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各部件模型的基础上,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将这些部件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机组结霜工况下的动态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风量、空气侧压降以及水侧换热器换热量、压缩机的轴功率等随结霜时间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结霜量的增加,空气侧换热器的换热量减小,风量也将逐渐减小,而阻力却迅速增加;水侧换热器的换热量减小,水流量也减小.这为正确选择机组以及采取有效的除霜控制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主要内容,阐述了该技术的性能指标,对该技术产生的成效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棚西瓜—水稻的茬口安排,总结了该模式下大棚西瓜和水稻的栽培技术,并分析了该模式取得的经济效益,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潜水泵起升保护装置的研制背景、设计思路,阐述了该装置的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分析了该装置的经济效益,以期为该装置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玉米宛玉868的选育过程,分析了该选育过程的创新点,并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甘肃南部六种八收种植模式及该模式下的产量与产值,分析了该模式的特点,并介绍了该模式的栽培技术,为实现农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广东省水稻生产实际,简单阐述了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的先进性,总结了该技术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并分析了该技术应用的效果,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8.
任清润 《现代农业科技》2010,(12):228-228,230
介绍了卫辉市引黄灌区水资源概况,分析了该灌区影响节水灌溉的因素,提出了适宜该灌区的节水技术措施,并对下游引黄灌区节水灌溉的潜力进行分析,以为该灌区节水灌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中稻与红菜苔栽培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经济效益,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半易损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半易损数字水印算法。文中首先介绍了该水印的设计方案、实现过程,最后本文利用试验论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创新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电加热新型卷烟有降焦减害作用,其中加热温控系统为电加热新型卷烟烟具的核心。烟具主要存在起烟速度慢、发烟性能差等缺陷。采用阶跃响应法对烟具温度对象温度阶跃响应信号进行辨识,得烟具加热温度对象为一阶惯性纯滞后系统,并对烟具加热温度对象控制算法进行优化改进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烟具温度对象加热延时时间缩短38.1%,温度上升时间缩短29.8%,调节时间缩短24.8%。研究可加快烟具起烟速度,提高发烟性能,降低系统的功耗,延长电池寿命,为烟具电路改进、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型输油管道加热炉控制系统经历了三代发展过程 ,从开始的完全人工手动控制到多回路控制器自动控制 ,再到现在广泛采用的PLC与工控机结合的自动控制。随着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理论和图像处理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工业化 ,我国加热炉控制系统将在容错控制能力、故障诊断能力、系统集成分析能力、智能化、安全性、高效性、风险评估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和发展 ,从而使加热炉各项功能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卜文平  熊宇 《油气储运》1998,17(6):51-54
在输油泵站上安装5000kW加热炉后,节能效果显著,该加热炉采用轻型炉衬结构,具有负荷升降迅速等优点,加热炉还采用外混式双气道气动雾化燃烧器,其性能优越,能够实现长期平稳运行。5000KW加热炉与其它加热炉相比,操作简单、维修方便,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使加热炉更加安全可靠。文中指出5000KW加热炉的自控制系统在计算机、仪表、软件、控制方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该炉在鲁宁线聊城,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东黄输油管道热煤加热炉中应用西门子S5-95U自动控制系统情况。利用S5-95U可编顺控制器开发的95U炉控系统及炉控人机操作界面,优化了控制结构,使加热系统安全运行,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蔬菜大棚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郭清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487-4488
[目的]研究蔬菜大棚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方法]设计一种基于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智能蔬菜大棚温度控制系统,详细阐述了该系统温度采集、温度显示、控制系统、加热器控制电路等系统硬件的设计思想,改进了系统的控制算法,最后利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结果]采用模糊控制结合PID控制改进了系统的控制算法。仿真曲线说明该系统有较好的控制和跟踪性能,控温精度较高,还可以和上位机组成二级计算机控制系统,便于实现生产的集中管理。[结论]该研究设计的蔬菜大棚智能温度控制系统人机界面良好,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造价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热媒炉热效率在线自寻最优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玉庆  白生虎 《油气储运》1999,18(11):60-62
热煤炉热效率在线自寻控制策略包括取决于热平衡的油流量控制系统和皮决于热顷线自寻优的助燃风调节系统。对热效率在线自寻最优的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控制投运条件及最优控制程序框图,实践证明,该控制系统具有性能稳定,热效率高及维修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运用单片机HT46R23和温度传感器(LM335)控制技术,设计了太阳能热水器节能供水系统。该控制系统不但解决了太阳能热水器冷水浪费问题,而且可以显示储水温度,通过简易的操作面板,在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水端随时启动辅助加热器进而控制水温,提供适量热水,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际测试和理论分析过剩空气系数与排烟热损失、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及加热炉热效率的关系,讨论了过剩空气系数对原油加热炉热效率的影响,给出了过剩空气系数的最佳范围。结合实践生产,介绍了加热炉送风自控系统的特点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铁成  李忠伟 《油气储运》2001,20(10):16-18,30
介绍了大庆-铁岭输油管道(庆铁线)改造前的工艺流程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在工艺流程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输油泵站工艺改造方案,该方案采用高效患联泵,取消给油泵,简化工艺流程,采用原油/热媒换热器与间接加热系统取代直接式方箱炉,实现“先炉后泵”输油工艺,改造后的工艺流程简单实用,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并可支持调度与站控端对管道系统实时调节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Zhifanggou Watershed, Shaanxi Province, China,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on hot-water extractable C, N and P fractions, with the aim to determine whether hot-water extractable fractions could be used as indicators of soil quality change in Loess Plateau. The six vegetation types established in 1975 were (i) Robinia pseudoacacia L., (ii) Caragana korshinkii Kom., (iii)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iv) P. tabulaeformis-Amorpha fruticosa L., (v) R. pseudoacacia-A. fruticosa, and (vi) grassland. A cropped hillslope plot and a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native forest plot were used as referenc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version of native forest to cropland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the hot-water extractable C, N and P fractions. Hot-water extractable C, N, and P increased when cultivated land was revegetated, but after 30 years the amount of hot-water extractable C, N, and P in revegetated fields was still much lower compared to native forest. Hot-water extractable fractions increased more under mixed-forest than under pure-forest stands.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ot-water extractable fractions and soil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proper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ot-water extractable fractions could be used as indicators of soil quality change on the Loess Plate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