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段端面摄像定心机利用摄像法实现了大径木段端面定心。以摄像机摄取木段两端面的近红外图像,将图像输入电脑,可以采用2种操作:一是用软件处理获得端面最佳定心点;二是可以在木段图像上叠加多个同心圆,辅助人工确定木段定心点。该设备是光环定心的升级换代产品,投资低,可以保证单板得率。经过企业数年应用,证明该机是一种实用产品。  相似文献   

2.
基于激光三角法测距的木段轮廓数字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王楠  刘渝 《木材工业》2012,26(5):49-51
由于原木段形状不规则,传统的原木定心法难以获得最佳定心位置.开发一种设备造价低廉、易于实现的木段轮廓激光三角法测距扫描法,通过将激光线光源投射在定轴旋转的木段上,获得木段反射图像,再经软件处理,获得木段表面与旋转轴中心的实际位移,建立木段三维数字轮廓,可大大提高定心精度,实现木段优化定心设计.  相似文献   

3.
旋切智能定心上木机器人定心坐标求取的数学描述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旋切单板出材率和合格率,基于单板旋切六点定心理论与方法,应用机器人技术与设计理论,研究开发了旋切智能定心上木机器人系统。结合机器人机构和传感检测系统,对六点定心点坐标求取的数学描述做了研究与实验。结合文中物理模型的数学描述,求取各定心点的坐标。结合摄像机、位移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定心实验,获得四截面、六点定心的数据,定心结果满足小型定心机器人系统指标,从而验证所得的计算方法和采用模型的正确性。并对系统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讨论,提出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4.
旋切单板木段抗弯装置(152205)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邱继军,杨秀芹郝申,宋义忠,邹长江,张连仲按照目前胶合板生产工艺,旋切单板总是先利用有卡轴旋切机将木段旋切至直径为14cm.左右,再利用无卡轴旋切机继续旋初至直径为6~8cm。当木段在被有卡轴旋切...  相似文献   

5.
一些发达国家在胶合板工业中出现了用运筹学——微型计算机对车间进行管理的新技术,已有不少企业在使用。运筹学是一门应用于决策的科学,胶合板厂的许多管理问题可以靠它以最佳的方式来解决。利用线性规划,可以在多车间、多机组、多产品品种的复杂管理工作中,使不同树种的木段,不同树种、厚度和等级的单板进入旋切机和干燥机,热压时呈最佳配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原材料及降低成本;利用动态规划可解决最经济地锯切木段的问题;运筹学中的非线性规划则用于确定工厂中应该使用的最佳单板厚度、不同等级胶合板结构选择,以及应该安排的各种单板的生产量,根据木段  相似文献   

6.
目前采用的旋切方法是用卡爪夹紧并旋转木段,提供木段所需的全部扭矩以克服旋切阻力。这种方法有两大缺点:①卡爪容易在木段端部打滑。木芯直径由卡爪直径决定,用较小的卡爪可减小木芯直径,但能传递的扭矩也随之降低。当旋转木段所需扭矩超过卡爪能传递的扭矩时就发生打滑现象,使旋切不能继续进行,剩下木芯的直径较大。若采用双卡轴,打滑常发生在外卡轴缩回时,估计胶合板厂的木段打滑率约占5—8%,这样降低了单板的出材率。②某些腐心材因不能被卡爪夹紧而不能旋切,缩小了旋切单板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旋切原木六点定心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单板旋切中 ,选择最佳的定心点是旋切优化的最关键技术。本文在原木三、四点定心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旋切原木六点定心理论。该理论是在原木的任意截面上取 6个点 ,由这 6个点回归出原木内包络圆柱的最佳圆心轴线 ,为高精度原木定心机的数控化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 ,提高原木的定心精度和单板的出材率及成品单板的合格率。使原木的定心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影响旋切单板质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影响旋切单板质量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主要探讨了木段的蒸煮温度、旋切所用的刀具材料、旋切条件(刀具的楔角、后角、刃口锋利程度等)及所旋切木段本身对单板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旋切机的改进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旋切机的作用定从一定直径和长度的木段上施切出所需厚度的单板,用于制造胶合板或作为贴面材料。因此,旋切机是胶合板生产的关键设备,其结构、性能、制造精度及附属装置功能的优劣,直接影.向胶合板的产量和质量。下面介绍旋切机的一些改进及新技术的应用,为胶合板生产的发展、施切机的研制与生产、引进设备的消化与吸收提供参考和借鉴.】设置精确的定心上木机构计算机控制的X-Y扫描定心上水机构处由计算机、激光扫描器和机械定心l:水机组成。其工作过程是:待施切的木段装入机械定心机并初定中心;定心机定心轴突持木段进入扫描区…  相似文献   

