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重点养殖地区牛、羊O型和亚洲1型的抗体监测,基本掌握了哈尔滨市牛、羊等牲畜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哈尔滨地区牛、羊口蹄疫双价疫苗免疫后产生免疫保护的时间平均为25~30d,畜群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可达63.4%以上;免疫保护期平均为3~4个月。畜群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可达72.3%以上,其中以双城市奶牛群的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为最高,平均可达到81.6%。畜群免疫后5~6个月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仅为46.7%,失去疫苗保护作用。同时,哈尔滨地区牛、羊的亚洲1型口蹄疫有效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比O型口蹄疫高出7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针对我国目前流行的血清型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缺损腺病毒表达疫苗,并通过了由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据悉,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动检快讯     
《中国动物检疫》2011,28(1):88-88
新型口蹄疫疫苗在哈研制成功日前,针对口蹄疫防治的黑龙江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动物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口蹄疫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通过了由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于力研究员率领的课题组通过三年攻关,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针对我国  相似文献   

4.
<正> 1 我国目前使用的口蹄疫疫苗灭活疫苗:是口蹄疫疫苗研究历史上的第三代疫苗:组织细胞培养疫苗。口蹄疫血清型众多,变异迅速,因此,有效的灭活疫苗研制难度很大;灭活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缓口蹄疫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基因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偶蹄动物传染病 ,研制新型口蹄疫疫苗是防治口蹄疫爆发的有效措施之一。自 1 990年首次出现基因疫苗的研究报道之后 ,基因疫苗已成为疫苗研究领域中的一大热点。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口蹄疫基因疫苗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包括口蹄疫基因疫苗构成的基本条件、口蹄疫基因疫苗的免疫机理、口蹄疫基因疫苗的不同免疫形式以及免疫佐剂在口蹄疫基因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口蹄疫基因疫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湖北畜牧兽医》2011,(1):44-44
黑龙江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动物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口蹄疫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通过了由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于力研究员率领的课题组通过三年攻关,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针对我国目前流行的血清型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缺损腺病毒表达疫苗。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口蹄疫O型灭活苗、猪瘟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我们选择了6个规模养猪场,对其采用的2种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的免疫对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具有一定免疫干扰或抑制作用;免疫程序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先于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免疫,其猪群中猪瘟与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苗免疫效果均好;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肌内注射,猪群中猪瘟与口蹄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可达到70%以上。建议在实际免疫工作中对生猪进行免疫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要先于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免疫,且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可同时分点肌内注射。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是掌握猪、牛、羊免疫口蹄疫疫苗效果的关键。为了掌握西田各庄地区猪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笔者对当地猪牛羊3次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口蹄疫疫苗不进行加强免疫,仅免疫1次疫苗时,免疫抗体低,效果不理想。羊和肉牛免疫抗体普遍较低的原因是大部分羊和部分肉牛以散养为主,在口蹄疫疫苗集中免疫时,易出现漏免、免疫不确实、补免不到位的现象;规模猪场严格按照程序免疫,免疫效果良好。笔者通过2019年1年时间对辖区内猪、牛、羊的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跟踪调查,总结出了一些口蹄疫疫苗免疫接种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接种口蹄疫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口蹄疫疫苗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的不断涌现,为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机遇。现将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灭活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灭活疫苗仍然是当前口蹄疫免疫控制的主要疫苗,研制口蹄疫灭活疫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研制方法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文章详细描述了口蹄疫灭活疫苗研制的重要步骤及其进展,包括毒株筛选,病毒生产、灭活、抗原浓缩、纯化和配苗及疫苗的质量控制。制苗毒株的选择是研制疫苗的首要问题,直接关系到疫苗的免疫效果;病毒灭活和随后的安全试验是在制备灭活FMD疫苗中最关键的步骤;抗原浓缩纯化和配苗是保证疫苗良好免疫效果的必需。最后阐述了口蹄疫灭活疫苗在口蹄疫防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疫苗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接种口蹄疫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口蹄疫疫苗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的不断涌现,为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机遇。现将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弥补口蹄疫疫苗的免疫缺陷,为寻找新型低毒的口蹄疫疫苗中药佐剂提供试验依据,试验将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s)分为空白对照组(加入正常培养液)、口蹄疫疫苗组(加入混有口蹄疫疫苗稀释液的培养液)、口蹄疫疫苗+川芎嗪组(加入混有口蹄疫疫苗稀释液与川芎嗪溶液的培养液),分别测定口蹄疫疫苗与口蹄疫疫苗+川芎嗪对心肌膜MVECs分泌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素1(ET-1)的影响。结果表明:口蹄疫疫苗组心肌膜MVECs分泌NO和ET-1的量较空白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但不是同比例升高,导致ET-1/NO的值偏离空白对照组接近2倍;而口蹄疫疫苗+川芎嗪组心肌膜MVECs分泌ET-1和NO的量较口蹄疫疫苗组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较空白对照组仍明显升高,但ET-1/NO的值比口蹄疫疫苗组降低,较接近空白对照组。说明中药川芎嗪保护了被口蹄疫疫苗损伤的心肌膜MVECs。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口蹄疫的先决条件.尽管口蹄疫新型疫苗的研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常规疫苗仍然是防控口蹄疫的基础.论文综述了常规疫苗和正在研制的新型疫苗的现状,并对口蹄疫疫苗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口蹄疫的先决条件。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隐患。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免疫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口蹄疫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如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不断涌现,为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对口蹄疫灭活疫苗和新型疫苗的发展过程及其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抗体水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的免疫效果,选用了两个厂家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对80头试验仔猪进行了免疫注射,并在6、7、8、9、11、13、20周龄采血,通过ELISA检测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能快速诱导产生高水平的抗体;疫苗的免疫副作用小;使用VP1ELISA和LPB-ELISA检测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免疫抗体试验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FMD)是世界性重大动物疫病,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口蹄疫的先决条件,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隐患。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免疫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口蹄疫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如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可饲疫苗、多表位疫苗等不断涌现,为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奶牛口蹄疫疫苗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疫苗是我国唯一要求奶牛强制免疫的疫苗。本文在详细阐述国内口蹄疫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奶牛口蹄疫疫苗生产和使用的现状,并对未来口蹄疫疫苗在我国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正>完整的口蹄疫病毒粒子(146S)是口蹄疫疫苗的有效成分,146S抗原的含量直接决定了口蹄疫疫苗的质量,146S抗原的检测既可以指导疫苗的生产,又能评价疫苗的质量。目前对146S定量的方法主要是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ELISA检测等,同时研究人员也在积极地探索其他更为简便、精确、成本低的检测方法。本文对146S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一、概述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  相似文献   

19.
使用口蹄疫疫苗是目前世界上防制口蹄疫流行的有效措施 ,不同种类的疫苗在口蹄疫防制工作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各有优劣。目前常用的口蹄疫疫苗主要有 3类 ,即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及新型疫苗。这些疫苗经过不断的研究改进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口蹄疫不同的流行阶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接种疫苗是防控口蹄疫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口蹄疫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表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标记疫苗和病毒样颗粒疫苗等几种猪口蹄疫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口蹄疫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