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中镉含量,研究重金属Cd胁迫对姬松茸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速度随镉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受到抑制,EC60为20.237 5 mg·kg-1.姬松茸子实体镉的富集随培养料中外源镉浓度的增加而明显递增,符合MICHAELIS MENTEN曲线回归模型;当培养料中镉添加量低于10mg·kg-1,子实体内镉的富集系数相同;当外源镉浓度超过10mg·kg-1,富集系数降低,培养料外源镉浓度至80mg·kg-1,其富集系数降至12;镉浓度超过10mg·kg-1,子实体数量显著减少;镉浓度在40mg·kg-1以上,菌丝体发育为畸形菇.因此初步认为,姬松茸子实体生长发育耐镉的临界值为40mg·kg-1.不同浓度镉胁迫其菌盖镉的富集量均比菌柄高出3倍左右.  相似文献   

2.
60Co辐射诱变姬松茸突变株J3的氨基酸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并比较了~(60)Co辐射诱变姬松茸突变株J_3子实体与姬松茸原菌株子实体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姬松茸突变株J_3子实体富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和儿童氨基酸,分别比姬松茸原菌株子实体高66.67%、52.44%、77.36%、59.58%和71.57%。姬松茸突变株J_3子实体中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氨基酸比值也高于姬松茸原菌株及2种食用蛋白质和4种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镉胁迫对不同姬松茸菌株(J1、J77)菌丝生长与镉吸收的影响,通过室内培育试验,设立0~75 mg·kg-1的不同镉胁迫浓度梯度,测定其对姬松茸菌丝生理指标与镉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镉浓度胁迫处理对J77和J1菌丝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各异。当镉浓度为5 mg·L~(-1)时,J1与J77菌丝SOD酶活性分别增加121.5%、157.5%;当镉浓度高于5 mg·L~(-1)时,两个菌株菌丝SOD酶活性均开始降低。在10~75 mg·L~(-1)中高镉浓度胁迫范围,J77、J1菌丝的POD酶活性分别减少92.7%、95.3%。在5~50 mg·L~(-1)镉浓度胁迫范围,J77、J1菌丝的CAT酶活性分别减少40.9%、60.4%,随着镉胁迫浓度增加,J1的镉毒害更为严重。在0~2 mg·L~(-1)镉浓度范围内,J1与J77菌丝的APX酶活性分别增加7.9、13倍,两菌株相差近5倍,J77菌丝APX酶活性反应大于J1菌丝。不同浓度镉胁迫处理条件下(0~75 mg·L~(-1)),J1菌丝丙二醛(MDA)显示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氧化程度比较剧烈,而J77在整个过程则提升幅度较缓,氧化应激程度相对较低。当镉胁迫浓度为10 mg·L~(-1)时,J1菌丝MDA含量比对照高1.6倍并达到最大值;当镉浓度为15mg·L~(-1)时,J77菌丝MDA含量比对照高60%并达到最大值,J1、J77的MDA最大值相差近1倍,J1菌丝细胞膜过氧化反应比J77更为强烈。在0~75 mg·L~(-1)浓度范围内,J77与J1菌丝中镉含量的浓度均随着外源镉含量的提高而增加。当镉浓度在2.5~50 mg·L~(-1)范围内,J1、J77菌丝镉含量分别增长了17.2、19.1倍;但就镉吸收累积量而言,J1菌丝比J77菌丝镉含量高近2.3倍;J77不仅对高镉胁迫的耐受程度高于J1,而且J77抵制镉吸收能力高于J1。结果表明,姬松茸J1和J77菌丝SOD、POD、CAT、APX酶活性及MDA含量随镉含量变化均表现为"低促高抑"的现象,J77菌丝镉含量低于J1,J77具有抵制镉吸收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镉对姬松茸农艺性状及矿物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镉对姬松茸子实体农艺性状、显微结构及部分矿物质元素吸收的影响,在培养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镉进行出菇试验,研究了姬松茸子实体农艺性状、显微结构及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添加镉浓度的增加,柄量、柄直径、盖重、盖直径、朵重等农艺性状先增加后减小;子实体孢子和囊状体大小也是先增加后减小;子实体中锌含量逐渐降低,铜和铁的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但是含量均高于对照,钙、镁的含量均先降低后增加。