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湖南省经过 30多年的大豆育种 ,培育了湘春号系列品种 ,其中 ,湘春豆 10号推广面积达 2 7万 hm2 ,对提高我省大豆单产和总产 ,推动从农家种到改良品种的更新换代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我省春大豆育种实践 ,结合大豆育种新的理论和方法 ,浅述了我省春大豆育种策略 ,以便指导今后的育种工作。1 育成品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湖南省春大豆育种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初 ,根据不同生产时期的需要 ,采用杂交育种等方法 ,培育了 16个不同的品种 ,大致可分成以下三种类型。一类是以替换夏大豆为目标 ,选育出的湘春豆 5、6号 ,平均每 667m2 12 0~ 13…  相似文献   

2.
湘春豆11号是我所培育的优质、中熟大豆(?)品种,1982~1984年,分别参加了湖南省和我国南方区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均居供试品种的首位,比对照品种矮脚早增产显著或极显著。1987年1月,经湖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省推广。为了建立湘春豆11号“高产、优质、低耗”的综合农艺措施,为大面积生产的规范化栽培提供技术资料,我们对密度和N、P、K、B的施肥量作了初步探讨,现将研究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产大豆新品种桂春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江  陈渊  韦清源 《作物杂志》2007,23(5):90-91
以耐旱耐瘠, 兼顾高产稳产为目标, 以杂交育成品系柳8813为母本, 春大豆优良品种桂豆3号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豆新品种桂春8号植株较高, 耐旱性强, 稳产性好。桂春8号2007年通过广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南春204是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科技合作于1997年春以湘春豆10号为母本,与从日本引进的大豆脂肪氧化酶全缺、大豆贮藏蛋白亚基A5A4B3缺失品种Suzuyutaka-123为父本,育成的无豆腥味大豆新品种。在湖南省2年的多点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694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9%,该品种种子蛋白质含量为44.5%,脂肪含量为19.8%,脂肪氧化酶缺失(无豆腥味),是理想的大豆加工原料。于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国内外1800余个春、夏大豆品种研究,筛选出一批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育种亲本。在此基础上,采用夏豆×春豆单交,(夏豆×春豆)×(春豆×春豆)复交等手段,创造新的变异类型;改进杂交技术,提高杂交成活率;选择与加代同步,鉴定与繁殖同步,区试与示范栽培同步,提高了育种效率。已育成了适宜南方春大豆多熟制种植的春大豆高产品种宁镇1号和一批优良品系,分别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区域试验。本文对春大豆育种方法及途径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湘春豆10号     
湘春豆10号(原名78-141)系湖南省作物所以六月白为母本,四月白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春大豆中早熟品种。经省级和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表现丰产性好,抗病,抗倒伏,耐旱,适应性广。在我国南方鄂、赣、桂、黔、  相似文献   

7.
浙春5号 (原代号6895 )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与衢州市农科所合作,以灰33作母本、78C35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后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浙春5号1999~2000年两年参加衢州市春大豆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1731kg hm2 和2100kg hm2,比对照品种浙春3号增产5.58%和6.48%。2000年参加衢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74.5kg hm2,比对照浙春3号增产8.83%。该品种1997年衢县云溪乡锦桥村地膜覆盖高产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8.
播期与密度对南方早熟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国审早熟春大豆品种湘春豆26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南方早熟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早熟春大豆产量随播期的延迟、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蛋白质含量、蛋脂总含量随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脂肪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有利于早熟春大豆高产,同时提高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含量。  相似文献   

9.
春皇后是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2006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58。  相似文献   

10.
胡兴  彭兴富 《作物杂志》2006,22(6):47-48
近年笔者在湖南省宁远县进行了春大豆-优质稻较大面积推广示范,均获得较好的效果。2006年全县推广120hm2豆-稻模式,土壤结构得到了改善,提高了土壤肥力,减轻了病虫草害。同时也提高了豆、稻产量及品质,一般比稻-稻模式可增加收入6000~7000元/hm2。种春大豆的农田适宜种植优质稻。但必须把握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1基地选择春大豆-优质稻种植模式是一种水旱轮作形式,春大豆收获后要及时栽插晚稻,一次性用水量较大,需要有充足的水源,而春大豆作为旱地作物,必须在春、夏雨水较多时农田排水良好的状态下才能正常生长。因此,选择基地的首要条件是水利条件较好,即水源充足,排灌自如。2品种选择推广春大豆……  相似文献   

