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中,感冒归属于外感病症的六淫范畴。没有细菌、病毒之分,只有风、火、暑、湿、燥、寒之别。六淫致病,俗称为感冒。如春之风温、春温、伤风、中风;夏之飧泄、洞泄、伤暑、中暑;秋之疟、伤湿、冒湿;冬之咳嗽、伤寒、中寒等。发病普遍且带有传染性的感冒,即为流行性感冒,中医学称其为时气病。时令季节的淫邪可单独致病,但多以数邪兼夹致病。如风寒湿痹、风热、风寒、湿热、寒湿等。甚者,其传变迅速,“生死尽在反掌之间,要随机应变而治之。”由于六气与时令气象的直接关联,所以六淫致病的感冒或流行性感冒的特征也具有明…  相似文献   

2.
<正>犬感冒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中兽医认为,感冒是由六淫侵犯犬肌体而致病的,六淫指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六种致病邪气,包括风、寒、暑、湿、燥、热。其中风为六淫之首,是导致感冒的主要原因,所以古代又将感冒称为"伤风",常见具体原因有气候突变,寒温失  相似文献   

3.
略论火淫致病与辨证论治张德明(山西省兴县畜牧局035300)火为六淫之一,“火从热化,热极化火”,是六淫中最强烈的致病因素,也是兽医临床上最为多见的病证之一。此外,六淫中风、寒、暑、湿、燥等邪气,在一定条件下均能转化成火,导致热性疾病的发生。现就临床...  相似文献   

4.
“湿”是风、寒、暑、湿、燥、火中六气之一,是自然界四时变化的客观规律,长夏之主气,但在反常时实为六淫侵害机体即为致病湿邪。耕牛因地面湿气上蒸,雨淋雾露侵袭,暴饮冷水过度,饥甚暴食,饲喂失调,日久损伤脾胃,脾运受阻,或湿郁生热,湿积生痰,聚痰为病。湿邪为病以内有湿邪遇外湿则诱发。  相似文献   

5.
外感六淫     
"六淫"在中兽医病因学概念中属外感病因,指来自外界从皮毛、肌腠、口鼻侵袭动物机体,而引起动物发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又称"六邪",是引起动物外感疾病的主要病因。六淫与自然界的六气有密切联系,自然界的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与季节的更替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春风、夏暑(火)、长夏湿、秋燥、冬寒。而气候的变化总是以消长盛衰的规律交替进行着,  相似文献   

6.
正青蒿味苦、微辛,性寒,气味芳香。芳香而具苦寒之性。苦而不伤阴,寒而不碍湿,气芳香而化浊,质轻而透邪,入肝、胆、胃、心、肾,具有泄热、除湿、解暑三大功效,乃治疗湿热病的良药。1功用1.1清暑泄热。王孟英《温热经纬》称"治暑者,须知其夹湿为多",暑病虽以热邪为主,但兼挟湿邪也常有之,应兼顾治之。再者,即为暑病,故解暑之品不可无。因此取青蒿之苦寒清暑,与石膏之甘寒泄热,苍术燥太阴之湿,此三者合用,可奏清暑泄热之效。  相似文献   

7.
湿是六淫之一。淫,邪也,过也。指湿在六气之中太过,或不应时而成了致病的邪气。  相似文献   

8.
“湿”在中兽医学的病因中为一种病邪,由湿邪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统称为“耕牛湿证”。临床上有内湿和外湿之分。外湿是风、寒、暑、湿、燥、火中六气之一,长夏之主气。内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重浊粘腻,最易阻碍气机,缠绵不易速解,病程长且病情复杂,治疗比较困难。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耕牛的湿证论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试论暑温     
暑为六淫之一。六淫中的暑、燥、火皆属热,暑从火中来,燥甚则化火,故暑、燥、火只是热的程度不同而已。中兽医中所说的黑汗风、热痛,西兽医所指的日射病、热射病(包括热衰竭、热痉挛、中暑等)均属暑温范畴。1发病季节暑为夏令之主气。暑病是季节性时令病,一般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中兽医学辨证论治方法,从病因、病状、病性辨证分析角度,将家畜感冒分为风寒和风热两大类,分别立法、遣方治疗。风寒感冒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治则,方选荆防败毒散或麻黄汤;风热感冒以辛凉解表、宣肺清热为治则,方选银翘散或桑菊饮;结合病情演变中可能出现的挟湿、挟暑、挟燥等兼证,把握病机,辨明主次,随证加减,灵活用药。风寒感冒兼有湿滞者宜外解风寒、内疏湿滞;风热感冒挟有伤暑者宜祛暑解表、化湿和中;夏秋感冒,燥热熏蒸犯肺者宜辛凉解表、清肺润燥。10年来,共收治家畜感冒152例,其中牛感冒56例,猪感冒94例,马感冒2例;显效151例,有效率99.34%,治愈149例,治愈率98.03%,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六淫也称作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为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当能够导致动物患病的时候,就成为自然界的六种致病因素,即六淫。动物体能够适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保持自身的正常生理功能的能力即为正气,正气和邪气保持持续的斗争与相互平衡。通常情况下,动物体通过适当的饮食、运动和自身生理功能的发挥来维持自身的正  相似文献   