低浓度镉(2.5 mg·kg~(-1))促进农艺性状,而高浓度镉(2.5 mg·kg~(-1))抑制农艺性状,镉通过影响农艺性状影响产量;低浓度镉(2 mg·kg~(-1))能促进子实体孢子和囊状体的生长,而高浓度镉(2 mg·kg~(-1))对孢子和囊状体有毒害作用;镉对锌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能促进铜和铁的吸收,低浓度镉抑制钙、镁的吸收,而高浓度镉促进钙、镁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以姬松茸J1为出发菌株,采用60 Co-紫外线复合诱变,得到1株与原菌株形态差异显著的姬松茸诱变菌株。经出菇试验,诱变菌株在子实体颜色、朵重、盖直径、盖厚、柄直径、柄长度等农艺形状与原菌株均有明显差异,产量大幅提高。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诱变菌株在不同温度、不同pH及不同料水比情况下菌丝的生长速度与姬松茸J1均有很大差异。用扫描电镜观察诱变菌株及出发菌株的菌丝体,诱变菌株菌丝变细,表面有颗粒物,与原菌株有显著差异。经过SSR标记的指纹图谱分析,诱变菌株与原菌株也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该诱变菌株为一个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新菌株,命名为福姬J77。  相似文献   

6.
姬松茸镉累积特性研究Ⅰ.培养料镉污染对子实体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省姬松茸主产区培养料镉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与测定,研究培养料配方镉污染对子实体的效应。结果表明:培养料中镉污染程度为:过磷酸钙>干牛粪>稻草;培养料配方中镉含量随堆料、菌丝吸收而累积并富集到子实体中。配方中镉含量与子实体中的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y=-4.01 94.01x1 54.32x2 679.46x3,为子实体镉总量(y)与栽培配方中稻草比例中镉含量(x1)、牛粪比例中镉含量(x2)、过磷酸钙比例中镉含量(x3)的关系,且主导因子为过磷酸钙;培养料配方中牛粪对子实体产量及氨基酸总量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姬松茸60Co辐射诱变育种获得突变株J3,测定并比较研究了60Co辐射诱变姬松茸突变株J3与原菌株J1 子实体的产质量,氨基酸、微量元素和重金属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突变株J3子实体的产量、儿童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Fe、Mn、Ti和Mo含量均高于原菌株J1;而重金属镉(Cd)含量仅为原菌株J1的36.19%,克服了姬松茸镉含量超标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不同浓度镉胁迫下的巴西蘑菇菌株J1(高Cd积累菌株)和J77(低Cd积累菌株)为实验材料,通过差速离心和酶联免疫法(ELISA),研究了菌丝生长、镉亚细胞分布、细胞内镉螯合相关的小分子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以及小分子非蛋白巯基化合物代谢酶的活性,从细胞水平及酶学活性方面揭示了不同镉积累菌株对镉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随着外源添加镉浓度增加,2个菌株菌丝生长均受到抑制,出现大量气生菌丝,且J77气生菌丝多于J1; J1和J77菌丝中镉的分布规律均为细胞壁>细胞液>细胞器,表明细胞壁具有固持Cd2+的作用;菌株J77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高于J1; J77和J1中植物螯合肽(PCs)和非蛋白巯基(NPT)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表现出“低促高抑”;相关性分析显示,镉胁迫与GSH-Px活性呈正相关关系,NPT含量与PCs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巴西蘑菇菌丝体镉解毒机制包括细胞壁沉积和重金属分区,非蛋白巯基物质的合成,不同菌株对镉胁迫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通过在培养基中投放一定浓度的有害重金属镉来研究姬松茸对培养基中主要有害重金属镉的吸收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姬松茸对培养基中有害重金属镉(Cd)的吸收富集规律为Y=0.036X 0.9814(X、Y分别为培养基、姬松茸中镉的含量),相关系数R2=0.8562。得知当姬松茸中镉的含量Y=5.0mg/kg时,临界含量值为X=0.176652mg/kg。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引进适宜本地栽培的姬松茸品种,试验对4个姬松茸品种(薛瑞、姬1号、姬4号、姬5号)通过菌丝生长情况、发菌及出菇时间、子实体外观形态、产量等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4号发菌较慢,但子实体大、产量在供试品种中最高;薛瑞发菌速度、子实体大小及产量也均较好。本地栽培姬松茸可以选择姬4号和薛瑞这2个品种。  相似文献   

11.