11.
‘莆豆5号’系以‘泉豆7号’为母本、‘特大粒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成的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好。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加快该品种在福建大豆产区的推广应用,本试验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及尿素、氯化钾施用量对‘莆豆5号’产量的影响。通过产量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结果表明,在福建省红黄壤旱地,该品种产量达2550 kg/hm~2以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是:种植密度为27.50万株/hm~2~29.05万株/hm~2、施尿素57.89~68.78 kg/hm~2、施氯化钾106.59~117.84 kg/hm~2。  相似文献   

12.
桂春豆111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泉豆937为母本,以桂早一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18-2019年参加广西第十三周期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59.35kg/hm2,比对照品种桂春1号增产2.5%;2020年参加广西第十三周期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93.65kg/hm2,比对照品种桂春1号增产3.9%。202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油、抗倒伏、抗病、抗虫等特点,适合清种亦适合间套种,适宜在广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应用美国的春大豆品种比松(Beeson)、哈罗索63(Harosoy 63)、索夫400(SRF400)及国内的大豆良种穗稻黄及其选系1138-2、徐豆1号和泰兴黑豆等作亲本,采用春夏大豆进行单交和复式杂交等方法,育成春豆中熟品种宁镇1号和早熟品种宁镇2号,分别比对照增产34.7%和18.5%。种子蛋白质含量44.07%。还育成一批有希望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14.
红丰11是199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大豆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5026。为进一步扩大该品种的推广范围,2001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2005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5026。  相似文献   

15.
春玉米春大豆间作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明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115-117,125
采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选择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畦幅、春玉米密度、春大豆密度三个农艺因子,布置田间参数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总产、春玉米产量、春大豆产量及净产值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因子效应分析,并结合计算机模拟寻优,对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畦幅及其复合群体结构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选择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畦幅、春玉米密度、春大豆密度三个农艺因子,布置田间参数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总产、春玉米产量、春大豆产量及净产值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因子效应分析,并结合计算机模拟寻优,对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畦幅及其复合群体结构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7.
皖豆27号原名TY001,系宿州市种子公司用泗豆11号×(徐8107×豫豆8号)F1,经系谱法选择于2000年育成的夏大豆品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审定编号:皖品审06040543:2009年1月1日取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证书号:第20091929号.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分胁迫溶剂聚乙二醇(PEG-6000)20%浓度对黑龙江省主推品种抗线号、黑河号、黑农号、绥农号、合丰号、垦豆号、垦丰号等78份材料进行芽期抗旱鉴定,并调查和计算相对发芽率。结果表明:耐旱品种有黑河53、合丰45、合丰48、绥农22、绥农30;较耐旱品种有抗线7号、黑河46、黑河52、黑农53、黑农62、黑农65、龙小粒豆1号、龙小粒豆2号、合丰47、垦豆25、垦豆26、绥农10、绥农15、绥农28、垦丰10、垦丰11、垦丰13、垦丰17。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选育天然茧色稳定、强健好养、茧丝质水平达到实用化程度的天然绿色茧家蚕春用品种。分别以优良春用品种菁松×皓月的4个品系为轮回亲本,天然绿茧品种G 9202为供体亲本,在插入强健性优良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轮回回交育成法组配成了4个新的选育材料。进而对这些新材料进行定向培育与纯选固定,使之天然茧色稳定一致,综合性状更加优良,最终利用多元组配技术选配成了一对实用化特点突出的四元杂交新品种湘彩绿1号。2016年该品种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包括湖南在内的长江流域春季推广。  相似文献   

20.
核春137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新疆润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中强筋、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plot9787/新春11号。该品种属优质中强筋类型,高产,抗白粉病,抗条锈病、叶锈病,2018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核春137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