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叶依能 《农业考古》1992,(1):231-232
杨梅,古称“朹子”,原产我国南部,同枇杷一样,始见于司马相如《上林赋》。相传湖州一带原来没有杨梅,三国吴时,太史慈去世葬卞山,各地前来吊唁的许多,越郡(会稽)送来杨梅栽培在该山,后来,这里所出的杨梅,就称卞山杨梅。另外,据记载南北朝时,吴兴故鄣县南的石椁山也产杨梅,而且品种优异,曾列作贡品。近年来,据考古资料证实,太湖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各地分布众多的果树资源中,其中就有杨梅。属于马家滨文化  相似文献   

2.
杨梅是中国的地方特色果树,据有关专家介绍,是我国加入WTO后极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青田县地处浙江南部,境内山峰峦叠、土壤、水气等自然资源适宜杨梅的生长,开发杨梅产业具有独特的局部优势。近年来,青田县十分重视杨梅产业的开发,发展种植杨梅7.2万亩,2005年总产达6400t,计产值8000万元,杨梅已成为青田县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为了提高产品市场知名度和产品质量,注册了“山鹤牌”商标,研究制订了山鹤杨梅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及时采收杨梅要及时采收,其成熟度对运输保鲜效果有较大影响。杨梅一般于6月份成熟上市,野生的山杨梅于5月份成熟上市,此时气温较高,又正值梅雨季节,果实极易腐烂和脱落,要求及时采收,随熟随采。晚稻杨梅等乌梅品种,当果实转红时仍有酸味,转变到紫红色或紫黑色时,甜酸适口,风味最佳,此时为采收适期。  相似文献   

4.
梅宅村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一缙云县仙都景区内,距县城17km,全村258户,868个人口,24、3hm^2耕地,369.3hm^2林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梅宅村由传统农业逐步向效益农业转变,结合农业观光旅游,积极发展杨梅产业。目前全村已栽种杨梅40hm^2,其中1990年发展黑炭梅1.3hm^2,2002年发展东魁杨梅23.3hm^2,2004年从黄岩引进4~5年生东魁杨梅102株,2005年又种植东魁杨梅共有13.3hm^2,预计到明年底可发展杨梅67hm^2以上。现单杨梅一项全村年产值可达25万元,杨梅产业已成为发展梅宅村农业经济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24元1公斤的杨梅,不用出门推销都供不应求。今年,在湖南省浏阳市社港镇清汀村.潘水清一家收获的东魁杨梅又卖出了好价钱。近年来,凭借果大味甜的特色.潘家杨梅已远近闻名.成为深受消费者青睐的“宠儿”。  相似文献   

6.
杨梅是我市特产果树.尤以浮宫产的杨梅品质最佳。杨梅嫁接育苗技术要求较高,一般嫁接苗移栽不容易成活,多是实生苗移栽果园成活以后再进行嫁接.这样不仅成活率高,而且可以保持原有的品质,这也是浮宫杨梅品质胜于其他地方的原因之一。现将杨梅嫁接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遂昌县湖山乡就发展种植杨梅,成为该县杨梅的主要产区。通过品种的不断优化和提升,基本实现品种优质化,现有的36.7hm^2种植面积中大多是“荸荠种”,2006年年产值达到163,8万元,平均亩产值2850元,杨梅生产已成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其中奕山村朱松林产就种植杨梅3.3hm^2,2006年共采杨梅2万多kg,产值25万多元,最高批发价达36元/kg,与去年相比增收15万多元,创下历史新高。湖山杨梅卖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价格,主要是实施了科学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科学的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8.
抢手的杨梅     
浙江省上虞市驿亭镇是著名的杨梅之乡,盛产的杨梅因为品质好每年吸引很多人到此采购。其中400多元钱1千克,平均10元钱一个的水晶杨梅更是稀有珍贵,水晶杨梅俗称白沙杨梅.外形颜色白玉色晶莹剔透,原产浙江绍兴。是我国重要的名贵资源,是白杨梅中唯一的大果形、中熟。品质最优的杨梅品种,其果面白玉色,果肉柔软细致,  相似文献   

9.
杨梅是龙海市主要经济作物,现全市种植面积3333.33hm^,产量1.5万t,产值上亿元。近年来杨梅种植出现价高畅销、收益好的大好局面,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使杨梅生产的田间管理技术更科学,本文总结了杨梅采后管理技术,其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舒洪镇是缙云县杨梅生产基地,自1986年开始种植以来,现有杨梅面积218.5hm^2,品种以东魁杨梅为主。由于管理水平等原因,种植效益普遍较低,其中有的果园到了2000年仍结果不多,有的不会开花,有的开花不结果。对此,2001年缙云县农业局会同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针对杨梅的低产原因,在该镇进行杨梅低产园改造。通过项目实施,杨梅产量明显提高,每666.7m^2产量达876kg,单株最高产量达225kg。笔者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分析归纳出造成舒洪镇杨梅低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施卫东 《农家致富》2004,(18):25-25
东魁杨梅发源于浙江黄岩.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t最大的杨梅,素有“杨梅王”之称。东魁杨梅成熟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果形大如乒乓球.单果重22~25克,最大果重为50克.果实紫红色,肉厚、味浓、汁多、甜酸适口,可食率94.8%.含可溶性固形物11%~13%,品质优良。成熟期不易落果.采收  相似文献   