秀珍菇新菌株营养成分及其重金属与农药残留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综合评价60Co-γ辐射选育的秀珍菇新菌株福秀5669品种特性与应用前景,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方法测定了秀珍菇子实体中氨基酸、粗蛋白、粗灰分、重金属含量与农药残留量,比较分析了福秀5669与原菌株台秀57子实体中营养成分及重金属与农药残留量的差异性与安全性。研究表明:福秀5669的16种氨基酸、6类氨基酸、粗蛋白、粗灰分的含量高于秀珍菇台秀57,且差异极显著(P0.01);福秀5669的重金属铅、砷、镉含量低于台秀57,且差异性显著(P0.05),两个品种秀珍菇的铅含量均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福秀5669的汞含量高于台秀57,但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两个品种秀珍菇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结果表明,福秀5669的营养品质、重金属与农药残留量安全性均优于原菌株台秀57,具有示范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北虫草菌丝、子实体生长及液体菌种TTC酶活力方面的相关指标为依据,对不同来源北虫草菌种C1~C9进行研究,从中筛选出优质菌种.[方法]从菌丝形态、菌丝长速、子实体长势、产量、TTC酶活力、生长周期等方面比较研究,筛选出适宜生产及推广的优质菌种.[结果]从菌丝生长情况来看,C2菌丝菌落直径平均长速最快;C1,C3与其无明显差异,3株菌种的菌丝生长都较浓密;各菌种菌液的TTC酶活力,培养5d的活力最强,随培养天数的增加酶活力表现为下降趋势,菌种C3菌液TTC酶活力最高;各菌种子实体生长情况,C3的菌丝封面时间短,转色快,子实体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结论]菌种C3菌丝为橘黄色、致密、厚、菌落边缘整齐、气生性菌丝较少;菌丝封面、封底时间短,菌丝转色快;TTC酶活力强;子实体产量高,生长周期短;菌株C3为筛选的优质菌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杏鲍菇代料栽培姬松茸的适宜比例,通过床栽试验研究了杏鲍菇替代不同比例稻草对姬松茸J2和J37菌株不同潮次子实体产量、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姬松茸J2和J37子实体产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替代比例为30%时产量最高,姬松茸J2产量可达2.038 kg·m-2,姬松茸J37产量可达2.267 kg·m-2。两种姬松茸子实体产量主要集中于第一潮和第二潮,且杏鲍菇菌渣替代栽培处理前两潮产量占比均高于传统栽培配方。随着潮次增加,姬松茸 J2和 J37子实体中多糖、粗蛋白和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总体呈降低的趋势,但杏鲍菇菌渣替代处理多糖、粗蛋白和氨基酸质量分数随潮次增加降低的幅度小于传统栽培配方。杏鲍菇菌渣替代处理姬松茸子实体中粗蛋白、氨基酸和多糖的质量分数分别比传统栽培配方提高2.42%~10.44%、4.09%~12.00%和11.07%~23.70%,其中替代比例为30%时营养品质最优。从生产成本分析,杏鲍菇菌渣替代可降低姬松茸栽培原料成本35.08%~54.00%。研究表明,适宜比例的杏鲍菇菌渣和养殖场垫料组合代料栽培姬松茸的产量和品质优且不同潮次间相对稳定,而且该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栽培材料的投入成本,综合效益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8个姬松茸菌株的生产性能(菌丝生长状况、生育期、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姬松茸11号产量最高,生育期66 d,菌丝萌发力强、粗壮、密集、浓白,生长速度快,结菇能力强;本地品种产量次之,生育期55 d,这两个菌株综合生产性能良好,是适合福建省进行大面积推广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