12.
<正>暑邪是六淫中的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其发病特点为发病快,致病率高,发现或处理不及时死亡率高,与其他的致病因素不同,只有外感,没有内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在夏季。1清热利湿法1.1病因病机从本质上来说,暑邪致病和湿热分不开。热是夏天的主气,热邪突然下迫,使机体清窍闭合,影响肺的宣发,机  相似文献   

13.
正1本病的病证和病性自2015年该病在我国很多地区流行以来,呈现的特点是不分大江南北,也不分春夏秋冬都有发病和流行,故本病不符合中兽医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的特点,因为六淫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本病发生后,各种家禽(主要是鸡、鸭、鹅)及不同日龄的同一种家禽均有明显的心包积液这一特征性的病变,符合中兽医关于疫病特点的论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分大小,病状相似。故本病  相似文献   

14.
正常状态下,动物体总是处于阴平阳秘,气血津液和谐流畅,机体内外正邪相宜的动态平衡之中。动物体发病源于这种平衡的失调。邪与正是相对的。邪与为致病因素,包括风、寒、暑、湿、燥、热六淫,饥饱劳逸,疫疠,以及机体的正常生理物质——气血、津液由于内脏机能活动的失调,使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5.
1.1.1.2 暑 暑是夏季的主气 ,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 ,其性升散、炎热 ,属阳邪。暑邪为病 ,最易伤津耗气 ,主要见症是高热、口渴、口干、多汗、粪便干燥或便秘、尿短赤等症。但因其致病的轻重缓急和有无兼邪及兼邪的性质 ,临床上有各种不同的证型 ,常见的有阳暑、阴暑、暑湿、伏  相似文献   

16.
中暑是炎热天热气熏蒸致使心肺热极、气血淤滞的一种急性热病。暑为六淫之一故“内经”素问曾指出:“夏令天气,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本病多发于夏季和秋初。  相似文献   

17.
<正>牛是喜凉怕热、喜燥怕湿的动物。而我国的夏季气候尤其在东部,多热多湿,故奶牛在夏季是容易感受暑邪的。暑邪致病又有"暑是阳邪,其性炎热";"暑多夹  相似文献   

18.
“湿”在中兽医学的病因中为一种病邪,由湿邪引起耕牛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统称为“湿证”,根据湿邪来源不同,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乃六气中之一,为长夏之气,但一年四季都有,多因长期阴雨,厩舍潮湿,久卧湿地,久淋雨露,湿邪外伤由表入里而致病。内湿多是由于暴饮冷水,饥甚暴食,日久伤脾胃,脾运失健,水谷津液运化转输功能障碍,蓄积停滞而成的一种病证,故内湿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种病理变化产物。按病因学说,外湿从外界而来,内湿为体内所生。湿邪多以内湿为基础,外湿仅为触发诱因。内湿为阴,伤其阳气,重浊粘腻,阻碍…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病是一类疾病,不是一种疾病,涉及范围广泛,可发生于各系统、器官、组织,甚至不同的细胞。1中医学对恶性肿瘤病因病理的认识引起肿瘤的因素较为复杂,但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中医学认为外因为外邪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所侵和饮食不当(饮食不节,饮食偏、嗜,饮食不洁,饮食有害);内因为情志或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失常和脏腑虚亏(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七恒之府:脑、髓、骨、脉、女子胞、胆等精、气、血和精液虚亏)。中医学认为肿瘤病理改变主要为:气滞血瘀、热毒内结、…  相似文献   

20.
天气,气候与猪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气候与猪病的关系沈志强,宁春燕(山东省惠民地区畜牧兽医研究所滨州256618)(山东省滨州农业学校)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某些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常与季节、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有关气象因素致病的知识在我国渊源甚早。祖国兽医学早就从六淫─-风、寒、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