝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及施用氮肥与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为该轮作制高产优质安全的氮肥施用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0、90、180、270、360、450 kg•ha-1 6个施氮水平在两种无机氮含量土壤上春甘蓝、玉米、冬甘蓝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甘蓝水溶性糖、Vc、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供试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影响第一季春甘蓝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土壤无机氮含量高,春甘蓝最大施氮量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对后茬冬甘蓝影响减弱,表明土壤无机氮变化活跃,只对当季作物施肥具有指导意义。当地习惯施氮量高出甘蓝获得最大产量施氮量的1.8~3.2倍,已引起地下水NO3--N的富积。施氮量和土壤剖面中无机氮含量均影响甘蓝氮肥利用率,甘蓝套玉米有利于高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氮肥用量低时(用量在90 kg•ha-1以内时),可同时提高甘蓝的产量和品质;氮肥用量进一步提高时,甘蓝产量还可进一步提高,但品质下降;当氮肥用量过高时,则甘蓝产量品质均下降。因而在生产上要获得优质蔬菜产品,需要减少氮肥用量降低产量来获得。【结论】土壤无机氮含量与当季甘蓝获得最高产量的氮肥用量和氮肥利用率密切相关。砂姜黑土氮肥后效明显,甘蓝与玉米轮作能提高高氮处理氮肥利用率。氮肥用量影响甘蓝产量和品质,要获得较好品质的蔬菜,必须减少氮肥用量降低产量来获得。  相似文献   

15.
甘蓝夜蛾又名甘蓝夜盗虫,国内各地都有分布,以北方发生较重。甘蓝夜蛾是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和甜菜等,其中以甘蓝、秋白菜、甜菜受害最重。幼虫共6龄,具有群集性、夜出性、暴食性,初孵幼虫集中在叶背取食,啃食叶肉,使叶片残留表皮,呈密集的“小天窗”状。幼虫稍大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并迁移分散;4龄后白天隐伏在心叶、叶背或植株根部附近表土中,夜间出来取食;高龄的幼虫可钻入叶球内为害,并排出粪便,降低商品价值。 一、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8~25毫米,翅展45~50毫…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二季作区,多利用马铃薯棵矮、早熟和喜凉的特性,使马铃薯与其他蔬菜作物间作套种.此模式一般667平方米产马铃薯1000~1500公斤、甘蓝1500~2000公斤、茄子3000公斤.  相似文献   

17.
甘蓝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耐贮运、效益好等特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华池县年种植面积600hm^2,平均产量4.5万kg/hm^2。麦收后复种甘蓝较春甘蓝产量高,且稳产、耐贮藏,对调节淡季蔬菜供应,平抑蔬菜价格,增加市场蔬菜品种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露地越冬甘蓝--天正冬冠1号是由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优良品种,该品种品质好,食味优,耐严寒,产量高,株高35~45厘米,开展度50~55厘米,外叶15片,冬性强,抽薹晚,抗寒力强,叶球平顶,抱球结实.  相似文献   

19.
甘蓝是消费者喜食的重要蔬菜之一,也是淡季填补市场空白的重要蔬菜之一。为提高甘蓝品质和产量,增加种植户经济效益,本文在前人种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商丘地区的种植实际,从施肥整地、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定植、栽培后管理和适时采收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并着重分析各个时期的栽培难点和主攻方向,以期为种植户进行甘蓝栽培提供技术指导,为甘蓝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甘蓝是我国各地广泛种植的一种重要蔬菜作物,据农业部2003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统计,2003年我国甘蓝播种面积达1326万亩(1亩=1/15公顷)。由于甘蓝具有不同熟性配套、适于不同季节栽培的品种,加之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它在蔬菜周年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甘蓝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的研究一直受到我国各级政府和科技人员的重视,1983年以来,甘蓝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的研究被列入“六五”至“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十五”期间被列入国家“863”研究项目。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科技人员的协作攻关和共同努力,甘蓝新品种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