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秀山 《中国种业》2013,(Z1):69-70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近年来,随着栽培制度的变革,品种的更换和气候的变迁,水稻病虫害有严重发生的趋势,严重影响临沂市水稻的正常生产。为有效地控制水稻病害的发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本研究组对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总结出了水稻病害综合防控技术。1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1.1水稻主要病害种类根据对水稻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临沂市水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恶苗病、线虫病、赤枯病、粒黑粉病、胡麻叶斑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等。特  相似文献   

2.
由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威胁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由于缺乏高效低残毒农药,常因此病而造成稻产的严重损失。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鉴定、选育抗病品种用于生产,是根本控制白叶枯病危害的经济有效措施。目前,我国水稻白叶枯病抗病育种所用抗源大多为外引籼型,而本研究则以地方粳稻品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与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并称为水稻三大病害,近些年来在黑龙江省发生越来越普遍。黑龙江省植保站测报科王春荣科长介绍说,该省水稻种植品种以优质高产品种为主,对纹枯病抗性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4.
水稻白叶枯病相关基因Xig1在感病亲本IR24中受白叶枯病菌的诱导表达。本研究通过克隆与比较Xig1的序列后发现,抗病野生稻导入系W6023与感病亲本IR24中Xig1等位基因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启动子区。水稻原生质体观察XIG1在细胞中的定位,显示XIG1定位于细胞质中。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感病籼稻品种IR24的Xig1靶点进行基因组编辑,获得并评价了多个Xig1定点突变株系对白叶枯菌的抗性。与野生型相比, 8个IR24的Xig1基因定点突变株系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得到明显提高,而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Xig1是新发现的水稻白叶枯病感病基因,该基因在水稻白叶枯病感病性中贡献的研究,不仅为创制新的抗病资源提供理论指导,还将丰富和加深我们对植物先天免疫系统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在江苏省发生和危害较重,并有加重发生的趋势。2006年全省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达300多万亩次。主要集中在淮北地区,苏中等地也有发病较重的田块。  相似文献   

6.
<正>早稻生长后期及晚稻生长中后期,往往能见到禾苗叶尖干枯,但这种现象并不一定是白叶枯病。目前有几种病虫危害都能引起水稻叶尖干枯。遇到这种情况只有仔细找出发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白叶枯病引起的叶尖干枯。这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常见水稻白叶枯病病斑是黄白色到灰白色的长条斑,边缘波纹状,界限明显。病斑沿叶脉上下扩展,严重时可导致全株枯死。在雨  相似文献   

7.
水稻白叶枯病严重制约水稻生产,抗病基因的发掘与利用是目前防治该病害最环保有效的手段。为高效发掘、研究和利用抗白叶枯病基因,本文概述了白叶枯病菌与水稻的互作机制,总结了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现状并对其功能类型加以分类,归纳了抗病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抗白叶枯病基因的研究进展缓慢且概述性研究报道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研究展望,认为应更深入研究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定位克隆与利用,并大力探究抗病基因与抗病相关因子的协同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含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a7的水稻品种‘IRBB7’与9个感病水稻品种进行序列比对,在Xa7基因位点附近寻找碱基差异,结合PARMS (Pent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技术,开发了与Xa7基因紧密连锁的荧光分子标记PM-Xa7,并利用该标记对72份水稻种子资源中的Xa7基因进行鉴定和对杂交水稻育种亲本‘美B’的白叶枯病抗性进行改良。结果显示,从72份水稻种质资源中鉴定出了两份含有抗病Xa7基因的水稻种质;利用标记PM-Xa7将‘IRBB7’中的抗病Xa7基因导入到‘美B’中,成功选育出了稳定的抗白叶枯病新保持系材料;在对‘IRBB7’与‘美B’的382份BC2F2代单株进行选择时,发现289株检测到抗白叶枯病荧光信号,93株检测到感白叶枯病荧光信号,与病原菌Xoo接种的实验结果完全一致。以上结果表明标记PM-Xa7可有效地运用于Xa7基因的抗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水稻通过种子传播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恶苗病和稻秆尖线虫病等。为了减少稻种传播病害,在播种前必须对稻种进行药剂消毒处理。现介绍几种药剂处理稻种灭菌的方法,供农户因地制宜选用。  相似文献   