12.
杨梅是我国江南著名的特产鲜果,早在汉代就已有栽培,种植历史悠久。古籍中记载的“ 子”,即为杨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其形如水扬子,而味似梅,故名。”它还有骊珠、龙睛、珠红等美名雅称,与南方鲜果荔枝齐名。由于杨梅出产以浙江慈溪、余姚、萧山、兰溪、上虞等地为最,江苏吴县洞庭山、西山次之,故历史上又有“吴越杨梅赛荔枝”之誉。 杨梅果实颗粒大、圆溜溜、紫艳艳,肉质厚、汁水多,甜中夹酸,酸中有甜,甜酸适口,滋味独特。据现代科学测定,杨梅含有丰富的糖类、果酸、维生素 B、 C、钙、磷、铁、纤维素和蛋白…  相似文献   

13.
根据杨梅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及杨梅的地理分布,对我国杨梅生态区划进行了探讨。中国杨梅分布在东经97°-122°和北纬18°-33°之间,经济栽培集中在东经103°以东和北纬31°以南地区。杨梅树对低温敏感,喜冬季温暖和春、夏季湿润的气候。根据杨梅的耐寒性,极端最低气温,年降雨量及果实熟期(5-6月)干燥度的分布,将我国杨梅划分为4个生态区:最适宜(I)、适宜(Ⅱ)、次适宜(Ⅲ)和不适宜(Ⅳ).I和Ⅱ区位于我国南部,适宜于杨梅栽培;在Ⅲ区应精心选择小气候,以防御杨梅受冻害。  相似文献   

14.
7月份是我县杨梅夏季管理的黄金期.及时抓好此期杨梅树的抚育管理,可起到承上启下、事半功倍的作用,使杨梅稳产、优质。  相似文献   

15.
古韵石屏     
石屏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素有“文献名邦”和“山川东迤无双境.文学南滇第一州”的关誉。这里聚居着彝族、哈尼族、回族、傣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石屏县物产丰富.素有“豆腐之乡”、“柑橘之乡”、“杨梅之乡”的美称。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杨梅资源的利用及生态效益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从多角度研究了杨梅资源的利用。浙江省有杨梅3.8万hm^2,年产量近13万t,主产区为宁波、台州和温州等3市,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74.76%和78.39%。县(市)中余姚杨梅面积最大,慈溪产量为最高。主产区大面积平均单产7.50-9.75t.hm^-2,小面积丰产林45.00t.hm^-2;大小年明显,小年减产65.95%,杨梅树冠和树形有极强的阻截暴雨,减少地表径流以及蓄水能力,地表径流比草坡减少11%,,树冠下部凋落物平均厚度5.5cm,每株成年树可保存0.30-0.69m^3的降水量。根部有放线菌共生,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与其混栽的经济树产量和经济效益。杨梅适应性强,幼树耐阴,能在水土流失严重,土层瘠薄的砾质壤土与成土母质上生长,在残次松林、母树林和杂灌木丝中造林而不需破坏原有植被。同时介绍了各具特色的优良品种及果品营养成分和加工利用。表6参8  相似文献   

17.
百菌清是杨梅生产上普遍使用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在杨梅采收前预防杨梅褐斑病和赤衣病。试验结果表明,在杨梅果实生长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次,施药后5d、12d、19d、26d、33d杨梅果实中的百茵清最终残留量分别为6.353、1.658、1.102、0.503、0.236mg/kg,其中施药后33d杨梅果实中的百菌清最终残留量符合《DB33/372.3—2008〈无公害杨梅〉(浙江省地方标准)》百茵清的最大残留限量≤0.5mg/kg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7月16日等客上门卖杨梅杨梅不进水果市场.却通过采摘把交易直接挪到了山上。供采摘的杨梅品种主要是荸荠种.这个品种属于中等果型,含糖量达12%。舍酸量0.5%~1%。荸荠种杨梅因成熟时果面颜色像老熟荸荠的外皮而得名。成熟时单果重10克左右.核小汁多。可食率达94%。相对而言.荸荠种杨梅由于成熟后不易落果.所以很适合采摘。杨梅的特点是不耐储藏.成熟后必须在短期内采摘完并销售出去.否则就成了垃圾。  相似文献   

19.
分析浙西南高山林区杨梅生产的利弊因素.利用高山林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物候期较迟的特点发展晚熟杨梅.提出既有利于杨梅果实的清洁卫生,又能使杨梅推迟到淡季上市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从福建省南安县杨梅树根部和根际土壤样本中鉴定出线虫计12属、18种和2个不定种.线虫群体一般由2-5个属组成.其中根结线虫、根腐线虫、螺旋线虫和拟毛刺线虫是分布较广泛的植物寄生线虫.根据杨梅生长衰退与根结线虫病发生的关系,认为根结线虫是杨梅的重要病原线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