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平凉7县(区)气象资料、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和产量资料,设计低温冻害指数,确定了苹果因冻减产指标和低温冻害指标之间的关系,设计苹果低温冻害气象理赔指数,利用历史气象资料,计算历年低温冻害指数和气象理赔指数,得到多年平均损失率。在理赔指数和实时气象资料基础上建立保险理赔,减少甚至消除投保户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分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1971—2017 降水资料及同期麦积区马铃薯产量资料,分析近47 年不同类型干旱 概率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建立干旱气象保险指数及马铃薯干旱气象理赔值计算模式,对 各种干旱组合对马铃薯种植风险理赔额度计算分析得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廊坊市霸州市农业气象观测站点1980—2018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1993—2018年夏玉米产量资料,基于水分亏缺率构建夏玉米干旱气象指数,通过分析夏玉米干旱气象指数与相对气象产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夏玉米灾损模型,提出夏玉米干旱保险赔付标准,厘定干旱保险纯费率,设计夏玉米干旱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结果表明,在拔节期至乳熟期内发生干旱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最大,选取拔节期至乳熟期和全生育期的干旱气象指数进行灾损分析,构建减产率模型,将夏玉米分为轻旱、中旱、重旱和严重干旱4个等级。设计夏玉米干旱保险赔付标准,起赔标准为干旱气象指数40%,在拔节期至乳熟期保险费率为5.6%,保费357.6元/hm~2,全生育期保险费率6.5%,保费395.7元/hm~2。  相似文献   

4.
摘要:通辽地区作为我国北方玉米重要产区之一,极端天气较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研究通辽地区天气指数保险的设计,可以有效推动保险行业理赔模式创新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设计通辽地区玉米单因子和多因子的天气指数保险,结果表明:(1)奈曼旗干旱灾害风险等级最高。通辽地区玉米干旱指数纯保费率为22.93—25.76元/亩,玉米干旱指数保险的触发值为-0.79。(2)玉米生育期内,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在适宜值范围内,气象产量才达到最高,玉米产量与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不是线性关系。(3)通辽地区综合指数保险赔付触发值为1167斤/亩(气象产量),大于该值则保险公司无需赔付,否则需要赔付。计算出通辽地区玉米多因子的综合天气指数纯保费率为78.67元/亩。  相似文献   

5.
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设计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为开展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水稻遭受暴雨灾害造成的减产率与气象因子、下垫面条件的关系,建立单季稻暴雨灾害减产率模型,利用GIS技术将减产率确定到各种复杂地形下,综合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的优点,设计精细化到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一级的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结果】确定了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基本区域的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不同的典型降雨过程和0716号强台风"罗莎"影响过程资料对单季稻暴雨灾害减产率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复杂地形下单季稻遭受暴雨灾害减产率分布,能提供可信度高的单季稻暴雨灾害灾损评估。当模型计算的水稻减产率≤30%时,理赔指数为0,赔付率为0;水稻减产率大于30%时,理赔指数等于水稻减产率,赔付率为水稻减产率。【结论】单季稻暴雨灾害减产率模型能根据降水量、风力计算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各自然村单季稻遭受暴雨灾害的减产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产量和气象指数优点设计的气象理赔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目前中国传统农业保险中存在的弊病。  相似文献   

6.
柑橘冻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设计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设计柑橘冻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为开展柑橘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多年生果树柑橘产量与树龄、大小年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分离出相对气象产量。运用风险评估技术确定气象灾害导致的柑橘减产率,设计低温冻害指数,确定严重冻害的气象指标和减产率,综合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优点,设计柑橘严重冻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结果】通过风险分析确定了柑橘严重冻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浙江沿海地区低温冻害指数大于-7.0℃、其它地区低温冻害指数大于-9.0℃,理赔指数为0,赔付率为0;浙江沿海地区低温冻害指数-7.0~-7.9℃、其它地区低温冻害指数-9.0~-9.9℃,理赔指数为1,赔付率为50%;浙江沿海地区低温冻害指数-8.0~-8.9℃、其它地区低温冻害指数-10.0~-10.9℃,理赔指数为2,赔付率为70%;浙江沿海地区低温冻害指数小于等于-9.0℃、其它地区低温冻害指数小于等于-11.0℃,理赔指数为3,赔付率为90%。【结论】气象理赔指数保险针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需求设计,可以避免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解决农业保险中赔付时效低及成本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水稻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设计水稻农业气象保险指数产品,为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水稻产量灾损与气象因子、大气环流指数的密切关系,建立单季稻产量灾损模型。利用长序列的历史气象资料,基于Beta方法,计算全省各县(市)各级灾损的风险概率,设计不同诱发系数下的纯保险费率及保费,综合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优点,设计水稻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合同。【结果】依据水稻减产风险概率,确定沿海台州、温州、舟山、宁波地区中18个县(市)的诱发系数为7.5%,兰溪等16个县(市)的诱发系数为5.0%,嘉兴等34个县(市)的诱发系数为2.5%;确定了3个区域不同诱发系数下的纯保险费率及保费;依据诱发系数及灾损模型,设计了农业气象保险指数的合同。【结论】农业气象保险指数依据保险经营需求设计,充分运用气象部门水稻产量预测的成熟技术,采用客观的气象数据定损,是水稻农业保险方案的重要创新。该指数的运用,有助于降低逆选择,基本解决传统农业保险中理赔时效低、成本高以及理赔准确度低的弊病,促进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对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气象指数保险作为农民规避天气风险的工具,日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气象服务的推进和开展。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中西部半干旱区玉米产量更是潜力巨大,但是降雨量少造成的季节性干旱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本文以镇赉县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镇赉县11个乡(镇)站点的面板数据,对干旱气象指数保险进行了研究与设计。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辽阳市1956—2015年近60年气象资料和粮食产量资料分析了辽阳地区干旱和洪涝发生规律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结合玉米遭遇干旱、洪涝的表现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为提高为农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湖南省97个气象站1975—2015年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湖南省降水特征和干旱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衡邵盆地地形,对衡邵盆地2005—2015年的干旱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并重点研究了该时段干旱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地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6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2%,年降水量在地域分配上差异也较大,西、南、东三面山地降水多,中部丘陵和北部洞庭湖平原降水相对较少。湖南省绝大部分地区夏秋干旱日数占全年干旱日数的60%~80%,尤以湘中衡邵盆地干旱出现的频率最高,达70%以上,且区域内各县市干旱的时空分布差别较大,衡邵盆地因受地形性下沉气流影响,过程降雨量往往少于其他地方,干旱概率较其他地区高。对于大部分区域而言,耕地、林园地、草地所占比重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呈负相关,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所占比重与CI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