10.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Xoo)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掘、鉴定和利用新抗源是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的有效途径.白叶枯抗性基因定位和克隆,使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在白叶枯抗病育种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也使人们在分子水平对白叶枯病抗性机制有了深刻认识.文章综述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定位,克隆以及在育种方面的应用,并对如何利用抗病育种减轻白叶枯病的危害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云南抗白叶枯病稻种的RGA初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水稻抗白叶枯病Xa21基因的富含亮氨酸重复区域(LRR)和番茄抗细菌性斑点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的Pto基因编码蛋白质激酶的DNA序列,设计2对引物用于扩增抗水稻白叶枯病品种中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抗病品种间具有丰富的RGA多态性,用同一引物测定的属于同一簇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西瓜果斑病、马铃薯环腐病、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物学症状及病原菌的鉴定特征进行了介绍,并对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上述检疫性细菌病害病原菌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水稻的病害愈加严重,而目前水稻抗性品种不多。本综述回顾了多种水稻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实现水稻抗病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主要涉及水稻病毒病,如黄斑驳病毒病、东格鲁病毒病、矮缩病毒病的抗性,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条斑病、立枯病的抗性,真菌性病害,如稻瘟病、纹枯病抗性,及稻胡麻叶枯病抗性。  相似文献   

14.
对抗白叶枯病水稻种质资源进行总结,发现我国抗白叶枯病种质资源丰富多样,抗源来源主要有5个途径:栽培品种、地方品种、国外品种、野生稻种资源、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得的新种质。最后探讨水稻抗白叶枯病种质发掘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聚合育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白叶枯病是严重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利用聚合多个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携带Xa4、xa5、xa13、Xa21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的IRBB60与8个水稻新品系,组配8个杂交组合.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从F2和F3群体中共获得216个携带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的纯合体。用华南地区的5个白叶枯病病原菌小种进行田间接种的试验表明,4个抗性基因聚合系的抗性水平高于只带1个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这些聚合系可用作华南地区高抗白叶枯病水稻品种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6.
新品种     
全球第一个抗水稻白叶枯病的杂交水稻品种2008年5月14日拜耳作物科学宣布在印度推出全球第一个抗水稻白叶枯病的杂交稻品种Arize·Dhani。这一新品种与常规品种相比能提高产量20%~30%,并且为作物提供强有力保护,使其免受破坏性极强的细菌性叶枯病侵害。  相似文献   

17.
水稻白叶枯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从20世纪初叶开始,科学家就对该病的发病机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机理研究一直处于植物抗病研究的最前沿。今年初,华中农业大学王石平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发现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13在其自身花粉育性和抗病性方面的杠杆作用,为人类认识植物抗病机理提供了新视角。中国农业科学院黎志康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则分析了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机制,阐述了抗白叶枯病的复杂的遗传网络系统,为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分子育种工作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两篇论文已于2006年5月分别发表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Genes & Development》和《Proc.Natl.Acad.Sci.USA》上。《Genes & Development》还在同期发表了专题评述,表明上述研究有可能成为世界植物抗病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岳惠  丁永  郭金保  左磊 《种子科技》2011,29(11):36-38
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的主要传毒媒介,是影响农业生产上夺取高产丰收的巨大障碍之一。我市自2004年灰飞虱大发生以来,连续几年水稻条纹叶枯病蔓延肆虐,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灰飞虱成为植保部门测报和农民防治的重点对象,灰飞虱危害逐渐地被农户所认识,水稻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北方水稻分蘖期即将到来。截至2017年6月21日,在我国登记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并在有效期内的农药产品共19个。现将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农药产品有关信息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白叶枯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细菌性病害。Xa21是第一个克隆的抗白叶枯病基因,具有广谱抗性,在水稻抗病育种中被广泛应用。转录因子的鉴定对解析Xa21介导的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了Xa21背景下的WRKY68-RNAi转基因水稻。与受体材料4021相比,转基因水稻中WRKY68蛋白质丰度下调,接种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后抗病性下降,证明WRKY68基因在Xa21介导的抗白叶枯病反应中发挥正调控作用。此外,转基因受体材料4021和感病对照TP309接种后不同时期和部位叶片中WRKY68的蛋白质丰度没有显著差异,表明WRKY68蛋白质的表达不受抗病基因Xa21和病原物Xoo诱导,推测其功能主要是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WRKY68-RNAi转基因水稻接种后, PR1A、PR5、PR10A、PR-pha和PAL1等病程相关蛋白质表达丰度发生变化,表明相关基因可能在WRKY68基因的调控下参与下游抗病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