10.
基于AOS的扩展C-V模型及背景填充耦合的单板节子缺陷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木材单板节子缺陷图像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AOS的扩展C-V模型及背景填充耦合的单板节子缺陷识别算法。首先,对Chan-Vese提出的基于Mumford-Shah模型的水平集图像分割算法进行改进,使分割速度得到提高;其次,用AOS算法改进原模型的差分格式,使得差分格式无条件稳定;最后,结合背景填充技术,使得到的新图像缩减了目标与背景间的特征差别。通过对比试验,表明该分割方法能够快速识别单板单个节子缺陷,充分说明该耦合方法比Chan-Vese方法及其改进方法有更好的分割效果。通过用多水平集作为初始轮廓演化曲线,结果表明该方法也可快速实现对单板多节子缺陷图像的识别,实现对单板节子图像的多目标分割。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探讨了旋切过程中单板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板厚度总是小于或等于单板名义厚度,其变化与装刀高度,名义厚度及木段瞬时半径有关。  相似文献   

12.
<正>该生产线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单机设备:原木剥皮机、光环定心机、数控单卡轴旋切机和无卡轴旋切机、数控单板剪切机,其中数控单板剪切机是行业新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木材的合理旋切,提高单板表面质量,木段在旋切前一般要经过蒸煮,因此旋切后的单板含水率很高,甚至达100%以上。湿单板贮存时会受霉菌侵蚀引起变色、发霉,边缘也易开裂翘曲;单板干燥的终含水率高也容易在合板热压时产生鼓泡,使成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胶、变形、表面裂隙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木段旋切工序增加单板出板率的工艺措施,重点介绍了利用低质、短小落叶松单板为原料,生产汽车厢条型底板用落叶松超长单板层积材产品的工艺技术及产品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桉树单板材色,用酸性橙为染色试剂对漂白弦切桉木单板进行染色,选取NaCl质量分数、酸性助剂质量分数、染料质量分数、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为工艺参数,进行桉木单板染色试验和上染率测定。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染料最佳质量分数为0.01%、NaCl最佳质量分数为0.2%、酸性助剂最佳质量分数为0.1%、最佳时间为4h、最佳染色温度的为70℃,此时,桉木单板的上染率最好。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木段长度、旋切机等因素的限制,为了使单板层积材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单板必须纵向接长。本文研究了对接、斜接两种单板接头形式及其分布形态对单板层积材静曲强度(MOR_F)和静曲弹性模量(MOE_F)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许芳亭  胡家笃 《林业科学》1991,27(5):577-578
生产厂反映,旋切单板表面质量,采用第二类刀床优于第一类刀床,但是,单板的厚度不均匀,影响二次加工质量,为此,我进行了探讨。一、求解第二类刀床单板名义厚度单板的名义厚度指木段旋转一周旋刀的水平进刀量。在第二类刀床旋切过程中,旋刀一方面随着刀床水平进刀,同时,在倾斜辅助滑道作用下,旋刀还绕通过卡轴(或木段)回转轴线的水平面与旋刀前刀面之交线转动。此时刀刃的轨迹(在装刀高度h≠0时)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产量逐年增加。其中利用小径木栽培黑木耳在东北已形成生产基地,不仅开辟了小径木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也为山区农民提供了一条致富门路。从目前国内木段栽培黑木耳的技术工艺看,木段打孔植菌是个关键环节,不仅技术性强,劳动强度、作业量大,而且季节性较强,打孔植菌的质量直接影响黑木耳的产量。而目前  相似文献   

19.
应用几何图形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并计算了木段机械定心时最大内接圆柱体基准面的具体位置.该计算方法可靠,较以往的二项式展开定理计算法简单.计算结果在木段旋切工序中准确而实用.  相似文献   

20.
刘志佳  鲍甫成  傅峰 《林业科学》2012,48(1):143-147
以杨木单板为基体,以热敏染料、显色剂、十四醇、增感剂为木材温致变色剂,利用超声波浸渍注入木材的方法制备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研究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的浸渍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试件变色色差(ΔE*)的主要试验因子为超声波功率,方差分析其在0.01水平下对试件ΔE*影响显著;其次为浸渍时间和浸渍温度,方差分析二者在0.01水平下对试件ΔE*影响不显著。最佳浸渍工艺为浸渍温度75.0℃、浸渍时间4.0h、超声波功率120.0W。研制成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新产品,杨木单板起始变色温度为26℃,终止变色温度为32℃;温度由26℃升至32℃时,试件由蓝色变成木材本色;温度由32℃降至26℃时,试件由木材本色变成蓝色,达到室温可逆变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